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调查报告规范格式

调查报告规范格式



第一篇:调查报告规范格式

调查报告规范格式

1.页边距:上下各2.5CM,左3.0CM,右2.0CM;

2.字体字号:

正文:11.5号宋体,行间距21磅;

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单倍行距,上下各空1行,单独成行,居中对齐。

二级标题:四号黑体,行间距20磅,上下各空0.5行,单独成行,行尾不加符号,左对齐,首行空两字符;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行间距20磅,上下各空0.5行,单独成行,行尾不加符号,左对齐,首行空两字符;四级标题:11.5号黑体,行间距18磅,上下不空行,单独成行,行尾不加符号,左对齐,首行空两字符;五级标题:11.5号宋体加粗,单独成行;

图表标题:11.5号黑体,行间距18磅,上下各空0.5行,单独成行,居中对齐;

图表本身一定要居中;

一二三级标题格式:

一级:”。

5.不要对图表进行编号,因为最后统稿的时候还要对图表重新编号;同时还要注意,在描述图表的时候,不要文中引述图表的编号(如见图XX),只要说“见下图/表”即可。此外,要将描述图表的文字放在图表上方。

6.图片标题放在图片下方,而表格标题则应放在表格上方。

7.多级标题在一起时,不要多级标题累积,即标题间的裸连,应在标题之间加上文字,这些文字可以是本部分的意义、重要性和内容概括。

8.关于特点与问题的概括,不要直接将前面数据描述的结论照搬过来,而应该是对这些分项数据描述的提升,由于已进入分析部分,因此应该是分析性的,包括对前面数据描述的高度概括和重要数据结论的简单列举、基本观点、本特点与问题的重要性、特点与问题的原因、对分析单位的影响等内容。

9.多级标题的格式设定应预先设定好,否则无法自动生成目录和文档结构图。

10.使用WORD的首行缩进功能,不要使用空格,一二三级标题格式。

11.图表的规范:线条、对齐、合计与小计等。

12.注释与参考文献格式。

13.图表的做法。

14.注释全部采用当页下注,每页重新自动编号,注释一律使用小5号楷体,注意注释符号的还原。注释格式参考下面的例子:

A马列著作经典类:《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页。

B专编著作类:彭岚嘉,陈占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C报纸类:徐世丕:《国家公共服务职能与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中国文化报》2005年2月1日。

D网站类:徐晓军(作者如果有的话,新闻类可能没有)《中国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四大问题》,2006年01月10日。

E期刊文章类:李巨澜:《略论民初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的结构失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5.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与注释同,仅仅在A、B类去掉“第XX页”字样,参考文献排列顺序:中文在前、外文在后,文章(文件)在前、著作(文件汇编,已公开出版)在后。

16.最好在每个二级(相对你们的文档而言,相对总报告应该是三级)描述结束时能有个简单的小结,总结这一单元的基本结论。

17.图表尽量素雅,不要大红大紫,让人惊心动迫,但要保证不同单元之间有足够的反差,以保证在黑白打印机上能体现出是不同的单元。

18.图表里面的字体字号统一,见下面的范例。

范例:

基层团组织的分化与整合孙奥(20081101)

分化与整合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组织运转状态的一组指标。两者只有在程度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时,组织的效能才能充分的展现出来。本部分紧紧围绕着目前基层团组织在分化和整合方面上的状态、关系来进行研究,将基层团组织在分化和整合上的特征切实的反映出来。

根据组织的成长原理,任何一个组织结构的演化,可说是一种分化与整合的螺旋进程,如能把握期间的合理关系,设法促使它们同时达到高度的分化与整合时,自然能为组织带来高度的效能。显然,分化和整合对于整个组织的发展和成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组织运转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但是,当一个组织愈形分化,其冲突的潜在性也就愈大,不仅会发生资源调配的争夺之中,而且也会发生效忠对象的问题。那么,从组织分化结果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其结构功能和观念三个方面切入进行研究。此外,组织的整合也是必须的。对于组织的系统行动而言,个体组织成员的多样性必须要予以整合。并且组织的整合应当按照组织分化轨迹来进行。亦即从组织分化的视角来看,组织整合的过程可以分为资源(功能),制度(结构)和文化整合这三个维度来思考。

据资料显示,共青团的基层组织30%在农村,农村青年占全国青年总数的70%。从基层团组织和农村青年的比重上来看,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发展空间较为广阔。同时,这还表明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业已成为强

23 彭文贤:《组织原理》,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252、267、255页。王彦斌:《组织管理整合的三个维度》,《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郭鹏:《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现状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化和推动整个团组织建设的重点内容,并且也是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的自治性和参与性的必要选择。那么,结合上述的两个重点,我们不难看出研究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分化和整合,在加强基层农村团组织建设、完善和切实贯彻基层民主以及保障青年农民权益等方面显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团组织目前的分化状况及特点:

任何一个组织除了将以工作上的特质而做结构上以及功能上的分工之外,在人际关系的取向上,亦将因工作特质而作结构上及功能上的分工之外,自然导致不同的价值态度和认知取向。农村基层团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农村青年的群众组织,其在结构、功能以及观念上的分化也是必定存在的。下面我们就围绕着结构、功能以及观念三个维度,来探讨农村基层团组织分化的状况和特点。

1.功能分化初现:职能专业趋向下的职位集中

为了进行活动,社会组织要保证它的一系列功能都得到执行,这些功能主要分为:再现标准和价值、适应、执行和维持。其言外之意是一个组织若要从事社会性的活动,其功能上的分化是必须。那么,农村基层团组织在功能上的分化也就变得毋庸置疑了。具体来看,其在功能分化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基层团组织职能专业化趋势明显

依据调查所显示的数据,在针对团员干部和农村广大青年对于团组织职能认知方面所呈现出的结果具有明显认知多样性的色彩。具体如下表格:

表:农村青年对团组织职能上的认知情况

组织职能认知情况

收缴团费、发展党员

教育团员和青年学习革命传统

组织团员和青年学习理论知识

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宣传、执行党和团组织的政策

保障团员权利、监督团员义务

合计 频次 602 627 610 761 773 413 3786 占回答数的百分比 15.9% 16.6% 16.1% 20.1% 20.4% 10.9% 100% 占接受调查者 百分比 43.2% 44.9% 43.7% 54.6% 55.4% 29.6% 271.4%

4由上表可以看出,广大农村青年在对团组织职能的认知做出选择时,认为“宣传、执行党和团组织的政策”和“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的频次最多,分别为773人(占55.4%)和761人(占54.6%)。而在“教育团员和青年学习革命传统”、“组织团员和青年学习理论知识”、“收缴团费、发展党员”这些职能的选择上,频次也较为集中,分别为:627人(占44.9%)、610人(占43.2%)以及602人(占43.7%)。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广大农村青年在对于团组织职能的认知上呈现出一种分散的多样性。

(2)农村基层团组织职位设置过于集中 4 [法]克罗戴特〃拉法耶,安延译:《组织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基于上述团组织职能专业化明显的特征,我们通过调查选取的各个乡镇内基层团组织干部配置的情况发现,伴随着基层团组织职能专业分化,其相关职位的设置却过于集中。具体如下图所示:

510

***72008

图:2004年-2008年乡镇基层团组织干部配置情况

据上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自2004年—2008年乡镇基层团组织在干部配置上是一直是专职低于兼职的状态。于此同时,专职干部配置人数趋向于减少,兼职干部配置人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那么,依据上述团组织职能分化多样性的特点,就会出现一种矛盾的现象:功能专业化的多样与组织职位设置的集中,即分化的广度大于分化的深度。

小结:综上所述,农村基层团组织由于组织的特性,在功能上的分化是必然的,且呈现出自身所独具的特征,即其职能的分化带有分散性和多样性。也正是这种多样性的职能分化,推动和促进着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开展以及服务于广大农村青年的目标实现。另一方面,在基层团组织的职位设置上却出现了一个与功能专业化、多样化的情形相悖的状况,即职位设置兼职多余专职,分化广度大于分化深度。这种职位集中和智能分化的矛盾会从分化的效度方面限制了组织功能分化的增强,进而会阻碍农村基层团组织正常、和谐的运转。

第二篇:调查报告规范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规范

一、调查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调查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题目

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调查报告规范。

2.班级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系、专业、班级和作者姓名应在论文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规范》。

3.摘要

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4.正文

调查报告的字数一般至少1500字。

5.参考文献

6.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调查报告的附录中。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细则

1.书写

调查报告要用计算机打印,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黑体”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正文内容(“四号”“宋体”)。调查报告文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3.量和单位

4.数字

调查报告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5.标题层次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的先后,从小到大排序,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圆括号括起,且在文中引用处用右上角标注明,要求各项内容齐全。文献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

第三篇:调查报告格式规范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规范(试行)

为规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现对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格式予以规范。

一、装订顺序

1.封面;

2.调查报告正文;

3.评审表。

二、各部分具体要求及格式

1.封面

按照学校规定的统一封面样式进行打印。

2.正文

报告的正文由调查目标、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式、正文主体等五个部分构成。其中调查目标即通过调查要验证什么样的研究假设,拟发现什么样的问题、拟解决什么问题、拟起到什么样的社会作用等;调查时间即起止的调查时间;调查对象即调查中面对的具体对象,如单位和人群;调查方式即调查中所用的方法,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正文主体字数为5000字以内,包括调查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和体会等,内容应做到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观点正确,用四号宋体打印。页面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mm。各部分标题用四号黑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4磅。正文层次一般不超过5级,分别用“一”、“二”、“三”„„;“㈠”、“㈡”、“㈢”„„;“1.”、“2.”、“3.”„„;“⑴”、“⑵”、“⑶”„„;“①”、“②”、“③”„„表示。

图、表、公式: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连续编号,如:图

一、表

二、公式一等;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应该置于表的上方,图序及图名、表序及表名之间应该空三格左右;如果图中含有几个不同的部分,应将分图号标注在分图的左上角,并在图解下列出各部分的内容,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该与正文表述一致;表中参数应该表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图序和图名、表序和表名采用五号楷体字;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的行末,其间不加黑线。另外,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定的行间距。

调查报告中如果参考了部分文献资料,可以作注释或在文章末尾注明,其他不要求撰写参考文献。

三、打印要求

1.调查报告的封面用A4规格纸输出,正文部分以及评审表用A4规格纸输出,单面打印,并进行装订包装。

2.页眉设计为“河北金融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页脚设计为“”式样,均居中设置,五号宋体,从论文正文所在页开始计算。

第四篇:调查报告撰写规范

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调查报告暨

学位论文(设计)撰写规范(试行)

教育调查报告是师范生教育实习的重要实践环节,学位论文(设计)是本科学位取得的重要实践步骤。两者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某些理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既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又是对学生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的实际特点,将教育调查报告作为学位论文(设计),也可单独撰写毕业论文。在具体环节中,二者的封面和部分内容有区别(见附表)。

为了统一和规范教育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双学位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写作,保证写作质量,特参考《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有关标准,制定撰写规范。

一、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内容构成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文本部分应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封面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部分正文

注释(必要时)统一装订

参考文献

英文题目

英文摘要

英文关键词

附录部分(按需选附)

二、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撰写内容要求

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所有文本材料一律采用A4幅面白纸,统一归档。文本均须按照统一样式以计算机排版,文本可双面打印。

(一)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题目

题目基本反映论文内容与研究范畴;简明扼要,字数适当,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摘要

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应语句通顺,文字流畅;一般不宜使用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中文摘要一般以150――200个汉字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文字表达自然流畅,无语法错误。

(三)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以3~5个为宜。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使用标点符号。为便于查询,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四)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正文

是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主体和核心部分。

(五)注释

是对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中有需要解释或说明的情况时,在文中加注说明的形式,与参考文献区别。

(六)参考文献

即对正文中引用或参考的有关著作和文献进行说明的形式。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列于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引用、参考出现的顺序列出,附于文末。

(七)附录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调查问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可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超过正文。(无附录内容的该项可缺)

三、撰写格式规范

本格式规范作为学校相对统一的撰写规范下发,供参考使用。

(一)文字和页面

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一律用计算机输入排版,可双面打印。一律使用国家公布的汉语简化规范字体。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

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页面设置:

1、页边距

上边距:2.54cm;下边距:2.54cm;左边距3.17cm;右边距:3.17cm;行间距为1.25倍行距。

2、页码

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序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

(二)文本格式

1、题目和标题

(1)题目:宋体小三号加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

(2)摘要(中文):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另起一行,首行缩进两格排印“摘要:”,宋体小四号加粗,标点符号占一格,其余内容为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3)关键词(中文):摘要下另起一行,首行缩进两格排印“关键词:”,宋体小四号加粗;关键词条为宋体小四号,每个词条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后面不使用任何标点符号。

(4)各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左起打印。以“

一、”、“

(一)”、“

1、”等数字依次标出。

2、正文

(1)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除各级标题外,每段首行缩进两格。

(2)图: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规范。

每幅插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题置于图下居中,图题中文字体为五号楷体。采用中英文对照时,为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另起一行居中,与中文图题对应。图号按全文出现顺序以阿拉伯数字编排。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参考文献号。

(3)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号和表题,构成表头。表格按全文出现的顺序以阿拉伯数字编号,表头以宋体五号加粗,位于表上居中,采用中英文对照时,为Times New Roman五号字体,另起一行居中,与中文表题对应。表头与表格为一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表内须按规定的符号注明单位。

表中若有附注时,用五号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出,例如:“注1:„”。

3、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置于全文(含参考文献)后:以“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号打印,排印格式与中文题目、摘要、关键词相对应。

4、注释:一般以圆圈加数字右上标的形式,在文中按各注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列注号,与

注文对应。注释可用脚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或尾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具体要求参照相关学科规范格式。

5、参考文献:按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以方括号加数字的格式连续编号,将序号标于文本右上角,如“陈X X教授对此作了研究,其数学模型为„„[1]”。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信息一一对应。一本著作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应在参考文献中将页码归并到一起集中列于参考文献最后。

(三)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相关学科格式规范。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3],…,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参考示例如下:

1、连续出版物(期刊)[J]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1]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2、专著[M]

[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2]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1982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9~81.3、论文集[C]

[序号]作者.题名.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例:[3]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223~245.4、学位论文[D]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例如:[4] 李必成.论我党在抗战时期的民主党派政策[D].北京:北京国家图书馆,2001.5、报纸文章[N]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6、报告[R]

[序号]作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年.例:[6]冯西桥.和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7、英文文献

英文文献格式基本与中文文献格式相对应。

外国作者的姓名书写格式遵从国际惯例。例如A.Ashkin或Ashkin A.例:[7]Ashkin A.Forces of a single-beam gradient laser trap on a dielectric sphere in the ray regime[J].Biophysical Journal,1992,61:569-582.8、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例:[8]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EB/OL].,1998-08-16/1998-10-04

论文中各项撰写规范未尽事项各学院可参考《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以及相关学科专业学术文献进行适当调整,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四、教育调查报告暨学位论文(设计)的装订与存档

在教育实习环节结束后,学生按不同封面各上交两份教育调查报告和学位论文(设计),由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统一存档。

云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二○一一年十月

第五篇:调查报告写作规范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调查报告写作规范

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某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 查 人: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四、写调查报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要深入群众,了解调查对象各方面的材料,包括正面的、反面的,直接的、间接的,历史的、现实的,弄清它的来龙去脉,为分析研究提供大量、可靠的事实依据。

2、要善于作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对掌握的大量材料作去精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真面目,抓住它的本质,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3、要选用切实、可靠的材料说明观点。调查报告所揭示的结论,必须通过对具体情况、具体事实作客观的叙述和分析很自然地得出。要善于用精确、充足的材料来说明观点。不能脱离材料空发议论;也不能只摆一大堆材料,而不提出明确的观点和结论。

4、调查报告的文字要朴素、明确、实在。要注意把说理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善于用简要的议论总结经验,阐明规律,说明政策。还要注意运用可靠的统计数字和群众语言来印证观点。关于调查报告的写法,由于调查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写法也不完全一样。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7/230434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