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国家概况(上))_中国概况
国家标志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的比例为三比二,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颗星较大,位于左面;其它四颗较小,环拱于大星的右面。
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斗争;五角星用黄色是表示在红色的大地上显出的光明。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中国人民;五颗星的相互关系是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有关国旗的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199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自1990年的10月1日起施行。
二、升挂国旗
国旗的升挂和使用是庄重、严肃的,显示出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应当升挂国旗的机构和场所,必须认真按照法律的规定升挂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根据不同场所、机构、组织,确定了升挂国旗的范围。分为:每日升挂国旗,工作日升挂国旗,节日升挂国旗,重大活动升挂国旗以及特殊场合升挂国旗等。
1、每日升挂国旗的机构所在地、场所
(1)天安门广场、新华门;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外交部;
(4)出入境的机场、港口、火车站和其他边境口岸,边防海防哨所。
2、工作日升挂国旗的场所和机构所在地
(1)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各级委员会;(2)全日制学校,除寒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3、中国法定四大节日为升挂国旗日。
四大节日: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元旦和春节。
(1)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元旦和春节,各级国家机关和各级人民团体应当升挂国旗;企业事业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城镇居民院(楼)以及广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可以升挂国旗。
(2)民族自治地方在民族自治地方成立纪念日和主要传统民族节日,可以升挂国旗。
4、重大活动升挂国旗
举行重大的庆祝纪念活动、大型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及大型的展览会,可以升挂国旗。
5、特殊场合升挂国旗
(1)外交活动以及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升挂、使用国旗的办法,由外交部规定。
(2)军事机关、军队营区、军用舰船,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升挂国旗。
(3)民用船舶和进入中国领水的外国船舶升挂国旗的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4)公安部门执行边防、治安、消防任务的船舶升挂国旗的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6、规定下半旗
《国旗法》第十四条规定: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志哀: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3)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4)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5)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
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红旗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谷穗、五星、天安门、齿轮为金黄色,圆环内的底子及其垂绶为红色。金、红两种颜色在中国是象征吉祥和喜庆的传统颜色。
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由诗人田汉作词,音乐家聂耳作曲,诞生于1935年。
歌词为: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前进进!
这首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影片描写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人们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线的故事。
《义勇军进行曲》高昂激越、铿镪有力,表达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体现了中华民族勇敢、坚强、团结御敌的优良传统。因此,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此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庆日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议全文如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在1949年10月9日的第一次会议中,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这个建议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代表人民意志的,决定加以采纳。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的日子。
到202_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度过了54岁生日。
首都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即日起北平改名北京。
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是全国政治和科学文化的中心,也是国际交往的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它位于中国华北大平原的北端。城市西边和北边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属于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边和南边是缓缓倾向渤海的大平原。
北京全市面积1680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3.5米,人口约1200万。城市的行政区分为10个区8个县,其中二环路以内的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和宣武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近年来,内城区的东北部发展较快,西南部保留了较多的旧日风貌。
北京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有时有风沙;夏季潮湿多雨。一月份平均气温-4℃,七月份平均气温26℃。最好的旅游季节是4月下旬~6月上旬、8月下旬~11月底。
北京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作为城市的经历可以追朔到3000年前。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燕国就在北京地区建立都城,名称叫“蓟”。
秦、汉和三国时期北京地区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西汉末年王莽在北京地区建立了大燕国,北京的别称“燕京”由此而来。南宋时期的辽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金正式建都于北京。
从此以后的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共有34位皇帝在此发号施令统治全国。
悠久的历史给北京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宏伟的万里长城和规模巨大的紫禁城是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颐和园、北海、香山、天坛等皇家园林的优美景致和瑰丽建筑使游人流连忘返。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各项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有了长足进展。特别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北京的面貌一直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现在,各种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对外交往不断扩大。随着202_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北京正在大踏步地进入国际大都市的行列。
第二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蔡伦
蔡伦(?—121)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人,东汉造纸术的发明家。
艰苦的仕途之路
蔡伦出生于桂阳的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小时候的蔡伦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将他卖给了人贩子。而蔡伦在他约13至15岁时被选入洛阳宫中做了名小太监。但蔡伦生性聪明,天资很高,很快便熟知宫廷礼仪并能识文断字,通识典籍。
蔡伦约27岁时汉和帝刘肇即位,和帝欣赏蔡伦的才能,让他做中常侍。在这期间,蔡伦能大胆直谏皇帝,指出其过失。和帝对他是非常的赞许,后又将他提升为尚方令,掌管皇宫用的刀、剑等器械。
醉心于发明
在古时,书籍是相互间用绳子连接的可记载文字的竹片,纸则采用细薄的丝织品,纸贵书重,很不方便。而当时的蔡伦所有的兴趣就是读书和研究民间的发明创造。一次,蔡伦在阅读自己喜爱的文章时,深觉简牍笨重,读来费事。后来蔡伦又偶然发现一种灞桥纸又轻便又便宜,于是他购买灞桥纸研究,发现该纸张是用粗纤维制成。蔡伦遂产生造纸的念头。蔡伦便动脑筋想办法,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材料制造纸张。公元105年,蔡伦将自造的纸呈给和帝,皇帝很重视。于此,纸便在中华大地流传开来。这时是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约43岁。
安帝年间,和帝的皇后邓太后因蔡伦久侍宫中,封他为龙亭侯。以后,蔡伦在长乐宫中专管皇帝的车马事。公元118年,皇帝见经传文章多不正规,就命刘珍和良史校订经文经书中的谬误,指定蔡伦监管他们的工作。
对后世的贡献
后来蔡伦受窦后的微辞授意,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太后死后,安帝亲自处理政务,命令蔡伦自己到廷尉处接受处罚。安帝以蔡伦诬陷宋贵人为由,命蔡伦向廷尉自首。蔡伦清楚安帝大权在握,廷尉为讨好圣心,一定会为难自己。他不愿受到刀笔吏的侮辱,于是洗净身体整戴衣冠,自杀而死。
蔡伦为官能直言进谏,受宠于和帝却不玩弄权术;潜心研究锲而不舍,有了科技成果善于推广利用;面对宫廷斗争能审时度势,知道后果不妙还恬然赴死,其坦荡自若值得后人敬佩。
而正是蔡伦对纸的不懈研究,使造纸成了我国的伟大发明。在蔡伦的努力下,人们掌握了用树皮、麻头、破麻布、旧鱼网等廉价的原料,生产出适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并使这种生产技术推广流传开来。后来人们沿用蔡伦生产纸的工艺,采用竹、藤、稻杆等其它原料,生产出形形色色的手抄纸,蔡伦总括出来的造纸工艺很快地随着纸张一起外传了。大约在公元285年传到了朝鲜,后又传到了日本。大约在唐朝,我国的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至欧洲,影响世界。
在造纸术的外传中,世界人民都承认这是中国的伟大发明。蔡伦对造纸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使全世界的人民都铭记在心。
第三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康熙
康熙(1654—1722),清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满族,年号康熙。故亦称康熙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而又功绩卓著的著名皇帝。
夺取权力平定三藩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年仅8岁的康熙即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代理国政。当时,鳌拜等人专权擅政,为非作歹,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三个藩王也形成割据势力。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亲政后,在祖母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智擒鳌拜,剪除其党羽,夺回权力。
在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康熙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康熙能够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这一切都反映出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康熙是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他宣布“永停圈地”,下令削藩,并着手肃正朝纲,恢复内阁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很快扭转政局,展现中兴之势。
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叛乱,统一西南各省;二十二年降服郑克爽,收复台湾;二十四年出兵驱逐盘踞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城的沙俄侵略军,二十八年与俄国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巩固了我国东北边防,捍卫了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三次亲征,平定占据新疆并不断内犯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统一漠北地区;五十九年进军西藏。为加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巩固政权开创盛世
在统一全国的同时,康熙采取了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利商便民等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医治战争创伤,增加收入,巩固政权。他曾6次南巡,察阅河务、调查民生,观览风俗民情。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的“康乾盛世”。
康熙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从中国的四书五经、词章、历算等传统文化,到西方的天文、地理、医学、几何等自然科学,均有一定造诣。他十分重视人才和学术研究,开博学鸿词科、明史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为保存、继承和发展民族科学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康熙一生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于守成之中创业,使天下安泰、四海承平,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建立了丰功伟业,所以说康熙不愧为我国封建帝王中的佼佼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69岁,也就在这一年里,勤勉为政61年如一日的康熙皇帝因病去世。
第四篇:新加坡国家概况
新加坡国家概况
●中新关系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中新于1990年10月3日建交。
建交前,中新两国人民已有较密切的交往。新中国成立后,当时仍在英殖民当局统治下的新加坡同我国保持着民间贸易往来。七十年代中期起,两国往来增加。李光耀总理1975、1980、1985年三次访华,邓小平副总理和赵紫阳总理分别于1978和1981年访新。此后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合作发展顺利。1981年中新互设商务代表处。1985年两国实现通航。1986年我在新设新华社分社。1990年8月李鹏总理访新。
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双方在政治、经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双方绝大多数主要领导人均已实现互访。近年来,两国执政党和军事代表团也实现了互访,两党两军关系正式建立。新目前是我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中新两国对国际和地区事务有着广泛共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建交以来,我领导人访新的有:杨尚昆主席(93年)、江泽民主席(94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95年)、李鹏总理(97年)、朱镕基总理(1999年)。新加坡领导人访华的有:李光耀总理(90年)、黄金辉总统(91年)、李光耀资政(92、93、94、95、96、97、99、202_、202_年)、吴作栋总理(93、94、95、97、202_年)、王鼎昌总统(95年)、纳丹总统(202_年)、李显龙副总理(95、202_年)、陈庆炎副总理兼国防部长(97年)。
202_年4月,胡锦涛副主席正式访新,双方就加强在高科技、中国西部开发、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人才交流方面的合作达成共识。5月,李岚清副总理访新。9月,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访华。
两国外交部自1995年起建立磋商机制,迄今已举行5轮磋商。除互设使馆外,新加坡在上海、厦门和香港设有总领事馆。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近年来,中新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截至202_年底,新是中国第一大海外劳务市场和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对华贸易和投资均占东盟国家首位。中国已成为新第四大贸易伙伴。
1999年10月,中新签署了《关于经济合作和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两国经贸磋商机制。目前,双方重要合作项目有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工业园、上海三林城住宅开发项目和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等。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政府间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该项目94年启动,总体发展顺利。202_年起,园区开发有限公司股比调整为中方占大股,标志着苏州工业园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2_年底,新来华投资项目10727个,合同外资金额 401.50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214.73亿美元。202_年1-5月,新来华投资项目440个,合同金额12.96亿美元。截至202_年5月,中方在新中资企业173家,投资7165万美元;我累计与新签订承包劳务合同金额89.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7.23亿美元。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_年中新贸易额140.20亿美元,增长28.4%,其中我出口69.7亿美元,进口70.5亿美元。中国为新第四大贸易伙伴,新为我第八大贸易伙伴。202_年1-5月,双边贸易额达69.57亿,同比增长41.3%。
中新两国还签署了“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关于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漏税协定”、“海运协定”、“邮电和电信合作协议”等多项经济合作协议,为两国经济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
近年来,两国在人才培训领域的合作十分活跃,主要项目有中国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项目、中国市长赴新研讨班项目等。新方也定期派中高级培训班访华。
1992年,两国科技部门签署《中新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次年建立中新科技合作联委会。202_年5月,两国科技部门决定在新建立“中国高技术中心”。
1999年,两国教育部签署《中新教育交流与合作备忘录》。
1996年,两国文化部签署了《中新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近年来,文化交流项目每年逾200起。双方在文化艺术、图书馆、文物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此外,两国在卫生、旅游、宗教事务、交通运输等方面也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两国间签署的合作文件有:《中新贸易协定》(1979年)、《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1985年)、《关于旅游、民航及展览合作的协定》(1986 年)、《关于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漏税协定》(1986年)、《中新海运协定》(1988年)、《中新科技合作协定》(1992年)、《中新邮电、电信合作协议》(1994年)、《传统中医合作协定》(1999年)、《面向21世纪的双边合作联合声明》(202_年)、《中新高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202_年)。
四、重要双边文件
202_年4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访华期间,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
●国家概况
国名: 新加坡共和国
1965年8月9日成立了新加坡共和国。同年10月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人口: 至1998年6月为止,现有居民,包括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估计约316万3500人。加上居住一年或以上的外国人,总人口约386万5600。1999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65人。
语言: 官方语言有英语、汉语、马来语、泰米尔语。
民族: 华人占总人口的78%,马来人占14%。印度族占7.6%。在华人族群中,福建、潮洲、广东和客家,是新加坡四大方言
宗教: 华人多信奉佛教或道教,其余信奉伊斯兰教、印度教等。首都: 新加坡 货币: 新加坡元
自然地理: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口,柔佛海峡把新加坡和马来半岛隔开,而隔着新加坡海峡便是印尼诸岛了。传说一位王子在该岛看见了一头狮子,便以“新加坡拉”命名此地,意味“狮城”。新加坡由50多个岛屿组成,主岛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0%以上,新加坡几乎没有农村,境内草茂花繁,整洁美丽,因此又被称作“花园城市国家”。气候: 新加坡地处热带,常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每日平均气温是摄氏26.7度,每日平均相对湿度是84.3%。新加坡一年到头都有雨水,不过每年的11月到一翌年的正月雨水最多。相对来说,比较干燥是在6月到8月。国旗: 新加坡国旗红白两色,其中红色象征全世界人民的友谊与人类平等,白色代表美德和纯洁。红白两色合起来,象征新加坡希望通过美德和纯洁,达致全世界人民的友谊与人类平等的目标。新月则象征国家和人民永远年轻。五颗星则代表新加坡创立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进步、公正、平等。国歌: <<前进吧!新加坡>>
政府与政治: 新加坡是一个实行议会制政府的共和国。国家机构--行政、立法和司法都由成文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总理领导的内阁被赋予政府行政权。总统从国会议员当中任命总理和内阁部长。
生活水平: 新加坡人享有很高的生活水平。1998年,年龄15岁以上的人口中,劳动力占了64%。人均本土国民生产总值达S$34,868.40。大约86%的人口居住在公共组屋。每1万人中,有13名医生和3,379条住宅电话线。
自然环境: 新加坡地靠赤道附近,离赤道仅136.8公里。由于它置身于海洋中,受海洋的调节,所以气候并不十分炎热,年平均气温为24—27℃,属于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在夏季,上午10 时到下午3时比较闷热,气温在35℃左右。但由于四面临海,清晨和晚间海风习习,凉爽宜人,气温降为20℃上下。新加坡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2400毫米,经常下暴雨。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3月多雨,4—9月雨量较小。虽说雨量丰富,岛上有3个蓄水池,但蓄水量不大,仍需要用水管从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引水供居民饮用。
自然资源: 由于新加坡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各种植物繁殖和生长,因此,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植物达2000外种,其中橡胶、椰子都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著名的热带观赏花卉胡姬花(兰花)种植很普遍,品种也很多,四季盛开。新加坡国花卓绵万代兰便是兰花的一种,花瓣呈浅紫红色,中间部分为深紫色的斑点,花朵芬芳艳丽,花挺拔秀美。此花盛开时,娇艳欲滴,清新淡雅。由于良好的气候,使兰花成为新加坡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大量销售于美国、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第五篇:国家概况
国家概况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全称为巴西联邦共和国。“巴西”在葡萄牙语中意为“红木”。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人口1.7687亿,主要是白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居民多信奉天主教。葡萄牙二语为官方语言。货币为雷亚尔。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
巴西国旗
国旗图案中绿、黄色是巴西的国色。绿色象征巴西广大的森林,黄色象征丰富的矿藏和资源。天球仪的白带上用葡文写着:秩序和进步,下半部象征南半球星空,其上下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个州和1个联邦区。
历史沿革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到达巴西。1 6世纪50年代,葡派远征队在巴西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总督。1808年拿破仑入侵葡萄牙,葡王室迁往巴西。1821年葡王室迁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罗留巴任摄政王。1822年9月7日,佩德罗王子宣布独立,建立巴西帝国。1889年1 1月1 5日,丰塞卡将军发动政变,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众国。1964年5月51日,军人政变上台,实行独裁统治,1967年改国名为巴西联邦共和国。1985年1月,军人还政于民。
亚马孙雨林
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丰富的雨水使森林生长特别茂盛,其面积比欧洲还要大,有700万平方千米。它从安第斯山脉低坡一直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以上。
亚马孙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雨林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泛滥。雨林制造着大量的氧气,素有“地球之肺”的美称、有些雨林的树木长得极高,达60米以上,像一把雨伞,将光线挡住。因此树下几乎不生长低矮的植物。’
巴西足球
巴西是世界传统足球强国之一。自1894年诞生了第一支足球俱乐部——圣保罗俱乐部起,足球运动便在这里蓬勃发展。巴西国家队连续参加全部17届世界杯本身就是一个辉煌的纪录,并且五夺大力神杯(1958年瑞典,l962年智利,1970年墨西哥,1994年美国,202_年日韩)。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具天分的球员,他们精湛的个人技术、充满想象力的即兴发挥、流畅犀利的进攻让球迷们如痴如醉。巴西有大量优秀球员在欧洲各大超级联赛中效力,他们用桑巴舞式的足球技术演绎着一个个足球神话。
经济文化民俗
巴西经济实力位居拉美首位,是世界第八大经济实体。钢铁、汽车、造船、化工、电力等部门均有较大规模。主要农作物有咖啡、可可、香蕉、甘蔗、棉花、大豆、稻米、玉米、剑麻、烟草、柑橘等。咖啡产量居世界首位,有“咖啡王国”之称。可可、甘蔗、柑橘、大豆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农产品主要出口国之一。巴西是世界上惟一出产和出口瓜拉那的国家,它是由瓜拉那树上的果核磨碎烘干制成的。畜牧业发达,牲畜数量居南美之首。巴西的铁矿砂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铀矿、铝矾土和锰矿储量均居世界第三位。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森林,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
桑巴舞是巴西最流行的舞蹈。据说桑巴舞起源于非洲,传入巴西后,吸收了葡萄牙和印第安人舞蹈的艺术精华演变而成。音乐调子愉快、粗犷、急促、乐观,舞蹈的特点是紧张、欢快、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