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有趣的小发明

有趣的小发明



第一篇:有趣的小发明

有 趣 的 小 发 明

【设计思路】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和评价者。教师不是学生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管理学生。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对学生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学生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开展活动才能顺利进行。然而,方法的掌握并不是很轻松的事,需要老师悉心的指导,我认为在进行方法指导时老师应从简单易懂的例子中让学生学习,有利与学生更有效的掌握。

【教学目标】

1、掌握小发明的一些基本知识、技法,懂得如何去设计小发明。

2、培养学生对小发明的兴趣和创新的设计能力,养成对身边的事物细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如何选题,掌握发明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解决自己发现的事物中的不足之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今天你们都带了什么东西来上课?(指名说)

2、今天的课和平时上语文、数学课前准备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说)我们这节课跟平时的语文、数学不一样,只要你带上笔、笔记本,记录下你的想法就行,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有趣的小发明(课件出示)

3、同学们,我们学校是瓯海区唯一一所科技示范学校,学校的科技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特别是同学们的小发明作品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屡获嘉奖,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学校同学发明的一些获奖作品。

二、作品介绍

1、课件出示:加盖笊篱

这就是我们六(2)班季盈泽同学发明的作品

问:你们在哪里见过或者使用过笊篱?(学生介绍)它和我们平时用的笊篱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用处?

学生说,老师指导说清楚,同时强调这件作品还获得过市二等奖(让学生感受到如此简单的小发明作品能获得市二等奖)

2、课件出示;摔不倒的椅子

学生看图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经常看到同学们不小心将自己的椅子弄翻,既影响同学的学习又会损坏椅子,于是我们的这位同学就发明了这件作品。

3、课件出示;升降讲台桌

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发明这件作品?(指名说出作品的发明方法、作用)

4、课件出示:逃生楼梯

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它采取了什么发明方法?(指名说)

教师引导:利用了加一加的方法,将楼梯和幼儿园里的滑滑梯合并在一起,简单吧,可是这么简单的发明曾经获得浙江省一等奖。

5、课件出示:隔水垃圾筒、方便刷子

让学生说说作用及使用方法

【分析】一提到发明会让很多的学生,包括老师都会感到很难,不敢去尝试。因此,我在课开始时先去欣赏我们学校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明白我们身边的同学就可以发明很多的东西,而且还获奖了,小发明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难,以此来树立学生的信心,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小发明的兴趣。

5、看了这么多的小发明,你有什么话想说吗?(指名说)

6、你知道什么是小发明吗?

三、传授新知

1、小发明有什么特点?(先请学生说,再由老师进行概括并简要介绍)第一、小发明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首创新的制作办法,而不是仿制、复制原来己有的东西。这是最主要的特点。改进是不是发明?只要通过改进使作品有新的实用功能或新的使用方法,这也是一项发明。

第二、小发明的特点是“小”。所谓“小”,一是搞“小”的发明,而不是去搞那高深尖端的、难以办到的科研项目的大发明;二是不脱离青少年年龄小、知识量小以及经费有限等实际。

第三、小发明要具有实用性。制作小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能解决学习、生活、劳动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只供人观赏,摆摆样子。

第四、小发明是指科学技术范畴里的创造发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的创作,除了演奏乐器、操作工具的发明外,都不属于科学技术范畴,因此它们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小发明。

只有同时具备了这四个特点,才称得上是一项小发明。

2、什么是小发明?

课件出示:小发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

四、发明过程

同学们,小发明的确很神奇、很有趣。而且小发明也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能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也会像他们一样发明许多的作品,你们想不想去发明些新东西呢?那又如何去发明呢?

1、如何选题?

(1)首先我们必须注意生活、学习中的用具,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有哪些缺点、不足或使用不方便的地方。能够找出这些缺点,我们的小发明也就成功了一半。

(2)课件出示一些参考物品(这些东西仅供参考,还有其他一些东西你们在平时使用的时候感觉不如意的,也可以找出它们的缺点或不足之处。)

(3)指名说,老师根据学生思路板书,然后学生按照老师书写的格式自己上来写。强调只要写出物品名称和缺点就可以了。

【分析】让学生去找生活中一些物品或者学习用品的缺点,他们会感到并不难,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找出许多。但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方法,不要求学生所说的所写的一定要十分有价值,只要合乎常理就行,以此降低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2、发明技法

你们真了不起,能找出了这么多的缺点,但是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呢?老师先教给你们一些方法:(课件出示: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学一学„)

(1)针对具体作品进行讲解。

加一加:逃生楼梯是将滑滑梯和普通的楼梯组合在一起。

扩一扩:在原来的手机皮套外再加一层,用来放置备用电池。

变一变:易点蚊香是改变蚊香头的形状,将蚊香的头用刀割开减少点火的面积,使蚊香更容易点着。

学一学:升降讲台桌就是学一学理发椅子的升降原理发明的。

改一改:将原来木头结构的尺子中的一部分改成磁铁,用来吸住黑板,方便老师上课演示。

接着简单介绍其他方法。

(2)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刚才老师讲的方法,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东西小组讨论,说出自己解决的办法,好吗?当然,你想出来的方法必须要符合几个特点:(出示课件,“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

(3)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或者画出示意图。

3、展示交流

(1)小组派代表介绍,将自己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利用投影出示,讲解设想。

(2)请同学们根据发明的要求来评价一下,刚才说的方法你认为有价值、有意义吗?是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3)教师当堂进行指导,哪个方法好,哪个方法还需要改进。

【分析】结合具体的发明作品讲解,会让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其中的方法,从中模仿,打开学生的思路。为了避免较多无效的,不符合小发明特点的想法出现,因此在小组讨论开始就向学生讲明要求,使学生在讨论和评价时有了可靠的依据和明确的思路。因为解决的方法会很多,如何找到有效、科学的解决办法是这堂课的难点,所以我就采取先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评价,最后由老师指导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又能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和完善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

2、刚才我们在选题时由于时间较短,可能还有些更好的建议没有得以实施,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探讨。此外我们刚才的作品在实践中是否真的可行,还可以在课余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信息或者跟科技老师沟通,确定自己的设想是有价值的,我们就可以动手做了。

【思考】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小发明的一些基本知识、技法,懂得如何去设计小发明。培养学生对小发明的兴趣和创新的设计能力,养成对身边的事物细心观察的习惯。因此我想,既然是方法的指导课就应该结合实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熟悉方法并熟练的掌握,不能只关注理论的指导,那样学生不但很难掌握知识,在以后的实践操作中会无从下手,犹豫不决。同时更重要的是降低实践内容的难度,让学生觉得小发明并不难,并产生兴趣,积极地投入。如果操作的内容过难,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会有困难,就不能很好的掌握方法、技巧。因此,这堂课我在方法的指导上始终让学生感到制作小发明并不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获取方法,效果显著。当然,学生课堂上的想法和交流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发明的要求,可能会存在较多的不足,但是我想,我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注重学生过程的体验,至于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结果如何,会牵涉到许多的原因,只能在以后的课中逐步解决。

第二篇:变废为宝小发明

变废为宝小发明

一、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袋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第三篇:科技小发明

科技小发明、手工制作、小论文评选活动总结

杨崖集中心小学

为了进一步落实省市素质教育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开展了小学生科技小发明、手工制作、小论文的评选活动。活动之前,学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评选活动的相关事宜。各班主任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精心指导。在少先队大队部的带领下举行本次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基本上达到了人人有创意,生生有作品。各班所展示的小发明大部分都富有价值,实用性强;小制作普遍都精致美观,充满创意;小论文都比较贴近生活,富有新意。评审小组对展室规模、作品质量、精品推荐这三个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评选赋分,评选出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优秀奖各5名。

小发明、手工制作:张 琨宋宇轩王贤康张凯越张 博 小论文:薛芸王贤康陈永强路多花裴婧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小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为进一步落实我区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011.9.8

第四篇:小发明故事

小发明故事

一是发明方便面。日本有个经营饮食小店主叫安藤的人,每天看到许多人在饭店前排长队,等吃热面条,但面条要一碗一碗地做,顾客只有焦急地等待,浪费时间,很不方便!他便想到能否做出一种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发明了“方便面”,后来人们又推广到方便青菜、方便干菜、方便饮料等。

二是发明易拉罐。传统的玻璃罐头,打开盖子要用剪刀、螺丝起子,很不方便,后来一个小女孩从这个不方便产生创意,发明了侧拉环开启式罐头(易拉罐)。

有位学生名叫杨忠就是受到这样的启发,发明了方便沐浴器而获得江苏省发明创造三等奖的。他在沐浴时,用肥皂或用沐浴液来清洗皮肤觉得使用时很不方便,肥皂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滑掉,沐浴液常常需要往毛巾上倾倒,便想到做一个专用的能自动加液的用具,经过多次实验,发明了一种融擦身毛巾、沐浴液于一体,随用随压、使用方便的沐浴器。

凡是不方便的东西,如果从方便的角度想一想;凡是麻烦的事情从简单的角度思一思,可能就在这过程中,产生出新的创意来。

在世界上尽善尽美的事物是不多见的,引导学生对我们日常使用物品、工具多观察多思考,就会发现存在不合理、不科学、不顺手、不节俭、不牢固、不安全、不灵活、不省力、不轻巧的地方。认真地对这些缺点进行思考分析,就有可能对缺点加以改正,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有位学生名叫华洁,发现市场上的蚊香盘都无定时装置。晚上,当人睡着后,蚊香就一直燃烧,房间蚊烟较多,对人体有害(不安全)且浪费严重(不节俭)就萌发发明一种可定时的蚊香盘,把不能定时改正为可定时,设计为在蚊香盘底部刻有时间刻度,中心装有空心圆柱再装可3600任意旋转的金属滑杆,又在滑轩上设置任意滑动的薄铁片,当蚊香燃烧到薄铁片所在的位置时,就会自动熄灭。可定时的蚊香盘就这样发明出来了

小发明技法

⑴移花接木:是将某一领域或某物品已见成效的发明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等,部分或全部引进到别的领域,从而获得新成果或新产品的方法。如把不倒翁的原理移接在蚊香架上,就成了不倒翁安全蚊香架。有位学生名叫华昊,从中受到启发,根据乒乓球拍上各种各样的胶皮(正胶、反胶、长胶、短胶)能打出球路很刁的球来这一特点,把胶皮移接到足球鞋上,这样就发明了出奇制胜的足球鞋。

⑵倒转逆向: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求得新的思维方法。如,买草莓时要挑大的,红的。大家知道,草莓被阳光照到那面是红的,照不到的那面是青的。若在地面上放一个反光镜,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有位学生名叫浦晴岘,曾经发现雕冰的刀口都是硬的。她想能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把刀口变成软的,这样雕冰不是方便了吗?于是她发明了变金属刀口为化学“刀口”的精雕细磨雕冰“刀”,从而荣获江苏省高中组创造发明一等奖。

⑶仿生发明:就是利用仿生原理进行发明创造的技法。还是这位浦晴岘同学,她利用仿生原理设计出安全减冲撞力复合层保护头盔创新方案。该头盔设计成三层结构。最外层由易破碎的材料制成(好比人的头皮);中间层坚固壳体(好比是人的颅骨);最里层减震消力层(好比人颅骨内大脑组织外起保护大脑、缓震的滑液)内部再加上现有头盔装置,该方案荣获省创新方案二等奖。

铅笔的发明

1564年,在英格兰的一个叫巴罗代尔的地方,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的矿物——石墨。由于石墨能像船一样在纸上留下痕迹,这痕迹比铅的痕迹要黑得多,因此,人们称石墨为“黑铅”。那时巴罗代尔一带的牧羊人常用石墨在羊身上画上记号。受此启发,人们又将石墨块切成小条,用于写字绘画。不久,英王乔治二世索性将巴罗代尔石墨矿收为皇室所有,把它定为皇家的专利品。用石墨条写它既好弄脏手,又容易折断。176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水冲洗石墨,使石墨变成石墨粉,然后同硫磺、锑、松香混合,再将这种混合物成条,这比纯石墨条的韧性大得多,也不大容易弄脏手。这就是最早的铅笔。直到18世纪未,世界上还只有英、德两国切断了对法国的铅笔供应,因此,拿破仑发动了对邻国的战争后,英、德两国切断了对法国的铅笔供应,因此,拿破仑下令法国的化学家孔德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石墨矿,然后造出铅笔。但法国的石墨矿质量差,且储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掺入粘土,放入窑里烧烤,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既好又耐用的铅笔心。在石墨中掺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产出的铅笔心的硬度也就不同,颜色深浅也不同。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铅笔上标有的H(硬性铅笔)、B(软性铅笔)、HB(软硬适中的铅笔)的由来。给铅笔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美国的工匠门罗来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种能切出木条的机械,然后在木条上刻上细槽,将铅笔心放入槽内,再将两条木条对好、粘合,笔心被紧紧地嵌在中间,这说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铅笔。

发明家的小故事:圆珠笔的发明者

匈牙利记者比罗某次写稿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稿纸划破了。他想,要是把笔尖换成圆珠就好了。

于是,比罗去请教化学家奥基。奥基说:“笔尖换成圆珠没问题,可是圆珠的周围能漏出墨水才可以写字呀!”

比罗想,如果让圆珠转动的时候控制墨水的流量不就行了吗?他开始反复地试验。

1943年,比罗终于发明了依靠圆珠的转动送出墨水的新笔--圆珠笔。

圆珠笔用起来非常方便,价格又很便宜,所以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锯子的发明

传说,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很大的任务——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工程限期很紧。鲁班的徒弟们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但是当时还没有锯子,只有用斧子砍,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徒弟们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还是远远不够,耽误了工程的进度。那个年代,完成不了奴隶主的任务是要受重罚的,鲁班心里非常着急,就亲自上山察看。上山的时候,他偶尔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该可以锯断大树吧。于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一把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他用这个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铅笔,顾名思义应当是铅做成的笔。然而我们现在所用的铅笔笔心的主要原料却是石墨而不是铅。之所以称其铅笔是因为很早以前,人们的确是用铅写字、记帐。据记载,我国在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初期,就有人使用铅笔。在欧洲,早在希腊和罗马时期,也开始使用铅笔了。但这种名副其实的铅笔并不好用,铅条很容易折断,写出来的字迹颜色较淡,且笔迹模糊。

到了16世纪,英格兰人开始使用一种石墨条。起初它主要是被商人用于给货物做记号,因此,人们把它叫做“打印石”。相传,“打印石”是由一位牧羊人意外发现的。

1564年,一场猛烈的飓风袭击了英国坎伯雷的平原。风暴停息后,一位牧羊人赶着羊群路过大树旁。他好奇地走到树根坑旁,发现树坑里露出了一大片黑黝黝的石头。“奇怪,这是什么东西呢?”于是,他跳到坑里,用手去模“黑石”,手马上被沾得黑了;用指甲一划,“黑石”上便出现了一道痕迹。这种又黑又软的“石头”他从来没见过。

看着自己的一双黑手,聪明的牧羊人忽然想到:用它在绵羊身上画记号,自家的羊群就不会被认错了。他连忙采了不少“黑石”带走。由于这种“黑石”像铅一样,会使接触到它的东西变黑,因此牧羊人称它为“黑铅”。

后来,一位精明的商人看到了“黑铅”,认定这里面有钱嫌。当时英国的贸易发达,商人们做买卖时需在货物包装袋上标号码、写字,可生意人一直苦于没有理想的书写工具。那位商人挖掘出“黑铅”,将它切成条形状,用布包起来,贴上商标,卖给做生意的人。

其实,这种“黑铅”就是石墨。与真正的铅笔相比,它划出的笔迹粗黑醒目,效果好得多。因此,这桩“打印石”买卖生意兴隆,整船整船的“打印石”渡过英吉利海峡,被运至欧洲大陆,几乎成为各国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商品。

“打印石”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了它的不便之处:笔迹颜色太深,容易脱落;稍一用力,就会折断;书写时也容易把手弄脏。如何克服“打印石”的这些缺陷呢?直至18世纪,德国化学家法贝尔攻下了这个难关。

法贝尔认为:要改良石墨,必须将石墨研成粉末,然后将它和某种物质粘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目的。按照这一思路,他进行反复的试验,结果发现:在石墨粉中掺进一定量的硫磺锑和松香,经加热凝固后就可得到改良的石墨。它硬度合适,书写流畅,字迹清晰,也不容易弄脏手。为了保护笔心,法贝尔还用纸条裹绕铅心。于是,一种新式的铅笔诞生了。

1760年,法贝尔筹资建立了铅笔工厂,大量生产铅笔。其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而且还运往英国、法国等地。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后,英国、德国等邻国对法国进行封锁,铅笔运不进来。这对于法国的作家、画家们来说,无异于断了粮食。当时,有一位名叫康蒂的画家,下决心自己研制铅笔。

康蒂知道,石墨的数量很有限,必须用尽量少的石墨生产尽量多的铅笔。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在石墨粉末中掺进各种不同的物质进行烧制。结果他惊奇地发现:石墨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粘土,或在烧制时采用不同的温度,就能得到不同性能的铅笔心。1790年,康蒂分别制出了各种不同用途的铅笔。康蒂发明的笔使用效果好,颇受人们的欢迎。据说,拿破仑也很喜欢使用这种笔。

不过,不管是法贝尔还是康蒂发明的铅笔,都存在一个大毛病:书写时,稍不注意,笔还是比较容易折断。

1812年,美国有一位心灵手巧的木匠——威廉·门罗给铅笔“穿上”了木头外衣。门罗别出心裁地造出了有保护物的铅笔,即在两条小木条上分别开一个凹槽,然后在一个凹槽上放上铅笔心,抹上胶水,再将另一小木条的凹槽对准铅笔心就形成了现代的铅笔。为此,门罗还研制出了一种专门给铅笔心“穿外衣”的机器。

此后,人们根据各种需要,研制出了更适用的不同的铅笔。

自动铅笔是1822年发明的,并在英国设厂制造,不过工厂在1941年被纳粹德国给炸毁了。

2004年,我国制造了100亿只铅笔,基本上可以围赤道40圈。

法国人还将caoutchouc(一种植物分泌的胶,据说是西班牙语的caucho以及Tupi(来自南美洲的语言)的cau-ucha的组合)制成了橡皮,这样,写错的字终于了一不用面包屑去擦了。

法国人是铅笔的再生父母(是的,没有他们的话,也许全世界都在用毛笔了):1795年,Nicolas-Jacques Conté发明了黏土石墨混合材料制作工艺。1828年,Bernard Lassimone发明了转笔刀(或,卷笔刀)。1847年,Therry des Estwaux发明了机械卷笔刀。

第五篇:关于小发明的作文

关于小发明的作文

关于小发明的作文

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由于每天的作业很多,放学一回家,就要忙于做作业,直到晚上是十一、二点才能睡觉。特别是考试的时候,时间更紧了,人也更累了。不过有了这台机器以后,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我的这台机器可以随意[来源于www.feisuxs]变大小,大至一间房子,小至一粒灰尘。更可以佩戴在手上。它像手表一样的形状,更可以看时间。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真的手表呢。不过,在看时间的屏幕左右两边有两个按钮。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绿色的。红色的那个是放作业托板,只要把作业本放进去,看时间的屏幕就会停止运作,这时候,你只要看着屏幕,脑子里想着作业的答案,这个机器就会把你想到的内容写进作业本里。相当省时。有些人会问,如果想错了答案怎么办?不用着急。当你把你想到的内容输入进去以后,写出来的答案使用铅笔打印的。

这个机器会提醒你是否需要更改,如果说是,你就要选择题号,再更改答案。而绿色的按钮时在你更改完答案后,帮你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出错误的地方,再提醒你改正。

说了半天,也许你会问,这台机器叫什么名字啊?我就会告诉你,它叫——“小朋友吃棒棒糖”!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