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教师工作汇报 倪莺莺
青年教师工作汇报
——南汇四中 倪莺莺
第一次青年教师会议未能参加,但有幸在第二次会议中能聆听书记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提起笔来,似乎有些笔塞。一学期来,没有轰动的大事,也没有令人忽然亮眼的轨迹。生活给予我的是更多的思考!
我是个严厉的老师,可是我喜欢孩子,喜欢每一个学生,我相信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喜欢我,但我依然能努力让孩子们喜欢我。我热爱工作,我自认为我有着优良的品质:自主、自律、自强。教学的事,我能自主完成;常规的事,我能自律做好;科研的事,我能自强不息。
一、教学
教学工作,我能以学生为本,立足课堂。为了更好地在课堂阵地上发挥最大的功效,我努力学习。由于工作的繁琐,很少有时间去阅览室看书,我自己掏钱买书、订报刊杂志,如《教育文摘周报》、《班主任》。睡觉前,总要翻阅一下。学校给我的学习机会,我也总能好好把握。通过学习,我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为了更好地在课堂阵地上发挥最大的功效,我推广已有的教学成果,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传授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就学生来说,它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学生倍感头疼的事;就教师来说,它是一个老师耗时最多,收效最慢的事,也是教师倍感头疼的事。我在教学中做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自主讨论推论验证论点,其次一起无拘束地探讨某种数学思想方法。学习后,在课余时间里让学生翻查资料,寻找相似的经典例题或演变例题做再次讨论。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思想的运用。
在班主任工作中,以身作则。初中生对于“美”一词认识较浅,他们往往会受外界不良影响导致产生不正确的观念。我首先以身示范,美不一定在于打扮,在于内在心灵,学会热心帮助,平等交往,团结友爱。
二、常规
常规,就是经常实行的规矩。应该说它是我们工作的最低要求。只有超越常规,工作才有可能主动、创新。我是这样理解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我每天坚持在学校认真工作,并能坚持带病上班。当要外出学习时,认真履行学校的调课和请假制度,帮助代课老师调整课程安排,抓好数学的后进生的同时,关心英语中后进生。并与其他任课老师沟通好,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能做到有准备、有成果、有探讨、有反思、有提高。
其次,加强家校联系。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平时,通过电话、家访等途径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请家长协助鼓励或帮助学生,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结合本班情况开好家长会,针对学生的现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尽快形成家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三、科研
勤于学习和积累,勤于调查和研究,勤于思考,并能积极投入到教改中。在学校开展的教改实验中,主动学习方案。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份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真挚的泪水,但同时我也收获了充实与快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用心去教诲我的学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2012-2-8
第二篇:《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莺的特性。
2、品味优美的语言描写。
3、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感受生命与自然的可爱。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分析归纳莺的各个特点。2.难点:(1)体会语言的优美。(2)学会细致观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在重难点的突破中结合学法指导进行教学。
2.教学中贯彻读中品味,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原则。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美好春光的诗,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大家集体来背诵一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莺歌燕舞图。莺是大自然杰出的歌唱家,它以其动人的歌喉赢得人们的喜爱和赞美,唐诗中还有很多写莺的诗句,能想起来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等。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诗句当中,莺给我们留下的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啼 对!莺的歌声,(啼声)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因此它进入了古诗中、春联中,成了吉祥喜庆的象征,成了春的使者。这是我们中国人对莺的看法,那么,莺在法国作家布封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的生动描绘去认识,了解一下莺。(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介绍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939年起担任皇家公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的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册《自然史》。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说明文体。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能达到三个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拿出笔划出生字,并初步了解莺的特性。下面同学们看这些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阴霾休眠欢畅栖息涵养恬静无忧无虑 千呵万护销声匿迹迁徙
2、学生交流初读收获和感受。
大家读了这篇优美的小短文,必定获得了一些收获,总观全文,莺有哪些特性?它最突出的特性是什么?
——莺的特性是:活跃、灵巧、轻盈、好动,生性胆小,无忧无虑,歌声美妙。最突出的特性是:喜爱唱歌。
总结:莺是春的使者,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正是这“嬉笑打闹”、“唱歌传情”的莺所带来的。大家能很快概括出莺的特性,很不错!只是老师有点不明白,莺既然是春的使者,可作者为什么要先从冬天写起呢?
——文章并不是一开始就写莺,而是从萧条冷寂、毫无生气的冬天写起,引出鸟类的回归,唤醒大自然,然后再写莺的出现。这是把莺置于一个具体季节的背景中,像舞台人物的出场一样,先有一个蓄势的过程。这比那种开门见山落笔就对莺进行说明的写法,显得更有波澜,更富有文学性。
三、再读课文,找出文章各段的中心句。
1、中心句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或提示的方式来进行表述。一般情况只有一个中心句,它大多放在段首,有时也放在段尾,个别情况下才放在段中。陈述性的段有时没有中心句,但可综合概括出全段的中心意思。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四、再读课文,品味词句
读了课文,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莺的生活习性和情感世界,我们都会喜欢上这活泼灵巧的小生灵,那么我们再来细细品味课文,品读文章的精彩之处,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大家可以选择你认为说明生动的部分,仔细品味、揣摩,用“我觉得文中„„的句子(词语)很生动,理由是„„”的格式说一句话,进行小组交流。
A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学法指导:通过品味词语的妙用来品句子。明确:“唤醒”、“焕发”两个动词的运用,突出了莺的出现给大地带来了新的气象,饱含着作者对莺的喜爱、赞美之情。)此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品味,目的是进行方法的指导
B有些住在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同上题学法。明确:“住”、“钻”、“藏”等动词的运用,把小鸟人格化了,体现了莺的活泼好动、灵巧和生活习性的特点。)C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天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明确:本句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场面,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把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又饱含着作者对这种小鸟的喜爱之情。)D最后一段。(明确:这段介绍莺动听的歌声。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强调了黑头莺是众多莺类中叫得最好听的一种。它声音最流畅,歌喉轻快纯洁,歌声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唱歌的时间最长。“春天的唱诗班”,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春天众多的鸟类大合唱。这一段,作者把对莺的赞美推向高潮,“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多美的语言啊,在黑头莺的独唱中,结束了全文。这时候,作者情不自禁地写道:“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教师指导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自然从胸中流出:这是对那些争名逐利、煞费苦心的人们的含蓄地批判。试想,面对这样的幸福鸟歌唱,面对这样美妙的文字,那些奔忙于世俗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呢?)
教师总结:那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这段话:《大百科全书》中的说明是纯粹的知识介绍,语句精炼。
从前面同学们的分析中知道整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莺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传神,形象地表现了莺的特点,在使读者获得有关莺的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这一方法希望我们同学在作文中也要加以运用。
现在就让我们充满激情的来朗读同学们刚才提到的这些精彩的描写。生美读文中精彩的描写语句。(主要在2、4、6自然段中选取)
五、问题质疑
可让学生提问题,师生共同解决。然后出示两个问题:
1、本文着重写莺的可爱,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要写莺的不让人喜爱的毛色呢?(明确:本文是科学小品,科学小品不仅要有文学性,更要有科学性,所以必须让读者全面了解莺的外形体貌、生活习性,否则就起不到传授知识的作用。但这一节对莺暗淡毛色的描写,并不损害它在读者心中美好的印象。美好并不等于完美,美的东西也许总有一些让人遗憾的地方。莺之可爱,主要不在于它的外形,而在于它们活泼好动,无忧无虑对人们心灵的感染和触动。)
2、文章最后“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这句话有什么内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心中的无限感慨,自然从胸中流出。汲汲奔忙于俗世、为真争名逐利而煞费苦心的人民,面对这样的幸福鸟的歌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以这句话结束全文,发出感叹,流露出作者对莺和大自然中生命世界的喜爱和赞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带着喜爱和赞美的感情和语气朗读这一段。)
五、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练习
2、现在天空中的鹰少之又少,为什么呢?从而教育学生要热爱一切动物。
六、总结
作者运用抒情的、富有人情味的语言把普普通通的莺介绍得这样生动,带给我们这么多真切的感受,除了作者有很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外,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经过了长期的仔细的观察。据说布丰在写作《自然史》的时候,常常整天整天地呆在大自然中,细致地观察,认真地描述。看来仔细观察和准确生动的表达才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所在。
希望大家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这样才能把小动物描绘得逼真。
第三篇:莺教案
《莺》教案
备课人:初一语文:韩婷、王翠萍、刘玉兰、陈滢竹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二、三、积累重要的词语,掌握积累词语的方法。
了解莺的特性,学会寻找中心句提炼关键词的方法。明确文中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一、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科普文的一般方法。
二、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浓浓的语文气息。[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2分钟)
同学们,还记得白居易的诗《钱塘湖春行》吗?引领学生齐背。师借机导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莺歌燕舞图。莺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走近《莺》。
二、三、认定目标(1分钟)教师口述教学目标,学生倾听。教学过程(27分钟)
(一)自主先学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初步感受莺带给我们的欢乐,并根据老师提供的二个问题,试着进行概括。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了莺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
2、莺 有哪些特性?你是怎样从文中找出来的? 教师提示:先找每段的中心句,再从中提炼关键词。
教师的板书设计:活泼好动——性情可爱——快乐无忧、充满活力——生性胆小——喜爱唱歌
明确:
第二段:
“(它们)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着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先总写
接着就描写了莺在各种环境中的活动: “来到”“住进”“钻进”“藏进”
分写
结构:总分
(二)合作交流
品读课文,研读语言(10分钟)
本文融知识性和文学性于一体,是科普小品文中的佳作。语言生动优美,活泼自然,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样的美句,作一点自己的赏析。例如:
(1)“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莺的可爱性情。
记叙文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叫打比方。
(2)它只在树林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莺的生性胆小。
(3)“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运用反问和排比,描写黑头莺歌声的美妙动听,带给人们幸福美好的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一切小生命的赞美之情。
(4)第一段用了“唤醒”“吐出”“披上”“引来”“嬉笑打闹”“唱歌传情” 六个动词来描写鸟类给新春带来的生机活力。
(三)总结提升 说明顺序
1、本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构思巧妙。请同学们品读课文,展开探究学习。
教师提问:(1)如果删去第一段好不好,为什么?(2)如果删去最后一段好不好,为什么?
教师点拨:鸟类(引文)——莺(特性)——黑头莺(举例)
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个体的逻辑顺序。
(四)检测反馈
课本68页课后练习二:说明文语言表达的不同。课文
形象生动
富有感情 本文
简练平实
传授知识
第四篇:莺莺传
07110224 黄嘉杏
读《莺莺传》有感
很早的时候我便知道了《西厢记》,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那时历史课上,看完了老师给我们播放的《西厢记》以后,我就记住它了,因为它给人一种很幸福的爱情的感觉,它描绘的是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那时候我是知道它是经过改编的,但是我并不知道它的原作,也没有想过去看它。上大学以后因为选择了中文系,我才开始去接触古代小说,一次偶然机会,我看到了原作《莺莺传》后,我便对它印象很深刻,因为这与我的想像是有很大出入的。我觉得它的悲剧的结局让人感到很惋惜,这与改编后的《西厢记》给人的感觉很不同。
《莺莺传》讲述的是书生张生到蒲州游览偶遇崔家人,当时崔家人遭到士兵的追捕,二恰好张生与军人有过交情,便救崔家人于危难之中。张生初见崔家女儿莺莺时,就被她给吸引了,对她念念不忘。后来张生通过莺莺的丫环给莺莺带话,丫环红娘不敢,便提议张生写诗。张生于是写了两首诗让红娘带去给莺莺,莺莺当时是出身于士族家庭的大家闺秀,她约了张生出来,拒绝了张生。张生还是日日思念着莺莺,有一天,莺莺主动去看张生,待到天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后来,张生常常以文字来表达爱意,莺莺大多不看,脸上也不太看得出表情,张生猜不透她内心的想法。不久张生要到西边去考试,莺莺觉得他要弃她而去,便弹奏了一首《霓裳羽衣舞》,伤感得旁人都落泪了。张生离去后,考试不中留在京城,后又写信给莺莺,莺莺在回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张生的感情,她希望张生自己保重,不要记挂着她,后会无期。张生把莺莺的断肠信给自己的好友看,告诉好友他对莺莺的情意已断,好友讶异地问他原因,他说居然说莺莺是尤物,不危害她自身,就一定为害他人。他觉得自己的德行不足以战胜妖孽,因此只好克制感情。后来莺莺嫁给了别人,张生也另娶了妻子。
我觉得作品主人公崔莺莺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物,她有强烈的爱情需求,她渴望爱情,她喜欢张生,但是她却把自己的内心隐藏得很深,为了不让人察觉出来,她甚至还会在表面上作出完全相反的姿态,后来她终于踏出了自己主动追求爱情的第一步,在当时那么封建的社会背景下,她把自己献给了自己所心爱的人,但后来张生却因为要考试而抛弃了莺莺,这让莺莺的内心很受伤害。张生其实也算一个悲剧之人,一开始他对莺莺念念不忘,后来莺莺有主动接近他,可他却弃莺莺而去,后来又被莺莺拒绝,他便说莺莺是尤物,同时还把与莺莺一起的事告诉他人,在各自都成立家庭后,他依旧想见莺莺但却遭莺莺拒绝。
矛盾是这短篇小说的主线,虽然讲述的只是张生和莺莺两人的爱情,但是不难从短小的篇幅中看到两人的矛盾,他们在爱情面前放不开,不敢勇往直前,总是畏畏缩缩,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莺莺不敢完全冲破礼教的束缚,她想爱却不敢多爱,虽然有主动但最终选择了放弃。张生不想放弃对功名的追求,他想爱却不忍放弃前程。不难看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爱情虽然存在,但却并不是自由的。如果当时的张生在收到莺莺的信时,他能够为了心中所爱去争取一番,而不是与旁人说到莺莺是尤物的话,或许结局也就不一样了。毕竟莺莺是大家闺秀,有所顾虑也是应当的,她最终选择放弃或许也是因为张生爱的不够。
悲剧的爱情总是让人心伤,有情人难成眷属在当时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是在当时,莺莺能够主动找张生,这已经是很大的突破了,张生对莺莺的抛弃,遭到了大家的抨击,一个对爱情始乱终弃的人,总是不被世人接受。
第五篇:《莺》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概括每一段的段意,理解文章主要内容。2.了解课文所介绍的莺的特性。
3.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概括段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了解课文所介绍的驾的特性。
难教学点: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请学生解释自读提示中的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1)阴霾(mai):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2)休眠:某些生物为了适应不良的环境,生命活动降低到几乎停顿的状态,如蛇到冬季就不吃不动,植物的芽在冬季停止生长等。
(3)欢畅(chang):高兴、痛快。
(4)涵养(han):①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夫;②蓄积并保持(水分)。
(5)恬静(tian):安静。
(6)栖息(qi: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7)无忧无虑:形容没有一点忧愁的样子。
(8)千呵万护(hu):形容十分保护。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百兽物语》,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2.导语:在森林音乐会上,莺的歌声是最美的。不然诗人怎么会用管歌燕舞来赞美春天呢?这篇科学小品介绍了驾的科学知识,我想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三、正课
1.速读课文,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提问:课文共六段,试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第一段: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的第一个信息。
第二段: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欢。
第三段:莺的外形特征。
第四段:莺的生活习性。
第五段:莺生性胆小。
第六段:莺的叫声最好听。
3.提问:文章第一段从描写什么,引出说明的对象莺?
讨论并归纳:从萧条冷漠的冬季写起。
4.提问:作者用哪些词语写出冬季的萧条冷漠。
用“阴霸弥漫”“毫无生气”“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停止了”“停止了”“终止了”“失去了”“抛弃流放”“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被囚禁在山洞”。
6.提问:作者用哪些词语写出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信息?
“唤醒了”“焕发了”“吐出了”“披上了”“引来了”“生机勃勃”。
7.提问:莺科小鸟最多,表现在哪里?
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荫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森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到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8.提问;莺科小鸟最惹人喜爱表现在哪里?
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
9.提问:莺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
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10提问:等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l)莺的活动范围是花园里,树丛中,菜田里,在那里栖息、玩耍、搭窝、出人。
(2)到收获季节,它们开始迁徙。
(3)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
11.提问:莺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生怕胆小,常常躲避危险。
12提问:莺的叫声是怎样的?
黑头莺的叫声最好听、最流畅。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大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夜莺还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妙美的歌声。
13.提问:课文用文学的笔调描写写与课后练习三中《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对莺的说明文字两种表达各有什么特点?
课文用文字的笔调描写,写得形象、具体、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莺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感,使人爱读。《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对莺的介绍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写得准确、简明,给人以知识。
四、小结
本文介绍了莺科小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性格特征、声音特点等,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惹人喜爱,它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文章用文字的笔调描写,写得形象、具体、生动,表现出作者对营的喜爱之情。课文语言代美,值得品味。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