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沙龙经验交流
班级管理我一直在追求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就是“他律”到“自律”,所谓的“他律”就是学校的纪律,班级的各项要求和老师的苦口婆心来回奔跑去管理学生;“自律”是学生能够自己具有行为管理能力,班干部管理学生,学生自己互相管理,也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的管理理念。然而我们班还没有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不过我也是在尝试中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班级的变化,今天就自己的做法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
责任班级管理的灵魂
一:集体责任感——师生共同的责任
1.对班规的理解——班规,班集体的风向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不能没有班规。但班规不应是班主任或者学校强加给学生头上的意志,如果学生感觉到是强加的,问题也就来了,俗话说,哪儿有压迫,那儿就有反抗;虽不至于动刀动枪,但消极怠工是轻而易举的事,很易让师生关系紧张。我认为,如果这个班只有靠班主任的威慑力才能镇得住,那就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因为我没有三头六臂。如果这样,我只能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还要提高警惕,如果哪一天我也有事需耽搁,不闹翻天了吗?我的做法是每学期开学初第一次班会我都在和同学们制定班级目标,我在制定班级目标和班规时,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让同学们提出该制定哪些班训班规,我只提一些参考性的意见,虽然有些班规班训就是老师的意思,但是经过同学们充分讨论,充分讲道理,就变成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了,难道自己提出来的班规班训,自己还要反对么,所以学生遵守起来就容易一些,责任感就要强一些,就会认为是自己的需求,就会有责任去守护它。在上学期,高一新生刚入校的时候,响应学校号召,各班武装教室,制定班规班训,虽然我班稍晚一点,但是经过学生充分解读过的,在家长和学生心中产生了震动,甚至在住校生中秋晚会上,住校生还把它编成节目表演,他们认为,班训的提出,是他们的一大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风向标由他们来定。
2.遵守班规,维护班魂——每个人的责任
虽然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班规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班规不等于法律,即使是法律,也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何况也找不到一个班规可以包囊所有现象,法多则无法。我想到,美国的宪法内容最少,但最管用。如果把治理班集体仅仅寄希望于班规校纪,那是不现实的,是低层次的。在班级,我不断让学生认识到,班规只是一个最低的底线,不是我们成才的标准,就像一个人没有违法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优秀公民一样。班规只是对同学们容易忽略的几件事情做了强调,是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是导向性意见。更不能疑神疑鬼,认为制定班规就是和你过不去的,是专门针对你自己的,那班规就是你头上的紧箍咒,越来越不自在。相反,如果你认为班规是对你学习环境的一种保护,你就会自觉遵守,感觉到你就需要这样的班规。其实,一个上进的学生心中的是非标准,那就是最好的班规。不能一遇到什么问题,就搬出班规来对照,把它作为我们成才的标准。
为何把集体责任感定为班级的班魂?我在班上讲,集体强大了,个人才会强大。比如,你和一个七中的学生在一起,可能你是我们学校的第一名,实力比对方强得多,但是,给旁人的感觉,他比你强。看一个人,首先看他所在的团队,在一个集体里,个人的行为都必须注意到对集体的影响。我们提倡的有个性,是指思想上有个性,不是指行为怪异,在集体里,个人只是一个符号,为了强化这个观念,我班级凡是集体行动包括升国旗,必须先集合,提升班级的士气。心中有班魂,凡做事先想想对集体的形象有没有损害,班级是同学们的,老师不在的时候,学生的所作所为才能展示自己的的责任,才是人品的最好写照。责任多了,借口就少了。
二、不抛弃,不放弃,进步就是优秀——教师的责任要先行
虽然老祖先说过:“集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但像我们这类学校,要集英才,还有一个不短的过程,我们不能坐等英才的出现,不要想如果有什么条件,而是就凭现在的条件,我该怎么办?每一个同学都应该为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建设出力,而不是被动的靠班风
班纪来管束自己——这是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同样,一个老师只是坐等优生的出现——也是责任心缺失的表现。虽然我们的学生基础不一定很好,但是,他们都是未成年人,发展空间很大。“进步就是优秀”的评价观是教师有责任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的具体实践。社会上曾经流传的一句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句话本来是讽刺不正之风的,可我看用在教育上也挺合适。怎样成就一个人,培养他的自信;怎样毁灭一个人,摧毁他的自信。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就是要发现他身上的优点,让他感觉到还有长处、还有潜力,要对他有个正确的评价。要激发学生的潜力,就要宽容学生的错误,我给学生讲,一个学生如果三年一次小错误都不犯,那说明他没有进步,在学校,一个学生如果各方面都很成熟,还到学校来干什么呢?现在丢脸丢到同学们和老师面前,不算什么,今天丢脸是为了在社会上少丢脸。前提当然是不能故意犯错,无意中犯错误——允许,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嘛!
三、感动家长,激活责任——家长的责任是保障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监护人,如果失去了他们的配合,孩子的成长也就容易偏离轨道。很多家长想为孩子尽责任,但缺乏方法,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
家庭教育的缺失,从根本上是家长责任心的缺失。我力争做到“三谈”。利用“三谈”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家长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一是书面谈。对图书征订、书款收缴等涉及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通过家校通向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使用家校通,班主任和家长互相通报学生离校时间、回家时间、离家时间和返校时间,通过信息双向交流,消除了双休日、节假日学生管理盲区。尤其在安全教育方面,每次节假日,我们都会书面向家长提醒假期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二是电话谈。每学期都要登记家长的电话及变化情况。学生的特殊情况,我都要跟家长电话核实,防止出现管理真空;对请假的学生,离校前电话告知家长接,学生回家后由家长电话告知我,实现校内、校外管理的无缝对接。
三是会议谈。每学期都充分利用好全体家长会和单独会见家长两种途径,统一安排和特殊对待相结合,每次会见家长都要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和我们难得一见的家长见面沟通,告知学生表现,指导家长配合。
四、激活孩子责任感——受益终身
虽然有了老师的引导,家长的关爱,为孩子的成功作了铺垫,但激活孩子自身的责任感,才是关键,才是激活了未来。
结合校“三育” 要求学生要对自己的日常规负责。
1、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积极锻炼身体,做好“三操”;掌握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养成卫生保健习惯,讲究个人卫生;注意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好好吃饭,不挑食,少吃零食;学习、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心理健康,克服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心理上的偏差。
2、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包括按时到校、不迟到,带齐各学科学习用具
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3、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4、主动预习、复习,虚心求教,敢于置疑,不耻下问。
3、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的能力。
自己的事自己做(收拾书包,洗小件衣物、红领巾等);做事专心,有始有终;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做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遇到问题,自己设法独立解决;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洗碗、抹桌等。
4、对自己的品德负责。
遵守公共秩序,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爱护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建筑物上乱涂乱画。公共场所不随意怪叫、起哄。上车乘船、购物买票要依次排队,保持良好的秩序。
5、对自己的集体负责。
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观念;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高度的集体责任心,关心集体荣誉,遵守集体纪律(课堂纪律、课间纪律),维护校园、教室卫生;为集体争光,主动关心爱护集体的每一个成员;热心为集体服务,承担并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学会对他人和集体负责,(这个“集体”,不仅指班集体和学校这个集体,还指国家这个大的集体);
6、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就是孝敬父母、为父母分忧。
按时回家,外出打招呼,不让父 母担心;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爱惜东西,懂得节约;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小结:激活责任,需要智慧
要想学生成功、成才、成人,要充分激活孩子的责任,激活家长的责任,要激活他们的责任,不仅需要老师的责任,更需要老师的智慧。有了责任,苦不觉苦,累不觉得累,因为累中有希望,苦中有快乐。责任是学生成才的动力,是老师敬业的动力,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激活责任,老师须先行;激活家长责任,是保障;激活孩子责任,是关键;责任你我他,工作更有效,生活更快乐!
第二篇:班主任沙龙
小故事,大智慧
——高三级部召开班主任沙龙
孙晓红
为了分享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智慧,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成长,10月27日下午16:40,高三班主任“我和学生的小故事”主题沙龙在级部会议室召开。这里没有巴黎塞纳河左岸咖啡的香浓,却与“左岸”一样,是一个精神家园,是高三班主任的自由思想和理念得以迸发、碰撞的乐土。
面对文科班学生普遍比较细腻、敏感的特点,文科班的四位班主任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以情动人,以爱感人”的教育方法。马剑飞老师提倡良好的师生关系应从师生间的情感培植开始;颜瑞生老师倡导教育需要耐性、需要等待;张亮、田秀娟、倪蓓蓓老师则将更多的目光投注到了后进生的身上,他们一致认为后进生更需要班主任的细致关注和入微关怀。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和关爱。严媛、陈英、金交通老师提出了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表扬并激励他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与成长。
严俊老师提出了如何将班级常规管理与成绩两手抓的妙招;盛文新老师以一个非常平实形象的比喻“医治冻疮,有时候需要冰敷,有时候也可以热捂”揭开了他在教育过程中“严爱并济”的理念;王俊老师的一篇博客文章,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理性剖析自我、感性关爱学生”的班主任形象;孙晓红老师更强调从规则和品格的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
葛志平老师提出了“教育公平”原则,他强调每一位学生,不论成绩优劣都需要老师们的关心与帮助;程连营老师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讲述了他在教育过程中从学生那里得来的珍贵体验和感悟;王绪平、张颖老师则提出了借助任课老师和家长的力量以形成教育合力。
刘磊副主任充分肯定了每一位班主任的精心准备和教育智慧,呼吁大家在工作中更智慧、更艺术的去经营自己的班级。俞群祥校长助理对各位班主任的精彩故事提出高度赞许,并建议每位班主任在“体力与智慧”、“严格与艺术”、“关注与表达”这三组教育关系中做出正确、适合自我的抉择与均衡,争取更大的提升。
第三篇:班主任沙龙
如何教育和医治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每个班都有个别学生在课堂违犯纪律,影响他人听课,是极为不良的行为。这类学生一般成绩较差,厌学情绪较强。从一个班级的整体看,这类学生并不是很多,但影响大,不仅干扰同学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处理不适当,或不及时,还会影响班级集体的建设和形成,也可能使个别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心理不正常发展。
学生不守纪律,老师有责任,家长有责任,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也是其中重要因素,班主任要针对病因,开一个“药方”,上面写着“三味药”:自身感情的投入,家庭教育的配合,社会不良风源的堵塞。
首先是感情投入。
热情地接近这类学生,经常和这类学生谈心。他们学习不好,就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他。起初可能转变效果不明显。但班主任不能泄气,努力挖掘他身上的积极因素,发现他的优点。班主任就要紧紧抓住他的闪光点,在班级经常表扬他,有意识地让他这方面的特长和优点得到锻炼。这类学生虽然不守纪律,但自尊心很强,听到班主任在班级全体同学面前表扬他,开始会有些惊异,他们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班主任就要注视着他
们并鼓励他们说:“谁都有优点,只要你发扬优点,克服“毛病”,好好学习,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你一定也会成为一名好学生”。一般情况下,班主任的话,能深深地打动他们,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
其次家访。
为了教育这类学生,除了感情投入外,还要及时的跟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班主任进行家访时要做到不向家长告状,从不把人家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总是寻找出孩子身上哪怕一点点优点,转告家长,面对孩子的缺点,则以提希望的形式,要求家长协助配合。要把他们近来在校的积极变化和家长一说,家长格外高兴。因为家里明白,大人说他们,他们总不听,如今老师说他们现在变了,当家长的能不高兴吗?家长高兴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转机,对学生的教育带来莫大的自觉性。家长配合了,这就沟通了两个渠道。
再次,要采取有利措施,堵塞不良的社会风源。
一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上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的影响,科学强国的社会意识淡薄,厌学情绪严重。不良的社会风气对他们也有很深的毒害。为此,班主任首先要加强班级集体的建设,增加集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在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之中,要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接受教育。
这“三味药”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可以说是“对了症”。最淘气,不守纪律的同学变了。学习逐渐赶上来了,行为、纪律也都变得好了。
总之,作为一名的班主任,我们要把经验、方法、教育途径熔为一炉,化作春风、细雨,这样,那贫乏的心田才会得到滋润,沉睡的心灵才会被唤醒。
第四篇:班主任沙龙材料(模版)
尽心教学,提高成绩
让自己所教的学生学习好,让自己所带的班级成绩高,可以说是每一位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的最大心愿。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这个目标付出着艰辛的努力。我任教13年了,教过六个班级,我曾为班级的成绩好而高兴过,也曾为班级的成绩差而烦恼过,我觉得这也是为人师者必经的成长之路。回头想一想,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成功与失败中,而应总结经验教训,教好以后的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喜欢自己,树立威信。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自己的老师,才能听老师的话,爱学习。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从接班的第一天起,就要努力让学生喜欢上自己,你的课堂要让学生觉得轻松有趣,你的言谈举止要让学生感到敬佩,你的为人处事要让学生感觉大方豪爽。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羡慕的人,学生们喜欢你了,又怎能不听你的话呢?
二、与学生以朋友相交,走进学生心灵。
实际工作告诉我们,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十分想和老师打成一片的,这样他们心中好像有一种成就感和优越感。所以,没事和学生唠唠家常,下课和学生聊聊新闻,班里有人过生日和大家一起祝贺,时不时的搞搞赛歌会,有时让学生帮帮自己的忙,这些都会让学生很乐意。如果发现全班有什么共同心愿,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就满足他们,学生一定会特感激你,特崇拜你,师生都快乐,我们何乐而不为?还有一点,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爱听好话,鼓励与赞扬在教学中是少不了的,用句土话说,对学生要顺毛捋,哄死人不偿命,这招其实挺灵的,不妨试一试。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有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利用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是提高成绩的保障。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一定要抓住重点关键,让学生弄懂,课堂上一定要趁热打铁,多训练,千万不能磨磨唧唧唠叨一节课,课后留大量的作业,作业多是学生最反感的事,因此,有时候学生把今天的内容学习的很好,可以偶尔不留作业,学生会像得到了一个惊喜一样,爱死老师了,第二天一定会劲头十足得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学得轻松,而且你的人缘有又好了很多。
四、将心比心,理解差生。
我的班级也有差生,考试得个十来分是正常现象。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从来不强迫他们会这个,背那个,只要他们努力了就行,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打心眼里希望自己不好,他们也想学习好,只是智力上存在着差异。他们在班级里能遵守纪律,热爱集体,大家各尽其能就可以了。我也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抱怨差生拖后腿,毕竟全班成绩不是只取决于个别人,集体的力量才是最大的,这样的班级才会其乐融融。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一点体会,并不是提高成绩的法宝,因为我们都知道,学生的自身素质好坏才是成绩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只要我们用爱心对待全体学生,用良心对待每天的工作尽力了,就无愧于心。
第五篇:班主任沙龙发言稿(模版)
关注学生的情商教育
以往的观念认为: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力水平是第一位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什么是情商呢?
情商(Emof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EO)也叫情绪智商。它是相对智商(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把握和控制自己情绪、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不断激励自己和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一般认为情商包括自我意识、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人际关系的管理、挫折承受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情商高的孩子学习好。但我认为情商高的孩子不只是学习好,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很好的。这是因为情商和智商相比较的话,情商在人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要知道,我们的学生他们都是一些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但是大部分学生智力水平并不差,只是情商普遍比较低。我简单归纳了一下,情商低的学生有以下一些表现:
1、缺乏学习兴趣。
2、缺乏个人发展目标规划。
3、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4、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5、缺乏责任感和竞争力。
6、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孤僻、自卑、自负、脆弱、急躁、冷漠或易怒等)。根据这些问题,我结合我自己这几年班主任工作,总结了以下几解决方案。
一、注重信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争取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的职校学生由于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好而导致自信心不足,我们作为职校的班主任就应该想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我记得我今年带的这个班级里有一个男生,他的身体上有一点的残疾,从报名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了,我记得报名的时候他有点不自信,当别的同学都在跟我款款而谈了解班级的时候,他却在一旁默不作声,悄悄记下我的要求。当时我在心里就下了决定,我要一定要让这个学生在我的班级里不感到孤单、自卑、无望,相反的我要培养他的自信心。我发现他虽然身体有一些残疾,但是,他的成绩在进班的时候却是不错的,所以,在平时我总是会不断地鼓励他,让他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同时在班里也安排一个职务给他,让他也能为班级做出贡献,奉 1
献自己的力量。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不像开学时那么不自信了,什么都抢着做,在班级里跟同学相处也融洽。我很是开心,开心他能有这样的转变。
二、注重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
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合作精神的一个最好的途径。学校会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都是鼓励学生参与的。我时常会跟他们这样说:“重在参与,结果与我与你们都不重要,重点是你们在这样的活动中能收获很多。”而且我一般都鼓励他们能团体参赛的就绝不个人参赛,能合作表演一个节目的就尽量多表演一些,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结果我记得去年我们班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参与率都是第一的,就光文化艺术节这一块,我们班出了2个小品,1个朗诵,1个大合唱,1个主持人,2个舞蹈,在全校所有班级中排名第一,我只记得当最后在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宣布高一(9)班获得最佳组织奖的时候,我的心亦是激动的,亦满足的,我的这群学生们,为我班争得了不少荣誉,班级的凝聚力陡然上升。
三、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耐挫折能力很差。因此给学生补上挫折教育这一课非常必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明白许多饱经风霜、遭遇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为。记得去年我们班有一同学,他是班长,成绩也不错排前5,他帮我把班级管理得紧紧有条,他为人很热情,经常帮助班里的同学,积极的参加学校里的活动。但是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他由于太过关注这些了,所以一直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我想了想,觉得先不动声色的好,因为月考就要临近了。果不其然,在第一次月考中,他考的很不好,在班级排了20名以后,我明显感觉到他情绪的低落。课后,他主动找到我,跟我分析原因,说是自己做班长太忙了,以至于没有时间学习了,所以想不当班长了。我就跟他说,班长这一块老师是很肯定你的工作能力的,只是在前一个月你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你这一次没有考好,人哪能没有失败呢,只要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好好学习,找准方法,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便能取得进步,他听后点点头,保证下次考好,结果在下一的考试中,他又进了前5名。所以说,对待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有耐心,要不断的引导他,让他们能直面挫折。
曾经听过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对于班主任工作而言,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一个班主任不在于他当了多少年班主任,而在于他用心当了多少年班主任。
今天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我需要这样一种教育,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希望每一个老师能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来,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