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下国家
天下与国家的概念 中国古汉语中的“国家”和现代汉语中的国家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商周时代。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约略等于现在所说的“全国”[state]。王、侯的封地[feud]称国;“国”还有“部落”、“地方”的意思,如《后汉书》:“……[韩]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 适彼乐国。”“家”除现代汉语中“家居”的意思外,还通常指称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士大夫的采地食邑。《孟子·梁惠王上》:“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可见其义。类似的指称还有“邦”,诸侯的封国、国家,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来才泛指国家。
中国两千年封建的政治制度,对近代中国国内和国际政治的影响极其之大,它给我们留下的最大后果是:中国人没有国家观念。
张岂之认为:中国人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陈独秀说,中华民族自古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顾炎武更是认为,亡国与亡天下是不一样的:“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而矣!”
第二篇: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目标导航】
1.搜集、交流爱国人物的故事、诗词和名言,激发理想,陶冶心灵,启发心智。
2.加强朗读,以读代练,以练促读。在朗读中训练语感,疏通文意,领会情感,力求成诵。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爱国人物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课时安排】
1课时。
自由组合成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爱国人物的相关资料,经过整理、筛选、探究,做好设计成果,为课堂展示做准备。
【新课导入】
“天下国家”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无数爱国人物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万死不辞。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一课,为爱国人物谱写一曲赞歌。【重点解读】
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
1.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结合历史课的学习以及课外阅读的积累,选择你熟悉的一两个历史人物,利用报刊书籍或网络,搜集他们的爱国事迹。从搜
集来的事迹中选取一两个有代表性的故事进行适当的加工。比如,加入一些细节描写,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描摹人物的动作、神情。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并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分组搜集各自喜欢或熟悉的爱国故事,召开一次故事会,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感受。
2.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的形式,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赞颂爱国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作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搜集一些爱国诗词,举行一次小型诗歌朗诵会,感受高尚的爱国情怀。小组成员分类搜集爱国诗词,组长汇总整理,每人从中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词举行朗诵,评委从读音、语调、节奏、表情、感染力与背景音乐等方面进行评判并评出优胜者。
3.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课外搜集爱国主题的名言警句,组织一次爱国名言展示会。这些名言警句,或表达对祖国的感恩,或抒发对故土的思念,或阐释爱国精神的实质,或思索个人与国家休戚相关的命运,虽然都是“只言片语”,却因其语言精练,颇具思辨色彩,而更显情思隽永,精警动人。小组合作,分类搜集爱国名言,组长汇总、整理,召集大家一起阅读、讨论,采用小册子、墙报、幻灯片等形式将整理出来的名言在班内展示。
【研讨练习】
题一: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精粹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悉,对人生万象的彻悟。吟诵这些妙语,可以使灵魂得以烛照,使智慧得以开启。为此,立志中学决定搞一次“名言接力赛”。1.请你以对联的形式为这一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语。
2.如果以“肩负民族、胸怀天下”为主题,你要给同学们交流的一句名言是: 参考答案:1.聆听先哲教诲 感悟人生真谛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答案不唯一)
题二: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同格中学七年
级(5)班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霈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2.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1.示例: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2.示例: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的对应练习。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采取开展爱国人物故事会、爱国诗词朗诵会及爱国名言展示会等形式,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多样,丰富有趣,可谓十分成功。【素材积累】
“两弹元勋”钱学森
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军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钱学森以其
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第三篇: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车陆乡明德一贯制学校 202_-202_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 下册 教案
【课 题】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课 时】1课时
【制作人】吕 娜 【审核人】 【学生姓名】 【备课时间】202_.3.22 【上课时间】202_.3.30 【活动目标】
1.理解“天下国家”的含义,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在参与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名言展示会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激发心志,陶冶情操。
2.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能用一定的表达技巧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能用一定的朗诵技巧较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
3.按照主题要求,用正确的方法检索、搜集资料,与同学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及好的资料搜集、整理的方法。【重难点】
重点: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能用一定的表达技巧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能够用一定的朗诵技巧较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能够说出对爱国名言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难点:能够自主完成活动的组织、策划、展示,能够认真倾听同学的展示,得到启迪,提升认识。并能对别人和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出恰当的评价。【活动步骤】
一、做好课前准备,明确活动内容:
请同学们从下列主题活动中任选一个,选择相同活动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第一项: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 第二项: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 第三项: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
二、指导方法,高效准备:
1.学生根据评价量表,搜集符合主题要求的材料,并进行筛选、演练。2.指导方法和技巧:(1)讲故事要求:
搜集的资料丰富、典型;对搜集的故事有恰当的加工,能够突出重点,详略得当;讲故事时普通话标准,声音响亮、清晰,语言生动、流 畅;能够根据故事情节的起伏调整语调和神态,能够配合适 当的动作。
(2)诗歌朗诵技巧:
诗人那激越于心底的潜流,变成朗诵者心韵的感受。朗诵者要驾驭着语言之舟,向人们
评价等级:
评价意见:
车陆乡明德一贯制学校 202_-202_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 下册 教案
传递心潮节奏。
关于诗歌朗诵的技巧,前人曾总结过不少的经验。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代诗人倾吐心声,将受众引入诗境,表达诗意在深层,为诗句配乐歌咏。
3.推选出活动主持人,主持人准备主持词。
三、课上活动展示,当堂评价颁奖 1.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既从《黄河颂》那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气势中领略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又在《最后一课》的故事里读到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我们既听到了甘愿为美丽的故乡牺牲一切的《土地的誓言》,又看到了巾帼英雄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飒爽英姿。古今中外,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有着近乎本能的热爱,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爱国人物,赏读爱国诗词,品味爱国名言,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
2.主持人致开场词,活动开始。第一项: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 第二项: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 第三项:启发心智:爱国名言展示会 学生分别展示。3.教师总结发言。【教学反思】
评价等级:
评价意见:
第四篇: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讲爱国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英雄的景仰和热爱。
2、通过诵读爱国诗词,展示爱国名言,激发学生爱国热忱,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教学设想:
1、按照课文编排的内容,分为四块,来开展。
2、布置学生课下搜集资料,课堂交流。
3、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完成。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导入新课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二、具体环节
第一篇章:爱国人物故事会
1、董存瑞的故事
2、张自忠的故事
3、奥运健儿的故事 第二篇章:爱国诗词朗诵会
《示儿》【宋】陆游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沁园春·雪 》(毛泽东)第三篇章:爱国名言展示会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三、活动小结(略)
祝福你,祖国!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学们,请拿起你的笔, 为祖国献上你美好的祝福„„
四、布置写作任务
学生根据这次活动及感受,写一篇作文,力求突出所受到的启迪和认识。
第五篇: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案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诗歌、故事。
2.培养学生学会和他人合作,在活动中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到爱国这种崇高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1.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诗歌、故事。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
在不断学习中,七年级学生对国家概念还比较模糊,一般停留在唱唱爱国歌曲,读读爱国诗篇,知道一些爱国人物的故事,爱国情感还比较肤浅。通过本节综合性学习。要把爱国情感渗透到生活中,自然地习惯地在小事中承担责任,培养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 入新课
“天下国家”,简简单单四个字,道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中国心,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每一个炎黄子孙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都会热血 沸腾,壮志激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天下国家![
一、我谈爱国[
1.提问:同学们,说到国家,你有什么感想?谈谈自己对爱国的理解和体会。[
同学们分小组交流,每小组推选优秀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2.测测你爱国的程度:(屏显)
从对以下句子的认同程度能否测出一个人是否爱国
⑴我爱我自己的国家。
⑵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自豪。
⑶我认为中国人挺了不起的。
⑷在某种程度上,我的情感与国家紧密相连,受国家大事影响。
⑸我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⑹我认为升旗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3.你记得哪些关于国家名言?
学生交流。
(屏显)齐声诵读:
“ 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 人?—— 裴多菲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 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二、深情朗诵
1.同学们在组内朗诵自己收集到的诗歌。每组推选一至二名在班上朗诵。
2.分角色演读下列关于爱国的诗歌――
(屏显)舒 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的祖 国》
三、爱国典范
1.请学生讲述爱国故事
2.参考故事:岳飞、霍去病、钱学森等的故事。
四、讨论:中学生如何爱国?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该如何爱国呢?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可归纳为:最重要的是,现在努力用功读书,充实自己,以后为国尽力。其次是遵守校规,不做对国家有害的事情,以后到了社会,也将是一个守法的好国民。
2.中学生还要自学弘扬爱国精神,做到守法、爱国、知礼、诚信。
五、演唱爱国歌曲。
请几位同学展示自己的精彩才艺――演唱一首爱国主题歌曲,让歌曲激荡人心。
结束语: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上,读祖国童年 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我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