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李素红老师数学课的心得
听李老师数学课的心得
翟智慧
今天听完李素红老师的示范课,我收获很多,想说的话也很多,但由于时间的原因就写了几句,借教研活动的机会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李教师讲的是:《折扣问题》,他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训练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李老师还从学生认知起点岀发,一开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问他们是怎么理解折扣的含义的,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获取知识、方法和能力,最后真正意义上理解折扣的含义,整个过程呈循环螺旋上升,把学生思维的火花,从一个起点向另一个更高的起点点燃。
李老师不仅整节课结构完整紧凑,条理清楚,而且很注重在每一个环节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注意每一环节的过渡和衔接,整节课顺畅自然,通过这一点我领悟到教学一定得注重细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好好琢磨,才能制作出一堂高质量的课。有时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实质上却蕴含着教学理念的不同。就像捅破一层窗户纸一样,看这小细节好像很简单,可实则不容易想到。在之我又想到了张俊花老师的那间课:白板的使用的那个细节,让我明白了只有平时多注重细节、多积累多琢磨新课程理念,高效实用课堂的教学要素,到准备教学案时才会厚积薄发,让人眼前一亮,由衷赞叹。
通过这次听李老师的课和去八一小学听课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认真备课。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如果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了的数学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当然,备课的另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
由此我也对我平时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备课时更多只考虑题怎么讲,怎样引导学生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很少考虑怎样要求学生,怎样用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和学生互动交流,怎样过渡各个环节,怎样充分有效的利用好课堂时间,不浪费时间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高瑞芳老师常说怎么感觉越教书越不会教了,我现在才真正感受到教学真的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用心,现在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完全从前台走到了后台。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三中全会习主席的一系列讲话中以及国家对未来教育的改革中足可以见证,教师的唯一选择就是不断的更新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平日的教育中多积累有价值的经验提高教学技能。
第二篇:国培心得--听李学红老师讲座有感
国培心得--听李学红老师讲座有感
听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学红老师的讲座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新课改有很多地方让我茫然,正是李老师的讲座让我在一次次中感悟中豁然开朗.
李老师很明确的指出了语文课的目标是什么?语文教学应该交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首先是明确大目标,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让人活得更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教育必须面对现实、面向未来。所以教育要以现实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育要开发现实的智慧和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让人变得更聪明,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那么就需要注意以下四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本 避免“无人”教育,不要把课堂与生活割裂开来,把课改与实际结合起来.
其次是中目标,也就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当然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是注重教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方法。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政治课
还有是小目标,即每节课要完成的具体目标。要根据课型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朗读欣赏法,语言品析鉴赏法,比较阅读法等.关于读有时太繁琐、太沉重,以致学生不会常态读了。所以内容都寓一种过于饱满的感情在里面,带有的、表演的性质。有许多名师的课贻害无穷,往往使老师们在刻意模仿中迷失了自我。所以我们教师要把心态沉下来,想怎样实际交流,想给孩子什么。
李学红--这位身材不算高大却充满气质与魅力的专家形象以及深深的印在我心里对我以后的教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将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摸索,并用于实践。这一次,我真的不虚此行。
第三篇:听李吉林老师的讲座心得
登特科中心校尚宏伟所学学科:语文
1、李吉林教师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抓住一个''早''字”,“贵在一个''爱''字”,“注意一个''宽''字”,“重在一个''用''字”,看了李老师的讲座你是怎么理解的?对你今后的工作有什么启发?
聆听了李吉林老师的讲座,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李老师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给了我新的启迪。特别是李老师的四句话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抓住一个“早”。李老师认为,学习要趁早,不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在人的一生中,最容易丢失的是时间,而时间又是最宝贵的,我们一定要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学一些知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教师要终生学习。不读书就会落后,就做不了老师。过去的时光以无法挽回,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好好地、努力地学习。
第二,贵在一个“爱”字。李老师说:“作为一个老师,必须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生。”我也爱自己的工作,在学校经常是最后离校,常常把学生的试卷带回家批改,家里人都说我快成劳动模范了。每当看到学生一点点进步,考出好成绩,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可听了李老师的故事,我觉得自己做得太少太少了,对后进生耐心不够,对教材钻研不够,对学习认真不够……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我想:我们应该像李老师所说的那样,用“爱与智慧来改变人生。”
第三,注意一个“宽”字。李老师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懂一点,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受学生欢迎。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笔好好文章、一手好字……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我常常羡慕别人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好的文采,有扎实的基本功,光羡慕有什么用呢?再羡慕也是别人的。听了李老师的讲座后,我觉得我应该从现在做起,多看书读报,广泛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
第四,重在一个“用”字。学习就是为了运用,我们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要学以致用,要学会把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在工作中取得实效。
听完李老师的讲座,让我深深的认识到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利用一切机会不断的学习,把想法化为行动,做“行动的巨人”。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文化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使自己逐步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我所教的学科,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这是我的教学追求,我会努力为之而奋斗!
2.你怎么理解教师应该“终身学习”的?怎样使自己多才多艺使学生喜爱学习你所教的学科? 本次网络培训通过视频学习,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知识得到了提高,对于师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拥有幸福感。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知识的学习,使我懂得了怎样备好、上好、评好一节课;对怎样成长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导。
通过培训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当代教师,第一,要具有丰富系统的教学理论知识。第二,要树立“人人学有价值的化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化学;不同的人在化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化学理念。第三,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由教学中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第四,要做课程改革中的积极合作者。新
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与教师间合作,教师与家长合作,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第五,要做学习型的教师,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新鲜事物层出无穷,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永不停息。第六,要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成为“科研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必是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成长的必要。因此,首先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级的学科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以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二是要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三是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四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高尚的师德素养。“用一颗博爱的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的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灵魂,也是我的奋斗目标。五是,把教学科研成果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次培训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为对于条件较差的学校,教学要求的一些实验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学生感兴趣了,就会努力的学习,也才会取得好的成绩。所以我认为教好学生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篇:国培心得--听李学红老师讲座有感与国培结业典礼发言稿
国培心得--听李学红老师讲座有感
听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学红老师的讲座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新课改有很多地方让我茫然,正是李老师的讲座让我在一次次中感悟中豁然开朗.
李老师很明确的指出了语文课的目标是什么?语文教学应该交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首先是明确大目标,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让人活得更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幸福,教育必须面对现实、面向未来。所以教育要以现实的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育要开发现实的智慧和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让人变得更聪明,还要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那么就需要注意以下四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本
避免“无人”教育,不要把课堂与生活割裂开来,把课改与实际结合起来.
其次是中目标,也就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在生活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当然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是注重教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方法。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政治课
还有是小目标,即每节课要完成的具体目标。要根据课型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朗读欣赏法,语言品析鉴赏法,比较阅读法等.关于读有时太繁琐、太沉重,以致学生不会常态读了。所以内容都寓一种过于饱满的感情在里面,带有的、表演的性质。有许多名师的课贻害无穷,往往使老师们在刻意模仿中迷失了自我。所以我们教师要把心态沉下来,想怎样实际交流,想给孩子什么。
李学红--这位身材不算高大却充满气质与魅力的专家形象以及深深的印在我心里对我以后的教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将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摸索,并用于实践。这一次,我真的不虚此行。
国培结业典礼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xx市开发区的xx,很荣幸作为学员代表在结业典礼上发言。首先,让我们感谢为我们提供本次培训机会的省教育厅,感谢承担本次培训任务的xx师范学院的各位领导,感谢为我们作精彩报告的各位专家,感谢三个月来一直为我们默默付出的班主任司老师。
在这三个月的培训中,我们认真聆听专家的讲座,体会名师的魅力,感悟名校的风采。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带给我们的是前所未有的精神大餐,我们的教学思想得以洗礼,教学观念得以改变。从叶鹏老院长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魅力和人格的力量;从刘强博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传统经典。周子房和张赛琴老师教给我们作文教学的秘方;申宣成和于龙博士告诉我们如何研究课堂;张宝明书记和宋文献院长,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影子教学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实践。演讲比赛、古诗文朗诵比赛,历练了我们尚不丰满的羽翼。除了这些,我们也从同伴身上学会了如何艺术地处理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如何在教育学生的同时精彩自己。如果说,专家教授的讲座如同美酒,芬芳浓烈;那么实践活动则如清茶,清香淡雅;同伴身上的优点则如美丽的小花,在角落里默默散发着幽香,芬芳着我们的世界。
亲爱的学友们,今天,我们的培训即将结束。但我们很清楚:这绝对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里,我代表所有学员郑重承诺:我们定会借着“国培计划”的东风,重新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享受新的教育生活,迎接更精彩的明天!
最后,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xx师院的各位领导和我们敬爱的司老师!祝愿在座的每一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万事如意!
第五篇:听郭文红老师和李青青老师讲座有感
听郭文红老师和李青青老师讲座有感
2012年5月24日至5月27日,我有幸和其他14位教师在李文雄副校长的带领下,到玉溪师院听了教育家李镇西和他的两位徒弟郭文红和李青青的讲座。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每个都是有故事的班主任。在两天的讲座中,每个老师都款款而谈,他们谈的不是其他,是她们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和家长之间的故事。在这些故事后面,我们看到了他们走进了学生,对孩子们有无尽的爱。
一、郭文红老师的主题是《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她的教育理论之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做人。
1、放飞心灵,享受快乐。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做了课堂作业有课外作业,做了课外作业又有家庭作业,做完了家庭作业又有各种各样的学习,一天下来,孩子已感到疲惫不堪,还有什么快乐呢?在这种压力之下,一个孩子在三分钟之内写下了一首题为《妈妈,我的压力好大》的诗。这首诗诠释了现代孩子的心声。作为班主任,我们无力改变课程,更无法改变现在的教育制度,但我们可以尽我所能,在班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孩子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快乐。
2、牵手家长,快乐成长。
作为家长,他们本身就是教育中的资源,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不是敷衍、敌对的关系,而应该是同盟关系。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要善于挖掘并合理利用这种资源,让家长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郭老 1
师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教育资源,在他们班,每周都开展一次家长讲座,每次论一个家长,家长可以讲一讲他们的工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等等。还让家长给学生颁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又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加深家校间的相互信任。
3、提供舞台,上演精彩。
每一个生命都是精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和赏识每一个生命,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身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充满人性的教育就是应该是帮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知识可以灌输,但能力不可以。做为班主任,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发挥他们在班级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郭老师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他们班,每周会举办一次学生讲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张、喜好开展一个讲座。他们班的孩子会给大家讲论文,给大家讲“龙”这个字的160多种写法,会给大家讲解牛奶盒里的经济学等等。
4、记录生命,班级日记。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积累,比如班级日记的灵活应用,比如学生平时照片的积攒归类,在一定时间后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更能激发大家对集体的热爱。
5、善于等待,创作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多给孩子一点宽容和等待,教会他们欣赏别人,当孩子互相欣赏的时候,他的眼中看到的都是美好。当一个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时候,他心中的嫉妒和仇恨便会慢慢消失,变得善良。
二、李青青老师给我们讲的主题是:《和孩子共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相应的也越来越难教,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让孩子怕我们,我们往往会不自主的用刻薄的语言、咄咄逼人的气势去对待学生,把自己主观的意见强压给学生。殊不知,这样反而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剥夺了孩子的快乐,筑起了我们与孩子间的铜墙铁壁。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可能会伤了学生,甚至会了断学生的一生,所以,李老师给我们讲了她的做法:
(一)爱在班级:温馨、宽容、责任、原则
温馨:用自己的双手装扮自己的天地
大家一起准备丰富的生活用品
在家(教室)可以畅所欲言
宽容: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
追随孩子的脚步,学会换位思考。
参与孩子的活动,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挑战性格极限,做一名温柔的“母亲”。
责任:从小事着手,从关爱同学做起
因势利导,激发孩子们自己的荣辱观。
原则:制定自己的班规
例如:我今天开心的上学了吗?
我今天发型合格了吗?
我今天的作业认真做了吗?满意吗?
......(二)爱在学生:信任、鼓励、独立
(三)反思:勇于面对教师自己的问题
勇于面对学生的问题
勇于面对班级的问题
(四)班级自主管理
以公民意识来引领学生的成长
规则意识:“摒弃”校规,用孩子们的语言讲道理。
责任意识:弱化班主任权威,“怂恿”孩子们参与班级建设。公德意识:站在纪律之外,思考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民主意识、班主任提出的是建议和意见,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们 通过听讲座,反思自己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感到很惭愧,平时,只知道抱怨学生调皮,不会听话,难教,班主任像保姆,事情多,杂,烦。却从来没想过该怎样为学生付出?该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放心的班主任?怎样做才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根据几位老师的经验,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泳者、船夫、漂流者、驱逐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孕育出最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