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土地革命战 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国民革命军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四军,从国共内战时期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解放事业和抗击外国侵略和帮助邻国(抗美援朝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艰苦的努力和伟大的贡献。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依靠基层民众,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参加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历经艰难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事业立下不朽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解放军抵御外来侵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参加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在加强自身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巩固国防、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安全的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和湖北东部等地区的起义。这些地区起义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当时叫中国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以后,陆续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
1937年7月7日爆发抗日战争,8月25日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11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活动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10月2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945年,同盟国中国战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批下七道抗日反攻命令,并在其中第四道命令中首次提出“人民解放军”一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中共领导下的关内各解放区部队大批进入东北地区,10月31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1946年中国爆发国共内战,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经过数年的国共内战,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后又进军西藏,统一了中国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军担当保卫国防,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同时开展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使之发展成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
从建国初至建国六十周年为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进行过共14次阅兵式。
第二篇: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公历8月1日)
八一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装,共两万余人。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起义原定7月30日夜发动,后因张国焘的阻挠而延期。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旋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议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准备同富有革命传统的广东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汇合,发动土地革命,进军广州,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举行北伐。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领了潮州、汕头,主力部队经揭阳向汤坑西进。10月初,西进部队和留守潮汕的部队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起义部队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围到了海陆丰,与当地的农民武装汇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经赣南、粤北转入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在宜章举行了“年关起义”。由于遭到优势敌军的“协剿”,起义部队和农民武装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南昌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起点,它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第三篇:教师节诞生于哪一年
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诞生了,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每年的教师节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尊师重教成为了一种美德。
1981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
案由: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
提案人:徐伯昕 吴贻芳 史念海 李霁野 张明养 叶至善 徐楚波 郑效洵 马力可 霍懋征 葛志成 方 明 巫宝三 张景宁 叶圣陶 雷洁琼 柯 灵。
理由: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胡耀邦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尊师问题,指出尊师,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我们整个社会的成员,所有学生的家长,特别是我们各级政府的负责人都要尊师……现在儿童有儿童节,青年有青年节,我们认为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接班人的人民教师也应该有教师节……
该提案被全国政协编为第170号提案。
政协审查的意见如下: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研究办理。
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第四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来源:阳翟小学 发布:陈碧珠 时间:2009-6-3 10:22:00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执教:阳翟小学陈碧珠2009.04.14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格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几句格言,谁来读一读?
(出示格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团结就是力量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格言?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称之为真理(板书:真理),这些真理也常常成为我们的座佑铭,指导我们的言行。
2、今天,老师再送同学们一条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这也是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新的课文,读课题,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自由发言)
3、为什么说这也是一条真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自学反馈,认读词语: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也可以说追根溯源)无独有偶百思不得其解(也可以说成百思不解)打破沙锅问到底(与哪个词意思相近?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2、接力读课文,等会和同学们交流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师读课题(板书:?!)课文哪些语句形象化地表述了课题的意思?到文中找找看?(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生答,师:咱们一起读一读
这其中的?!分别指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表述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生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拉直在这是指什么?(把疑问变成真理的过程)
2、课文通过了几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课文的哪些段落?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3—5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分别写了三个什么事例?学生回答
3、这三个事例中,你对哪个最感兴趣?就认真地默读一读那一段想一想这个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用?划下来; 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划下来再想想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出示课件)
人物?
从?到!的过程!
4、以下教学步骤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进行:
你对哪个事例最感兴趣?给大家读一读吧
事例1:
(1)这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对什么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学生边回答边点击出示答案;
谢皮罗
教授
为什么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敏锐地注意
紧紧抓住问号不放
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化学家
波义耳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敏感地意识
一连串的问题
许多实验
大部分花草受酸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奥地利医生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
百思不得其解
一连串的疑问
反复的观察实验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2)引读:他认为,在北半球; 如果是在南半球;而在赤道
他的结论正确吗?咱们同学今天回家也去实验一下,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3)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为什么谢皮罗教授能从这么司空见惯的现象中也能发现真理呢?这其中历经了怎样的过程?(到书上找找关键的词句)
点击示:敏锐地注意 紧紧抓住问号不放 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师:一起读一读,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是呀,(示课件)引读:谢皮罗教授善于从细小的现象找到了真理
事例2:
(1)这个事例主人公是?他也是化学这门科学的开山鼻祖他有怎样的疑问?一起读一读(如生未朗读好,师:这些可是困惑波义耳的谜团啊,该怎么读?再来)
(2)由此发现的真理是?齐读(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3)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到书上找找关键的词句)
点击示:敏感地意识一连串的问题许多实验
齐读短语从这些短语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波义耳曾说:人之所以能效力于世界,莫过于勤在实验上下功夫
师:是的,(示课件)引读,波义耳也善于从细小的现象找到了真理
事例3:
(1)这个事例主人公是?据说是一位叫彼得的奥地利医生他的疑问是什么?一起读一读(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
(2)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引读,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与梦的长短
(3)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到书上找找关键的词句)
点击示:百思不得其解 一连串的疑问 反复的观察实验
读一读从中读出了什么?
(示课件)引读,奥地利医生同样善于从细小的现象找到了真理
5、的确,(示课件:D6)引读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点击,发现发明创造成就变红)
这四个词可以互换位置吗?为什么?(是按收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6、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源于什么?能不能到书上找到个词来说说(如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谁能用上这些词连起来说一说吗?(生答)师:你这些话也是真理啊!这些也正是课文想告诉我们的一起读一读7、8两段
(出示课件:只要你见微知著)谁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个人读男生读,女生读)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就能把?拉直变成!(板书:)
透过这个感叹号,你还能感受到什么?(科学家们的惊喜兴奋激动骄傲自豪以及给世人的震撼)是啊,一个!凝结了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谢皮罗教授激动地对世人说(指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化学家波义耳骄傲地对世人说;奥地利医生自豪地对世人说让我们也坚定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7、课文学到这,同学们对课题也一定有了新的理解
你还能补充这样的事例吗?
四、随文练笔。
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示课件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
板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
不断探索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教学反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第五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契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圈画、思考、交流、汇报、朗读、表达.....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
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这一课的重、难点。对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么样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关注“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并三次回扣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受和感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一咏三叹再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然后,对整个单元训练重点即写作方法进行了回忆总结,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第五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总写 事例 总写 漩涡 变色 转动
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详)(略)(详)
发现发问 探 索 真理
各位评委专家老师,以上是我的课堂板书。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篇精致的微型教案。课堂板书到底如何才是好?我以为,教师对语文课程理解的深度,对教材把握的程度,对课堂思考的远度,决定着教学的效度,板书境界的高度。谢谢!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 ——————!!
洗澡水的漩涡 见微知著 地球自转 紫罗兰花的变色 追根求源 酸碱试纸 睡觉时眼珠转动 锲而不舍 做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 ——————!
见微知著 追根求源 锲而不舍
写法:提出观点—事例论证—重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