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大全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教师依据本节教学内容、课程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提前预设适合的课堂教学流程。好的教学设计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多种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为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每节课都是为了向学生传授一定知识,训练学生一定技能、培养学生一定情感的。所以,教学在教授一节新课时,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明白自己要“教什么”。不能海阔天空乱来一气,让学生听的茫然。
二、重点性原则
每个知识都有其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难以体会之处,那就是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去设计教学的地方。每节课必须都有主有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能自己理解的,老师坚决不去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能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总结的知识,老师千万不要图省时省力自己去总结,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能集体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让他们自己解决。教师只能把学生不能靠自己或合作解决的问题的关键讲解给他们,真正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
三、整体性原则
每节课都是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我们要善于把握每个单元的主题,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力争让每一节课都为整个系统服务。
第二篇:设计依据
一、设计依据
1、有关规划电力部门提供红线图。
2、国家和地方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二、设计范围及内容
设计范围:广元水柜路北延线电力管沟工程 三电缆沟设计
1、本工程电力线路等级为10KV,电力电缆沟采用混凝土预制U型槽,结构形式为暗沟,电缆沟净宽尺寸为1.0m×1.2m,在道路东侧布置,管线中心距道路中线12.4m,道路红线内侧0.6m处。人行道路面下敷设。顺道路200m内采用12孔排管过路一次。
2、电力过路排管采用φ200PVC-C电力管,壁厚8mm.要求管受压变形1/3无裂缝,耐压1Mpa/cm2。排管顶最小覆土不小于0.5m,当覆土小于0.7m时加钢筋混凝土包封。
3、工程设计电缆沟支架为单侧布置,若采用金属挂钩形式则为双侧布置。支架(挂钩)水平间距为1.0米,支架(挂钩)与预埋件可靠焊接。电缆沟是采用金属电缆支架或电缆挂钩由电业局提供要求后方才施工。
4、电力电缆沟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每块宽0.5米,每隔15米或道路交叉口,电缆沟T型口处留四个活动盖板,活动盖板上方的四个端角和中央分别用一块不同颜色的道板以示区别,电缆沟活动盖板做上“电力”标志,固定盖板接缝处用1:2.5水泥砂浆堵抹严密。
5、电力浅沟设计桩号与道路桩号一致,纵向坡度与道路纵坡保持一致。U型槽固定段需预留人行道砖铺设空间,检测活动段局部加高U型槽高度,活动盖板完成后标高和人行道板标齐平。电力井井盖标高和该点路面标高相同,施工开挖需复核标高后进行。如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可适当调整或联系设计。
6、电力管线外侧铺设一根50×5镀锌扁钢作为水平接地线,每隔10米设一接地角钢同水平接地线可靠焊接,凡焊接处均刷沥青防腐。具体做法见大样图。
7、施工前核实本次电缆沟及过路排管是否与已建的建(构)筑物有矛盾。
8、电缆沟盖板前必须将沟内清扫干净,疏通排水管,验收后加盖封隙。
9、其它未尽事宜,参见相关国家有关设计及施工规范,如有施工障碍,请及时与设计院人员联系。
四、结构要求
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砌体施工质量等级B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防类别丙类。排管,浅沟地基持力层为稳定老土,排管开挖回填采用良性夯实,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回填土应对称均匀进行,密实度≥0.85.六、其它
1、管线敷设必须在路基碾压合格后才能开槽敷设,遵循由深到浅的施工工序,控制好管线平面位置及交叉口标高。
2、每座井设置一根排水将积水排入就近的雨水井中。排水管管口均应设篦子。排水管采用增强型UPVC110聚氯乙烯排水管,坡度不小于1%.平面图中没表示排水管,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情况预埋排水管。
3、敷设镀锌钢管必须清除毛刺,管口刮光,管内吹扫干净,钢管连接采用套接,连接管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焊口应严密牢固,焊接处做防腐处理。
4、如果因用户原因有新增道路出口,在此路段的电力浅沟改为电力排管。
5、PVC管采用承插连接,接口务必严密,光滑。管内应吹扫干净。
6、管线施工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三篇:草 原教学设计
《草 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
3、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品读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草原风光片、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1、听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和人土风情的画片,请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听歌曲,观录像)
听了美妙的歌曲,欣赏了草原美丽的画面,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介绍作者,过渡:当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3、板书课题:草原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蒙的读音是“ měng ”,“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 ”,“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ì” “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不要多一点,“涩”不要少一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小声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可否用一个字概括?(美)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板书(美丽的风光 好客的民族)
2、再读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 草原美景 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四、精读品析,感受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3.汇报交流。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江心的愉快。
A比较词语:空气是那么(清鲜 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晴朗)
图片展示: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新”“明朗”的用法。B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清新”“明朗”的草原的那种高远辽阔的意境。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图片,结合学词,理解“一碧千里”
你能说出哪些表示“绿”的四字词语,结合理解下文的“翠色欲流”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结合学词:渲染
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
4、修辞方法体会
A:比喻,学生发言
B:抒情,师讲解抒情的两种表达方法:直抒胸臆,借物抒情 比较(4)和(5)句的表达方法,结合两个句子进行引导,领悟。5.配乐朗读,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五、拓展延伸
1.草原的景色无比优美,而草原的人民更是热情好客,下一节课我们去集体感觉草原人的热情,感受蒙汉人民的深情!(配背景音乐)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风情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板书设计
天空:清新明朗 美丽的风光
草地:一碧千里
16、草 原 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好客的民族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第四篇:原说明文教学设计
说明文教学设计
一、我说你猜。(2分钟)
同学们,喜不喜欢做游戏?今天我们玩个游戏,叫“我说你猜”。谁愿意参加?(先出文字再指名说)
逐句出示文字:
1、我是哺乳动物,在水中生活,我比大象可大得多呢。(鲸)2、一种新型玻璃,能调节室内光线,被人们称为“自动窗帘”。(变色玻璃)3、小动物,帽缨形的尾巴老是翘到头上,自己在下面歇凉。(松鼠)4、我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几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灰尘)5、一种文具,半圆形的,常在数学课中应用。(量角器)
指名一个同学,你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是因为老师的描述抓住了特点或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板书:特点、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说明文及常见说明方法。对本课的习作起到铺垫作用。)
二、你说他猜。(不下座)(3分钟)
好,接下来我们也学习用这样的方法描述事物,“你说他猜”。老师出示图片,一个同学说物品特征,另一个同学猜名字,谁来挑战?(先指名背对黑板,再点图片)
逐个出示4张图片。(手动)
1、西瓜。
2、筷子?(谁来补充?)
3、粉笔。(他主要介绍了粉笔的用途)
4、电冰箱。(谁来帮他描述?)
老师:下面我说你猜“看着圆,摸着麻,包着一肚小月牙。”(橘子),你们熟悉吗?那说说你印象里的橘子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有了上一个环节做基础,孩子们会学习利用上述方法和语言学习说明一个事物,既激趣,又训练了语言,还自然导入课题。)
三、说橘子。(30分钟)
1、各自说橘子。(2分)
(设计意图:唤起孩子们对所要说明事物的生活体验。)
2、各自观察后小组互说(10分钟)看来你们对橘子都有了一些了解,课前老师送给每个同学一个橘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橘子,请大家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它,看看橘子的这些特点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可以介绍得更清楚。(3分钟)
哪位同学再来谈谈橘子啊?(8分钟)(随机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们学习调用多种感官对橘子进行全方位观察体验,并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事物说明白,说具体。并通过交流丰富对说明对象的认识。)
3、各自写橘子。(15分钟)
大家观察得真细致,有的同学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介绍,有的同学语言非常生动,也让我长了不少知识。如果我们的这些描述能按一定的顺序讲出来就更清楚明了了。(板书:有序)
接下来我们把你们观察的结果写下来,看谁写得具体有序。师巡视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环节的交流,许多孩子对橘子的认识通过自己观察、听别人介绍、老师的点拨积累了许多知识,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4、全班交流。(7分钟)
(1)师选一好文来读。师:老师听出你在描写**时打比方的方法很贴切,再读读好吗?同学们,你的**是怎么写的?来读读。
四、出示范文。(3分钟)
1、同学们,老师也把橘子的特点写成了一段文字。我给大家读一读。大家觉得老师写得怎么样?给点掌声吧。好在哪?(指名举例说)
2、如果给这段文字加个开头(板书开头、点击),再加个结尾(板书结尾、点击)就是一篇完整的说明文了。(板书:说明文)
五、布置任务,结课。(2分钟)
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出比老师更优秀的作品,想想不想挑战?好,(出示投影)。布置:入门级、挑战级、王者级。你的选择是——,好,你们都是好样的,祝你们成功!下课。
六、板书:
开头 + 特点(用途)= 说明文(说明方法)
第五篇:现代教学设计依据教学设计理论
现代教学设计依据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对于每个阶段都分析得细致透彻,这样,教师能在重点关注“导学”的过程的同时,关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习任务的目标达成,资源提供,学习方法,评价落实,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现代教学设计并不是对传统备课的全盘否定,而是与传统备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历史继承性:都是课前的教学准备,有各自的具体环节,包含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考虑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必须形成一定的教学实施计划,有自己的教学评价,也都涉及到文字记载等。但现代教学设计又不同于传统备课,脱破了其形式和要求,实现了教学设计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体现了新课程精神和要求,是教学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现代教学设计广泛地运用了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实现了教学从自发的经验型向自觉的科学型的转变。
(二)、现代教学设计摈弃了“教学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三)、现代教学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单向式的教学程式,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多向的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
(四)、现代教学设计要体现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激励导向的评价观。(五)、现代教学设计适用的范围更宽,运用的资源更丰富,手段更先进。
现代教学设计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远远超越了教案本身,是对教案在三维上的扩展和延伸。它要求我们教师解放思想、放下包袱,用开放、创新的心态来对待备课,根据现代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备课,使新课程标准及其反映的先进理念在备课中得以充分体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据媒体报道,北京有一半的教师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想跳槽,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仍喜爱教师这一职业,因为教师的实绩跟学生的成绩相挂钩,其压力太大了。我提倡现代教学设计,绝无意要给我们教师偷懒找借口,只是想在教师负担(比如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更重时,让我们的学校领导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检查教师备课的方式方法,使教案得以升华,也对教师多一份关爱;同时让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备课有所依据,更有实效,对备课更有积极性,有较多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充实发展自己。一句话,教师要苦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