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工作反思:善待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工作反思:善待每一个学生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作为教师,在从教生涯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优秀的,有差劲的,当然,聪明机灵优秀的学生,每一位老师都喜欢,但往往对于落后的学生,再加上又调皮捣蛋,看见就让人生厌,很多老师就很难做到喜欢,素不知优生固然优秀,老师一点就懂,任何老师都会教,然而真正能使教师价值得以体现的却是那些差生。因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善待每一位学生。
一、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以真诚和信任动其心。
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任何老师教授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的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对于“学困生”,我们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聪明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其聪明表现不尽相同。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在历史研究方面是个天才,但在数学学习上却差点儿为此上不了大学。“学困生”也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捕捉“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二、善待个性特别的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人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表现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静稳重、还有的倔强固执、有的坚强、有的软弱……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见,性格特征方面的东西一般来说很难改变。(班主任工作
www.feisuxs)试想一下,如果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因为个性与创新总是相伴而生,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个性的群体就像一潭死水。所以,教师必须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地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就心理倾向来说,学生的爱好各式各样,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书法,有的喜欢写作……俗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正当的爱好,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开发学生潜能,因为爱好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精心培育,让学生多一份创造。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抓早、抓细、抓实,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鼓励早日见识历年高考题,鼓励自学选修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用心灵交流来感化。
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们的学生一般属于失误。要说谁失误最多,恐怕要数科学家了。试问:哪一项科研成果不是经过了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败才取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培养造就,难免会有失误、会犯错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因为我们是教师,而不是警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有失误、难免会犯错误,关键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总之,只要教育、教学得法,没有一个中学生是不可救药的。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味到上进及学习取得时的欢乐,诱发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让他们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创作出人生自励自强的奋进之歌!
第二篇:请善待,2018每一个遇见!
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并非所有的情都值得去珍惜。
时间是一剂良药,它会沉淀最美的感情,也会带走留不住的虚情。
缘分,需要珍惜,和双向互动;
感情,需要感恩,和双方呵护。
爱不是单向,情不是索取,懂得珍惜才会长久,知道不易才能永恒。
爱得无怨,疼得无悔,因为不图任何回报;
爱到卑微,疼到廉价,因为深入骨髓,爱到深处无声,情到深处无语。
真心对你的人,不是建立在任何利益上;
真正陪伴你的人,不是因为你外在的光环。
爱是风雨时,悄悄出现在你头顶的伞;
爱是困惑时,默默陪伴在身旁不离不弃。
人生本是一场空,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看淡人生,才会看淡名利,看淡名利,才知道人生该珍惜什么。
不要随便挥霍一份轻易得到的情,不要轻易伤害一颗默默付出的心,人生没有重来,生命无法倒带,且行且珍惜。
懂得珍惜,才不会错过;
知道感恩,才会收获真情。
真正的感情,缘于一颗珍惜的心;
真正的得到,缘于一份感恩的心态。
真正的朋友,或许不能给你物质上的帮助,却可以给你精神上的鼓励;
真正的朋友,不是日夜相伴,不是吃喝玩乐,而是默默关注你的成长,悄悄关心你的一切。
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
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
人生总要有梦想,岁月总要有追求;
珍惜一份情,怀揣一份梦,就是最大的收获。
缘不会随意而来,因为相吸;
份不会永远无期,故要呵护。
一再的冷漠,伤的是一颗心;
一再的漠视,错的是一段情。
世间从没无缘无故的好,也没平白无故的爱,不要把别人的付出踩在脚下,没有谁本该如此;
人与人是平等的,爱你的人,愿意包容你的一切,但不会接受你的鄙视。
感情需要平等,还要懂得尊重,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也不会得到真心的情。
善待每一个遇见,珍惜每一份情缘!
第三篇:以宽容的心善待每一个学生
以宽容的心善待每一个学生
俗话说:“仁者无敌”,其实质就是宽容善待别人。随着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和善待成了一种时尚和美德,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的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研究差异、发展个体的特长,使学生群体呈现出丰富的统一,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教师的职责就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在长身体、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防止误入歧途。作为教师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使其经历体谅和鼓励;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但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父母期待的目光,每个学生都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每个学生的现在都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其意义不可轻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善待每一位学生,使其潜能得到发展和发挥,让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
成长。而我在善待、宽容学生方面曾犯过一个严重的错误,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很惭愧。
那是星期二的一节语文课。在做练习题时,按照以往的习惯,从第一排的学生开始纵向轮流解答,当轮到最后一排的朱某某时,不知是他坐的有点偏还是当时在潜意识里认为就是叫起来他也不会讲,反正鬼使神差的没有叫他,而是直接叫了第二排的学生,当时朱某某本来高昂的头低下了,积极的情绪也随之消失。为了课堂进度,我当时也没有在意。题目很快就处理完了,学生开始分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当我巡堂到朱某某身边时,分明看到他想说什么,但我没有停下。我第二次走到朱某某身边时有意识地停了下来,等了片刻,朱某某站了起来,语言急促地说了一句让我后悔终生的一句话:“老师,其实第3题我也会做,你为什么不点我说!”望着朱某某涨红的脸,我无言相对。片刻后,我说:“我相信你,下一节我再让你回答,好吗?”
在下一节,我不仅让朱某某回答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还让他讲解了一道中档难度的题目,尽管语言表达有些欠流利、不连贯,但毕竟把问题的核心答出来了,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课后,我回想着朱某某回答完问题时的那股高兴劲儿,我想:作为教师应该以宽容的心善待每一个学生。
第一、宽容善待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尊重他的人格与自尊心,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引导他和帮助他。去体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泄气的心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这
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我们知道,在任何班级中 , 学生总有好、中、差之分,有些教师对好学生则尊重、偏爱,对差生则嫌弃、厌恶。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心这一敏感的角落,轻者,使这些学生越发失去自信,产生自卑,不求上进;重者,则会使这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和抵触造成师生间的矛盾。我们应善待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十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何况是人呢?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任何老师教授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他们,真诚地向他们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动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逐步增强他们的信心、勇气,并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以便他们在学习上早日赶上其他同学。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后进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对于“后进生”,教师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教育的关键是疏导、迁移,促使他们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学习上。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聪明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其聪明表现不尽相同。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在历史研究方面是个天才,但在数学学习上却差点儿为此上不了大学。“
后进生”也肯定有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等积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捕促“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番爱心、诚心,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第二、宽容的内心是爱,爱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表现是好还是差。善待学生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大凡有卓识的教育家,优秀的老师都积极主张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辱骂学生,而要善于激励学生、唤醒学生、鼓舞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位当代的知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后进生源的重要手段。”
第三、宽容学生善待学生应以理解、尊重、信任学生为基础,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的时候,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
现在与时俱进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应运而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倾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成绩,并和学生一同去品尝他们的成功和快乐!要学会运用宽容、理解善待学生的不足,让学生通过自尊心的得到尊重和满足来产生认识并改正不足的动力。从而达到“我给你自信,你给我成功”的目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宽容,给孩子于挚爱,期望,动力。让我们都以宽容的心,善待每一个学生吧!
第四篇:教育叙事:善待每一个孩子
善待每一个孩子
珠海路小学(东校区)陈兆卿
记得一次单元测试时,我看见有个女生向另一个女生传纸条。
我的心猛的一震,怎么可能是她,一向乖巧可爱的她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不敢胡乱预测,只好把她叫到办公室。我害怕伤到她,以询问的口吻问:“你能跟我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只见她低着头不敢看我,默不做声。我又说:“你说实话,老师不会责怪你的。”她犹豫了一下,用蚊子似的的声音说:“我有个题不知道做得对不对,想问问她。”我没有批评她,反而安慰她:“你别怕,老师知道你这么做是想考一个好成绩,对吧?”她的眼泪已经顺着脸颊流下来,哽咽着说:“老师,我知道自己错了,您能原谅我吧?我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我语重心长地说:“北京一个大学的教授抄袭别人的论文,被学校开除了。如果你不改正自己的错误,也许将来会受到更大的惩罚!要知道一个人的品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你想要一个好成绩,但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我相信通过你的勤劳和努力,肯定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次的事老师可以原谅你,但老师希望你今后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只要你能真正改正错误,在老师心里,你还是个好学生。” 她点了点头。
第二天,课堂上她格外认真的听课了。后来遇到了这位学生家长,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学习数学的热情空前高涨,一直在努力学习,作业比以前认真多了。后来的日子里,她的表现一直很好,对我也格外喜欢,对数学的学习也更喜欢了,有什么心里话都找我说,就这样,课堂外的我成了她的好朋友。
第五篇: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工作论文)
把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刚刚步入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十几年我的体会深刻,特别喜欢下边这段话:即使你不热爱教育工作,但你必须敬业,至少不能玩忽职守;即使你不热爱学生,但你必须把个人的好恶排除在工作之外,尊重学生和家长,公平公正的对待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负责,你也许攀升不到师德的最高境界,但师德的底线必须坚守,那是教育的最后屏障,也是师德的第一境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尤其作为班主任,师德是第一位!
如果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我切身体会到最强烈的,最深刻,最丰富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爱。爱是双向传导流向两边的,其核心是教师,教师要主动地爱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感情通了,才能有所升华,在现实生活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作表率,要求学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言教”和“身教”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两种主要手段,和学生去亲近,树立了威信,即使是你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接受和服从,学生看到自己亲近的老师,往往无须开口,就会自觉地收敛起不当的行为,而且其教育效果是真实的,深刻的,持久的,即使老师不在场,学生也会自觉地实践老师所期望的要求。
记得是八年级的时候,我需要参加一次自学考试,周五有一节课不能上了,于是我提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自觉完成,周一到校后所有老师都一致反应那节课学生们自学非常成功,就是平时不太认真听课的学生,在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也按时完成了布置的任务,其效果超出了我的期望,我原本只是做出大胆尝试,并拜托同事暗暗帮忙,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更加体会到,在学生管理中,要放大胆子,放开手,中学生的能量很大,只要你相信他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实行自治,他们完全可以把事情做好,学生在自理过程中,处理问题不够完善时,教师不要急躁,耐心等待,正确指导,学生就能越做越好,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
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无疑会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公正,尤其是对差生要更热情地给予帮助。记得七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名学生在小学就是有名的“捣蛋”学生,成绩也特别差,不听课,不做作业,还总是和老师顶嘴,同学们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我观察了一段时间,了解了情况后,找到他 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心平气和地谈了一番,一开始他非常害怕,后来非常吃惊。我有意接近他,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心理上,给予他关爱,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会怎样处理好和同学们间的关系,慢慢地他转变了对我的态度,转变了对学习的态度,没想到他的成绩突飞猛进,并成了我的得力助手,他还曾写信给我,信中说“老师,谢谢您!是你让我丢掉了自卑感,让我找到了学习的动力。”这让我更加认识到老师的关爱对学生的尊重才会让学生丢怯自卑,不与同学老师间产生隔阂与对立,才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与引导,达到转化,成长的目的。
我热爱我的学生更热爱我的教育工作,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学生的思想也在飞速前进,我们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师,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改进教学,上好每一节课,在这几年的的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因为合格的教师不光要业务精通,教学方法还很重要,学生是一门需要我们用一生来研究的课程,所以我不断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并结合实际例子向老教师讨教经验,并共同探讨达到共识。时时为自己充电,目的就在于时刻准备好接受新的挑战!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桥梁,是联系各个学科教师的纽带,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更是维系全班几十个孩子的中心纽带和学校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关键。时代在进步,知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心理使班主任的地位提升的同时也给班主任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时候班主任会因为工作变得筋疲力尽,心力交瘁,要想达到一个好的效果,需要班主任及时转换角色,使教育艺术化。要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要利用主题班会,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培养同学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增进师生感情,从而增进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家庭教育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家访,电话沟通,家长会仍是当前家校联系的主要渠道,但有时真的是费时费力却收不到想要的效果。现在人人有手机,有微信,于是我们建立了两个班级群,一个家长群,一个学生建的学习群,学生认为有自己的群来讨论学习更方便,我尊重学生的建议,并在群里引导他们正确和使用现代化网络媒体让自己受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效果不错。在家长群里相互交流教子经验,与班主任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些比传统的电访收到的效果的都要好!我们作为教师对孩子倾注多少爱就会收获多少,爱的方式也需要跟上时代!
师德体现在我们平时工作的点滴,师爱应该是持之以恒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把自己的不愉快的情绪带给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老师都要关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成长,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老师爱学生是一种理智的爱,冷静的爱,无私的爱,不求回报,老师要通过爱体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自觉成为自尊自强的人。
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了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线,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别吝啬了,爱我们的教育事业,更爱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