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总结
王紫晶
一、指导思想
一学期来,本人思想健康上进,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自始自终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教育思想端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讲团结,讲奉献,顾全大局,精诚合作,服从组织安排,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以校为家,以人为本
二、在教学方面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2、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⑴课前准备:备好课。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初一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对调皮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漫漫的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生物.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以提高教学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 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5、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6、在实验方面,同学们的积极性较高。对于他们不懂的地方我细心指导,使他们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成绩与反思
我担任的工作是初一的生物教学。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但有部分同学上课没有课本,不听课,不思考,不做作业;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但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来的努力,通过新的课标的实施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自学再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环境与条件的制约,缺乏大环境的熏陶,学生的成绩还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第二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总结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2018年已至,本学期已近尾声,教学工作也已经顺利结束。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面对全新接触的生物教学,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之后,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这为期半年的教学工作中,有得也有失,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以借鉴。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教学方面
1、充分备课
熟悉教材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以便更好更细致地设计课堂环节,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2、向课堂要效率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很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同学的兴趣,组织学生有效讨论,高效阅读与思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学期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先学后教,少讲精讲,让每个学生亲历学习,探究以及与人合作的过程,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更多质疑的引导,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作业批改和教学反思
作业批改能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每天上完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一下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将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境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研方面
1、坚持听课与评课。坚持听同科教师与不同科教师的课,虚心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请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多发现自己的不足。
2、认真对待每周三下午的地生教研,多参加集体学习。
三、教学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1、优点
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前沿知识,着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课堂气氛活泼热烈,学生参与度高。在教学时运用实物对照、调查、实验等方法,借助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生物,让学生走出课室,调查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让他们认真地观察自己身处的环境,还组织学生到实验楼上过一次实验课,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2、不足
不足方面很多,如教学环节衔接不够自然,这与自己刚刚接触生物教学有关吧;课堂秩序性稍差一些,特别是部分班级,如四班的课堂;学生背记稍差一些,检查监督力度较小;学生课后作业监督不够,有不少学生一次作业都没交过;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观察得不够细;对个别有潜力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不过我相信,教学工作,永无止境,常做常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好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以期有更好的教学成绩。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
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二.两种方式划分:1.海平面2.岩石圈表面
三.环境中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四.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五.植物越密集,周围空气湿度越大
六.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七.1.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他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
3.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八.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九.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十.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十一.生态系统:1.草原生态系统2.湿地生态系统3.淡水生态系统4.森林生态系统5.海洋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
十二.显微镜的构成: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目镜、物镜、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器、遮光器、反光镜、镜座
十三.植物细胞结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液泡、线粒体、叶绿体
十四.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通常也没有液泡
十五.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十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十七.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十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2.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
3.结缔组织——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4.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十九.人体器官:大脑,心脏,肝,肺,肾,眼,耳,甲状腺,唾液腺等
二十.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构成: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二十一.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了: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疏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二十二.单细胞动物的结构:鞭毛、伸缩泡、表膜、眼点(感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
二十三.草履虫的结构:胞肛、食物泡、口沟、纤毛、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表膜、收集管(伸缩泡)
二十四.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二十五.藻类植物:紫菜、鹿角菜、海带
二十六.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二十七.苔藓植物:葫芦藓
二十八.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二十九.蕨类植物:里白,肾蕨
三十.1.双子叶植物(菜豆种子):胚轴、胚芽、胚根、子叶、种皮
2..单子叶植物(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三十一.1.常见的裸子植物:苏铁、银杏、红豆杉
2.常见的被子植物:叶梓、毛白杨、桃
三十二.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生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三十三.根的结构: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三十四.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三十五.花的基本结构:雌蕊(柱头、花柱、子房)雄蕊(花药、花丝)花瓣、萼片、花托、花柄
三十六.1.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雄蕊柱头上的过程
2.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三十七.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从获得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三十八.叶片的结构:叶脉、上表皮、叶肉、下表皮、气孔
三十九.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四十.光合作用:
四十一.呼吸作用:
四十二.我国主要植被: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第四篇:2015-2016学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总结
2015----2016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学教学工作总结
xx中学
xxx2016、1、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个班的生物学教学工作,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之后,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有得也有失,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以借鉴。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教学方面
1、充分备课
熟悉教材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以便更好更细致地设计课堂环节,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2、向课堂要效率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很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同学的兴趣,组织学生有效讨论,高效阅读与思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学期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先学后教,少讲精讲,让每个学生亲历学习,探究以及与人合作的过程,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更多质疑的引导,他们的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会更好一些。
3、作业批改和教学反思
作业批改能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每天上完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一下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将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境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研方面
1、坚持听课与评课。坚持听同科教师与不同科教师的课,虚心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请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多发现自己的不足。
2、积极参加集体教研活动。
三、教学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1、优点
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前沿知识,着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生物学科学素养的人。课堂气氛活泼热烈,学生参与度高。在教学时运用实物对照、调查、实验等方法,借助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生物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让他们认真地观察自己身处的环境,还组织学生到实验室上过几次实验课,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2、不足
不足方面很多,如教学环节衔接不够自然,这与自己还是一名生物学学科的非生物专业教师有关吧;检查监督力度较小,如一班的课堂;学生背记稍差一些;学生课后作业监督不够,有少数学生几次作业都没交过;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观察得不够细致;对个别有潜力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不过我相信,教育教学工作,永无止境,常做常新,我会在新的一学期,我将更好地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以期有更好的教学成绩。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总结
11月14日(第十一周星期二)进行了期中考试,生物成绩不是太理想,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 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本次试卷共分两个大题,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2分。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初一生物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偏难。多数题与生活紧密相连,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本次试卷的亮点之一。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 24题,48 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题,满分50分。本题内容广泛,涉及到各个层面,集中了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于一题,并出现了超编题:26题C是基因,30题(4)液泡随着细胞长大数量减少都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因此,本题没有满分,而且优秀率低。
三、采取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 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 学生最喜欢的课。
3、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回与日俱增!
5、让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积累和丰富生活知识,把学科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杨鲜竹
2017.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