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学高为师演讲稿

学高为师演讲稿



第一篇:学高为师演讲稿

“铸师魂、强师能”演讲稿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荣丽丽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四年的师范生活,我只单纯地从这八个字的字面上感受到教师的伟大。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六年来,笔墨春秋,书写了我教书育人的酸甜苦辣;讲台岁月,浸透着我的不懈追求。我把自己的爱与责任,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上。

我是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也没有鲜花和掌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因看着发小成了个体老板,过着奢侈的生活,自己却守着清贫的收入,游走于物欲横流的今天而茫然、感慨、抱怨。但是,当我看到一双双可爱的双眸,面对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听到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时;当学生把我当做朋友诉说他们的喜怒哀乐时;当教师节这天,我一走进教室,学生齐刷刷地起立,异口同声地说:“老师,节日快乐!时,我欣慰地笑了,原来,不经意间撒下的爱的种子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的内涵,而始终坚守承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我们的责任。它体现在平常小事上,举手投足中。见面时的一声问候,归还东西的一声“谢谢”;弯腰捡起地上的废纸,随手关紧滴水的龙头;遵守时间,信守承诺;勇于承认错误,并立即弥补;衣着整洁大方,举止文明得体;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工作作风认真负责„„这一切都将化作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作为教师,我们甘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对大千世界,我们心怀淡泊,像春蚕,像蜡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谱写无怨无悔的人生,虽然平凡,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们的双手却托举

着明天的太阳。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们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根本。而精湛的业务能力就是教师的名片,是教师的形象。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不同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六年多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作为一位教师,不管你的“道”有多深,“业”有多精,“解惑”能力有多强,如果孩子们不喜欢你,那么,你所任科目对他来说也不会有多大的兴趣,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我们?我们又该如何传好这“爱”的接力棒呢?

首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业务通”。作为老师,如果你博学多才,课又上得精彩,孩子们才会从心里佩服你,从而把老师当做榜样去效仿,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你。

其次,我们应该放下架子,伏下身来,做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我们应该站在和孩子们同等的位置,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孩子,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怕老师,就能大胆地表现自己。

再次,耐心教导,开启孩子的心灵。我们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十分耐心,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耐心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和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以心换心,互相沟通心灵。

虽然我不指望能培养出多少个“姚明”和“刘翔”,但也绝不能让“姚明”和“刘翔”在我的手中埋没。正因如此,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尖浪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不再“高高在上,统领全军”,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自

练的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永不服输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的激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各位老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我们的人生境界,“铸师魂、强师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既然我们已选定教师这一终身职业,我们就理应甘于平凡,永葆一颗事业心、责任心,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用爱去浇灌学生的理想之花,让它来辉映我们美丽的人生。

第二篇:德高为师演讲稿

将爱进行到底

有这样一首诗:我是一个老师,我把手中的红烛高高举起,只要我的鸽群能翱翔蓝天,只要我的雏鹰能鹏程万里,只要我的信念能坚如磐石,只要我的理想能永远年轻,我情愿燃烧我的每一寸躯体,让我的青春乃至整个的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中升华,在血液的鲜红中奔腾„„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儿童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

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每次面对孩子们时,我感到神圣与自豪,因为我从事着绿叶的事业,我是人民教师!

是的,我们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我们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干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事业,我们将永远青春焕发。每天清晨,一声声“老师您早”那充满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圣洁的情、浓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我对教育事业更加深沉的爱,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清贫的,但是我们立足三尺讲台,手持三寸粉笔,尽情挥洒,画出天地方圆,导出数字方程,那化做皑皑细沬的粉笔灰,不正是我们光明磊落的写照吗?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传递文明信息的追求吗?诚然,在这个金钱社会里,我们无法与那些老板、那些经理相比,但我们可以体验到孩子们的纯洁与真诚,我们可以享受高雅与幸福。因为我们坚信,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颗纯净的种子,都会在老师的爱的沐浴下,长成参天大树,每一双稚嫩的肩膀都会在老师爱的哺育下变成我们民族的脊梁,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甘受清贫。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寂寞的,是啊,多少次夜深人静,当家人正被电视节目吸引的时候,我们还在灯下认真的备课、批改作业。多少个静寂的早晨,当启明星还眨着眼睛流连于清晨时,我们已经走出了家门,奔向自己深爱着的校园。然而,我们心中有千万份关爱,千万颗童心,我们笔耕校园,桃李滿天下,有谁还能说我们寂寞呢?

有人说,师爱是一场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有人说,师爱是一束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但我要说,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的社会不断和谐发展。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办公桌上的一束鲜花,上课前那清脆的“老师您好”,那将是一种身为人师的幸福和自豪!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红花绿叶的事业呢?有什么理由不去关爱我们的学生呢?老师们,让我们团结一致,并肩战斗,用心血点燃爱的火炬,用心血为爱插上腾飞的翅膀,让爱在蓝天白云之间自由地飞翔!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即使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我却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我愿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耕坛。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

第三篇:德高为师演讲稿

德高为师 奉献为荣

逸夫小学 张喜娟

古往今来,最强调道德的就是教师,之所以教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教师的道德要求超过了其职业要求本身。为什么呢?因为教师是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人,他对道德自我完善,对于专业的精益求精的修炼与其说是一种追求,不如干脆地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重任。

《庄子〃 养生主》说 “指穷于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句话浓缩为成语叫“薪尽火传”,意思是:柴烧完了,火种却留传下来,比喻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使学问一代代地往下流传。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字、竹帛、纸张及印刷术等的发明,使浩繁的人类文明得到了记载,并且有了传诸后世的可能,怎样把这种“传”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呢?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兴教育、办学校。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不只是为了昨天、今天,更重要的是为了明天,因此教师是本中之本,人类社会璀璨的文明之果,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启发,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教师是火种,他用知识、用文明、用真理去给后继者燃起希望,照亮通途。教师是桥梁,他把众多的身处“此岸”的蒙昧者或愚昧掮过去,掮到教化大开,文明鼎盛的“彼岸”去。

教师的道德品质随着不同时期的标准延续至今天,然而今天这个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知识与技术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不断更新的时代。科学的教育理念,睿智的思维品质,是现代教师在工作中增强自觉性和独创性,减少盲目性和盲从性的思想基础和智能保障,新世纪的教师,要想做到不辱使命,不仅需要有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研究作风”。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塑造年轻一代的心灵。青少年儿童单纯幼稚,世界观处于形成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他们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品质、知识、智能的发展,强健的体魄,都需要教师去培养。可以说每个学生的成长,处处都洒满着教师辛勤劳动的汗水,所以有人称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个比喻,说明了教师在培养年轻一代成长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之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直接作用于每个在校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去影响家庭和整个社会。因为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基地,学生一批又一批地由学校输送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学生的道德面貌如何,对社会有直接的影响,而教师的道德面貌对学生的道德面貌有重大的决定性的影响,教师的道德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教师的道德搞好了有利于“正本清源”,有利于纯化社会风气。

如果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其身心不正,言行不一,就会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受到舆论的指责。在社会上你千万不要听到“你枉费是个做老师的”这样的话语了。

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一项关乎民族兴旺发展的事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民教师,必须是“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先做到,而不能讲特殊而违其行之,不要以为自身的行为,只在和学生谈话时,教导时才执行,而要在生活的每一瞬间,都要谨言慎行,造就好自己。“智如泉涌,行可以表仪者,人师也……”授课者那种求人家一套,自己另行一套的教法,就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的身教是无声的命令,教师的表率作用是任何其他教育因素所不能代替的,它最有说服力。青少年儿童是最喜爱模仿的,因此教师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作风仪表,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人民教师,要比其他职业的人更加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要事事成为学生的表率。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德是首位,它与玉雕是异曲同工,应是文化、气质、内涵和修养结为一体。“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然而人民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我们从事的工作与祖国的今天、明天息息相关。我们更应该看到自己是在从事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是造就人才的工作。世界上难道有比塑造人更伟大更崇高的职业吗?如果有来生,那么我将依然选择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荣、最伟大的职业。

第四篇:学高为师[定稿]

学习师德师风的心得体会

----张雪娇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中华民族素有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让我觉得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 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 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 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重视教育队伍的建 设。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人们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经常不约而同地想到的就是教师的启蒙和榜样作用。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做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调整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规范,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尊重和信任学生,需要诉诸理智和感情,这种理智和感情的联系,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感情,孤立地看,只是师生之间的爱,其实这种爱,是教师对祖国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爱的具体表现。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只有是发自内心和诚挚的,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爱才有利于成才。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感情,同时也是一种不断深入的教育活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

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教师师德的自觉学习和培养,是行风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来筑起天底下最神圣灿烂的工作,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五篇:学高为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德者师之魂。”教师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怎样去做人和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要求。

一、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

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把自己的这份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来对待,从而会产生一种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并且具有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做一名好教师,还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而敬业与爱学生是分不开的。要爱学生,要让学生喜欢你。春雨能温暖冰封的泥土,朝阳能抚慰心灵的湖水,生命的歌声能唤醒一粒粒沉睡的种子。爱学生,就要像春风化雨般无声,让他成为莘莘学子心目中的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最为催人奋进的有效情愫,让他成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赏心悦目的亮丽景致。师爱应该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的权利,充分沐浴爱的霞光。留有死角的师爱是一种不公平的师爱,不成熟的师爱,因此我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特殊孩子,我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心情,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学习或行为习惯差而放弃他们,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为他们讲解。让这些孩子不断地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小学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要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此外,教师更应具有渊博的知识。有学者说“ 教师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他要教给学生的范围,要具有宽阔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渊博的知识能有益于增强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能以教书传知,育人感人,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平时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先进、观念更新,不教条守旧,带着微笑进课堂,流利、生动、自然地讲解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努力按照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和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努力创设一种竞争向上的学习气氛,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不教死书,死教书,不能像以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要更新观念。

做一个好教师应该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教师应努力实践,积极探索独特的教学方法,设计好每一堂课,尽量兼顾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易,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过程的情况要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学手段要做到与时俱进,努力掌握好现代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师应能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展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追求成功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一名好教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塑造学生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民主平等;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学生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立体的、运动的。

要成为一名好教师还应不断地改革创新,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地完善自己,因为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好老师还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势必会给人带来许多无形或有形的压力。学会如何释放自己,始终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一切,那样你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你工作中的压力,去克服种种困难和问题,使许多问题能迎刃而解。

好老师应该有着开阔的胸怀,勇于接受各种批评与自我批评,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等等。做一个好老师很不容易,对于一个年轻老师来说更是认识肤浅。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才有可能向之迈进一步。记得有一位老教师曾经说过:“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教育事业,每位老师都要热爱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把孩子估计错了,估计少了,估计小了。孩子们的事没有一件是小事。他们的事在老师心中应是大事,要事。把小孩子的事做好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做好了我们会感觉活的很有意义。“ 我想这大概就是好老师的典范吧。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老师。

做一名好教师应该成为我们每位教师终生为之追求的奋斗目标,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做一名好教师的崇高目标。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