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浅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浅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篇:浅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浅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现状和举措

香河县渠口镇牛济河中心小学马淑青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小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心理不健康”这个词渐渐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也受到了波及,诸如情绪多变、意志薄弱、依赖性强、自控能力差、缺乏合作意识;甚至出现性格缺陷、精神分裂症、轻生意念等心理疾病,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了不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对于环境及相互关系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气质。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 发展 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延伸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得到化解,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会使学生的行为产生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但是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方面机制不够健全,造成了农村部分小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问题,那么作为农村教师怎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职责。结合自己多年在农村任教的实际,从从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现状和举措三方面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和社会因素:快节奏和激烈竟争,生活日新月异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小学生生活的环境急剧变化,他们承受着父辈没有过的心理压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对事情满不在乎。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块糖或别的一点奖励就会欣喜若狂,也比较重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现在,物质丰裕,家长非常宠爱孩子,对孩子物质上的要求是有求必应,要什么买什么,有的孩子手上的零花钱成百上千的,学生对表扬、鼓励也习以为常、无所谓了,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了。

2、隔代抚养。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许多小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将教育孩子的责任转 1

移给祖父母辈,形成了“留守学生”。祖辈疼爱第三代,他们只注重孩子生活方面的照顾,缺乏心理上、情感上的交流,恰恰是这些生活的照顾让孩子们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甚至让孩子出现心理、行为上的问题。经常进出“游戏厅”、网吧,作业不完成的学生,大多数是这些留守的孩子。

3、家庭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特别高,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试得了99分还要受罚。休息娱乐时间少,寒暑假及周六日时间全在各类补习班中,孩子没有任何自由。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孩子一出家门好象是小鸟飞出了樊笼,到了学校就放纵、任性。

4、独生子女的自私、任性。独生子女说成是“中国的小皇帝”一点不为过,他们在家没有玩伴、缺少交往活动,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没有合作的意识和精神。表现欲望有特别的强,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很聪明,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但是老师如果没有请他回答问题,就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故意讲话、吵闹,有得甚至闹得无法上课,形成心理和行为上的障碍。

(二)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在农村,相比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出现身体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能迅速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然而,学生一旦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起的负面现象时,教师、家长却不懂得结合学生所处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从心理方面分析和处理。有关“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了解甚少。对“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知从何入手,不能认清“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三)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师责无旁贷,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么班主任老师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在农村学校中具备这样素质的班主任教师还是不多见的。

(四)教师家长、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据调查农村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

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全社会要大兴心理健康教育之风,让全社会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名存实亡

虽然教育部要求在2000年秋季开学起,就要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是到目前为止,在农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只是徒有虚名,大多数学校只是课程表有心理课程,实际上根本没有心理教师,有的学校甚至心理课程教材也没有,向学生调查根本就没有上过心理健康课程,少数条件好的学校只是配个校医。大多数学校里,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说法,小学生言行出现问题,还是任课老师跟班主任处理。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滞后

在农村小学,一个学生被指认“你心理有问题”,那就等同于被贴上了“精神病、神经病”的标签,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偏差,他们不会承认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文化观念里,家长更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被指为精神有问题。而对于农村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的眼光几乎还只是投注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方面,学生的言行问题,教师和家长各自针对具体事件作一些简单的惩罚与教育,谁也没有想到要找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心理

3、学习方面问题。父母的希望、教师的期望和同学间的竞争使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厌学、考试焦虑等问题。

4、人际关系问题。其一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其二是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5、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农村的家长大多是农民,知识层次相对较低,也不懂得怎样去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遇到孩子犯错时,总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拳打脚踢,久而久之,就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6、挫折适应问题。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小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举措: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课多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小学生授课。教学辅导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学科知识的系统讲授,而在于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特别重视小学生的参与性和活动性,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于参与和活动之中。

2、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小学生健康心理的结构是多元的,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和人格因素构成的多系统、多侧面、多层次和多级水平的开放性的结构系统,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辅导不仅是健康心理辅导课的任务,同时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每一学科都要根据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健康心理的辅导作用,即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健康心理各要素全面和谐地发展。

3、与班队会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地接触小学生,通过谈心、交流,深入小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内心体验和烦恼;把握小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倾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队会。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及各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调整与辅导,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4、建立心理辅导室进行个案教育。心理辅导室由专职教师负责,持证上岗。心理辅导室的环境布置要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和适合儿童的特点。对辅导的对象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做好记录,尽量让所取得的资料详实。同时应向学生传授一些简单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学会放松,让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听音乐、体育锻炼等方法调节;学会倾诉。让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找老师、长辈、亲友谈心,找人倾诉,或者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学会行为改变,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不良行为进行训练、进行塑造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

第二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因为现在的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离不开这些环境,所以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与这些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1、家庭教育失当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十分深刻地揭示了家庭早期教育在一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虽不像正规学校具有系统的教学计划,但它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却有极为明显的教育和影响作用。这是因为,儿童在这所学校里所受到的教育大多是具体的、鲜明的、形象的、更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其特点是身教重于言教,榜样多于说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给孩子留下的影响极深。这所学校不仅信息源广泛,同时又传播和制造信息。这就是说,家庭教育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与社会息息相通的,可见家庭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3~6岁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家庭的情绪、文化氛围及其背景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奠基性的影响,尤其对心理健康影响十分明显。

因家庭原因造成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笔者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传统教育方法作祟——“棒打出孝子、出书生”的哲学,仍然深植于许多家长的心中,他们相信鞭下可以创造出奇迹,但是事实上却只创造了孩子的心灵伤痕与一大堆的心理健康问题。

②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有些家庭变传统的“棒打”为过度的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娇生惯养和“望子成龙”式的强迫构成了一对矛盾。导致孩子不懂得构建物质与精神生活,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③家庭不和睦——父母之间经常处于冷漠、情感纠葛、吵嘴、打架,甚至离异,而无心思给予孩子躯体上的爱抚、生活上的照料和情感上的亲近。致使孩子健康心理、人际交往关系能力的构建出现了问题或缺陷

第三篇: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范文

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韩爱琼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魄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我国著名德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詹万生主任更是精辟地指出:“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受到重视,成了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而我们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又慢了一拍!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存在以下几种心理问题:

一、自我中心

该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事例:我班里大多数是农村学生,我上课时,一个男同学和前桌发生了小纠纷,动手打了同桌。我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批评了他几句。可他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理直气壮地质问我:“凭什么说我?你再说,我打死你!”更离谱的是竟然从座位上起来拿了一根木棍朝我走来„„我上前制止,他竟然躺在地上大哭起来。我安慰了他很长时间,他才停止哭闹。

分析该学生就属于典型的自我中心者,这种自我中心危害很大,它会蒙闭孩子的双眼,会让孩子无法看得更远,严重者会导致矛盾的恶化,具有攻击性。

二、自私利已

在现今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看重实惠和物质利益,这种心态通过家长的和社会传媒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一些孩子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我做过小调查:你长大了做什么?孩子们大多回答是:将来赚很多钱;长大了做老板等等。对于有这样的想法的孩子我们不能完全地否定。但对一些孩子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总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手,看到别人有困难,不愿伸手援助,还暗自得意,心里等着看别人的笑话的现象,我们不能不深思,不能不产生忧虑。

三、脆弱的心理承受力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挫折,有人说:没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可观察身边的有些孩子,他们在面对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时,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觉得世界都在他眼前塌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理承受力甚至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

还有部分学生有以下心理障碍: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自卑感、受挫感、丧失自信、缺乏兴趣、忧郁、压抑、胆怯、畏难、自我形象降低„„

作为教育者面对孩子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不得不思索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进一步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产

生既有其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有:

1、家庭影响。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农村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确有一部分家庭勤劳致富,但仍有一部分家庭相当贫困,因此家庭教育,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校教育不当。

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仍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心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这也是农村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

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是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3、社会影响。

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氛围不浓,“小农经济”意识仍相当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普遍存在,绝大部分家长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农村经济较发达地区,对子女百依百顺,包办一切,在家备受父母、祖父母等几辈人的呵护,几乎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同时受拜金主义思想影响严重,学生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新闻媒体、网络世界对当今的农村小学生的影响也很大。

4、农村小学生认知评价水平低。

应对技巧差,因此面对父母离异,家长打骂、教师批评、考试失败等挫折事件难以正确对待,同时缺乏社会支持,特别是小学生年幼,心理尚未成熟,往往由于教师、家长的行为不当或社会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虽然正常的居多,但有问题者所占的比例也不少。因此不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德育的教育现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根据农村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征,加强学校常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的教育,重点摆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和

引导上,不要过多地传授心理知识,避免学科化和医疗化倾向,同时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及时咨询指导,矫正训练,提高其认知评价水平和应对技巧并予以适当磨炼,增强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学校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集体观念,二、提高认识,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使教师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作为农村小学,不可能配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那么大多就需要普通教师来“兼职”,所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使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克服的心理障碍。

三、开办家长心理学校,或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

特别是要转变家长的意识和改进教育方法,因为家长教育观念,教养水平,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特别明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甚至相矛盾最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此外,在德育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师生讨论、热线电话、举办各类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心理问题调查等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第四篇:供电公司农村“低电压”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农村“低电压”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管理层面原因分析

1.电压监测手段和方法不足,电压监测点不全面,使得对配变台区的电压分析不到位,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变电站母线、配变分接头和低压用户侧电压,没有建立有效联调管理机制。变电站主变有载调压、无功投切不及时,影响末端电压质量。

3.配变运行管理不到位。不能根据负荷实际情况调整配变容量,在负荷高峰时未能对配变档位及时调整(配变档位大多数都处于二档),使低电压情况时有发生。

4.对“低电压”用户用电性质情况掌握不全面,低压需求侧管理工作不到位,对负荷发展预见性不够,高峰负荷时时造成配变过负荷,对较大负荷用户错峰用电宣称和引导不得力,没能及时转移负荷。

5.供电线路和设备管理不到位,巡视检查不到位,存在隐患缺陷没有及时消除,引起线路损耗大、压降大。

6.对用户报装接电管理不够细致,大量单相负荷无序使用,造成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设备未处于最优运行状态,导致电压质量不稳定。三相负荷不平衡导致电压忽高忽低,影响电压质量。

7.需求侧管理协调机制不畅。在家电下乡、农业补贴的政策刺激下,农民需要向富裕的目标迈进,农业机械化是必然趋势。因需求侧管理复杂性,还缺乏有效跟踪手段,对于农产品等由政府实行补贴农产品加工机械所产生的季节性

负荷没有有效的调峰措施。在如何引导农民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加工措施不够,未能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保证农民增收节支省电的方法不够,还需联合当地政府,扩大宣传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二、技术层面原因分析

1.10千伏线路供电能力不足,供电半径较长。环县属庆阳市最北端的山区县,处电网末端,线路多为越山跨沟。地理位置特殊,送电距离长,网损偏大,是造成农村客户电压低原因之一。XX县10kV线路63条共3915.01944km,三分之一的线路运行年份逾十五年以上,主干线导线截面在LGJ-35以下的公用线路达38条,占全部线路条数60.32%,线路老化,损耗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负荷迅猛增长,10kV线路主线长度超过80km的有21条,分别为甜水116甜张线189.4434km、耿湾111耿秦线115.384 km、耿湾113耿四线93.09457 km、合道111合何线130.823 km、合道112合吴线133.849 km、合道113合演线161.89 km、合道114合陶线83.126 km、洪德113洪凉线170.3342 km、虎洞111虎凉线156.5287 km、虎洞112虎刘线136.2288 km、虎洞114虎小线185.792 km、环城121环凉线202.1996 km、罗山113罗南线158.43 km、毛井112毛车线175.713 km、毛井113毛芦线126.8 km、毛井114毛陈线119.095 km、木钵112木樊线152.5632 km、木钵114木胡线93.6863 km、山城11

1山吕线95.9007 km、杨旗112杨天线154.2983 km、杨旗113曲许线98.4243 km、占全部63条线路的33%。

2.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村一品”的农产品逐步走向市场,特别是受“家电下乡”政策的激励,空调等大容量电器普遍进入农村家庭,农村用电负荷快速增加,一、二期网改的标准已达不到要求,特别是农产品等加工季节性用电负荷大,需对台区进行增容。

3.低压线路供电能力不足,供电线径较细,供电半径较长。农网低压线路基本建设于一、二期农网时期,选型标准不高,低压线路经过长期的过载运行,老化现象严重。山区县,多山地,地广人稀,居民分散,供电负荷分散,供电半径较长。发生低电压情况时线路首端电压值211伏,发生低电压情况时线路末端电压值170伏(特殊时段为140伏)。

XXX供电公司生技部二O一三年十二月十日

第五篇:目前农村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目前农村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许锁领

和老外的交易“水平落差”正趋于水平,老外对我国采取了“阴谋”交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根据“水平效应”我国运用建国百十年的功力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借鸡生蛋,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科技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巧妙借用了老外几百年的发展成果。我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GPA占有量较小,但是总体综合国力已经堪称亚洲强国。这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显著成绩。但是,这个“水平落差”正逐步趋于水平,由于老外惧怕中国强大,对中国制造各种理由,限制他们较先进的科技等进入中国,我们和老外交往的“利益”正逐步被限制。老外开始对我国采取“阴谋”交易。

他们现在和我国交易的显著特点是:工业领域,运用于各个领域的先进科学前沿技术实施保守交易。农业领域,用粮食制造材油迫使我国人口吃粮大国改变种植结构,以粮为主,从而改变了我国农村人多密集型种植劳作的优势。同时,大量向我国输入各种资本,建造各种工厂,一是获取我国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大量圈占我国的农业用地,利用他们的集团优势通过市场经济规律大量盘剥中国无数的“单干小户”;二是利用他们的先进技术,以最小的零成本换取中国大量的不再生资源。他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正通过市场这个摸不着的黑手,无形中在左右中国的作为。这就是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得与失,得的多的时机已经过去,失的多的时机已经到来。所以调整我国内部改革思路是当今改革的重中之重,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改革思路急待调整。

国内外私营资本在中国的不断再生和扩张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农村也由生产型社会转为效益型社会,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单干体制不适于市场经济下的交易,农业交易获得效益甚微,因此出现了农民种地丰产不丰收,收不抵支的状况,大部分农民都对土地失去信心,于是外出打工,土地撂荒或改作它用已经成为当今农民对土地的最佳处理方式。针对这种情况国家虽然出台了土地流转的新制度,但是这种流转制度的弊端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不可估量的,农业等于跳出火坑又入火海,我曾在人民网三农论坛发表了《“土地流转制度”是在往农民“伤口”上撒盐往农村倒“制度垃圾”》一文,大家看过以后什么都明白了。

随着市场流通,各地地方政府竞争招商优惠政策的攀升,再加上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丰富和不再生资源的广博,促使国内外资本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再生不断扩张,城市规模在不断无限膨胀,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一天天增加,水涨船高,工人的工资不断提高。现在一个有点技术的农民工,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赶上他在家种两年地的收入,收入悬殊这么大,农民还种土地干什么?因此,中国出现了最直接的较农业收入高的“打工经济”,由于这种高收入“打工经济”的出现,使我国计划生育工作陷入瘫痪状态,农民超生的理论依据:“打工经济”的高收入,招引农村父母多生娃,生的娃越多,长大后打工的越多,挣的钱也越多,父母越享福。事实就是这样,现在家里有几个在外打工孩子的父母,衣食无忧,天天打牌。这样,一,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汽车和人争着吃粮,国际粮源紧张,给所有吃粮人口大国造成外部压力;二,一方面,我国城市,由于国内地方政府的盲目竞争招商,国内外私营资本不断再生膨胀,工厂用地不断扩大,致使城市在不断盲目扩大,侵占了大量的耕地;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散单干体制,极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效益型社会,致使农民常常丰产不丰收,常常收不抵支,于是出现了尽管土地人均占有较少,应该视耕地为宝,却出现了弃“宝”不要的撂荒怪现象;再一方面,高收入的“打工经济”的兴起,致使农民纷纷放弃农业,把土地转为它用或撂荒,同时,“打工经济”也刺激了人口生育的积极性,加之改革后的地方政府收入来源的严重匮乏,把征收社会抚养费作为一项大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地方政府表面上在控制人口增长,暗地里却千方百计怂恿有钱户超生。因此,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耕地在不断减少,人口在不断增加,是目前我国的最基本国情,一个更大的威胁正悄悄向我们走来,当耕地减少到一定数量,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时,我国就会大闹粮荒。穿的少,住的差,没有钱花不要紧,如果没有粮吃,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问题,生存问题是个大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中国将会大乱。

国家的某些对农政策法规和现实严重脱节

我国人大制定制度法律严重脱离中国实际,使中国农村陷入无为乱治状态,特别是《村民组织法》的颁布,给本来混乱的农村雪上加霜,把适合西方国家的“民主”生硬借用到陌生的中国农村,实施起来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在换界选举时,由于农民素质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他们都“任人唯亲”各家选各家人,还有的谁让超生就选谁,谁给的特殊照顾多就选谁,惧怕村霸流氓组织,就选村霸流氓组织,农民把他们的选举权当成了违法乱纪的筹码,当成了一种私利交易的本钱。这样选出的村干部,大都是大姓宗族的恶霸,地痞流氓,还有就是违法乱纪的投机分子。这些被选出的村干部,要么横行乡里专营投机胡乱施政,要么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工作,使农村工作陷入无为乱治状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资产全部“包空”,村基层政权失去所有执政筹码,加上脱离实际的“民主”,使村级执政主体,变成被执政主体。使村级失去“主政”的中心,我们知道无论任何朝代,任何国家,如果没有一个“主政”中心,都会出现战乱,都会严重祸及安全稳定,都会严重恶化经济发展环境。这样无为乱治下的中国农村环境,怎能发展农业?怎能维护粮食安全稳定?怎能搞好新农村建设?

还有就是分散的土地单干种植模式,不但没有市场优势,而且正严重的影响着高科技机械化的推广使用,一家一小块耕地,耕地不能成方连片,使大机械耕作起来非常费劲,使生产效率严重受挫,这种单干的体制大大阻碍了现代化,机械化农业的发展进程。这种不科学的承包模式,不但阻碍了现代化,机械化农业的发展进程,而且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严重不便,农民宅基地各自为占,不能统筹协调分配规划,因此也不能建设好整洁,功能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把有形的物权,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化为无形虚拟的财产权,才能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

社会各界对村基层政权不信任偏见是新农村建设最大阻力

我们知道,新农村建设主要靠散乱的农民,是太不现实了。由于分田单干后,政府和村基层政权退出对农业的直接管理,农民所走的是两种极端放纵的自由主义经营道路,这两种放纵的经营方式,使农民失去对土地经营的正常监督成本,一种是胡乱作为,把土地胡乱经营,致使耕地人为减少,另一种是由于懒惰或有其他求生门路对耕地经营不作为,把好端端的土地撂荒。三十年来,把农民由以“公”为主的集体合作思想,逐步演变为各顾各的极度“自私自利”的小农思想,现代的农民没有大局观念,缺乏整体利益思想,且长时间的无组织散漫。如果把农民当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角色,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结果是失败。

农村中的农民党员干部,是农民佼佼者的集合,他们经常受上级党组织的教育,和党心连心,和群众为一体,并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又具有农民的憨厚淳朴,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文化,比普通农民见多识广。在集体时,村干部和农民是血与肉的关系,分田单干后,由于征收提留农业税,村干部和农民产生直接矛盾,各个小报记者,不敢对有一定政治地位国家政府干部指手画脚,为顺民意,往往把无职无权的村干部当成一些权利腐败的替罪羊,说村干部在征地补偿上大贪特贪,这纯粹争眼说瞎话,征地补偿是政府当家还是村委会当家?说村干部贪污集体财产,我问一下:小岗模式的村,集体资产全部承包私有,土地全部自主经营,村干部又贪在哪里?这些对村干部的种种偏见和不公是新农村建设的无形阻力。事实证明,让村干部真正具有执政权利,是农村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南街村,华西村,大寨村等集体合作化的村,他们那里是比较安全稳定,经济发展又比较快,为什么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里的村干部说了算,能够统一统筹协调驾驭全村稳定经济发展的权力。所以说,要想农村安全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必须给村基层政权一定的执政权利,在每一个村都有一个“执政权力中心”,把散乱的和党离心离德的农民,组织团结在党支部周围。怎样完成这一过程呢?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想别人听从自己的安排指挥,要让其对自己死心塌地拥护,就必须建立某种利益关系,通过这种利益关系来达到自己权威的实现。在集体时,为什么老百姓都很听从党的领导,无论挖河修路,村党支部一呼百应,而现在,无论挖河还是修路,还是抗旱,还是招呼治安巡逻,无论村党支部怎样呼喊,为什么一个农民没有响应的呢?这就是在集体时,村党支部和农民之间有土地利益关系,村党支部有土地支配权作为执政的筹码,分田单干后,村基层政权和农民脱离一切利益关系,失去执政的筹码,所以也是去了农村政权。所以只有社会各界相信村干部,放权给村干部,从新建立起村基层政权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联系,为村基层政权找回执政的筹码,农民才会重新回到党的身边,农民们才能团结一心,群策群力进行新农村建设。

解决农村问题的具体良策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应怎样解决?怎样才能科学发展农业?怎样才能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怎样才能顺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胡主席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正是解决目前农村问题的指导性观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农村建设的主题。就请大家审阅一下我设计的解决目前农村问题的对策吧。

我们通过很多网友多边理论辩解和事实论证,任何形式的分田单干都不能发展农村,不能致富农民,不能解救农业,只有集体合作化才能解救“三农”出水火。我通过实践和多方论证,认为实施土地社区股份制集中管理经营,最适合市场经济下和科技机械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一,把农业企业化管理,以行政村为单位,把所有农民的土地按股份集中起来,统一经营,成立各种农业发展公司; 二,首先确立党管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这是中国一党执政的国情和历史血与火的选择所决定的,村党支部成员组成企业董事会,实现党企管理合一; 三,其次,有效保障每一个土地占股农民的基本权利,每一个农民股东对企业管理都有咨询权,监督权,建议权,和行政复议权;实现农民双重身份制,农民既是“企业”的股东,行使股东权利,又是完全自由人,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打工去向;既实现集体合作化集中机械化经营,又使农民永远不失去土地,保障了农民的最基本权利,农民无论走到哪里都有退路,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家”; 四,要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管理权,村党支部董事会可聘请具有“企业”经营能力的人作为企业的具体管理层,所聘请的“经理”“厂长”们,不一定是股东,只是打工者,而不是土地承包者,他们可按对企业贡献的大小,按工资或按奖金获得报酬; 五,城市有钱人也可以向任何农村通过谈判投入钱币作为企业股份,可以以股东的身份和农民享有一样的权利,这样,为城市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农村发展资金不足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有力的统筹城乡和谐发展。这就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下和科技机械化发展水平下,我的集体合作化和实际相结合的具体理论的一种实践模式理论的最高升华!请大家讨论。

未来农业的展望

我们只要找出桎梏三农发展的问题症结,并优化农村各项改革,我想未来的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科技化,机械化,现代化,企业化的高效率,高效益的农业生产经营,将是未来农业的主流。将来农业将会形成一个个具有高抗市场风险,具有市场经济经营实力的,机械化程度极高的集团实体,我国的粮食安全将不再是个问题,参与世界竞争将战无不胜。

作者单位:山东单县李新庄镇秦庄村党支部村委会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