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3秋
一、答题总体情况,本次测试,本班有40名学生参加考试,试卷总得分为2677分。语文科的平均分数为66.92分,及格率为 65%,优秀率为45%。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比开学时有进步,但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很多不足。
现将学生各部分的答题情况简述如下:
三、答题分析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8分,得分率约90%。得分较高,但从这题的答卷中,不少学生未能拼出“哭泣”的正确读音及未能正确书写“魁梧”;还需要再加强。第二题:选择正确读音6分,得分率约80%,,大部分学生能选出正确的读音,第三题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写话。9分得分率约95%。得分较高,说明学生能真正理解并利用这些成语。
第四题:写出下面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5分得分较好;
第五题;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得分率约70%。得分一般,学生对转述句、关联词成句,古文掌握的还好。双重否定句,缩句还要再加强。
第六题:积累与运用 9分本大题覆盖面较广,有讲读课文和诗歌、有日积月累的和课外的。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答案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新教育的思想。本大题学生失分较少。错误率最多为第4题锦官城指的是什么,第七题;口语交际。3分 得分较好,学生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第八题:我会阅读,我来填空这部分共两个阅读分析题,满分为17分,得分率约60%。第一个阅读中的第1小题,学生正确回答率较高。第2题加标点错误率较大。第3题画句子并回答问题得分较好。
第二个课外阅读分析,1小题大部分学生选择错误,第2小题完成较好第3小题画中心句,很多学生都可以画出。第4小题中有学生把握住文章重点来回答得分较好。显示出学生尚缺乏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努力提高。
第九题:作文满分为30分,主要是让学生写出什么真让我着了迷。依固定的情节开头,展开想象续写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平均得分约21分。试题难度不大,选材范围虽然为确定事因,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选择有利于发挥自己水平的内容来写。很多学生都能围绕事情发生过程来写,但内容空泛,缺乏真情实感,语句不够通畅,书写不够工整、规范,这也是我班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建议(努力方向)
本次检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的教学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任务很重。我今后会根据以下两点改进
1.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阅读,积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知识积累多了,基础才能厚实。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而积累和运用,均离不开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不需要每时每刻都依赖老师,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快的发展速度。因此,我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2.重视作文教学,激发习作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从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方法的指导这两个方面着手,着力加提高我班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张试卷的基础题占50%以上,难度适中,考查的知识点是六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第一至七单元所学的内容。试卷共有七个大题:一至四题为基础知识;第五题是“课文直通车”;第六题是阅读思考:“美文世界”;最后一题习作表达:“我手写我心”。其特点是容量大、涵盖面广。
二、考试情况汇总
本班学生45人,本次参考(45)人。及格人数(44)人,及格率(98%),86分及以上(27)人,优秀率(60%)。平均分(84.9)分。成绩比较理想。从卷面上看,个别学生的书写不够认真,卷面不够整洁,乱涂乱抹现象还存在,说明这些学生没有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此次考试,中上等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能运用所学的语言文字。
三、学生失分分析:查阅学生的试卷,我班学生失分的地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背诵不牢,不能正确做按原文填空题。
2、阅读题,此部分失分相对较多,大部分学生在理解中出错或语言表达能力不够,说明学生平时对阅读题的答题方法掌握不牢固,有待教师进一步进行阅读辅导。
3、作文部分个别学生失分相对偏多,表现为内容空洞无物,没有层次感,可见平时对这些学生训练的还不到位。
四、对下段教学工作的想法:
(1)进一步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狠抓字词教学及书写训练,减少基础题出错的现象。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课上教学和课外阅读的相互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完善答题角度,在以后教学中,开展讨论、研究,从中提高学生阅读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作文者得语文之天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他几乎“占半壁江山”,故此以后一定要对学生的作文狠下功夫。
(3)重视教后和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对学生没有掌握清楚的知识以多种方式进行巩固。
罗圩中心小学:陆春雷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2——2013下学期)
单位:港区四小
姓名:孙艳丽
时间:2013.07.0
1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张试卷的基础题占大部分,难度不打,考查的知识点多为六年级下的内容。试题的覆盖面广,各类知识点都有涉及。
二、考试情况汇总
本班学生45人,本次参考45人。80分以上27人,优秀率60%,其中90分以上的有7个,及格人数44人,及格率97.8%。成绩依然不太理想。不理想的原因主要在于中下等的成绩依然没能提上来。从卷面上看,学生的书写不够认真,卷面不够整洁,乱涂乱抹现象还存在。说明学生没有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另外,听力部分较差,大多扣分在两分左右,这与平时的不训练有直接的关系。
三、学生失分分析:查阅学生的试卷,我班学生失分的地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粗心大意,例如第三题的看拼音写词语,“灌”“荡”字既像上下结构,又像左右结构,还有音近字使学生不知所措。结果失了分。
2、课文背诵题,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较差,背诵不牢,不能正确写按原文填空题。
3、听力题,由于平时训练少,学生听得注意力并不是很集中,最终导致找反义词这一部分失分严重。
4、阅读题,此部分也是失分较严重的一块儿,大部分学生在理解中出错,说明学生平时对阅读题的答题角度掌握的不牢固,对课外的阅读有限。有待教师进一步对此部分知识进行辅导。
5、作文,本部分个别学生失分很严重,表现为内容空洞无物,中心不够明确,没有层次感,可见平时训练的还不到位。
四、对下段教学工作的想法:
(1)进一步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狠抓字词及书写,减少基础题出错的现象。首先是思想意识上,老师粗心大意所致,有的同学认为只需细心,就能成就,但常常事与愿违。这些错误认识,成为加强训练、提高理解能力的思想障碍。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字词的掌握是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平时就要多下功夫,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提高水平;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课上教学和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意识,把我答题角度进一步完善,在以后教学中,开展讨论、研究,从中提高学生阅读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作文者得语文之天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故此以后一定要对学生的作文狠下功夫。
第四篇:七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分析人:李庆芳
济源市2012——2013年七年级上期语文期末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切实有效地考察了所学知识,增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察,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新课程的实施,检验优秀学生的双重功能,全面落实了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下面对试卷试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试卷题型情况
可从三个方面评价:
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题型新颖、覆盖面大,涉及到了所学的全部内容,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2、注重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察了学生的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
3、试卷对学生探究能力是一个重点考察,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
二、试卷结构分析
1、积累运用部分:主要考查了汉字的拼音和汉字的书写、病句检测、经典诗文默写、概括能力的检测、选用词语写一段话的练习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2、阅读题部分:现代文阅读来自课外《父亲的眼神》和《母亲的心》,在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测试上有一定难度,从出错的这几题来看,学生在文中找出和问题有关的关键语句来帮助解答的能力较差,不能联系上下文进行问题分析,阅读能力的培养还需进一步加强。古诗文阅读在传统的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提高了一定的难度,但也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与学业考试的古诗文阅读题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对初一的教学很有指导性。
3、作文部分:这次作文的是一篇半命题“第一次题对于学生来说是较简单的一个作文,他们能把握的材料很多,而且之前我曾讲过类似作文的写作方法,也是对学生整体知识的一个考察,但学生的得分率普遍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口水话太多,语言不优美。
三、学生分析
存在问题:
1、优等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大多数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较差,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要提高。
2、中等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特别是文言文及古诗词的背诵,并且做题比较粗心。
3、差等生在班级中所占比例较大,平时下的功夫太少,该背诵的课文背诵不扎,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极为肤浅。
四、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措施与命题的建议:
1、钻研新教材,夯实语文基础,加强语文课外阅读。
2、善于分析学生,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合理安排好教材知识梳理。
3、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来是初中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不是你告诉
学生了,他们就会掌握。
4、课内外结合,做好阅读。
“语文课标”提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实践。平时教学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用好教材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如佳句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故事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5、古诗文阅读。
加强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认真落实对文言词语的记忆和理解,加强对文言句式的理解,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要指导学生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意语句的通顺。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文言语感的培养,要求学生多背诵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可适当选择一些与课内文言文难度相当的,人文内涵较强的短文给学生训练,重点还是在夯实课内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向课外延伸。当然,还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解答课外文言文的技巧。
6、要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
总体来看,七年级语文试题难度适中,语文的功能性、交际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开阔学生视野,多渠道、大容量地给学生提供具有时代感的语文信息,加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013年1月26日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陈晓瑛
一、关于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共有四个大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总分100分。第一大题“积累应用”部分有11小题,前面8个小题是选择题,分别从字、词、句、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等多方面对学生基础知识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检测,其命题方式从整体形式上来看和中考、高考形式一样,只是在检测的难易程度上略简单一些,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9小题则是考查学生对经典诗句及名人名言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0小题考查了学生对语文知识中句子的掌握,如:反问句变肯定句、单句变复句、缩句等知识点。第二大题“语文实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口语交际”,通过提供的一个观点或一则材料发表学生的看法,要求语句通顺,语言恰到好处。第三大题“阅读理解”一篇课内阅读、一篇课外阅读。第四大题“作文”,本次作文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以可爱的----(动物)为题,必须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作文不难但学生很难出彩。
二、本试卷依纲扣本,贴近生活,体现自主。
加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结合。我认为本试卷与以往相比最大的改革就是重视了阅读与积累,如:阅读等试题能考察学生的阅读与积累能力,也能考察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与否,体现了新课改。
三、关于考试情况分析
601班共有学生数为70人,其中最高分96分,高分人数10人,高分率达14.29%。优分人数48人,优分率68.6%。及格人数69人,及格率达98.6%。全班共一人未及格。
四、改进措施及今后教学建议
1、重视对学生审题方面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2、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古诗词的学习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已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怎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能力,体会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描写方法等能力的培养下一番功夫。
3、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只有打好学生的基本功,写好每一个字,规范标点符号的用法,练好每一个通顺的句子,在这基础上教导学生用好词,造好句、谋篇布局,内容才会具体,情感才会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