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202_银行业分析预测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面临新考验

202_银行业分析预测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面临新考验



第一篇:202_银行业分析预测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面临新考验

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面临新考验

202_-01-11 13:57:28

去年是商业银行“历经风雨考验”的一年,但全年信贷投放平稳增长,基本符合预期。今年将是商业银行“继续迎接挑战”的一年,经济不确定性仍然很强,有效信贷需求将获有效支撑,但信贷投放出现跳跃式增长的几率较小,预计全年新增规模为9万亿元左右。“为跨越转型发展的分水岭”,商业银行应着力解决好转变信贷业务发展方式、注重存款稳定增长等问题,实现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樊志刚 何崇阳

一、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新情况、新特征与新问题

去年商业银行可以说经历了一年的“风雨考验”。但受惠于宏观经济的逐步企稳,得益于自身的有效应对,商业银行在去年仍然实现了总体平稳发展,新增信贷规模完成或略超年初我们的测算目标。但与此同时,全年信贷投放又面临着与之前不同的新情况,运行轨迹又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并反映出一些新问题。

1.去年全年新增信贷总量基本符合预期,投放时序呈现“前弱后强”、“短多长少”特征

首先,从全年信贷投放的规模看,截至202_年11月份,人民币信贷已经累计投放7.75万亿元。年内四个季度信贷投放的节奏基本符合3:3:2:2比例,其中,前三季度分别达到了2.46、2.40和1.87万亿元。如果宏观经济企稳态势稳定,12月份新增信贷运行趋势平滑,当月投放规模维持在5千亿元左右,那么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8万亿元,基本符合我们年初对于202_年全年信贷投放的预期,有望完成或略超年初我们测算的目标水平。

其次,从202_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时序特征看,与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轨迹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前弱后强”趋势明显。202_年初及上半年,国际经济形势莫测难定,出口形势难言见好乃至更加艰难,GDP增速第一季度勉强守住8%、第二季度降至7.6%。同时,经济结构加大由“重”入“轻”(由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转变调整力度,高速铁路等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速。开年以后,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率就由上一年的25%左右降至21%以内。此外,房地产从严调控措施未见松动,中小企业融资生存维艰,个人贷款等出现风险预警。房地产开发投资承续上一年的趋弱态势,累计同比增速分别降至第一季度25%左右和第二季度20%以下的低位水平。

与此相对应的是,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投放明显减速,且票据融资占比过高,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情况较为突出。202_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就未达成“早投放、早受益”的信贷投放计划。进入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人民币信贷投放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4~5月份人民币贷款投放规模分别为6818和7932亿元。但随着202_年下半年中央启动宏观预调微调政策,连续降低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推进“营改增”税项改革,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鼓励民间投资,启动一批“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持续发力,国内经济开始探底企稳。进入202_年三季度,7~9月份人民币贷款投放规模分别为5401、7039和6232亿元。进入第四季度以来,虽然人民币贷款投放较上一年同期略微少增,但票据融资继续呈现净转出态势,进一步佐证了企业融资需求趋旺、实体经济探底企稳的趋向。

最后,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结构看,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短多长少”特征。202_年初及上半年,由于宏观经济增速下降,微观经济主体活跃度减弱,企业融资多体现为维持经营或者短期现金流支持。同时,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趋势及盈利前景的不明朗判断,商业银行风险预期取向明显更为谨慎,发放中长期贷款显著减少。针对基建类贷款等大规模融资需求,主要采取“加快贷款周转力度”手段,收回再贷成为主要模式。对于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绝大部分体现为1年期以内的贷款品种,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等占比明显较高。

2.金融脱媒化趋势加剧,已经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议价能力及盈利水平

随着金融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202_~202_年本外币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由85.8%不断下降至58.5%,5年间累计下降了27.3个百分点。自202_年8月份以来,人民币贷款投放在融资总量的占比进一步降至40%左右,9~10月份分别达到了37.9%和39.1%,由前两年约为50%以上的水平又跌落到一个新的层次。202_年,除了人民币贷款、股票融资外,构成社会融资规模的各类渠道中,企业债券融资活跃,并在年内7月份占比达到23.6%,创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其他融资渠道均实现了较快增长。

随着金融脱媒进程的持续加剧,商业银行最为倚重的区域支柱企业、行业主导企业等重点优质客户,优先通过股票融资、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这一方面替代了商业银行的存量贷款,另一方面也对增量贷款的议价空间形成挤压,从而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带来压力。此外,金融脱媒还有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商业银行存款分流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资金来源中理财产品的份额占比迅速上升,导致经营成本增加,影响到传统业务空间和重要经营基础。

3.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已经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形成较大的冲击

1996年我国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截至目前国内货币市场的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融资利率已经完全实现市场化。202_年6月份,央行在宣布降低人民币

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又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7月份,再次非对称降息,并将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这对商业银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利差收窄,净利息收入减少,造成盈利压力。

根据我们的静态测算,202_年上半年如果NIM下降1个BP(基点),将分别影响五大银行(工、农、中、建、交行)的折年化净利息收入超过50亿元。202_年,随着存贷款重定价的完成,利差收窄影响将更加明显,这将直接拖累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利润增长。

虽然,商业银行已经在利率市场化方面有所尝试,譬如贷款利率协商以及大额协议存款利率等。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必将对主要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形成较大的冲击。

二、今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将面临更多考验,但仍会保持平稳态势

202_年宏观经济将由“基本触底”向“稳中趋升”转变,货币政策有可能转向中性偏松,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将获有效支撑,但不会出现跳跃式增长,增幅仍将保持在适当水平。

1.新增信贷规模将维持在9万亿元左右

自202_年10月份宏观调整政策基调放松以来,人民币贷款的单月增速就呈现出规律性的波动。其中,202_年第四季度的单月信贷同比增速降至略低于16%的水平;202_年,由于宏观经济发展出现波折,金融脱媒由“隐”入“显”,四个季度内的单月信贷同比增速分别下降至15%、略低于16%、略高于16%和略低于16%的水平。

目前国内经济运行已现“见底”迹象,但受经济发展“换挡”进入“次高速增长期”以及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预计202_年宏观经济的回升力度有限。与宏观经济的回升节奏保持基本一致,商业银行202_年信贷投放也将基本维持与202_年较为类似的运行轨迹,预计最高的单月信贷投放规模可能超过1万亿元,在最低投放的月份将达到6千亿元左右,全年新增信贷规模有望达到9万亿元左右。

2.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将获有效支撑,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新兴产业领域崛起具有较大融资需求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宏观调控转向“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首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继续启动一批大型建设项目、保障房、农业水利、社会服务等重点项目,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这也是商业银行摆布信贷投放格局的重点关注范围。

国家仍将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中小企业的税负水平,继续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范围,加大对技术创新和改造的财税支持力度,来激发新兴产业领域的活力、动力与实力,为商业银行寻找新的信贷增长点提供了可能。

中西部地区由于对外向型经济的依赖度相对较小,在最近几轮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东西部之间产业梯度转移的加速推进,当前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明显快于东部,固定资产投资也表现出更强的动力。缩小区域发展级差、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共同进步也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挖掘信贷投放潜能提供了空间。

由于202_年的先后两次降息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推进,收窄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压力已经逐步显现。随着存贷款重定价的完成,202_年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平稳增长将面临更大压力。此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承压较重。为实现盈利的可持续增长,商业银行也存在着加大信贷投放、实施“以量补价”策略的冲动。

3.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出现跳跃式增长的几率较小,增幅仍将控制在适当水平宏观经济企稳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投资拉动的信贷需求也将走出一个平滑的轨迹。当前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还难以完全填补产业结构调整中传统产业“腾出”的空间,还暂不能完全支撑商业银行未来信贷增长的大局,商业银行202_年新增信贷出现猛增快涨的可能性不大。

资本刚性约束进一步增强,要求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和资本集约之间做好权衡。《巴塞尔协议Ⅲ》,《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对商业银行资本提出更高要求,统筹处理好信贷投放与盈利增长之间的关系已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正在实施战略转型战略,不断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但商业银行关于新兴信贷增长点的发掘定位、对象识别、风险判断以及信贷格局的重新摆布,都需要一个“自适应”的过程。

最后,去年表面上经营向好的企业可能将风险带入202_年,商业银行届时也将面临更大的贷款质量和风险防控压力。基于对202_年的宏观形势和信贷风险判断,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的态度也将更为审慎,也使得商业银行202_年信贷投放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态势上。

三、今年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面临几个重要问题

1.转变信贷业务发展方式

首先,商业银行将注重新增信贷的权衡取舍和既有存量的“进退”调整。一方面,商业银行将注重信贷增量的权衡取舍,识别好、摆布好、运用好信贷投放格局;另一方面,还将注重信贷存量的“进入”与“退出”,以更好的“进”实现科学的“退”,更加注重银行信贷投放的主线、专长与风险偏好。

其次,商业银行将注重紧抓中小业主和城市新富阶层崛起带来的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机遇,推动信用卡消费、个人信贷等金融业务进入高速增长通道,这又将为转型发展铺就一条新路。

最后,202_年上半年,央行、银监会、财政部联合发文通知,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这被视为信贷资产证券化时隔7年后的再度重启。商业银行将积极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手段,积极化解流动性及资本压力。

2.注重发展存款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将注重实施主动负债操作,适当降低负债集中度,拓展多元化的负债来源,吸收低成本存款资金来源,有效均衡付息成本和市场份额的关系,实现负债资金的整体成本最优。

新的监管办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将注重发展稳定性更强的存款资金来源,以应对可能存在的阶段性偿付压力,满足监管当局关于流动性的相关要求。

着力发展存款业务,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有效发展信贷业务的充分条件。商业银行将注重以存款为代表的稳定资金来源来支持资产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的匹配均衡关系。

3.以综合化经营破除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影响

商业银行将注重构建跨越传统银行、投行、信托、证券、保险、基金、租赁等综合化经营平台,注重发挥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优势,把握债券承销、财务顾问、银团贷款、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新兴业务机遇,推进实施真正的、高层次的转型发展。

商业银行将注重加强利率定价能力,提高利率定价的及时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注重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积极寻求金融市场工具来对冲利率风险;注重收入及利润来源重心向非存贷利差领域转换,发挥综合化业务框架下不同业务条线之间的业务协同、业务互补以及风险分散、风险抵补效用。

4.以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为契机,寻找新的信贷发展蓝海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仍将快速推进,将衍生产生庞大的社会需求,成为宏观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引擎,并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产生实质性影响。商业银行将注重分析我国城镇化的现状、特点和前景,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的趋势,理解并运用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发展规律,合理布局城镇市场,确立适合于城镇化进程的金融服务模式,把握城镇化进程所蕴含的丰富金融发展机遇。

同时,我国核心发达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步伐明显提速。国家先后出台长、珠三角区域规划,着眼于统筹区内共同优势、优化区内政策、鼓励资源跨区流动和形成统一市场。这将加速区域城市群带的形成,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区域内的各大产业链,并将整体降低区内经济发展的成本。因此,商业银行将注重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契机来丰富自身业务的层次与内涵,并进一步扩展业务、产品及服务外延,抢抓区域一体化发展所派生创造出的大量新兴金融需求。

5.紧抓金融改革政策“窗口期”,加速实施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

“金融业十二五规划”出台,为今后一段时间金融发展改革确定了基调和方向,并为商业银行推进转型发展和改革创新带来难得的政策“窗口期”。同时,“温州金融改革总体方案”、“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方案”以及珠海横琴、深圳前海、福建平潭等一系列区域性综合金融改革方案陆续出台,将迎来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的高峰期。

商业银行将注重依托上述全国及区域性金融综合改革方案出台的政策机遇,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区域内金融机构的金融率先改革经验,注重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先行示范和辐射拉动效用,并为各行系统内推开创新产品及服务、拓展市场机遇、推进体制机制变革提供重要的范例与指引,激发新的改革活力和发展动力。

(作者樊志刚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何崇阳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高级经理)

[32]

第二篇: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分析

7、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分析

202_-02-06

摘要:在我国,商业银行有些行为因为外部环境或利益驱动会发生偏离,这种偏离也许会造成潜在风险,或许会遭受致命打击。为此,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密切关注。

目前,许多学者都在关注银行的行为,人民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也专门提到了行为控制,各商业银行也都意识到行为控制的重要性。这些行为有员工个人行为,有集体行为,有领导者决策行为,哪一种行为都关系到经营管理的成败。在我国,商业银行有些行为因为外部环境或利益驱动会发生偏离,这种偏离也许会正常上岸,也许会造成潜在风险,或许会遭受致命的打击。最近,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银监会对信贷投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商业银行在经济过热的冲击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部分商业银行不得不为自己的信贷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我们不得不把信贷行为提得多一些,叫得响一些,认真地对待,密切地关注。

(一)授信行为

西方商业银行各有自己的市场定位,有自己的基本客户群,有自己的创新产品,有自己的经营特色。小银行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客户过小而自卑,并没有因为抓不住大客户而影响效益,也不过多地担心因为小而被别人兼并,甚至有小银行兼并大银行的例子。而我国,无论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在往大企业、重点项目倾斜,授信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有些企业拥有巨大授信,各家银行拼命往里挤,而有些企业即使其产品非常好,只是因为没有资金经营而望洋兴叹。银行遇到大企业的贷款授信,审批时就好通过,可以宽松一些,一些重要的法律手续可以简化,甚至为了争取这些客户进行恶性竞争,利率可以下浮,免收有关的手续费,而没有考虑有些企业在拥有巨大银行授信后会有盲目投资的可能。之所以这样,主要是从主观上就认为这些企业不会马上倒,或有政府背景,或是上市公司,甚至认为,即使这些贷款放烂了,也与自己无关,可以摆脱一些责任。最终形成了授信集中,中小企业贷不到资金的现状。当然,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商业银行自身行为,社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市场前景、信用基础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西方商业银行很注重资产负债管理,利用利率敏感性分析、缺口管理、VAR等先进的模型进行资产负债的匹配,从而科学地控制风险和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而我国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还不够科学,比如授信过程中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没有科学地匹配资产和负债,其利率结构、期限结构、币种结构、风险结构不甚合理,很难避免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对信贷资产的摆布不够科学和合理,或是担心中长期贷款期限过长而主观上不对其授信,或是中长短期贷款期限匹配不合理。

(二)信贷审查行为

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审查时首先坚持“三C”原则,即CHAR-ACTER(品质):企业领导人的品性、行为、信誉和诚实程度,作风是否正派,有无责任感,经营管理能力如何,还款意愿如何等;CAPITAL(资本):借款者个人拥有的净资产,公司借款者所能贡献的购置固定资产和维持日常的生产操作的资金;CA-PACITY(还款能力):即借款者有无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其次,银行考虑更多的是市场情况、抵押品、收益、借款目的、金额、往来账户、时间、法律、经营管理。可以看到,银行最注重的是企业领导人的诚信度,注重的是企业资金实力,注重的是第一还款来源。而我国有些商业银行更多的是注重企业财务报表是否好看,贷款有无担保,有无抵押。这样就使有些企业贷款有了空子钻,比如,隐瞒真实经营管理情况,把报表做得好看些,甚至提供虚假报表。要知道,担保、抵押对银行并不一定是好事,有了担保,并不是说借款者还不了贷款,担保者马上就替其还款,有许多法律手续和具体情况使得担保不能落实,如存在保证人资格、履约意愿、免责和保证合同无效等问题,有两个企业互保、多个企业连环担保、关联企业借保证骗取贷款等现象。抵押方面,办理抵押登记时,要经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支付很多费用,而且还要承受时间和效率的损失,同时还存在抵押的真实性、抵押物是否足值、变现的可能性、拍卖抵押物的复杂性等问题。商业银行必须迅速改变仅对授信形式和要件进行关注和静态的授信理念,转变为对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和借款用途及风险的了解、分析,主动设计与借款人需求相适应的信贷产品,并通过了解借款人的业务,识别贷款期间的潜在风险,对借款人的经营、管理、财务、行业和环境等状况进行尽职的分析。形成在有效预期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主动而持续性地开展业务,而不是目前普遍存在着的商业银行决定是否授信的关键只看有无抵押品——即第二还款来源,而忽略第一还款来源,即忽略对借款人真实还款能力和风险这个最重要因素的考察。

(三)信贷效仿行为

西方大小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有些以支持大型企业集团为主,有些以支持中小型企业为主,有些以批发业务为主,有些以零售业务为主。而我国商业银行往往存在效仿行为,时而房地产、汽车、家电,时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时而又是上市公司,只要一方一热,大家则一哄而上。如1992年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最后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这几年,一会儿投向开发区和城市建设,一会儿又投向路桥建设和房地产。对上市公司贷款,也存在过热行为,导致有些上市公司资金违规进股市,或盲目投资。对钢铁、电解铝等产业更是一窝蜂,国务院三令五申,对这些产业严格限制,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江苏铁本事件给我国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银行都敲响了警钟。

(四)信贷审批责任界定行为

我国各商业银行基本都有信贷审批委员会,贷款逐级上报,逐级审批,一笔贷款报上来,各审贷委员发表意见,最终形成贷与不贷的表决。如果贷款出现问题,基层员工则认为该笔贷款是审贷委决定,审贷委要承担责任,有时基层行还会认为,反正有审贷委把关,自身可以不负责任地上报;审贷委则认为,直接接触客户的是基层行,基层行要承担责任,或是基层行已经把关,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该没有问题,可以非常信任地审批贷款。这就是一种责任界定不清楚的问题,当然,也有审贷委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约束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此外,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有些贷款管理委员会成员一味跟着有关领导和信贷管理权威人士的思路走,不敢或者不愿提出异议,结果使信贷集体审批变成了个人审批。

因此,一笔信贷业务从贷前调查到终审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清楚的职责界定,不严格履行自身职责就应该受到惩罚。同时,如果每个银行从业者都把银行当作自己的,多一些责任心,就应该不会存在扯皮推诿,敷衍塞责情况的发生。不妨借鉴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银行的做法,在贷款审批过程中适当强调个人责任,将部分贷款审批决策权授予个人,同时赋予相应的责任,风险管理部门和稽核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当然,个人决策能力和水平值得信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优秀人才的培训、培养和使用。

(五)信贷风险管理行为

西方商业银行一般非常重视信贷风险的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管理,缺口管理、VAR等模型运用得非常广泛,甚至对认为很难量化的信用风险也开发了数量模型。除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外,还建立了内部决策模型,通过借款人评级、额度种类评级,预期使用比率、贷款类别相应所需要的资本金、预期收益等因素,可以计算出贷款额度的回报率,为信贷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但我国商业银行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只是简单地运用存贷比、头寸管理,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控制只能从定性方式解决,不能有效地进行量化。因此,为使信贷风险管理行为更具客观性,应尽快引进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管理,囿于我国银行业基础数据管理的现状,要实现量化管理和模型化管理必须及早在业务流程分析整合的基础上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基础数据的整理。

(六)信贷审批权力集中行为

随着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逐步暴露,各商业银行总行也不断地上收自己的信贷审批权限,基层行只能发放一些低风险贷款。这固然可以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但也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大多授信都要上报上级行,会影响时效,因为有些企业用款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待审批好以后,已经错过了时间;二是上级行不可能了解各区域的所有企业,更多地关注一些重点项目和大的企业,会忽视一些优秀中小型企业,这样势必会影响基层行的客户结构,不利于营造其基本客户群;三是突然上收权力,可能会使原有中小型企业资金链条中断,形成新的不良资产;四是会出现与其他商业银行共同为同一企业授信的情况,形成信贷集中;五是不利于全行的信贷结构调整。因此,对于信贷审批不妨实行差别授权并进行动态调整。可根据各分支机构所处的市场和经济环境、资产规模和业务量,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各分支机构授权的权限进行调整,并依据对分行绩效考核以及其他信贷检查稽核结果,进行授权权限的动态调整,或将授权权限与授信风险评级、授信期限挂钩。

(七)信贷内部控制行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重视内部控制的现象很令人费解,岗位制约机制不健全,有制度不执行现象很普遍。比如,规定贷前双人调查,但另一人的任务只是在报告上签字,企业在哪里,报表什么样根本不管;信贷员从头到尾帮企业做了所有的贷款手续,甚至可以拿企业假的资料把贷款骗出来;总是迁就企业,该有的贷款资料因企业不愿提供就省略,甚至拿不到关键的法律资料;贷后检查形同虚设,企业发生了变化甚至变化了工作地址银行还不知道。一些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出现及因员工道德风险形成的损失都说明了内部控制不力所造成的后果。从长期来看,这种情况会把任何一个银行带向深渊。在一个具有强有力的内控机制的组织中,控制机制应有向前的也应有向后的,向后看的系统要及时追踪交易记录的风险,向前看的系统则要努力发现潜在的风险,不仅仅是头寸风险,而且还有所有的系统范围内的风险。

(八)不良资产处置行为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到现在,仍然会有牺牲信贷资产来换取规模的行为,为了多争取一些存款,而不管企业状况就随意放贷,或为了吸收一点保证金而随意开承兑汇票,或用以存引贷的方式扩大规模,等等,这些行为导致最终创造的利润远远小于形成的不良资产。还有一种经常会犯的错误,对一个企业积极介入后,就万事大吉,不注意跟踪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不关注行业变化和市场变化,或是对企业从生跟到死,没有及时退出的意识,没有建立信贷退出机制,最终会形成不良资产。一旦形成不良资产,在不良资产处置时,由于不良资产责任界定不清,或由于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职业道德等因素,没有及时追讨,最后会不了了之。还有一种情况,各家商业银行基本都有信贷管理部门和资产保全部门,一笔贷款逾期以后,信贷管理部门认为应该移交资产保全部门管理,资产保全部门则认为需要信贷管理部门继续跟踪,形成管理上的真空。

(九)信贷人员培养行为

有些商业银行在引进信贷人员时,往往先看其能带来多少存款和业务量,而对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有所忽视。日常对员工培训也不够重视,没有有意识地培训一些专家,每个信贷人员都是“万金油”。这样很难保证贷款审批的准确性,真正的风险控制就很难保证。因此,在信贷行为建设中,银行必须认真思考想要培养的是什么行为,想要建立的是什么样的报酬系统。信贷人员除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素质。在人才使用上,可以通过对信贷人员实行上岗分级授权经营,狠抓信贷人员的基本素质,只有信贷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形成商业银行健康向上的信贷文化。信贷人员的素质,不仅包括精通金融和信贷,同样重要的是要使他们成为借款人所在行业方面的专家。就营销而言,企业更愿意和熟悉自己行业的客户经理打交道。从信贷风险管理角度,只有熟悉企业及行业状况的客户经理才能准确地判断贷款的风险程度,从而防范不良贷款的发生。同时,信贷人员素质的提高,健康信贷文化的形成也需要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通过实行绩效挂钩的分配机制,运用内部利润核算、内部转移价格、市场成本和资产质量等指标,核算其业绩并与其收入挂钩,从而促使信贷人员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享其利。

(十)信贷文化行为

银行作为一个信用给予的企业,信贷文化是非常关键的。落后的信贷文化比巨额的不良贷款更可怕,因为不良贷款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化解,但落后的信贷文化会形成源源不断的不良贷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银行贷款质量的好坏,除了受外部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关键取决于该银行是否建立了良好的信贷管理文化和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信贷管理的组织架构、流程和分析手段;是否在充分重视分支机构一线信贷人员经验的基础上,强调信贷的垂直领导;是否在监管当局贷款质量五级分类这一贷款管理的最低要求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贷款质量分类制度;从贷款审查发放,到贷中的跟踪,最后到贷款的收回,乃至对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处理,参与其中的所有人员是否能够诚信地做到勤勉尽责;广大信贷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是否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授信客户的高管层的素质及相关情况、对授信客户的产品和生产能力以及生产过程、对授信客户的客户群状况以及对授信客户所属的行业等相关情况进行认真负责任的调查。与此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包括通货膨胀、购买力、汇率、利率、货币供应量、税收、政府支出、价格控制等宏观经济变化状况,综合分析授信客户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其还款能力,并将其作为决定是否授信的关键依据。但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许多信贷人员在进行贷款决策时什么都相信,尤其是利润、抵押物、信用评级,就是不相信现金净流量,这样就培育和派生了一些落后的信贷观念,如将利润视为第一还款来源,过分强调担保的作用,用重组贷款的方法掩盖贷款的内在风险,没到期的贷款就是正常贷款,夸大以贷引存的作用等等。再有就是信贷管理落后。从部分银行的信贷运作的全部过程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信贷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存在问题。制度供给上的缺陷,使某些信贷人员失去了责任和纪律约束,结果给信贷资产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

总之,健康的信贷文化应是在信贷管理层的引导下,信贷工作人员能够正确认识信贷风险的存在,能够及时识别信贷风险、防范信贷风险,在民主决策机制下,能对风险的处理做出科学决定。健康信贷文化的培育,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方面面,要以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自上而下统一安排;以基层信贷文化底蕴为基础,实施金融创新,打造信贷文化载体,因地制宜,自我突破。

(十一)超授权行为

《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明确提出,商业银行实施有条件授信时应遵循“先落实条件,后实施授信”原则,授信条件未落实或条件发生变更未重新决策的,不得实施授信。授信决策应在书面授权范围内、依据规定程序进行,不得超越权限进行授信,不得违反程序或减少程序进行授信。银监会还特别提及一种与“铁本案”类似的情况:客户未按国家规定获得项目或环保及土地批准文件,或者虽然取得这些文件但属于化整为零、越权或变相越权和超授权批准,商业银行亦不得向其提供授信。但在实际工作中,超授权现象屡见不鲜,如跨期限、化整为零、用保证金置换额度或是不执行总行的审批意见,在同一企业授信额度内不同的业务品种之间进行调剂等等。这些行为无不使贷款审批流于形式,容易累积不良贷款,为资产业务留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超授权行为的危害显而易见,有百年历史的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由于其职员超授权造成的。而在业务发展为风险管理让路的观念之下,对越权审批或变相超授权行为,如果没有造成损失,很少会一追到底,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超授权行为禁而不止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权限,要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超权限的必须逐级上报,一旦发现越权审批或变相超授权行为,要严肃查处,对违规放贷的责任人员实行严厉的追究制度。

作者:深圳发展银行 赵文杰 来源:202_-02-05录入

第三篇:中国银行业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中国银行业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目 录〗

第一章 银行业概述

一、银行业定义及报告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银行业的基本特点

三、银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四、银行业发展概述

五、银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银行业发展景气判断

第二章 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三、金融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四、银行业监管环境分析

(一)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分析

(二)新颁布的监管政策分析

五、其它政策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银行业务分析

一、银行业总体经营状况

(一)银行总资产、总负债持续高速增长

(二)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占比持续“双降”

二、存款业务

(一)存款规模与实际利率

(二)人民币存款品种结构

(四)企业存款分析

三、信贷业务

四、银行间业务

(一)市场政策动态

(二)同业拆借市场

(三)银行间债券市场

五、中间业务分析

(一)银行卡业务

(二)网上银行业务

(三)个人银行业务

六、银行业务发展展望

第四章 银行业对外开放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一、外资银行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

(二)外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二、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竞争格局

(一)机构设立和市场布局

(二)业务与客户竞争分析

(三)盈利情况

三、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合作状况

(一)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现状

(二)引进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第五章 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及主要银行运营状况

一、银行业竞争格局现状及趋势

(一)银行业市场份额

(二)银行业资本状况对比分析

(四)银行业盈利能力对比分析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析(排名不分先后)

(一)中国工商银行

(二)中国农业银行

(三)中国银行

(四)中国建设银行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析(排名不分先后)

(一)交通银行

(二)招商银行

(三)光大银行

(四)民生银行

(五)华夏银行

(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七)中信银行

(八)深圳发展银行

(九)广东发展银行

(十)兴业银行

四、政策性银行运营状况

(一)国家开发银行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第六章 银行业投资现状及前景

一、中国银行业投资特点

(一)银行业继续维持高位景气

(二)银行股权价值大幅度上扬

(三)银行业上市公司市场影响力显著提高

(四)银行业估值水平显著提高

二、银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三、银行类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一)上市银行盈利水平显著提高

(二)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普遍改善

(三)上市银行业务转型初见成效,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四)上市银行成本控制能力亟待加强

四、银行业投资前景及风险

(一)前景

(二)风险

第七章 国际银行业发展比较与借鉴

一、国际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二、我国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比较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点

(三)限制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因素分析

第四篇:企业面临八大考验---新三板挂牌后

新三板挂牌后 企业面临八大考验

一、企业家商业思维与习惯的升级考验

过去几年大都是在艰难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有些商业逻辑在脑子里已根深蒂固,长期的运营习惯还停留在做小生意的思维逻辑上,特别是创业早期的习惯养成,喜欢打擦边球、算小帐,规则意识淡薄,规范化管理更是不会;能省就省,能不开票就不开票,换句话说从业务到财务再到税务,都不规范,反正企业是自己的自己说了算,想用钱很简单,自己拿着就走,随意花。

改制挂牌后成为准公众公司,其他股东进来了,特别是小股东,可能又是一些中层骨干都是跟着自己干过来的,在感情上还处于“带”的概念上。因此挂牌后的经营管理理念、价值观的升级转型将是考验企业家甚至高管团队的最重要的一个门槛。

习惯的改变是一个慢长的过程,更是思想境界、思维方式、情感境界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营造一个全新的情境、氛围和机制,包括学习、内部管控、监督、从过去的“没有”到未来的系统而严密,要接受社会公众和监管机构的监督,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二、持续运行规范的考验

成功挂牌后最大的难题是持续的规范、接受社会和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随着三板市场的日趋规范、成熟和功能的完善,场外市场的分层管理、规则的精细优化,对挂牌企业的规范化监管要求越来越精细,企业在信息披露的处理上将从过去的股转说明书转向更广、更宽的信息层面面向社会。

那么对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当局都是全新的要求。首先是财务基础工作要满足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标准要求,经营运作要满足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业务规范上面要定期接受持续督导。其次是持续处理好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独立性、营收增长等问题;再次是在三会一层运作层面真正体现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规避等方面保障投资者权益;特别是如何更清晰地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有关运营情况,减少因信息偏差而产生的投资风险,同时将公司的商业模式、战略规划、业绩释放方面持续给投资人提供信心,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投资价值。

基于这些要求,在公司的权力分配、责任落实、目标管理、资源配置上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运行将是考验新三板挂牌企业现有领导班子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三、团队成长的考验

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业务转型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对团队整体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而支撑这些要素成长的核心正是团队成长的速度和质量。这不光是学习的问题,还是一个适应和转化的问题。

学习的问题看起来简单,内训+外派,其实它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去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将每个人的工作与新的要求结合起来,实现运行规范、标准、流程、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的有机衔接。

比如ERP系统、生产和仓储自动化系统、数字工厂、智慧工厂和电商营销等;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团队成长的核心标志是战略优势的再造。它必须要在生产方式、商业逻辑、效率、成本、品牌和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上走出困境,并能引领企业在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机制上创新,形成运行成果。

企业要在竞争上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在产业结构、体系建设和系统集成上创造优势,即符合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同时要完成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产业与资本的融合、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的融合,实现这一目标,没有系统的策划安排是不行的。

一种新的业态模式将改变企业原有的生态体系,这是对这一批企业家的考验,这是思维、战术和战法的转型,因此企业家和创业团队的持续学习、知识接收、能力提升、工具应用、思维转化和实战技巧的练成,是进入资本市场后的第一个战役。

四、是战略转型的考验

上新三板的一个最大贡献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中介机构辅导企业重新梳理产业链上的价值构造,重新审视企业所处产业的价值规模和捕获新的成长机会。

而在这一点上是否能抓住机遇,选对中介机构和称职的专家不仅靠运气,还要有眼光和胆识、胸怀。企业的战略转型首先是产业导向的再思考或者重构产业思维,调整方向或维度,寻找财富源头或构筑利润池子。

战略转型最重要的是寻找切入点、把握好战略机遇,这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思考的问题。融资不是唯一的需求,融智和整合资源,重构企业平台,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才是关键。

如果上了新三板融不到资或没有给企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这是最大的失败。但我们注意到还会有不少企业中招,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一大批仍未保持规范、没有突破天花板的企业还找不到突破口,在痛苦中等待“收购”,甚至摘牌退出,这将是一个残酷的笑话。

五、商业模式落地的考验

新三板挂牌前后的路演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做的功课之一。而商业计划书、股转说明书中披露的商业模式大都还处于一个概念阶段。一大批由券商包办的挂牌企业,商业模式是由辅导方提供的粗略的表述,而不是来自企业家的思想,甚至连商业模式是什么,商业模式的核心内容、本质、运行体系是什么都还没有完成落地设计。在企业家脑海里隐约有个粗的框架,但要真正落地还不靠谱。

所以商业模式落地,是一个既有思想含量,又有技术含量、文化含量和理论含量的细活。它是一个产业生态化的企业发展与盈利逻辑系统,不可能用简单的公式或概念来包装或处理。

按我们的观察,在中小微企业里面,能把商业模式设计得妥贴并产生显著引导作用的企业还真的不多。这个问题我们专门做了个调查,目前市面上提供商业模式培训的机构很多,但大都是将商业模式固化成“罗盘”、“地图”、“路径”等等华丽的词句或包装成高大上的概念,根本没有把落地的套路教给企业家们;大部份是4个核心、6个模块、9个模块、12个、16个,21个要素等等,没有一家咨询机构敢声称能帮企业设计商业模式运行体系的。

因此商业模式落地的运行体系设计、优化和调整将是挂牌后的企业团队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消化、去思考、规划、设计、衔接和处理的问题。而且我们认为不同行业、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团队素质、不同的战略定位,其商业模式的选择与落地的设计是不同的,它必须解决可操作、可控制、可调整的问题;而不能停留在概念上,更不能针对不同的企业开同样的处方,照搬同行的东西,去提供所谓的解决方案!

六、管理升级的考验

一个企业管理体系、管理效率、管理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积累能力。企业的管理体系是以人、财、物、事为纽带的资源配置与运行规则体系。新三板挂牌前的管理体系基础好坏直接影响挂牌后管理效能提升的空间和能量。

而几乎所有的新三板企业都舍不得花钱做前期培育,舍不各花钱做管理咨询和前期培训、梳理和辅导;导致管理体系升级的社会性需求仍然停留在企业家口头上。

管理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它包括了人机料法环财信各环节,首先是人力资源体系、技术进步体系、经营信息化体系、生产与定制管控体系、质量与品牌体系、营销与渠道、平台体系;财务与成本控制体系、安全与风险控制体系、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体系、公司治理与内控体系、资本运作体系等。

新三板挂牌企业要适应进入资本市场、业务扩张、产业链整合等新的竞争环境和运作,大部份的企业都需要进行组织再造、系统再造、流程再造、机制变革,全面提升组织的效率和能力。

因此,从梳理人、财、物、事、法到重构产业体系,价值链再造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道法术器”四个层面,都需要精心的安排、策划和运作。首先是三会一层的人事安排、团队思想整顿、行为作风整顿、心态教育和战略眼光聚焦、战略思想和行为模式的统一。其次是基础运行体系梳理、优化;如业务、财务、关务、行政事务、税务等“务实”体系进行全面梳理、优化。企业所有体系都必须围绕战略目标来做布局和配置。

因此,管理体系的梳理也是一个全局性的一把手工程,同时梳理完成后,转变管理方式,如股改后如果管理小股东、如果管理中高层骨干、如果管理其他普通员工,不仅在政策、机制上要顺应发展变化,而且在思想教育、岗位培训、职责考核、绩效评价、奖惩兑现和持续改善上要改变方式方法,而且要适时检讨改进效率。因此,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的转型对管理团队来说就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牵涉全局的考验。

七、资本运营的考验

中小微企业的资本运作是从过去的生产经营运作过渡到资产证券化、技术资本化、智力资本化和资源整合化、产业链整合甚至跨界整合上的一次飞跃。

大多数企业家在过去若干年,都只有间接融资,如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外,就没有玩过其他的资本运作,对资本市场望而生畏,有点儿高大上的恐高症。

进入新三板这个资本市场,虽然还不是正式的资本市场,但它的功能就是进入了资本市场的练兵场、孵化器和预科班。因此,挂牌前后的资本运作不仅在范围、方式、体量、运行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金融产品结构、交易规则、监管机制和运行程序上也大大不同。学习和掌握这些不同的知识和技巧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挂牌后就意味着企业家要开始去完成股权转让、股权质押、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方式直接融资的操盘,从而获得成本更低、回报更高的回报。

在这里,企业家从创业家变成资本家,不但要熟悉商业环境,更要掌握资本市场的规则和交易技术,从商务谈判到文书处理、法律和财务上的概念、金融工具、杠杆的运作等方面都需要从零开始,特别是涉及到引进风投的策略、对赌协议、退出方式的设计、实施股权激励中的股权、期权设计等;从学习到理解、熟练掌握到应用等;再如企业的业务、资源如何重组、多元化主体如何分拆、股权如何置换、上下游企业如何并购、债务如何重组,涉及到商业价值的评估、定价方式、整合和优化技术、企业价值发现、市值管理等跨领域学科的知识和经验,这对于一大批土豪级的实际控制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

八、企业文化升级的考验

进入资本市场即向中小企业开启了一扇通往财富的大门,也有人说是新一轮造富运动。过去几十年大家虽然辛苦,但一直很团结。现有突然变成了千万、亿万富翁了,心态也可能慢慢变了,价值观的改变将导致一大批上市企业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的滋生,这个时候,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将经受二次创业的严峻考验,而这恰恰是企业文化内涵从过去的朴素文化走向法治文化、创新文化的一次蝉变。那么企业如何经受住考验,仍然保持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将企业引向更强大、更持久的发展道路呢?只能靠企业文化的提升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步来维护与发展人的意志和素质,以突破成长路上一个又一个瓶颈,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第五篇:新三板企业挂牌后面临八大考验

新三板,我选择犀牛之星

新三板企业挂牌后面临八大考验

一、企业家商业思维与习惯的升级考验。

过去几年大都是在艰难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有些商业逻辑在脑子里已根深蒂固,长期的运营习惯还停留在做小生意的思维逻辑上,特别是创业早期的习惯养成,喜欢打擦边球、算小帐,规则意识淡薄,规范化管理更是不会;能省就省,能不开票就不开票,换句话说从业务到财务再到税务,都不规范,反正企业是自己的自己说了算,想用钱很简单,自己拿着就走,随意花。

改制挂牌后成为准公众公司,其他股东进来了,特别是小股东,可能又是一些中层骨干都是跟着自己干过来的,在感情上还处于“带”的概念上。因此挂牌后的经营管理理念、价值观的升级转型将是考验企业家甚至高管团队的最重要的一个门槛。

习惯的改变是一个慢长的过程,更是思想境界、思维方式、情感境界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营造一个全新的情境、氛围和机制,包括学习、内部管控、监督、从过去的“没有”到未来的系统而严密,要接受社会公众和监管机构的监督,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二、持续运行规范的考验

成功挂牌后最大的难题是持续的规范、接受社会和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随着三板市场的日趋规范、成熟和功能的完善,场外市场的分层管理、规则的精细优化,对挂牌企业的规范化监管要求越来越精细,企业在信息披露的处理上将从过去的股转说明书转向更广、更宽的信息层面面向社会。

那么对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当局都是全新的要求。首先是财务基础工作要满足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标准要求,经营运作要满足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业务规范上面要定期接受持续督导。其次是持续处理好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独立性、营收增长等问题;再次是在三会一层运作层面真正体现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规避等方面保障投资者权益;特别是如何更清晰地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有关运营情况,减少因信息偏差而产生的投资风险,同时将公司的商业模式、战略规划、业绩释放方面持续给投资人提供信心,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投资价值。

基于这些要求,在公司的权力分配、责任落实、目标管理、资源配置上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运行将是考验新三板挂牌企业现有领导班子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三、团队成长的考验

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业务转型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对团队整体的素质要求在不

新三板,我选择犀牛之星

断提高。而支撑这些要素成长的核心正是团队成长的速度和质量。这不光是学习的问题,还是一个适应和转化的问题。

学习的问题看起来简单,内训+外派,其实它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去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将每个人的工作与新的要求结合起来,实现运行规范、标准、流程、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的有机衔接。

比如ERP系统、生产和仓储自动化系统、数字工厂、智慧工厂和电商营销等;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团队成长的核心标志是战略优势的再造。它必须要在生产方式、商业逻辑、效率、成本、品牌和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上走出困境,并能引领企业在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新机制上创新,形成运行成果。

企业要在竞争上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在产业结构、体系建设和系统集成上创造优势,即符合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同时要完成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产业与资本的融合、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的融合,实现这一目标,没有系统的策划安排是不行的。

一种新的业态模式将改变企业原有的生态体系,这是对这一批企业家的考验,这是思维、战术和战法的转型,因此企业家和创业团队的持续学习、知识接收、能力提升、工具应用、思维转化和实战技巧的练成,是进入资本市场后的第一个战役。

四、战略转型的考验

上新三板的一个最大贡献是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中介机构辅导企业重新梳理产业链上的价值构造,重新审视企业所处产业的价值规模和捕获新的成长机会。

而在这一点上是否能抓住机遇,选对中介机构和称职的专家不仅靠运气,还要有眼光和胆识、胸怀。企业的战略转型首先是产业导向的再思考或者重构产业思维,调整方向或维度,寻找财富源头或构筑利润池子。

战略转型最重要的是寻找切入点、把握好战略机遇,这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思考的问题。融资不是唯一的需求,融智和整合资源,重构企业平台,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才是关键。

如果上了新三板融不到资或没有给企业带来根本性的改变,这是最大的失败。但我们注意到还会有不少企业中招,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一大批仍未保持规范、没有突破天花板的企业还找不到突破口,在痛苦中等待“收购”,甚至摘牌退出,这将是一个残酷的笑话。

五、商业模式落地的考验

新三板,我选择犀牛之星

新三板挂牌前后的路演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做的功课之一。而商业计划书、股转说明书中披露的商业模式大都还处于一个概念阶段。一大批由券商包办的挂牌企业,商业模式是由辅导方提供的粗略的表述,而不是来自企业家的思想,甚至连商业模式是什么,商业模式的核心内容、本质、运行体系是什么都还没有完成落地设计。

在企业家脑海里隐约有个粗的框架,但要真正落地还不靠谱。

所以商业模式落地,是一个既有思想含量,又有技术含量、文化含量和理论含量的细活。它是一个产业生态化的企业发展与盈利逻辑系统,不可能用简单的公式或概念来包装或处理。

按我们的观察,在中小微企业里面,能把商业模式设计得妥贴并产生显著引导作用的企业还真的不多。这个问题我们专门做了个调查,目前市面上提供商业模式培训的机构很多,但大都是将商业模式固化成“罗盘”、“地图”、“路径”等等华丽的词句或包装成高大上的概念,根本没有把落地的套路教给企业家们;大部份是4个核心、6个模块、9个模块、12个、16个,21个要素等等,没有一家咨询机构敢声称能帮企业设计商业模式运行体系的。

因此商业模式落地的运行体系设计、优化和调整将是挂牌后的企业团队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消化、去思考、规划、设计、衔接和处理的问题。而且我们认为不同行

业、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团队素质、不同的战略定位,其商业模式的选择与落地的设计是不同的,它必须解决可操作、可控制、可调整的问题;而不能停留在概

念上,更不能针对不同的企业开同样的处方,照搬同行的东西,去提供所谓的解决方案!新三板,我选择犀牛之星!

六、管理升级的考验

一个企业管理体系、管理效率、管理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积累能力。企业的管理体系是以人、财、物、事为纽带的资源配置与运行规则体系。新三板挂牌前的管理体系基础好坏直接影响挂牌后管理效能提升的空间和能量。

而几乎所有的新三板企业都舍不得花钱做前期培育,舍不各花钱做管理咨询和前期培训、梳理和辅导;导致管理体系升级的社会性需求仍然停留在企业家口头上。

管理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它包括了人机料法环财信各环节,首先是人力资源体系、技术进步体系、经营信息化体系、生产与定制管控体系、质量与品牌体系、营销与渠道、平台体系;财务与成本控制体系、安全与风险控制体系、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体系、公司治理与内控体系、资本运作体系等。

新三板,我选择犀牛之星

新三板挂牌企业要适应进入资本市场、业务扩张、产业链整合等新的竞争环境和运作,大部份的企业都需要进行组织再造、系统再造、流程再造、机制变革,全面提升组织的效率和能力。

因此,从梳理人、财、物、事、法到重构产业体系,价值链再造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道法术器”四个层面,都需要精心的安排、策划和运作。首先是三会一层的人事安排、团队思想整顿、行为作风整顿、心态教育和战略眼光聚焦、战略思想和行为模式的统一。其次是基础运行体系梳理、优化;如业务、财务、关务、行政事务、税务等“务实”体系进行全面梳理、优化。企业所有体系都必须围绕战略目标来做布局和配置。

因此,管理体系的梳理也是一个全局性的一把手工程,同时梳理完成后,转变管理方式,如股改后如果管理小股东、如果管理中高层骨干、如果管理其他普通员工,不仅在政策、机制上要顺应发展变化,而且在思想教育、岗位培训、职责考核、绩效评价、奖惩兑现和持续改善上要改变方式方法,而且要适时检讨改进效率。因此,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的转型对管理团队来说就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牵涉全局的考验。

七、资本运营的考验

中小微企业的资本运作是从过去的生产经营运作过渡到资产证券化、技术资本化、智力资本化和资源整合化、产业链整合甚至跨界整合上的一次飞跃。

大多数企业家在过去若干年,都只有间接融资,如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外,就没有玩过其他的资本运作,对资本市场望而生畏,有点儿高大上的恐高症。

进入新三板这个资本市场,虽然还不是正式的资本市场,但它的功能就是进入了资本市场的练兵场、孵化器和预科班。因此,挂牌前后的资本运作不仅在范围、方

式、体量、运行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金融产品结构、交易规则、监管机制和运行程序上也大大不同。学习和掌握这些不同的知识和技巧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挂牌后就意味着企业家要开始去完成股权转让、股权质押、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方式直接融资的操盘,从而获得成本更低、回报更高的回报。

在这里,企业家从创业家变成资本家,不但要熟悉商业环境,更要掌握资本市场的规则和交易技术,从商务谈判到文书处理、法律和财务上的概念、金融工具、杠杆的运作等方面都需要从零开始,特别是涉及到引进风投的策略、对赌协议、退出方式的设计、实施股权激励中的股权、期权设计等;从学习到理解、熟练掌握到应用等;再如企业的业务、资源如何重组、多元化主体如何分拆、股权如何

新三板,我选择犀牛之星

置换、上下游企业如何并购、债务如何重组,涉及到商业价值的评估、定价方式、整合和优化技术、企业价值发现、市值管理等跨领域学科的知识和经验,这对于一大批土豪级的实际控制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

八、企业文化升级的考验

进入资本市场即向中小企业开启了一扇通往财富的大门,也有人说是新一轮造富运动。过去几十年大家虽然辛苦,但一直很团结。现有突然变成了千万、亿万富翁了,心态也可能慢慢变了,价值观的改变将导致一大批上市企业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的滋生,这个时候,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家精神将经受二次创业的严峻考验,而这恰恰是企业文化内涵从过去的朴素文化走向法治文化、创新文化的一次蝉变。那么企业如何经受住考验,仍然保持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将企业引向更强大、更持久的发展道路呢?只能靠企业文化的提升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进步来维护与发展人的意志和素质,以突破成长路上一个又一个瓶颈,实现跨越式大发展。

新三板,我选择犀牛之星!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7/264581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