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邱学华老师的报告有感
学习邱学华教授的报告有感
他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法专家。他十六岁当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十七岁转正二十岁当了中心小学校长。近四十多年来潜心于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十几部研究专著,在国内外发表了几百篇学术论文,并在全国作了几百场学术报告,介绍了他几十年来教学研究成果。他既进行理论研究,又亲自参加教学实践,把理论紧密地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邱学华老师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其独具风格的数学教育观。被称为“小学数学抬头兵”。邱学华老师的数学教学的基本思想:
1、继承传统与学习外国相结合;
2、加强双基与创新教育相结合;
3、学习系统知识与密切联系实际相结合;
4、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5、模仿记忆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6、愉快教学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7、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8、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相结合;
9、结果惟一性与结果开放性相结合;
10、重视结果与重视过程相结合。
邱学华老师的数学教学的基本策略:
1、培养一个兴趣
2、狠抓两个“基本”
(1)口算基本训练;(2)应用题基本训练。
3、体现三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让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2)以自学为主,指导学生自己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课 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3)以练习为主,一节数学课应以练习为主线,设计一个多层 次的练习系统。
4、做到一个观点;两抓;三看;四个当堂;五个“一定要” 一个观点: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
两抓:一抓尝试自学,二抓练习达标;
三看:一看参与面,二看练习面,三看开口面;
四个当堂:
(1)当堂完成作业;(2)当堂校对作业;
(3)当堂订正作业;(4)当堂解决问题。
五个“一定要”:一定要看书,一定要讨论,一定要提问,一定要一半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一定要达标。
5、应用五步教法
他提出的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是五步: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提出问题,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即是先质
疑。
第二步:自学课本(用尝试题引导学生自学课本,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即是学生自学。
第三步:尝试练习(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即是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第四步: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出现不同答案,让学生讨论,自我评价);即是讨论、合作、交流。
第五步:教师讲解(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即是后教。
6、实施六段结构
六段结构是指六段式课堂教学结构:
第一段:基本训练(一开始进行口算或应用题基本训练);
第二段:导入新课(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课题,明确教学目标);
第三段:进行新课(这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采用先进的、恰当的教学方法);
第四段:试探练习(这是一种试探性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第五段:课堂作业(集中巩固练习,做到四个当堂);
第六段:课堂总结(做好结束工作,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收获)。邱学华老师的课题教学基本操作方法
(一)、“三字”:趣、实、活
1、“趣”——上课首先要上得有趣。
2、“实”——上课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知识,练好基本功。
3、“活”——课题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跃。
(二)、十二条建议
第一条: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第二条: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第三条: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第四条:先让学生尝试,鼓励创新精神;
第五条:强调主动参与,摆正主体地位;
第六条:允许学生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第七条: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合作意识;
第八条:控制教师讲话,多留练习时间;
第九条:及时反馈矫正,练习当堂订正;
第十条:加强动手操作,运用现代手段;
第十一条:内容不要太多,把握教学节奏;
第十二条:实施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初识邱学华,是在2010年5月23日,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本打算可以好好休息、给自己全身心放个假。但听说是个名家,所以欣然来到万佳报告厅,汲取营养、过个充实的周末。
当我来到报告厅时,邱教授早已坐在报告台上,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给人亲和的感觉。资料出示后,我才发现他已经76岁高龄了,他给我们展示出来的远远比这年轻多了。也许这就是大师的魅力吧!
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创建了“尝试教学法”,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教学内容理解深刻了,学习成绩提升了,知识技能巩固了,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养成了。
通过他的讲座,我明白了“尝试教学法”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它的教育学原理是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尝试中获得成功,在尝试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我们一直提倡以学生为主,可是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例如:小组合作、同桌交流。实则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其实永远处于被动状态。我们的模式是先讲后练,先讲后练学生根本就没法主动,所以老师只能领着学生跟着教案走。还是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尝试教学法”是先练后讲,学生先练时必定遇到困难,所以他会自主学习课本,在课本中寻找线索,然后会主动请教别人,当
还是存在一定的困惑时,教师在进行点拨难点,这样学生就被推到主动位置上,通过自己来体验学习,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我们就做到课课清、堂堂清。所以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就将减轻,课外做预习、做明天讲课的内容,我们教师就可以将精力放在难点和学困生身上,这样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教学方法吗?其实尝试教学思想自古有之,殷周时代《易经》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春秋《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纪》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现代叶圣陶说惟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在这次讲座中,初步了解了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
方法真的不错,也许这样孩子真的可以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但并不是单纯的运用尝试教学法,而应该和各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整合起来,才能起到互相交融。
试着做一做吧!也许真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篇:读邱学华《尝试教学法》有感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读书心得
陶发键
一、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可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自己说:“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从教育心理学看,儿童有了注意方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问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三、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办法,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表扬。我的信条是: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使学生喜欢学教学;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千方百计地去表扬学生。
四、先让学生尝试,鼓励创造精神。
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办法。传统教学模式大都是教师先讲解,学生照着教师讲的去练,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为什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了好多年,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是一上课学生还是被动?就是因为采用先讲后练的传统模式,学生已经定位在被动接受的位置,怎能主动起来呢!
五、强调主动参与,摆正主体地位。
只提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不够的。参与有两种:一种是被动参与,教师设框框,学生来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主动积极地参与。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课堂上应允许学生抢答,允许提出问题,主动上黑板板演,可以走出座位去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总之,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才能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六、允许学生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要给他们提问的机会,并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勇气和习惯。一堂课可以有几次让学生提问的机会。自学课本后,教师让学生提问,“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教师讲解后和全课结束前,都可让学生提问,“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也可能幼稚可笑,教师千万不能讽刺嘲笑。否则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后他们就不再举手了。教师要耐心听取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大家讨论,由学生自己回答。
七、组织学生讨论,增强合作意识。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能改变教师一言堂,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
“学生讨论不起来,启而不发”,这是开始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和大胆发表意见的习惯是逐步培养起来的。起初多采用同桌二人议论的办法;以后可用全班讨论,听别人发表意见,再互相复述一遍;然后再试着分组讨论,分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4-6人为宜。
要留有充裕时间让学生讨论,不要走过场。不同意见可以争论,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说错了,也要设法让学生体面坐下。
八、控制教师讲话,多留练习时间。
现在上课最大的弊病,就是教师讲话太多,整堂课只听见教师的声音,直到学生做课堂作业时,教师还要唠叨,一会儿说要注意什么,一会儿说不要做错,不让学生安静一会儿。教师讲话太多势必占用学生练习时间,当堂做不完只能留到课后去做。这是目前学生作业负担始终降不下来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个弊病,要控制教师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以留30分钟时间让学生活动。教师讲话太多,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益,相反会使学生厌烦。学生课堂纪律焕散的时候,正是教师讲话时间太长的时候。只有从教师嘴巴上省下时间,才能多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
九、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处理。
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要及时反馈,及时纠正。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进步快。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必须达到高效化,因此课堂教学要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处理。
十、加强动手操作,运用现代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尽可能采用新技术,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多样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教具、学具、电教手段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等。教师有教具,学生有学具,为学生提供数学模型和丰富的感性知识,特别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学生能够一边操作,一边学习,这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
十一、内容不要太多,把握教学节奏。
“大运动量、快节奏”的做法并不适合儿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应该强调“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的办法。我的观点是,马马虎虎做十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道题。
十二、实施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班级授课制带来一个问题,“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怎么办”?过去没有正视这个问题,教学仍坚持“一刀切,齐步走”的办法,差生跟不上,只能过着挨骂的日子。学生存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分层教学包括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练习等,其中主要是分层练习。使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做到“培优辅差”。
第三篇:听邱老师作文课有感
听邱老师作文课有感
近日,我有机会听了邱静老师的一堂作文课,课堂上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印象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然流畅轻松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是营造自然流畅轻松的教学氛围的前提。如何在语文课堂,特别是作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邱静老师作文教学课堪称楷模。那么,她是怎样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呢?
一、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邱老师这堂课是“多角度作文”指导课。她首先放了一段录象。大体情节是,一位外国老师循循善诱地启发学生多角度看问题。录象中,老师出人意料地一步登上讲台,在学生们的惊呼声中,老师说:“怎样才能看到我们平常看不到的东西。你们都站上来看一看。”接着学生们一个个依次登上了讲台。这时候,屏幕上学生的欢呼声与上课同学的欢呼响成了一片。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屏幕上气氛轻松和谐,课堂上的气氛也轻松和谐,两者产生了共振共鸣。
二、学生自己的作文创设情境
学生自己写的作文,是他们自身的创作实践,是他们生活和知识的积累,也是他们自身情感流露。用他们自己的文章作为品析对象,使学生感到有趣、亲切、饶有兴致。
邱老师首先用两组作文题进行比较,作文题均出自学生平时的作文。如:“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与“养成习惯是我们的失败”;“也说孙悟空”与“一只流泪的猴子”;“花样年华”与“草样年华”等等。学生纷纷发言,表明见解,通过比较,同学们认识到,应该从贴近生活,贴近情感的角度去选材立意,才能写出好文章。整个比较过程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邱老师接着朗读了学生的三篇优秀作文。三篇作文写得各有特色,有的老练凝重,有的幽默俏皮。其实,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便是对学生的理解与肯定。她的朗读不时被学生会心的笑声和掌声所打断。此时,师生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这轻松愉悦的氛围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印象之二:实行民主教学,沟通相知相融相通的师生情感
课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向我展示的是张扬的自我。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如当邱老师举了自身的一个例子学生分析时,同学们各抒己见。邱老师前几天病了,但还坚持上课,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有的同学说,这是奉献精神,值得赞扬;有的说,这不值得提倡,身体是工作的本钱,治好病才能更好地上课;有的则说,这是对同学们的折磨,带病上课效果差,老师没精神,学生难受,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老师对这三个角度的看法均作了充分地肯定。师生从不同角度,通过语言交流,进行情感沟通。
课堂上,邱老师亲切地来回走动于学生之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讨论问题,像在探讨,又像在谈心。她的机智、幽默的语言,不时引来同学们开心的笑声。这堂课结束前,邱老师幽默地说:“讲到这里,我真想站到讲台上去看一看------”这时,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的笑声呼喊声响成了一片。有的甚至喊:“老师,您上啊!”高老师笑着说:“可我不能上。有位哲人说过,第一个敢于登上讲台的是英雄,这第二个------”“是狗熊!”有个同学喊道。“对!我可不做狗熊,我要爬到桌子底下去看-------不过是在家里。”这机智风趣的语言令人忍俊不禁。
这短短的一堂课,老师和学生既不是演员,也不是观众。老师是这堂课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学生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最佳境界,他们用精彩的自我演绎着新时代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四篇:学习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
学习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
边墙沟小学 李巧玲
身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一直希望在我的教学中能让孩子不再畏惧数学,而且从心里喜欢它。有幸看了邱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感受非常深刻。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简述如下:
一、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
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分组游戏竞赛、前置性测验及小组搜集资料报告等,这些都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
二、尝试题的设计,攸关于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儿童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列举法等。尝试题为整个尝试活动的灵魂,它深深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为唯有全神贯注,才能寻找解决尝试题的线索。因此,在设计尝试题时,教师更要多多费心,特别要注意能够激发儿童好奇的内驱力,许多概念及策略,便能水到渠成,建构于儿童的认知结构中。
三、指导儿童自学课本乃是尝试教学的特色。学生期待教师会提出何种尝试题,然后在尝试题的引导下,学生自学课本,获取课本中有关解决尝试题的信息,形成假设,再与小组成员讨论,形成共识,教师请儿童上台发表,若有不足之处,可请别组组员补充。此时,他组组员可提出质疑,亦可加以补充说明。教师在活动中不要急于评价,让儿童尽情发表意见,最后由教师或儿童整理归纳重点。
按上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儿童的学习动机相当旺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除了从课本得到解题的策略之外,更能从分组讨论中得到更多的解题的方法。
四、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儿童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答问答,或形成性评量等等。
应用尝试教学法后,可以发现儿童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可节省时间,多让儿童板演或共同订正。通过合作学习,大家都能彼此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儿童,都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有些人曾怀疑,在现有教材及紧张的教学进度下,为何费时地实施尝试教学法呢?我认为学生有了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自己学习,反而能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我想不管哪种教学法都不能死板地单独使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唯有配合创造性、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才能培养出高创造力的学生。尝试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兼具认知、情意、技能的良好的数学教学模式,值得大家试一试。
第五篇:《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读后感
《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听后感
大段小学四(1)班:阙检石
身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希望在我的教学中能让孩子不再畏惧语文,而且从心里喜欢它。本月我听了邱老师的《尝试教学法》,感受非常深刻。现把自己的想法简述如下:
一、我想一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如果安排在最佳时间,教学效果就好。传统结构把“检查复习”放在最佳时间里,是搞昨天的旧知识,可是转入“新授”时,学生已经疲劳了,新课的教学效果就差。新的结构把“进行新课”放在最佳时间里,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也集中,就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尝试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尝试练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便具有基本训练题、准备题与尝试题的进行。“温故知新”便是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学生从复习旧知识的活动中,其认知结构再度获得同化或顺应,也增强儿童的信心。进而利用既有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教师所提出的尝试题。
基本训练题与准备题的呈现方式,视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的题目和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常用的方法有快问快答法、前置性测验等方法,这些是学生较乐意进行的活动。
二、尝试题的设计,攸关于整个尝试活动的流畅性,多以发散型的多元思考题型呈现,且与课本的例题相似,让儿童藉以自学课本,操作学具及共同讨论,来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题的呈现方式可采用多元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列举法等。尝试题为整个尝试活动的灵魂,它深深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为唯有全神贯注,才能寻找解决尝试题的线索。因此,在设计尝试题时,教师更
要多多费心,特别要注意能够激发儿童好奇的内驱力,许多概念及策略,便能水到渠成,建构于儿童的认知结构中。
三、使用尝试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儿童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答问答等等。有些人曾怀疑,在现有教材及紧张的教学进度下,为何费时地实施尝 试教学法呢?我认为学生有了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自己学习,反而能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我想不管哪种教学法都不能死板地单独使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唯有配合创造性、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才能培养出高创造力的学生。尝试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兼具认知、情意、技能的良好的数学教学模式,值得大家试一试。
四;尝试教学法在学习时间上安排的非常好,能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让学生在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时,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练习时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帮助。做到“课内补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