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2010第一学期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期末试卷分析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2009---2010第一学期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期末试卷分析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试题内容丰富,侧重对生活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二、试题的优点:
(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学校生活为考查内容,对试题的考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事件去反映所学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判断能力。
三、答题情况:
试卷既考品德与社会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我会填,我会选,我是小法官和我会答。又有实践能力的考察,这次考试中学生的基础题都完成得较好,如我会填题,我会选以及我是小法官判断等,命题较为简单,失分率较低。“我会答”题来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哪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采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所以对这样的题在平时教学时应该给学生足够时间让学生探究,不应怕浪费教学时间和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不是用教师的讲解、点拨,取代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知识的建构过程。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及品德的塑造有很大的好处。
四、今后教学改进建议
1、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更要在教学中注重生活中的事例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既学知识,还能用所学知识来指导或联系生活解决生活问题。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认真书写(不写错别字)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3、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文 章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m 7
第二篇:2014学年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期中教研小结
2014学年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学科期中教研小结
五年级 张寅静
忙忙碌碌中,半个学期过去了,开学至今,品社学科在教研这一块仍以一人之力苦苦支撑,尽管是兼职,仍然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教研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研究以精品与常态并存为研究思路,借助研讨,关注并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规范。以教学案例的示范和分析为载体,帮助教师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以“常态课”为研究切入口,开展研究。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观摩,实践反思层面开展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从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走向德育经验的提升,从有效教学方式的研究走向有效落实能力目标的研究。从活动作业的有效设计走向德育价值的凸显。真正使教师的教学感性与理性交融,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2、加强对常态教学的研究。
提高常态课教学水平,落实德育教育功能。学科教师应进一步端正认识,深刻认识品社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上好每一节课 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和提高,使品社学科的教学内容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思想和言行,真正发挥和落实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
3、梳理五年级品社教材第一册的知识点。
为了更好解读教材,便于一线教师能顺利开展品社课堂教学,本学期我围绕“三维目标”对教材第一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通过梳理教材知识点,可以发现本教科书在设计具体内容和选择教学材料时,特别注意贯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融入到各年级的学习主题中,并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
4、组建一支品社学科教研团队。
加强品社学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了加强教研力度,本学期调整扩充中心教研组成员,以点带面,进行各年级各册教材的知识点的梳理;整理教案;收集课件及拓展资料;及时提供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需要,帮助班主任兼课老师上好各自的品社学课。同时积极发挥中心组学科带头人、中心组成员、教学骨干教师等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培植学科骨干教师队伍,扩大优秀教师队伍,大面积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教研团队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人文见长,塑造“明理、博爱、雅慧、灵动”的童园学生形象为目标,立足学科,细化目标,课堂落实、善思慧教。
下半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尽快建立起教研团队,围绕学校建设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第三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核方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2013学年第一学期测评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考核测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了解与深化,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
二、评价原则
评价的内容包括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每课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帮助和鼓励学生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正面反馈信息。
三、考核内容
1、课上学习态度占10%
2、课上课后作业占20%
3、书面测试占70%
书面测试内容:
为本学期所学知识(教材中涉及到的关于自然知识、历史知识、社会常识、法规、规则等),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结合教材学习的内容及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综合应用。
书面测试:
一、填空:30%
二、选择:12%
三、判断题:8%
四、连线题:32%
五、简答题:18%
四、测试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
书面测试形式:采用笔试的方式,开卷进行。
五、考核时间
第十八周书面考试时间:2014年1月2日
六、成绩评定
考核成绩不以分数形式给出,而是以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第形式给出,不分名次。希望学生通过此次考核,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有的放矢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103.12.18
第四篇:2013一2014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道题3分,共
30分.)
1、奶奶做好了饭菜,我连忙摆凳子,放碗筷。()
2、爷爷年纪大了,有爸爸妈妈照顾,用不着我去关心。()
3、爸爸下班辛苦了,我连忙把削好的苹果送到他手上。()
4、奶奶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5、在别人需要时帮别人一把。()
6、给同学取外号。()
7、与同学分享好书。()
8、李坚同学经常叫别人做作业。()
9、交通规则是专门为有车人制定的,与我们小学生没有关
系。()
10、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交通灯中表示通行的颜色是()
A.红色B.绿色C黄色D.紫色
2、下列哪种心情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
A.生气B.悲伤C.开心D.痛苦
3、报警电话是()
A.120B.110C.119D.1224、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它只有()次.A.2B.3C.1D.无数
5、发生火灾请拨().A.120B.110C.119D.1226、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A.看电影时不大声喧哗B.见到地上有纸随手捡起
C.将垃圾倒入垃圾箱D.有随地吐痰的习惯
7、邻里之间不应该()
A.和睦相处B.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C.一点小事情就斤斤计较D.有了矛盾协商解决
8、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的()为教师节。
A.10月1日B.9月1日
C.9月10 日D.10月9日
9、遇到了不会做的题,我不可以这样做().A.去问问老师B.去向同学请教c.找个成绩好的同学的本子来抄一抄
10、学校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是我们()的场所。
A.游乐B.学习活动C.旅游D.打闹
三、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报警请拨();发生火灾请拨();病人急救请拨();
交通事故请拨()。
2、消费者权益日是在每年的()月()日。
3、我们周边的购物场所有商场、专卖店还有()等等。
4、过马路时,应该红灯()绿灯()。
5、上下楼梯应靠()行。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学习中都会遇到困难,你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2、如果发生火灾,你会怎么做?
答案:一:1.√2.×3.√4.×5.√6.×7.√8.×9.×10.√
二:1.B2.C3.B4.C5.C6.D7.C8.C9.C
10.B
三:1.110;119;120;122;2.315;3.超市(答案不唯一)4.停行5.右
四:1.遇到不会的题我会去问老师或同学.(答案不唯一)
2.拨打报警电话.赶紧逃生.(言之有理即可)
第五篇:2009-2010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09-2010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与学,今天终于结束了本学期的最后一次冲刺,现就本次试题试卷分析如下:
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满分100分,分为听力题(15分)和笔试题(85分)。听力试题均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便于学生听并且作答。笔试部分继续以往的试题类型:单选题(15分,15个小题);完形填空(10分,10个空);阅读理解(30分,10个选择和5个判断);补全对话改变过去的出示所填句子只填代码,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完整填出所缺句子,难度有点加大;词汇填写仍是5个小空使用动词的正确形式,其中包含的语法较多,5个空分值虽然不大,但却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书面表达分为大小两篇作文。总的来说本次试题类型科学合理符合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的考察要求,题目难易适度,难易点结合有梯度,基本能够考核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得分情况:
听力部分得分较好,90%的同学都能及格,30%的同学可以得满分。出错多的题目是第一大题中的第一个小题,学生分不清“阅读 read 和 跑步 run ”听不出对话中的“read"。还有第二大题听对话和问题选答语中的第8小题,听力材料和问题的回答必须转换人称,学生忽略了,失分较多。第三大题听一大段对话选出连续的5个问题,材料虽然长,语速快,但是却是课本中的原模原样的材料,几乎没有改变。涉及到得问题中,有两个稍难Janpanese 和1971 ,失分多。总体而言本次听力试题,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笔试部分主要说一下书面表达,本次小作文是课本的原段落,只是挖去其中的几个小动词,(如feed ,do, play ,clean),只要是认真听课的学生都应该能填出,但是半数的学生不敢相信这是课文的原段,还在那里自创,结果形式变化了一大堆,没能做对几个,原因是学生不会审题,心中不默读几遍,前后句的意思还不太清楚就开始乱填,不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请求,70%的学生全对,20%的学生填对3个空。大作文给学生提示的内容太少,而且也没有给出开头,学生一时不知如何下手,脑中也没有整体的框架,没有好的开端就不会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仅有50%左右的 学生能得分(及格以上)。
今后的补救措施:
针对以上两题的分析,我认为今后必须过好听和写这两关。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课本配套的磁带,听力练习必须细致、到位,多次听而且每次听必须带着不同的任务去听,如果遇到疑难点教师必须想办法帮学生消化吸收。还可以找一些与课本配套的磁带供学生练习使用,只要功夫下在平时,考试时自然就水到渠成。
作文的补救方法重在平时积累,课堂授课时知识点的讲解要精细,要多举例,勤练习口头说和笔头写。课下作业布置也要以自编对话,自造句子为练习的内容和方向。同步训练与课外作业也必须布置小作文,最关键的是老师必须批阅,必须讲解,决不能流于形式,只布置不检查。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改进能将学生的成绩再提高一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