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欢庆活动后不要随意丢弃国旗

欢庆活动后不要随意丢弃国旗



第一篇:欢庆活动后不要随意丢弃国旗

国旗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标志,代表着一国的地位和尊严,每当举行重大的国事活动,或者运动员取得了优异成绩,看着国旗徐徐升起、高高飘扬,由衷的欣喜和自豪会在心中久久激荡。但是我也痛心地看到,一些国人国旗意识不强,不尊重国旗,甚至升挂褪色、破损的国旗,还在国旗上涂抹乱划。北京作为首都,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而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成为很多游客必看的一景。但是在升旗现场,一些人缺乏必要的礼节和公德,只是为了“看热闹”,还乱扔垃圾,相互拥挤。我曾在美国等国看到升旗的场合,人们全体肃立,向国旗行注目礼,声情并茂地哼唱国歌,让人受到强烈感染和震撼。有一次,在天安门广场,我竟然看到,许多人拿着塑料或纸制国旗随便插在胸口上,甚至坐在屁股下面,乱扔在地上,和广场肃穆的气氛极不协调。我从天安门广场往回走,地上扔着的是许多面国旗,如同鲜红的血流淌,游客毫不顾忌地从上面踩过去。我的心被深深地刺伤,仿佛也在滴血。于是,我走过去,弯下腰,捡起这些残破的国旗,一面面,一幅幅,我们民族的脸面,祖国的尊严就在这上面。然而有人对我的举动不屑一顾,甚至讥讽,“这能卖几个钱呀!”他们把我当成捡破烂的了!我无所畏惧,大胆地迎接他们的目光,做我的事情。我觉得这时弯下身躯,是为了更好地挺直腰杆,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面对这些问题,我希望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再听之任之,应该积极强化国旗知识的教育,对于违反国旗法的现象进行治理与处罚。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王锦思相关链接:有关国旗的法律和礼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1990年,我国在《刑法》中增加了“侮辱国旗、国徽罪”,对在公众场合侮辱国旗和国徽的要依法治罪。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与象征,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所以悬挂国旗时,一定不能将国旗倒挂。在正式场合悬挂国旗用正面面向观众,如挂在墙上,应避免交叉挂法和竖挂法。建筑物上或者广场等处悬挂国旗,一般应在日出升旗,日落降旗。观看升降国旗时,服装要整齐,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升降国旗不能使用破损和污损的国旗,升旗一定要升至杆顶。

第二篇:英语口语不要随意说

许多小伙伴们往往会有这么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把“Oh My God”、“Oh Shit”、“What the F”等美剧中经常出现的高频口语挂在嘴边,其实在这些词背后有着不少深层的文化隐喻,它们可不是张口就能用的。有很多时候当你为了显示自己滔滔不绝的口语时,实际上可能已经在老外眼里被打上“不礼貌”甚至“傻×”的标签了。。

Oh my God!——能不说就别说

大家会说英语了,难免时不时的来一句Oh my God,尤其是碰上什么让我们惊讶、惊喜的事情时。比如说,一年前我离开家时门口正在修路,一年后我回去,居然看到同样的人还在那里修路,我会情不自禁的自言自语:Oh my God!So slow!

自言自语还好,如果是对老外说那就要小心了,不是因为老外不喜欢我们说他慢,而是一部分老外不喜欢我们把他们信仰的God和那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而且对他直呼其名。

在英语世界,很多老外是不相信上帝的,而且,许多老外看不惯那些相信上帝的人。因此,一些不相信上帝的老外会把Oh my God挂在嘴边,从而对上帝和相信他的人一并讽刺。

很多身在英语直接的中国人也不相信上帝,但是我想我应该配合那些信上帝的人捍卫其权利,所谓信仰自由。这就得从少用、慎用Oh my God做起。

不过少用、慎用的尺度很难把握,因为有时很难知悉周围老外谁信上帝,谁不信上帝,谁半信不信,所以,要避免冒犯别人,对Oh my God最好是能避免。顺便避用Oh my Jesus和Oh my Christ,因为都和上帝有关。

戒了Oh my God后,我们可以用Oh my Gosh和Oh my goodness作为替代,这样既能表达我们的意思,又避免了对上帝及其信仰者的冒犯。

Excuse me,sir!也不能放心用?

我在国内曾经一度认为用中文称呼别人而困惑,尤其是称呼年轻的女子,本来好端端的一个称谓小姐,偏偏被用来特指一部分人了。本来嘴就笨,加上客观上缺乏合适的词,造成了我的称谓障碍。我这一障碍似乎迁移到了英文上,我用英文称呼别人方面至今未能做到得心应口,有时还犯错。比如,前几天我还因为要找个地方,在喧闹的大街上冲着迎面来的陌生老外大声嚷道:Excuse me,mister!出口才反应过来,忙改口:Excuse me,sir!好在老外行色匆匆,可能根本没听见我的话,或者根本不懂英语,就和我插肩而过,根本没看我一眼。

我之所以改口,是因为我说出Excuse me,mister!的一瞬间,就感觉自己说的是Excuse me,Mr。。!听起来仿佛我知道那位先生的姓名,只是一时记不起来,奋力想说出但是还是没说出的感觉。我想这也许是Mr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单独用来称呼别人的原因。

我想重点说一下这个sir。这个词很简单,简单到在香港找个不知道阿sir的人都难。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就知道Excuse me,sir!了。几十年过去了,还在这里钻牛角尖,实在是另有隐情。

在我的记忆中,我说Excuse me,sir!的效果大多数不理想。说不理想,是因为我隐约感到老外看我的眼神有点异样,我严重怀疑那眼光中藏着一丝轻蔑。说来你可能不信,偏偏是我忘带sir,只冲他们大喊一声Excuse me!的时候,反而觉得能使他们立刻止步并殷勤的问我:Can I help you?

至此,我对sir的效果已经抱有怀疑态度。有两个老外,使我的怀疑有了突破。这两人的身份均是推销员,谈话中sir不绝口,不顾及我脸上尴尬的表情。

这让我想起我在路上大喊:Excuse me,sir!的时候,对方会不冷不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把我当推销员了?

老外现在更喜欢在称呼上选择简单的版本,比起Excuse me,sir!,很多老外愿意用Excuse me!

说道sir,我们自然回想到Yes sir!在真实的会话情景中,这句话也已经很少用了。老外现在用这句话时多带有讽刺、调侃、开玩笑之意。比如:五岁的小男孩不让爸爸看书了,爸爸会说Yes sir!,然后报之一笑。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比如商业、服务业及其他较为正式的场合,除非对方另有建议,通常还是要用正式称呼的。

Yes还是No?傻傻分不清楚

懂YES和NO,会说YES和NO,是在英语学习中一个不小的进步。

我曾经一度听不懂YES和NO。说听不懂,当然不是浑然不知,而是指一时听不懂,没有及时反映过来YES和NO所知的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在和老外说话是,也常常在该说YES的时候说NO,在该说NO的时候说YES。

比如我们很多时候会这样说错YES和NO:

老外说:You can‘t buy trust。按我们的逻辑就直接回应:Yes(是的,我不能)。知错后立即补救,用Yeah、Right、Exactly等词含糊带过,希望对方能理解我们只是一片真心要附和他,不会察觉我们犯的错误。

你可能要辩称,这Yeah也未必算错。这不是因为你宽容,而是因为你可能也有前科。但是我想说的是:在此情此景中,我们为什么不能信心十足的说个NO来表示附和呢?该说NO的时候不敢肯定的说NO,就是错!

有时“OK”并不“OK”,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第三篇:不要随意发脾气美文

不知从何时起,每当心烦意乱的时候就喜欢发脾气,而对象往往是那些最在乎你,最关心你的人,说白了无非就是因为别人太在乎你,太宠爱你而已,而自己因为知道无论如何她都不会离自己而去的,故而肆意发泄自己的情绪,随意宣泄自己的情感。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心烦的时候,每个人也都会有心累的那一刻,却没有几个人有正确的疏通方式,有选择隐忍的,有选择压抑的,有选择肆意发泄的,而更多的人则选择了在错误的时间对错误的人发泄了自己的郁闷情绪,错误的时间是因为别人往往也处于心烦的时候,而错误的对象则是因为那些人往往都是最在乎你的人,只是因为太在乎而纵容了你的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有时候静下心来想想,如果不是她们的无私奉献怎会有我们今日的辉煌?如果不是她们一再的忍让宽容,怎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人心都是肉长的,不要以为她们就会冷血而不知痛,不要认为她们就是麻木而不知伤心的人,只是因为她们的过于在乎而选择了隐忍,选择了忍受。真正懂事的人就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不要因为别人的在乎而放纵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别人的真爱而肆意的宣泄自己的心绪,越是在乎你的人越会为你付出,不为你有所回报,不为你会因此感恩,只因为她真正的关心你,真正的在乎你,而事实又有几人能够明了她们的用心?几人能够读懂她们的良苦用心?

真正在乎你的那个人,从来不在乎你的过去,但她会很在乎你的现在,因为你的过去已经成为过去,而现在必须不让她再失望,不再失落,她在你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厚望,太多的期盼,你所能做的,或者说最应该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成功,不让她再失望,不再绝望。扪心自问一下,当你的心累了,当你心烦的时候,你会选择何种方式发泄自己心中的郁闷,选择何种方法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是否会因为最亲近的人的一句话而勃然大怒?是否会因为最爱的人的一个动作而大动干戈?或许在你的勃然大怒中发泄了自己压抑已久的苦闷,又或者在你的大动干戈中宣泄了自己隐忍已久的委屈,但是你可曾知道,就是因为你的肆无忌惮,就是因为你的为所欲为,你伤了别人多少,让别人心寒到何种程度?

你从不曾知道过,你只知道自己得到了发泄,得到了释放,却将自己的苦闷情绪强制的发泄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依然我形我素,未曾反省过,未曾内疚过,只因为别人对你的在乎,对你的爱。佛家有云,因果循环,不要以为你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要以为别人对你关心在乎是上辈子欠你的,其实一切的一切都是你在为后半生的生活埋下应有的因,当你承担应有的果时可能就会后悔莫及,但却已是悔之晚矣,每做一件事的时候都要扪心自问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每当遇到善良的人的时候都要反思自己是否对得起别人的良苦用心。不要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盲目自大,不要总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迷失自我,活在当下,活出自我,品味人生,用心生活,活出真我,守住自我。

第四篇:领导改过的文稿,为何不能随意丢弃

领导改过的文稿,为何不能随意丢弃

俗话说,怎么看决定怎么干。年轻干部只有充分认识公文起草在机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强使命感和光荣感,尽心竭力地做好这项工作。能不能起草质量好的公文,直接关系机关形象和权威,关系机关决策部署和落实。有一年,我所在的单位拟请一位上级领导作报告,上级领导批示:“拟同意,请代我起草讲稿,去不去,看讲稿起草得怎样再定。”我单位连忙组织人员起草,最后上级领导审阅通过,来单位作了报告。试想,如果讲稿通不过,本单位在上级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将会受多大影响。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年轻干部要想“尽快”提高公文起草能力,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心,这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培养兴趣,热爱公文起草工作。人常说:“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公文起草工作,才能从内心产生做好这项工作的动力。起草公文是一项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发挥以文辅政作用的重要手段,要求自己必须时刻注意学习观察,善于思考研究。记得2000年初,我刚担任办公室负责起草文稿的副主任,单位主要领导问我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起草得怎么样了,我回答,有的处室还没报上来,等收全了就汇总出来。领导微笑着说,你这个办公室副主任不能这样当,要主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超前谋划,不能当事后“诸葛亮”。从此,我开始注意掌握和研究本单位的工作全局,各处室报来的材料只作参考。眼下各级机关都比较重视培养能写文稿的人,上级部门招调干部都非常注重文稿起草能力,年轻干部要练好这项基本功,这对以后成长进步是非常有益的。

厚积薄发,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老话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多读和能写有直接关系。非洲有一种长得很高的草叫“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只有一寸高,之后每天长一尺多,几天就长到一两米,原来在最初的半年里它一直在长根,超过二三十米。巴西有一种“火红花”,一开始小得可怜,但八个月后迅速生长,枝叶能把一亩地盖上,原来它也是先长根系,后长枝叶。梁启超学问深厚,当年写《清代学术概论》,本是应朋友之邀为一本书写序,但动起笔来不能自已,字数超过了原书内容,只能单独成书。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夯实基础、勤奋积累的重要。现在网络十分便捷,有的年轻干部起草文稿直接从网上找来资料东拼西凑,这样起草公文的能力永远提高不了。积累材料,平时要做到案头不离“三个本”:剪报本、摘抄本、日记本,经常“六个注意”:一是实际,干什么、学什么、积累什么;二是新颖,老生常谈、人人皆知的不用;三是综合,正面的、反面的,历史的、现实的,完整的、零碎的,权威的、民间的,都留心积累;四是及时,看到了赶快记下来,以免过后找不到;五是持久,长期坚持,积少成多;六是使用,经常翻阅应用,使之成为“活”素材。

在干中学,多实践、多练习、多写作。起草公文没有许多理论可讲,也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指望读几本“写作知识大全”之类的书籍或参加几次培训,就能很快提高公文起草能力不太可能,关键是要多写作、常练笔,“只有干得多,才会经验多”。年轻干部要主动承担文稿起草任务,把这项工作当学问对待、当事业去做。除完成领导交办的文稿起草外,要特别注意业余写作,无论是理论研究、学习心得、工作体会,还是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是练笔。机关单位无论哪个处室、哪个岗位都有业务值得研究,要结合实际自己给自己出题目,篇幅不必贪大求长,关键是不偷懒。工作、学习和生活有了新感触,赶紧写下来,一时思考不成熟也没关系,先写出草稿,放一段时间,再慢慢思考成熟。

潜心钻研,多总结、多请教、多揣摩。毛泽东教育领导干部要学会“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即抓先进典型和落后典型,促进中间大多数。这个方法也适合学写公文,正如鲁迅讲,文章应该怎么写,要从已有定论的作品中去领悟;而不应该怎么写,则应从未定稿中去领悟。一要注意研究公文范例,从中发现规律。二要虚心向领导和高手请教,从中学人所长。领导改过的文稿,不要随意丢弃,要琢磨为什么那么改。这些年,领导改过的稿子我都留存着,时常翻阅,收益颇多。三要从自己过去写的稿子中吸取教训,有针对性地改进,一日一点儿小进步,坚持下去必有较快提高。

第五篇:不要随意吓唬孩子

不要随意吓唬孩子

在幼儿园工作一段时间,谈谈心得。本文是幼儿园教师的心得,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师心得一:幼儿园教师心得:不要随意吓唬孩子

幼儿正处在身体技能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对各种各样的事件产生恐惧,精神带来压力,会加剧他们的内心冲突,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失去平衡,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记得放学时有这么一幕:孩子不知为了什么拼命地哭,母亲在旁边哄他,无济于事。母亲显然用了不少办法:说好话;给他东西吃,但是都不管用。最后,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叫你哭!再哭我就走!让拐孩子的把你抱去!”这一下,孩子哭得更加厉害了。那位母亲二话没说,扭头就走,孩子见状,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别走,不要扔下我------” 我看了这场面,心酸酸地。作为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对待孩子非要来恐吓他吗?父母是孩子最最可信赖得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有一种安全感。那位母亲的恐吓话,殊不知给她的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要再胡乱吓唬孩子,给孩子以正确的评价,还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幼儿园教师心得二:

岁月匆匆而逝,似乎只是弹指一瞬,一学年的工作就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所经历的事,工作虽然很忙,但忙得很充实。“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是我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在一年中,我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倾注最高的热情,踏实、勤奋地完成了一年的工作。

一、根据幼儿发展情况,正确实施教育

我班的小朋友属于新生,他们还很小,不懂事。别说自理能力了,就连一点的纪律概念都没有,可以说是很乱。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班的纪律及自立能力要一起抓、同时抓。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班小朋友可以说进步很快,家长反映也不错。自立能力方面:我们坚持正面教育,对幼儿以表扬为主,强化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改变他们的依赖思想。对幼儿好的行为或表现给予肯定,赞赏和鼓励,使幼儿能够更信心,更积极地做好事情,完成任务。而我们老师做到适时帮助,以提高幼儿的自立能力,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配合。就纪律方面:对少部分幼儿出现的不良行为,我采取的是及时分析原因,该批评的批评,并给予适度的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慢慢的做到遵守纪律。

二、研读孩子,支持孩子的活动

二期课改强调以儿童为本,通过学习《纲要》和《纲要解读》,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他们的生成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判断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支持和提升。要求教师要研读孩子,关注孩子的言行,捕捉孩子稍纵即逝的兴趣点,并能读懂孩子的百种语言,理解孩子的探索行为。同时也要让孩子与环境相互作用,使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使环境真正为孩子教育服务。如:在“秋天”的系列主题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对树叶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观察树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树叶形状的关注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预设了树叶贴画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收集树叶的基础上说说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象什么,和他们一起去贴一贴,拼一拼,画一画,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一件件风格各异的树叶贴画作品,尽情体现对树叶形状、颜色的想象与创新。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建构者。

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因此,在活动中,我都尽最大可能为孩子们提供丰富而有层次性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进幼儿有差异的发展。例如在树叶贴画的活动中,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我建议他们使用剪刀,鼓励他们动脑筋剪出老师未能提供而自己又需要的树叶形状,制作到作品中;对于中等水平的孩子,我启发引导他们能贴出简单作品;而相对能力差的幼儿,则降低难度,让他们随意地贴贴玩玩,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解析课程,研读孩子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孩子的创造潜能而惊讶和感动,在和孩子们将近阶段主题与本班幼儿现有认知能力、生活经验互相衔接,选择确定适合本班孩子发展的内容与形式。所以,教师必须熟悉所有的幼儿学习的“基本经验”,学习综合教育的各种专业技能,自觉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三、真诚对待每位家长,加强家园沟通

教师与家长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园沟通,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责任。孩子的快乐,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家长的满意,是对我工作的肯定。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方面的疑问帮着查资料解答,让家长感到我不只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家长的朋友,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当问题出现,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很重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对问题很重视,对幼儿发展很在意。在平时工作中,我经常主动与家长联系,通过设置家园之窗,家园联系册,上门家访等形式,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生活情况,以便更好地教育好下一代。同时,我们在开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目标,让他们了解班内课程特点,并针对一些问题开展讨论。在学期末,我们向家长开放园内半日活动,在日活动中,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现与进步,同时也看到了别的孩子的优点,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找出差距与不足,找到继续教育引导的方向。

四、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素质

在珍惜幼儿园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我也努力吸收外界的信息和知识,浏览幼儿教育网站,翻阅幼儿教育杂志,看提升个人品味的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历学习、电脑专业学习,让自己永远处于一湾活水、碧水之中。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工作中多次受到同事的认可和园领导的赞赏。

幼儿园的生活总是那样令人回味无穷:孩子的纯真与质朴常会唤出我们的美好童心,使我们能用这颗心去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真诚地理解和支持又呼唤和保护了他们可贵的童心,使他们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让我们与孩子们心相通,心相连,让幼儿园这个小天地里充满童心世界的真、善、美吧!

幼儿园教师心得三:

“滴答滴答......”随着那时钟的转动,转眼间一个学期的工作又结束了,回顾这学期的点点滴滴,真是有喜有忧。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了我们每位老师的心血,当然更离不开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并没有白费。现将这学期的如下:

一、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只有反复的,不断地学习进取,才能更加进步。在这一个学期里,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老师一起学习了《纲要》。并在生活中实践: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正面教育,提倡以鼓励表扬的方式去引导幼儿。提高依法从教的水平,并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

二、保教工作。

在工作中虚心向主班老师和从事幼儿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观摩其他教师上课。以新《纲要》为指导,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年龄特征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和他们一起探讨。

通过一学期的活动,许多小朋友在上课时都能集中注意力了,孩子们也养成了良好的活动常规与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也大大提高了。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还需加强。,很多小朋友刚开始对老师组织的活动表现比较被动,而且人数比较多,在合作中常常闹矛盾,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因此,在每一次的活中,我们都尽量设计一些活动让幼儿多操作,增加幼儿的实践操作活动,并让幼儿知道互相协作的关系......让他们凡事自己尝试动手,在行动中体验动手的快乐,改变他们的依赖思想。并给幼儿安排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任务”让他们去完成,使幼儿能够更有信心,更积极地做好事情,完成任务。

在学习方面幼儿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念儿歌,有了很好的成绩。在上课时能认真听录音并跟随着朗读,模仿录音中的语气有感情的去朗读儿歌,做到手划指到行。幼儿在身心愉快的气氛中,生长也特别好,出勤率较高。

三、家园工作。

家长工作也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和每个孩子的家长由陌生人成为了朋友,为了让家长更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还通过多种形式:家访、电访、写成长档案、晨间午间接待时的谈话等。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主动和家长们沟通,细心地回答他们的疑惑。并结合孩子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一道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让家长更加放心地把他们的孩子放在我们幼儿园,我们班学习,生活。

当然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不足,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协调性和合作性还需要加强。所以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实践和,努力把每一节课都当成锻炼自己的课堂,学会捕捉教学契机,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遇事的应变能力。我将在新的学期里继续多学,多思、多试,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