第一篇:大足区常委、宣传部部长蒋朝彬到回龙中学视察调研
大足区常委、宣传部部长蒋朝彬到回龙中学视察调研
3月13日上午,大足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朝彬同志到回龙中学视察调研工作。陪同蒋朝彬同志视察的领导有:区宣传部副部长徐清、区教委主任覃伦富、区计生委主任黄克成以及回龙镇人大主席刘宽富。
蒋朝彬同志一行参观了回龙中学校园后,与回龙中学班子成员进行了亲切座谈,回龙中学校长黄振、副校长邢光能、团支部书记张德琴等出席了座谈会。
会上,回龙中学校长黄振向蒋朝彬一行汇报了学校的工作情况及教学工作、德育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去年六月与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合作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情感”系列活动情况和留守儿童活动场所“心理咨询室”、“亲情聊天室”和“图书阅览室”的运行情况。同时,黄振校长还对各级领导长期以来对回龙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蒋朝彬常委对回龙中学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及近年来所取得的办学成绩和连续2年荣获大足绩效考核一等奖、荣获安全工作考核一等奖等荣誉以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成效予以充分肯定。蒋朝彬常委希望回龙中学在未来能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争取更好成绩。同时,也对回龙中学的班子成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学校要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就要求我们的领导班子务必要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务必要加强政治和业务能力的学习培训;务必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区教委主任覃伦富在座谈会上对回龙中学寄予厚望,希望学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能继续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打造“书香回中”!并表示将大力支持回龙中学塑胶运动场的建设工作。
同时,区计生委主任黄克成在了解到回龙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的成效后,也表示还将加大对回龙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帮扶力度,将捐赠回龙中学价值2万元的图书。
第二篇:区人大、常委一行到中山社区视察
区人大、常委一行到中山社区视察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中央纪委、省委、省纪委、市委、市纪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定,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区工委、人大转作风、调文风、走基层,到中山社区视察。
202_年3月26日,东营区人大、常委在东营区、区街道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到中山社区参观考察。市领导一行听取了中山社区书记黄小霞对中山社区概况介绍和中山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建设、率先推行的“职能部门进社区”、建设的“四大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重点介绍下,先后参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和银铃活动中心,对中山社区在社区建设、文化发展取得的成绩、为民服务的先进模式等方面给予高度赞扬,同时对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社区进一步转作风、调文风指明了方向,为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党性,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篇:潮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丽凤到潮南区文联调研
202_年9月3日下午,潮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丽凤到潮南区文联调研,要求潮南区文艺界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抓基层、打基础,使文艺工作更好服务于群众。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挖掘和发展潮南传统文化,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推动潮南文艺工作的繁荣和发展。
潮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黄潮龙介绍区文联基本情况和今年以来开展的工作。潮南区文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团结带领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社区灯谜会猜活动、迎春书画摄影作品展、人口文化进社区迎春灯谜活动、庆
“五·一”职工书画摄影展、纪念延安《讲话》文艺联欢活动、中国梦·第二届“米妮宝宝杯”儿童服装系列摄影大赛,组织文艺工作者到澄海等地采风,开展送文化下乡、义务写春联活动,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艺交流,活跃节日文化生活。同时,为庆祝潮南建区10周年,编辑出版《潮南灯谜》、《潮南诗歌》等书籍。
为探索文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新路子,实现文艺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为经济服务。7月初,潮南区文联率先开展社区文艺创作助建活动,落实华瑶社区文艺创作助建各项工作,培养社区群众,特别是学校师生的文艺兴趣,发现和培养基层文艺人才,共推基层社区
文化建设。
黄丽凤肯定潮南区文联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认为潮南区文艺创作活跃,文艺创作成果喜人,既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生活,又培养一批文艺新人,为潮南建设文化强区作出应有的努力。她强调,一、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二、要树立文化精品意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抓基层、打基础,使文艺工作更好服务于群众。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挖掘和发展有潮南传统文化特色的潮乐、英歌舞,推出华瑶少年锣鼓队等精品文艺队伍,进一步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推动潮南文艺工作的繁荣和发展。
三、要进一步加强文联和文艺协会建设。通过集中学习,重点培训,加大交流,实地采风等形式,加强学习、加强实践,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抓紧完善社团登记制度,把文艺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潮南区文联、区作家协会、区美术家协会、区书法家协会、区音乐舞蹈家协会、区摄影家协会、潮南诗社、区灯谜协会的骨干30多人参加会议。
第四篇:南康区龙回中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小结
南康区龙回中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小结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工作环境和学习生活环境。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落实责任,全面查找各种安全隐患,切实消除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因素和隐患,强化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现就所做工作小结如下:
1、查校舍安全。对校舍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发现主要隐患是:排水沟有堵塞的地方。
2、查防汛安全。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队伍,重点排查学校是否存在雷击、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隐患,学生上下学路段是否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危桥等安全隐患。经查:暂无安全隐患
3、查防溺水安全。我校坚持做好每天上午和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最后5分钟安全教育,提醒学生不私自下水玩耍(抓鱼、捉虾、捞田螺等);完善学生考勤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寄宿生的监管,安排就寝巡查。通过发致家长一封信和校讯通告诉家长关注孩子周六、日不在校的监管。无安全隐患。
4、查消防安全。重点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消防通道是否安全、畅通,设施是否齐全等情况;对校园内电网、水管、电讯等基础设施进行逐一排查。检查师生是否有违章使用电器;学校学生集中上下楼时,有无专人负责疏散和指挥机制。对达不到消防要求的校舍,必须停止使用,限期整改。无安全隐患。
5、查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重点检查学校各重要科室负责人是否对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认真负责,对学校内部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保卫值班和巡逻制是否落实到位。严把人员进口关,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中小学生的事件发生,无安全隐患。
6、查传染病防控。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落实晨检、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通过发致家长一封信和校讯通告诉家长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监管。无安全隐患
7、查食品安全。重点检查学校商店所卖商品的安全情况,完善食堂食品安全定期检查记录台帐,严格落实食堂食品、食品原料、添加剂和相关产品的采购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结合季节特点,教育学生不要采食野蘑菇等野生果子等。无安全隐患。
8、交通安全。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完善路队制度;争取当地党政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完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合理设置减速带、斑马线、警示牌和限速警示灯等。无安全隐患。
9、矛盾纠纷。开展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对本校安全稳定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调处工作;认真做好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工作,防止发生非正常集体上访事件。无安全隐患。
10、值班和信息工作。严格值班制度,坚持领导带班,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按照要求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无安全隐患。
南康区龙回中学
202_年5月21日
第五篇:综治信息第5期(202_)【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小祥到通州调研】
通州综治动态
第5期
签发人:金吉亮 通州镇综治办202_年3月21日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小祥到通州调研
指导工作
3月21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小祥带领政法委有关领导到通州调研指导工作。
蒋小祥一行先后深入通州中学、通州镇综治工作站及司法所了解通州的综治工作及安全维稳工作,随后还走访了镇区的部分群众,了解近期通州的治安状况。并与通州镇相关负责同志就创新社会管理及创建“平安平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蒋小祥对通州镇的社会管理和综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蒋小祥认为,通州镇综治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力度大、成效明显、社会反响好,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平稳,有效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蒋小祥就如何做好通州镇下一步的综治工作,提出五点意见:一是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目标。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制,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履好职、尽好责,确保一方平安。二是加强“两抢一盗”的打击力度,维护平安和谐通州,为创建“平安平塘”打翻身仗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党委、政府要注意协调好在工业园区征
地工作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提前排除矛盾隐患,做到一般矛盾提前化解,特殊矛盾及时化解。四是做好镇区的氛围营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五要切实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良好态势。要充分考虑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