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并同类项》课后反思研修日志
《合并同类项》课后反思
柴晓敏
本节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通过本节课得到启示
一、更新了理念、加深了认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重新定位“教师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问题:同类项
定义的两条标准。
四、转变师生观念,丰富了教学经验,与学生一起探究活动,以
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师主导作用。
五、用身边的生活事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学习。
六、加强合作学习,注重情景教学。
以上是我从这节课中得到的启示,今后继续发扬,深化。
改进方面,在多媒体方面还需再接再厉,灵活利用几何画板效果会更好。
第二篇:合并同类项教案及反思[推荐]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a.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意义;
2、学会合并同类项。b.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营造亲切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
二、教学重点
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教学难点
找出同类项并正确的合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自制卡片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玩游戏:“找一找我的好朋友” 游戏材料:10张卡片,卡片上写着单项式:x2,5x2,2mn,3nm,8a2b3,2b2a3,3,π。
游戏过程:
1、把10张卡片分发给学生。
2、老师随意叫一个同学,这位同学站上讲台并高举自己的卡片。
3、其他同学观察自己手中卡片,若认为是站上讲台这位同学好朋友的,也请站上讲台,并高举自己的卡片。
4、每个同学均是裁判,看看有没有找错朋友的。
提问:你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导入同类项的概念)
(二)自主探究环节
1、给出提示
自学课本P70——P72,解决以下问题: a.在多项式7a3a22a12a233a3中,哪些项是同类项?
b.什么是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依据和方法分别是什么?试合并上题中的同类项,并归纳出解题步骤。c.如何判断两个多项式是否相等?
2、学生自学课本指定内容,老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先交流学习心得,老师下组了解下列情况: a.学生是否在讨论所给问题; b.学生讨论的结果如何; c.在讨论中遇到什么难题。
4、交流汇报
小组代表汇报,师随机点拨,完成下列板书:
一、同类项
1、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如:________与________
2、注意:
a、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b、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二、合并同类项
1、定义
2、方法:把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一加两不变)
3、步骤:
a、找出同类项并标记; b、把同类项放在一起; c、合并同类项;
d、单独的项写在后面。
三、两个多项式相等
5、小结评价
a.评价学生的自学习惯与方法,好的表扬,不足之处给予指导; b.小结知识点
(三)练习点拨环节
基础练习设计
1、在下列各对单项式中,同类项有()
2223(1)x和y
(2)ab与ab
(3)-3pq与3qp(4)bc与ac(5)a与a
2、合并同类项
(1)3xy234xyxy3214yx3 3333(2)mnmn2nm5nm8
3、这两个多项式相等吗? 2x7x5x45x10x3227x5xx12x34x7k23234、k=____时,3xy 与xy 是同类项。
5、在一块长为x,宽为y的草地中间,挖了一个面积为是______
13xy 的水池后,剩余草地的面积 2
6、下列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2x3x5x2243x2y5xy9ab9ba022 7x23x24分层挑战题 A组
1.请将下面的同类项用线连接起来:
2xxy227xy3x25x 1124x3
2、合并同类项:
(1)p2p2p2(2)a23ab5a23ab7B组
3、如果
a
b
与
3 b
a 是同类项,那么x=___,y=_____
4、当k取何值时,代数式 x23kxy3y23xy8
中不含xy项。x3y4C组
5、已知单项式2x6y2m1 与3x3ny5 的差仍是单项式,求mn 的值。
(四)小结升华环节
1、课堂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课后思考
有这样一道题:
当a=0.35,b=-0.28时,求多项式的值:
332323ab+2a-2ab+3ab+2ab-2a -4ab 有一位同学指出:
题目中给出的条件a=0.35,b=-0.28是多余的.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按着学校推广的“自主导学”模式进行,以游戏导入,让学生整体感知同类项,继而说出什么是同类项,再通过自主探究解决相关问题;(1)-ab与2ba,-3与5是同类项吗?(2)如何合并同类项?(3)如何判断两个多项式相等?本节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及其合并,难点是找出同类项并正确的合并。所以说,对于概念的掌握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而在初次合并同类项时可要求学生在同 类项的下面做好标记,再将同类项放在一起,继而进行合并。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游戏中“找一找我的好朋友”,未说明找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可以将这个游戏放在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后再进行,作为一个找同类项的游戏活动。对于创景导入,可重新设计。
2、数学是应该应用于实践中的,对于本节课的习题,在设计上应多与实践相结合。
3、在归纳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时,概括出“一加两不变”,对于这个结论的归纳由学生说出比较好。教师不应过急的说出结论,而应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加深学生对合并同类项的理解。
4、在设计合并同类项的习题时,找同类项的过程中可设计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项为同类项,使得习题的设计富有层次性。
5、针对“同类项的概念”的理解,多数同学能掌握,所以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同类项的合并中,在这个方面多加练习。
6、弄清教材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使得自己的课堂设计步步有依有据。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当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时,才能使大脑的活动得到促进,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激活,兴趣是思维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使学生个体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中,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无所不在,体会数学的快乐。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感觉最深的就是教师要用心的去设计教学,让学生多一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兴趣高了,学习有了动力,学习的效果会好很多。
以后在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努力,把课备好,把题设计好,这样就会使课堂成为一个在欢乐中学习的乐园。
第三篇: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反思
合并同类项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探究活动课,是在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正式、同类项以及有理数运算律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的探索、探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知识重点,其法则以及去括号法则应用是整式加减的重点,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知识是学好后续知识的主要纽带,合并同类项是建立在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是由特殊到一般,又有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因此在讲授这节课时,我采用以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让学生判断什么是同类项,思考并回答问题,回忆同类项定义,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再创情景,引入课题。通过实际问题如:我口袋有四元六角,你口袋有三元二角,则我们俩共有多少元钱等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探索欲望,加强学科联系,并联系生活,通过学生熟知的、简单的实例切入课题,步步深入,启发学生思维。
三、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合并同类项,同学们互批互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积极地、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感受学习合并同类项的重要性,必要性。
四、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引导学生同类项可以进行合并,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拓展,分组竞争,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这节课,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采用课件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多方面培养学生如:视觉,听觉相互结合,使得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设计比较合理,把数学与生活相联系,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化。如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知识抢答等。
四、过分的依赖课件,重点内容没有在黑板上板书,导致前面的法则以至于一部分学生记不住。忽视了很多小问题,由于课件知识容量大,增加了后进生的学习难度。今后应加强细节的设计和全面考虑,照顾更多的中差学生。
五、在讨论同类项的法则时,过于慌忙,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探究深入的交流,就把法则说出来了。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实质是通过乘法分配律运算,这一点没有给学生提到,应继续给学生深入。
六、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比如按某个字母的升降幂的排列,是为了结果的有序,数学的结果需要简洁有序,这样让学生很清楚,有目的的学习效果总是很好的。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想从以下几点提高自己:
1、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间还给学生,尽量做到老师少讲,学生多练。
2、多设置练习题,让学生演板,把问题直接暴露在课堂上,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3、教学设计要全面,难易适当。既要提高程度好的学生,又要照顾到程度比较差的学生。
4、不过分依赖课件,及时把重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上,使学生在回顾知识点时,应用知识点时,能够一目了然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四篇:合并同类项教案
§2.2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第一课时)教案
主讲人:刘 义 国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之后,以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运用为教学内容。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同时也是渗透数学思想分类思想的一节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法则。过程与方法:
1、经历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活动,学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概括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2、通过具体情境的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展示苹果、橘子。问学生怎样分类?
师指出:不仅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问题,在数学中也有分类的问题。进入数学问题的探究
(设计目的:寓教于乐,使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观察探究,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5a 与 9a、- 5m2n 与 6m2n、-y x2 与 8x2y、0 与思考:上述代数式归为四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学生交流讨论后归纳
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称为同类项。
所有的常数项也叫同类项。
(设计目的: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深入思考,强化概念
思考:
1、同类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有哪几个方面?
2、同类项与系数有关吗?
3、同类项与它们所含字母的顺序有关吗? 强化:课件展示课本练习1(设计目的:趁热打铁的简单练习,有利于巩固知识,使学生牢固掌握同类项的知识,增强应用意识。)
(四)再创情境,引出法则
1.回顾引入问题:两个苹果加三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一个橘子加两个橘子等于几个橘子?
2.合并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设计目的: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简单的、熟悉的数量运算,激发学生学习合并同类项及其法则的欲望,从而较自然的引入新课题。)4.快速巩固:课本练习2
(五)例题分析,合作交流
例1: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4x22x13x23x2 4a23b22ab3a2b2
111例2:求多项式3aabcc23ac2的值,其中a,b2,c3
336(设计目的:教师示范解题格式,规范操作,学生再加以运用,注重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能力。)
(六)练习巩固,强化目标
(七)小结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同类项:(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合并同类项法则(1)系数相加作为结果的系数。
(2)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八)作业布置:
课本P76
习题2.2 第1、2题
第五篇:合并同类项教案
合并同类项教案
茅箭中学
肖荣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学会合并同类项并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分类思想. 情感目标:借助情感因素,营造亲切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求代数式的值。[教学难点] 学会合并同类项.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探求.[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几个常数也是同类项。
2.同类项有两个特征(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两者缺一不可)3.同类项与他们的系数大小无关; 4.同类项与它们所含相同字母的顺序无关;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3x与3mx是同类项。(2)、2ab与-5ab是同类项。(3)、3x2与1⁄3yx2是同类项。(4)、5ab2与2ab2c是同类项。(5)、23与32是同类项。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为了搞好班会活动,班长和生活委员去购买一些水笔和软抄本作为奖品,他们首先购买了15本软抄本和20支水笔,经过预算,发现这么多奖品不够用,然后他们又去购买了6本软抄本和5支水笔。问:
1、他们两次共买了多少本软抄本和多少支水笔?
答案:21本软抄本,25支水笔 2、如果软抄本的单价为每本x元,水笔的单价为每支y元,则这次活动他们支出的总金额是多少元? 答案:15x+20y+6x+5y=21x+5y 提问合并同类项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设计意图:用此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选择新旧知识的切入点,通过启发提问,构造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并自然引出课题.
二、实践思考 探索交流
例
1、找出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 中的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问题1:同类项有哪些?同类项怎么合并?
①-3+5=________;② 3x2y+5x2y=_________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③-4xy2 +2xy2=____________=___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问题2:在一个多项式中,不在一起的同类项能否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答:可以,理由是运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原多项式不变。
解:3x2y-4xy2-3+5x2y+2xy2+5
=3x2y+5x2y-4xy2+2xy2+5-3
加法交换律
=(3x2y+5x2y)+(-4xy2+2xy2)+(5-3)
统一加法的形式
=(3+5)x2y+(-4+2)xy2
+(5-3)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8x2y-2xy2+2
合并 问题4:根据上面合并同类项的例子,你能归纳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吗?
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注意:(1)、合并的前提是有同类项.(2)、合并指的是系数相加,”相加”指的是代数和.(3)、合并同类项的根据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形式提示学生上面是利用了乘法的分配律逆运算(学生分组讨论.)例
2、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1)a3-a2b+ab2+a2b-ab2+b3(2)6a2-5b2+2ab+5b2-6a2 学生思考:合并同类项的步骤是怎样?
1、准确地找出同类项。
2、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3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解:
(1)、a3-a2b+ab2+a2b-ab2+b3
找出同类项
=a3+(-a2b+a2b)+(ab2-ab2)+b3 把同类项结合
=a3+(-1+1)a2b +(1-1)ab2+b3
把同类项合并
=a3+b3
若该项没有同类项怎么办?照抄下来
(2)6a2-5b2+2ab+5b2-6a2
=6a2-6a2-5b2+5b2 +2ab
=(6a2-6a2)+(-5b2+5b2)+2ab
=2ab
方法是:(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强调学生注意:
(1)、用画线的方法标出各多项式中的同类项,以减少运算的错误。
(2)、移项时要带着原来的符号一起移动。
(3)、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时,合并同类项,结果为零。
(4)、①、合并同类项时,只能把同类项合并为一项,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不能合并的项,在每一步运算中都要写上;②、同类项移动位置时,不要漏掉它的性质符号,特别注意“-”。
例
3、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 的值,其中x=-3。
方法1 解:当 x=-3时
原式=3×(-3)2+4×(-3)-2×(-3)2-(-3)+(-3)2-3×(-3)-1
=3×9-12-2×9+3+9+9-1
=27-12-18+3+9+9-1 =17
方法2 解:3x2+4x-2x2-x+x2-3x-1
=3x2-2x2+x2+4x-x-3x-1
=(3-2+1)x2+(4-1-3)x-1
=2x2-1
当 时x=-3时,原式=2×(-3)2-1 =17
提问学生:通过求值你发现了什么?怎样更简捷的求值呢?
答:求多项式的值,常常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这样比较方便。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在此题形中先化简,再求值比较方便,帮助学生提高解题速度。
三、概括提升(课堂练习)。
1、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统互为相反数,那么合并同类项后,结果.比如-5a2b+5a2b=.2、先标出下列各多项式的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
(1)、3x-2x2+5+3x2-2x-5
(2)、a3+a2b+ab2-a2b-ab2-b3 解答: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本节你学到了什么?
合并同类项:我们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1)、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2)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3)、求代数式的值时,先化解,再代入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P66第1题和第2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整个教学过程来说,学生反映较好,但是课下我自己的反思,发现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和改进。
1、板书设计很重要,这能体现教师的讲课内容的重点,难点。而我的板书在这方面需要改进。
2、提出的问题还没有到位。在教学过程总,曾出现学生不知老师所提出问题的意图,我的语言表达不是很准确,不是很到位,这是我今后在教学方面应该加强注意和练习。
3、同类项的概念要让学生着重理解到会灵活运用。
4、探究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这时老师应该特别注意学生的反应。
5、不仅内容要传授准确,而且要强调学生做题的规范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在学生学习活动环节,老师应关注学生探究化简方法是否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是否能说出化简方法的理论依据,学生对同类项定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总结情况。
7、结合学校特点,发挥优势,数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8、在授课前要想办法,用生动有趣的图案和实物来代替抽象的理论知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精彩的问题设置吸引学生,用数学实验和游戏吸引学生,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事例吸引学生。
另外,我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的把握不是很好。对学生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所高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需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新知识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讨论、总结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应用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见解,我们要有“度”的进行课堂管理。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