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观《亮剑》感想

观《亮剑》感想



第一篇:观《亮剑》感想

观《亮剑》感想

《亮剑》,这是一部有血性的影视剧,观众无不被血有肉的、几乎没有文化,性格粗暴,但又极为豪迈,善于指挥,拥有天马行空的作战想象力的李云龙征服。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对《亮剑》的感悟。

李云龙是英雄,出身贫寒的平民英雄。此人有勇有谋,最可贵的地方是他敢于“亮剑”的精神,遇到强敌毫不示弱,敢于亮剑,反复强调进攻而非撤退,突围在他的精神指挥下也是进攻,他是一个完全打造进攻精神的人,也是一个会打造军人精神的人。

首先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讲,他是一个善于打造团队精神的人。

李云龙独立团由原先打败仗的团队到后来日本鬼子听之头痛的团队,并能有效从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整个行业中最有实力的团队。原因是精神打造符合当时团队发展需求,符合当时员工的思想素质,打造的团队精神能有效地的从其它团中脱颖而出,是他懂得从多方面入手来打造一种进攻精神。团队精神的打造讲究的是系统化的策略与执行力,只要策略符合团队精神的打造思路,团队精神就能有效形成,并且根植于员工心中。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项目部的团队精神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各种场合下反复强调。李云龙在部队突围的战前动员会议上,他的一番讲话虽然简短,却充满着热烈的精神鼓动性,将突围的思路转变过来,因为突围和进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他是打造一种进攻精神,以进攻的心态去突围。他的这番话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一个战士和干部,在后来突围过程中,骑兵连连长在子弹打完的情况下,率领十几个战士对付日本鬼子的一个骑兵联队时,从十几个人牺牲到只有他一人的战斗过程中,每次冲锋前他始终喊着一句话:“骑兵连,进攻!”看了这个细节的观众可能一定会被这种勇于进攻的团队精神所折服。

启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要利用各种机会,在各种场合下反复强调自己项目部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是“全心全意打造精品”、可以是“唯实创新、追求卓越”,也可以是“质量第一、服务至上”。总之要让项目部的每一个人都铭记在心,自觉不自觉地在这种精神指导下工作。

第二、从战略思想上重点强调。这种战略思想就是不拘一格,求实创新。李云龙不仅是勇敢,而且还讲求智慧。在旅长命令他撤到徐家裕村防守日本鬼子的进攻时,他根据实际情况改防守为主动进攻,带领一营的部队埋伏在鬼子的必经之道,一举歼灭了鬼子一百多人的精英观摩团,打破了鬼子一举拿下八路军旅总指挥部的阴谋。

启示:项目管理过程中也要讲求智慧,项目经理要灌输这样一种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要讲求方法和策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样大家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尽个人所能把项目部的工作干好。

第三、从培训中慢慢融入。剧中士兵在进行拼刺刀训练时,他要求他们用木刺刀真实地训练。赵政委当时反对:“认为这样太残酷了,前二天有二个战士就是因为对方误伤而被折断了两根肋骨”。而李云龙却说:“我宁可要他们在训练中少两根肋骨,也总比在战场上丢了性命强”。

启示:这其实就是勇于进攻精神的系统化延伸,既然你要打造勇于进攻的精神,你就得有勇于进攻的资本。项目部成员业务能力、自身素质可能参差不齐,这就需要项目经理要有一套培训的方法和手段以及一套详细的计划和内容,要在项目部中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既有利于提高成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又有利于打造团队精神。

第四、从领导者行为入手。一个团队的风格、团队精神的好坏和第一任领导的性格和工作作风有直接的关系。在打造这种勇于进攻的精神方面还体现在李云龙自己能以身作则,当一个连长被困以后,他拿过战士的冲锋枪说:“同志们,咱们从来没有落下一个战士,大家再跟我冲回去。”将那种敢于进攻的精神体现了出来,同时也说明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讲求的就是团队效应及合作精神,不允许一个人落后。李云龙有很多缺点,但他听党的话,英勇机智,平易近人,爱护百姓正是共产党军队身上的最鲜明的特征。

启示:项目管理中也是同样,项目班子成员都不是完人,但却可以努力完善自己,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个性完善及管理方式的改善,有意识改变,善于发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最有效的工作。

第五、从奖励制度上系统完善。在选拔会武功的优秀战士中,他自己站出来进行鼓动性讲话,谁能将他撩倒谁就有资格吃肉,通过这种激励机制来激发战士们要有敢于进攻的思想。

启示:项目部内部也要建立这种奖惩制度,要做到制度严明,奖惩分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制订出严格有效的管理体系制度。

我觉得团队精神的打造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在会议上反复强调,在制度上系统完善,在战略上要重点强调,在培训中慢慢融入,在领导者行为上要充分体现,真正做到全员皆兵,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系统的团队精神形象,并且是实际可行的团队精神。作为一个项目团队,讲求的就是团队效应及合作精神,不允许一个人落后,讲究的就是团队领导者的勇于“亮剑”,身先士卒,表率与众,勇敢的带着团队打硬仗,打胜仗的拼搏精神。

其实在企业管理中也是这样,任何的冒险和尝试都会有风险,企业初创时期的种种挑战和严峻考验就如同战场中一样,既要考虑在稳中求发展,更要寻求各

种机会,突破自己,打破常规,出奇制胜。不同性格的相互互补,在团队中各尽其职,更要相互理解,创造最佳合作结果。在结果未定之前,一切都不是定数。我想李云龙也并不是在打无把握的仗,鬼子特种部队摧毁独立团指挥中心后的残忍和无耻只是一个导火线,引爆了他积蓄以久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仇恨和一个军人的使命要求,他实际上已经估计到这样的战争一旦打响后可能发生的状况,也预测到友军的支援可以帮助到他。风险会有,但为了妻子和民族大义还是值得一试。当然,商战中的血雨腥风更多的是无形的,我个人认为只要能放的下功名利禄,要远比实际战争中来得更为精彩和有趣,更重要的是并不显得那么残酷,要用最宝贵的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在市场机会和挑战面前能够敢于冒险和尝试,并鼓励员工去应对激烈的挑战,为企业谋求发展。

十公司于燕

第二篇:观《亮剑》有感

豪气万丈,荡气回肠,抒中华儿女亮剑精神!

————观《亮剑》有感

第一次看《亮剑》是在高三的时候。

那时,每日中午回到家里,家中早已备好饭。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大多重复的电视节目。后来,一部叫做《亮剑》的电视剧吸引了母亲的目光。母亲每日中午一定守着中央一套看《亮剑》。如果哪日中午没有播,还会好生失落。

于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在高三各种考试、各种压力的缝隙之中,每天中午都会和家人一起看《亮剑》。本以为只是一部普通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但是只看了两三集,就被跌宕的剧情和剧中人物豪迈的气概深深地折服了,那种油然而生的爱国豪情和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丑恶侵略的谴责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而是深刻的感受到了。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笑过哭过,仿佛也回到了那战争年代,为八路军们打仗咬牙紧张过,为他们的胜仗喝彩过,为那死去的同志心痛过。一句话,《亮剑》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而现在,通过在课堂上老师对于抗日战争进一步慷慨激昂的介绍,我对昔日看过的《亮剑》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将沾满鲜血的魔爪伸向了华夏大地,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片文明而古老的大地上蔓延。电视剧《亮剑》以29师386旅独立团的团长李云龙(李幼斌 饰)为主要人物,通过讲述了其在抗日背景下的一个个故事,为我们勾勒出属于那个时代独特的图景和面貌。

李云龙是个敢想敢干,不按规矩办事的愣头青,他脾气火爆,性格直爽。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独立团也呈现出敢于拼杀的不要命劲头。在他面前,不可一世的坂田连队、山崎大队、山本部队接连败下阵来,李云龙名声大噪,却也因屡次犯规而遭贬斥。永远忘不了剧中的那一幕:天空,很晴,晴得一望无际。亮得刺眼的阳光艰难地撑开天际一两片略带血色的云彩,淡化了晚秋的寂静与清冷。巍峨的山脉绵延不绝,在九州大地上延伸开去;一块匀称的平原被巧妙地置放在它们中间,广阔而平坦。密密的枫树林里静静地躺着八路军独立团骑兵连全体将士的尸体――凌乱而悲壮。

这是一个在战争中都会存在的场景,但却因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显得越发悲壮!当外国的侵略者踏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当敌人无耻的暴行充斥于华夏儿女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之中之时,当残暴的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占领中国,灭亡中国!难以想象,有多少义愤填膺的中国人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这支英勇的骑兵虽然仅是庞大的抗日队伍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是一个铁的印证,印证了中华民族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的坚强不屈,印证了中华儿女勇于为民族利益牺牲一切的大义凛然,更印证了华夏子孙是决不会向罪恶的入侵者屈服!《亮剑》中,骑兵连为了掩护百姓与部队的顺利转移,即使在装备、人数等都与敌军相差甚巨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义不容辞地踏上了这条壮烈成仁的道路。他们那哪怕只剩一名战士也要战斗到底,他们那誓死扞卫国家尊严,他们那死也要死在英勇杀敌战场上.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了他们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赤胆忠心;体现了他们永远无愧于自己、无愧于自己的事业的崇高灵魂!

比起时下很多抗日题材电视剧及影片片面强调渲染爱情故事,”阳刚之气”不足,且缺乏对抗日战争中人物的生动刻画,《亮剑》的好看,一方面是节奏紧凑的剧本和生动形象的主角形象,另一方面在于这是一部很男人的电视剧。在表现军事的影视剧中鲜有这样有血有肉的男人形象,也鲜有这样传奇色彩的故事脚本。只是故事仅仅讲述到1955年将军授衔,在这之后的故事就戛然而止了。但是从后面的一些情节里我们不难看到人物命运的发展。在李云龙和赵刚二人最后的见面中,赵刚这个革命理想主义者不由得表达了对于解放后党内风气的不满,而冯楠和田雨的对话更预示了赵刚的耿直性格使其面临的危机。

在网上搜索《亮剑》的小说原著才发现小说中是有交代个人的命运,不出所料,除了孔捷,几乎都不得善终。而电视剧为了合法的播出身份和“和谐”的需要,不得不将这悲凉的结尾腰斩。

《亮剑》中我最喜欢的,毫无疑问就是李云龙了。喜欢他并不是趋炎附势,随波逐流,而是我真正被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是一位真正的具有亮剑精神的铁血军人。他好战、善战、直率、蛮横,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性格多面、打仗勇猛、鬼点子特多、不按照战争游戏常规作战、敢于抗命、尊重战场实际、有点歪邪的主角,也是一个注重生活注重情感的人物,更是一个精忠报国视死如归赤胆忠心的真实的中国军人形象的再现。

战场上,他是个果断凶猛的战士;战场下,他又是个“油腔滑调”,带着匪气的幽默的领导。在李云龙身上是有一股“匪气”和“霸气”,他酗酒、骂娘、脏话常挂在口头,“老子”不绝于耳,这看上去不符合革命军队军人的作风行为,可他不失为一个真正的军人,这都是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产生的一个军人的毛病。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用“高大、完美”的眼光来审视电视剧中的主角人物是可笑的,电视剧也应该尊重现实生活,更要尊重人格的发展人性的张扬。李云龙身上的缺点只是玉之瑕疵,并不会暗淡他身上熠熠生辉的中国军人之勇猛智慧爱国的光芒。

最让我感动的,是李云龙特别重情重义,有仇必报。他带的独立团都有个规矩——绝不落下一个兄弟!赵刚受伤,他背着赵撤离;杨秀芹被山崎抓走,他不顾个人生死去救她;和尚被土匪害死,他抄起家伙,就进攻匪窝,砍死了二当家的头(放了无辜的人)。全剧他哭了两次,第一次为秀芹,第二次为和尚。他对赵刚说:“你住院一趟,我李云龙丢了三样东西。老婆老婆被鬼子杀了,生生死死的兄弟被土匪多了脑袋,再加上,你这个昏迷了二十三天的政委,就算是块石头,揣在我李云龙的胸口,也该捂热了不是?我不是铁打的,我也有心,我也有肝,我也有感情!”

李云龙办事果断,说话也直爽,快言快语,妙语连珠,攻打平安县那一仗,他就直说这次我李云龙就是为救老婆,而不是什么高尚的理由。追求田雨,包括后来解决三角关系也是,十分坦率,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值得学习。

同时,全剧也着重描写了李云龙善于统筹,善于沟通交流的领导人风范。剧中他的士兵说,每次大战前,团长都要亲自视察前线,让大家觉得团长就在身边。他的话很有气势,很有号召力,一点也不让人觉得狂妄,因为他李云龙有这个本事,有这个自信!

这部电视剧以展现李云龙的命运为主,但并不单凭一个李云龙打动观众。给我感动和震撼的居然全是那些无名英雄。骑兵连的奋勇杀敌、王喜奎的宁死不屈、小分队的自我牺牲几度让我落泪。

比如骑兵连连长孙得胜,在被日军包围得只剩自己一人了,依然朝敌人喊着:“骑兵连,进攻!”连那日本军官都禁不住赞叹,下令厚葬这些骑兵战士。这是让我记忆十分深刻的一幕,面对悬殊的实力对比,面对必死的生死时刻,中国人依旧没有折腰半分!而是毫不犹豫的呐喊着向着敌人,向着自己国家的侵略者进攻!这一幕让我感动,让我深深地敬佩!

这是《亮剑》的魅力,它的魅力在于壮烈,在于军人的胆识和骨气,在于充盈其中的英雄气,也就是剧中所说的“亮剑”精神。《亮剑》的热播的确牵动了不少人的心,不用论人物的真实性,可能是一个人的身影,也可能是多个素材合成的人物,不必深究。无论怎样毕竟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英雄的硬汉形象,为这个人感动,为这个集体感动。《亮剑》这部片子所塑造的李云龙有血有肉,棱角分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影视作品。毫无疑问,《亮剑》中的李云龙是一个不好管理的角色。但是这个李云龙,对国家、对民族有着无比的忠诚。

个人感觉,这才更像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相反,如果一味要照顾什么“高级干部的整体形象”,采取了与此相反的处理方式,那么,这部电视剧的魅力至少会降低一半。

在抗战时期,战场上敌我双方战况瞬息万变,对于在那个血雨腥风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军人们来说,没有强大的精神来支撑是不可想象的。这种精神一方面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另一方面,就是全剧着重描写的亮剑精神。

“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中国军人的军魂。”李云龙在片尾道出的这句话将亮剑精神和剧中抗日军人们的气概展现的淋漓尽致!现在的中国,我们的中国,千真万确需要这种精神!现阶段的中国虽然如日东升一路凯歌,但是危机伴随着机遇如洪水猛兽般袭来,内在的外来的威胁时刻在考验着中国人。面对威胁面对危机我们中国人怎能安步当车?怎能不居安思危枕戈待旦?

“敢于亮剑”这就是我们的回答!这就是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是的,李云龙是草莽出身缺少文化涵养,他不知钢琴不晓洋画不懂花前月下的浪漫,但这不是他的错,而是特殊历史环境所造成的。在我们解放军将军行列里,像他这样的将领很多,凭着他们顽强的毅力,凭着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党的忠诚,他们通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学习文化,在战争中升华自己,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这不是一个新时代的赞歌,这不过是陈旧的历史里的尘埃而已,它带着血,带着不能看透世间的疑惑,带着遗憾,带着愤怒,带着我们难以理解的深刻。但是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仅仅是一群军人为了对于国家的忠诚和热爱而一无所惧。这不是历史的描摹,更不是真相的艺术化,这整个电视剧不过是抹去了悲哀和愤怒的奴隶的欢歌。有多少经历了峥嵘岁月的革命者在新中国的暴力专政下被伤害、被谋杀。他们离开我们不过几十年,但却如此遥远。不,不是遥远,而是渐渐被今天的人们遗忘。新时代的孩子们不再知道大跃进,文革,一切如此和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史!感谢《亮剑》,感谢军人们带给我们无谓的英雄气概!

但历史不会遗忘,我们也不该遗忘,曾经的中华大地上卷起的风云,残暴的侵略者向华夏大地伸出的魔爪,那些英勇的战士们无谓的牺牲精神!是他们让我们有了今天的生活,是他们的牺牲换来我们的自由和尊严,换来今天的中国!

第三篇:观亮剑有感

亮剑精神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

八里庄小学尹红艳

《亮剑》对我的吸引纯属偶然,其实我并没有从头看,只不过是校长布置任务后我看了几集,但那几集里李云龙的机智、幽默深深吸引了我,同时被剧中所倡导的“亮剑精神”所折服。

在大力倡导和谐教育的今天,作为通济教育领头羊的八里庄小学,我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该如何诠释这种“亮剑精神”对于我今天的积极意义呢?该如何理解并运用“亮剑精神”来指导我的工作与实践呢?下面我就个人的理解,就“亮剑精神”对我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谈谈自己的理解,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亮剑精神”对学校中层及班主任队伍的积极意义

学校中层及班主任队伍是我们学校管理发展的主力,学校中层及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快慢,我们的两只队伍就应该像李云龙所带领的独立团战士们一样,队伍中每一个成员要有一种豪气当头、势不可挡的爆发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大家团结起来,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群体,每一个人都敢于傲视、敢于挑战。

看过《亮剑》,我想到了责任和忠诚,想到了坚定和果敢,想到了自信和执着,把“亮剑精神”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我想每个八里庄小学的教师都会感到无比的信心。如果大家都具备了这种“亮剑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被我们打垮、还有什么艰巨的任务不能完成呢?

第二:关于勇敢

故云:“狭路相逢勇者胜”,所谓勇者,不仅仅是指那些敢于面对敌人炮火的革命英雄,同时也是指那些敢于面对任何艰难险阻,在困难中也能想办法、求发展的人。其实困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有勇气抽出宝剑,一定有取胜的办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要有任何畏惧:什么卫生区太大,孩子小,打扫卫生忙不过来了;什么学生日常习惯养成太难,管理任务压力太大,不好完成了等等,只要找,一万个理由也能找到。作为八里庄小学的教师,只有在困难面前,千方百计想办法,关键时刻亮出自己的宝剑,就是真正的勇者。

第三:关于团队

众所周知,仅凭个人努力,而缺乏集体的智慧,是很难成功的,而集体的智慧又是由组成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创造的。所以,没有个人努力,只强调集体的作用也是空谈,所以要想把我们八里庄小学做大、做响,就要用我们个人的成功促进学校的发展、用学校的强大推动个人的进步,最终实现与个人共同发展。

第四:关于亮剑

“明知不敌,也要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贯穿《亮剑》的一条主线,凡是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付出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反之结果只为零。在面对困难时,要时刻铭记,作为优秀的八里庄小学的教师,我们是一座钢铁长城,在困难面前,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即使是在没有看到任何结果的时候,奋力一搏,成功便会慢慢的降临,从此“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将永驻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多一些勇气,少一些退缩,成功就在眼前。

亮剑精神在教育上的积极意义

(二)八里庄小学尹红艳

《亮剑》对我的吸引纯属偶然,其实我并没有从头看,只不过是校长布置任务后我看了几集,但那几集里李云龙的机智、幽默深深吸引了我,同时被剧中所倡导的“亮剑精神”所折服。

在大力倡导和谐教育的今天,作为通济教育领头羊的八里庄小学,我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该如何诠释这种“亮剑精神”对于我今天的积极意义呢?该如何理解并运用“亮剑精神”来指导我的工作与实践呢?下面我就个人的理解,就“亮剑精神”对我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谈谈自己的理解,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亮剑是一种气魄,李云龙的气魄极具感染力!一个有魄力的领导者,才能带领团队无畏无惧,勇往直前,魄力是面对困境的果断抉择,是永不言败的信心、是锲而不舍的执着。魄力让敌人望而生畏,具有这种魄力的人,才是真正的战士、真正的军人、真正的领导者,是国家、民族真正不朽的脊梁!“亮剑精神”体现的就是这种惊天动地的气魄。

亮剑的第一精神:团队精神

李云龙是一个英雄,但他又不同于别的英雄,他犯过很多错误,由于对敌人已经很仇恨,所以在他的部队,从来不留任何战俘;为了整个大战役的最终胜利,他忍痛向自己的妻子开炮,就是这样一个人,带出的队伍,有如钢铁般坚固。这是什么?这是一种团队精神,是一

种力量。如果我们每一个八里庄小学教师都具有这种精神,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将大家的力量有力的凝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学校将会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的学校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更大的胜利,永立不败之地。

亮剑的第二精神:创新精神

李云龙是一个地道的农民革命者,但他敢于突破传统,敢想别人不敢想的、干别人不敢干的,正是因为他具备这样一种创新精神,才使得他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战役。所以我们全校上下都要富有创新精神,真正发挥每一个教师的聪明才智,利用各种积极因素进行对比、学习、借鉴,同时注意创新,利用先进的知识和管理理念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取得辉煌。

态度决定一切,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只有真真切切的体会“亮剑精神”,端正工作态度,真正的将“亮剑精神”运用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实践中去,我们的学校才能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的学校才会具有强劲的竞争力,才能永远矗立于名校之列!

第四篇:观《亮剑》有感

观《亮剑》有感

五(1)蒋垠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叫《亮剑》。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时,我感到很奇怪。因为据我事先了解,这是一部军事电视剧。然而,剑只不过是一种武器,跟打仗也没太大关系,怎么会用《亮剑》来做题目呢?我带着这样的疑惑,看起了这部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名叫李云龙,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性格粗暴,还爱说脏话,但是他非常豪迈,善于指挥,并且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在生活中,他把战友们都当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战场上能为了不丢下自己的战友不惜再次冲回险境作生死奋战以营救被困和受伤的战士。他打仗从来不请示上级,虽然这种纪律不好,但是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大难不死,并且有时还能把仗打得很漂亮,他这样的怪才实在让领导无可奈何。经过这一次次的出生入死,李云龙的部队在他的带领下也感染上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气势。李云龙和他的部队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一步步走向了成熟,形成了一种“亮剑”精神。“亮剑”精神又是什么呢?看到这时,我的疑惑更大了。当我看大结局时,李云龙在高级军官毕业典礼时说的那番话,我恍然大悟了。原来所谓亮剑是指狭路上遇见敌手,明知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要身死剑下,但面对敌手,还是要亮出自己的宝剑,与敌手搏杀到底。就算死在对手剑下,那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一种英雄的气魄,一种无畏的精神。

而我认为这种亮剑精神正是我国青少年所缺少的,我们应该要让亮剑精神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并时刻记住,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要敢于去亮出自己的宝剑!

指导老师:王海芳

第五篇:观《亮剑》有感

观《亮剑》有感

武清区陈咀镇渔坝口小学

五年级 李田

观《亮剑》有感

亮剑这部电视剧每看一遍都在激励着我热爱国家,勤劳,不惧危险,敢于面对生死。

这部电视剧里让我很受感动的一个场景:在李云龙结婚的日子里,小鬼子悄悄地摸了上来,把李云龙的妻子小芹抓走了,李云龙就追,他开枪打死了两个小鬼子,山本连队的其他人带着小芹都跑到县城里,李云龙带领他的部队追到敌楼前说:“小鬼子你给老子出来。”鬼子出来了,他们把小芹也带了出来。日本人说:“只要你们投降我就放了她。”李团长静静的在想只听见小芹说:“李云龙开炮,开炮呀!”日本人打小芹一个耳光,说:“你们在想一下。”小芹说:“李云龙开炮,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快开炮。”就听李云龙说:“开炮、开炮、开炮。”城楼那边响起了一阵轰轰的声音,看到城楼变成了满地是砖块的废墟。李团很伤心。

看了这个场景,让我很受感动,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