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第一篇: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为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师生学习、掌握安全知识,保证教师安全工作,学生健康成长,人民财产不受损害,办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四有人才,特制订本措施及制度。

一、校内

1、每期开学前,学校组织专人检查校园不安全隐患,一经发现,能清除的坚决清除,不能清除的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2、开学以后,把“学习安全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作为开端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制订新学期个人安全措施。

3、利用每年安全教育日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

4、严格执行作息制度,不许过早到校,上课期间不得私自走出教室,更不许走出校园。

5、学生放学时,必须分班站好路队方可离校,上学只能走校门,不许抄小路、翻围墙。

6、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只能做学校允许的既有益于健康又文明的活动,不许舞棍弄棒、追逐打闹。

7、学校门卫不允许社会闲杂人员在校门口游荡,更不允许随便进入校园;校内师生不许随便引校外人员和外校学生进入校内。

8、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防疫任务。若社会上发现流行性疾病时,学校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请防疫站同志向师生进行防疫知识报告;若发现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学生,必须休学治疗。

9、后勤部门要经常检查学校的卫生设施、电教器材、体育器材,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修复,该报废的坚决报废,保证师生安全使用。

10、冬季师生在室内生火取暖时,要搞好通风设施,预防煤气中毒。

11、各任课老师不得随意驱赶学生。上课期间,不许把犯有错误的学生赶出教室,对严重违纪的学生,要采取严肃批评、说服教育,给予出路,不许让这些学生单独回家叫家长,严防矛盾激化,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12、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要认真组织,严格管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13、由班级、级段、学校组织的一切校外活动,都必须严密组织,置安全工作为第一位,保证活动的安全进行。防止由于组织不力而发生意外事故。

14、节假日期间,要建立值日巡逻制度,以保证学校财产安全。

15、机动车辆一律不得私自进入校园。

二、校外

1、在上、放学路上,不准随便在路上追逐,更不准私自到路边厂区和施工现场,这些地方不安全因素较多,私自进入,不仅影响工人的正常生产和施工,而且容易造成事故。

2、教育学生不得随意购买流动商贩的小吃和玩具,以便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和防止各类疾病的发生。

3、教育学生提高警惕,防止犯罪分子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上、放学路上要结伴而行,不吃生人所赠送的食品。不要生人所赠送的玩具,不单独跟生人结伴而行,发现行迹可疑人员,应想法告诉老师、家长或公安部门。

4、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不爬沟上崖,不上树、不到井边、河旁、危房、危墙等一切危险的地方玩耍。

5、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6、不经家长同意,不随意购买、燃放烟花爆竹;否则,不仅浪费钱财,搅乱四邻,而且容易出现危及自身安全的事故。

7、自己不玩火,同时要及时发现和制止弟弟、妹妹和其他小朋友玩火,以免引起火灾事故。

8、要做文明的游戏,不舞棍弄棒,攀高爬低等不文明而又不安全的游戏。9、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恶语伤人,以避免由于自身的言语和行为不文明而引起的被人打或械斗,以致于危及个人安全。

10、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不能吃腐烂变质的食品,在没有防护措施时,不接触患传染性疾病的人,不进入有传染性疾病的疫区。

三、交通安全

1、由于值日老师不负责,而在校门口造成的交通事故,要追究值日老师的责任。

2、各任课教师原则上在放学以后,不能随便把学生留下,若因工作需要留下时,原则上该教师应把学生送回家。

3、学校要求走读生在放学、上学时由其家长接送。由于家长不负责,而造成的事故,则由其家长负责。

4、学生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秩序,注意交通安全。只走人行道,不进入快车道,不能任意跨过公路,在规定的路口跨过公路时,要坚持“一站、二看、三通过”的原则;更不允许追、投、扒过往车辆。

5、为确保学生上、放学路上的安全,根据公安部门规定,学生上学一律步行,不准骑自行车进校。

四、责任

本措施和制度的制订在学校,修订完善在全校师生;落实有关措施在有关科室、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执行有关制度在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为保证本措施和制度的贯彻执行,特明确如下责任:

1、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以后,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责任大小由上级主管部门和政法机关论定。

2、校长作为学校全面工作的负责人,将追究下列有关人和事的纪律责任:①重大责任事故造成者,校长将要求上级主管部门和政法机关追究其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

②校长责成有关科室人员解决和落实的有关安全措施,因相互推诿,落实不

力,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由此带来的后果同校长共同承担纪律和法律责任;

③本文中的有关措施和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属于班主任及有关任课教师,如执行不力,贯彻不具体,一经发现,限期整改,若不执行,严肃批评,扣发奖金,直至解聘。若由此带来不良后果,同校长共同承担纪律和法律责任。

④本文中的有关措施和制度中,属于家长或监护人执行的,若执行不力,或拒不执行而发生的后果,由家长或监护人负责。

对本安全措施和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学校要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对执行好的,没有任何事故发生的班级,学校要给予奖励;对执行不力,要提出限期整改措施。

第二篇: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六、不在公路上学骑单车,不骑单车载人;

七、不在上学和放学路上玩耍、逗留;

八、不在井边、高压电线下等危险地方玩耍;

九、学习期间,不玩电子游戏;

十、不抽烟、不喝酒、不看黄色书画、不搞不正当活动

第三篇: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乌审旗职业中学安全教育制度

一、学校安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教育。

二、学校安全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安全教育;

2、消防安全教育;

3、饮食卫生安全教育;

4、用电安全教育;

5、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教育;

6、校内及户外运动安全教育;

7、防地震及它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

8、网络安全教育;

9、防中暑、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教育;

10、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

11、心理健康教育;

12、突发疾病救治常识教育。

三、在每学期初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四、明确安全教育目标: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安全,懂得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紧急状态下自救自护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抵御暴力侵害能力。

五、根据有关法规和学校的布局状况,并在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撤离、疏散、逃生演习。

六、根据地域、环境特点,把放假前、开学初、冬夏季来临前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时段,重点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卫生、校内外活动安全和防中暑、溺水、煤气中毒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并传授发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护知识和基本技能。

七、利用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针对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根据教育主题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八、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

九、积极发挥校外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每学期都要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安全讲座和考试。

十、加强校园安全法制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和设施,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课必须做到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建立稳定长效的安全法制教育机制。

第四篇: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市教育局要求,学校有对师生和员工进行安全法制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为此特制订学校安全法制教育制度。

一、学校安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同时定期对教职员工开展学习教育,使师生关注安全,知法、懂法、守法。做合格中学生、合格公民。

二、学校安全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安全教育;2.防溺水安全教育;3.消防安全教育;4.食品卫生安全教育;5.用电安全与防雷电教育;6.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教育;7.校内及户外运动安全教育;8.网络安全教育;9.防中暑、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教育;10.防台风、地震等紧急状态的安全与防护教育;11.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12.心理健康教育;12.突发疾病、疫情自我防护和救治常识教育。

三、学校应在每学期初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自我保护、自我救护的能力与意识。

四、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各年级段安全教育目标,形成层次递进教育活动。

小学1至3年级

了解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小学4至6年级 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坚持安全“每周一课”,做到每周有活动、每月有主题,将主题班会、办黑板报、每日读报结合起来,用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五、学校应根据有关法规和学校的布局状况,并在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撤离、疏散、逃生演习,提高应急防护和自救逃生能力。

六、学校要根据地域、环境特点,把放假前、开学初、冬夏季来临前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时段,重点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卫生、校内外活动安全和防中暑、溺水、煤气中毒,安全用电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并传授发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护知识和基本技能。

七、学校应利用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活动,针对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根据教育主题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举办一次安全教育板报。

八、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每周给家长发安全知识短信,提醒和指导家长教育学生在家中的行为符合安全要求。

九、学校要积极发挥校外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每学期都要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安全讲座或知识检测。

十、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法制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和设施,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课必须做到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建立稳定长效的安全法制教育机制。

第五篇: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一、学校安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教育。

二、学校安全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安全教育;

2、消防安全教育;

3、饮食卫生安全教育;

4、用电安全教育;

5、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教育;

6、校内及户外运动安全教育;

7、防地震及它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

8、网络安全教育;

9、防中暑、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教育;

10、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

11、心理健康教育;

12、突发疾病救治常识教育。

三、在每学期初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四、明确安全教育目标: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安全,懂得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紧急状态下自救自护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抵御暴力侵害能力。

五、根据有关法规和学校的布局状况,并在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撤离、疏散、逃生演习。

六、根据地域、环境特点,把放假前、开学初、冬夏季来临前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时段,重点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卫生、校内外活动安全和防中暑、溺水、煤气中毒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并传授发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护知识和基本技能。

七、利用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针对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根据教育主题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八、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

九、积极发挥校外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每学期都要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安全讲座和考试。

十、加强校园安全法制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和设施,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课必须做到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落实”,建立稳定长效的安全法制教育机制。

山甫小学 2012.2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