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
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创新 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立足于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应该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技能型师资。具体来讲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质量 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在实践中修正、拓展和创新理论知识的习惯和观念。
第二,培养专业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既要学习基本的保教技能,包括儿童基本的饮食、睡眠、盥洗等生活照料技能以及弹、唱、画、跳、说、写、做、玩、教等教育活动技能;又要以基本的保教技能为核心去领悟和扩展不同情境、不同个 性差异中的变化无穷的技能技巧,突出教育技能的学习和教育机智的领悟。
第三,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包括育婴师、营养配餐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既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则是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所在。让学生通过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专业技能的实践锻炼,以及结合学习和实践的探究与研究活动促进其职业能力的提高。
第一,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更需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一部分可以由知识转化而来,但是更主要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加以培养。
第二,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清概念,必须、够用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大五大领域课程教学中学生模拟授课的比例,增大技能课程教学中学生模拟授课的时数;学前教育概论、学前心理概论、学前卫生概论以及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程的讲述应侧重学生在掌握基 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释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些普遍现象;应用写作课程重点让学生练习各种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技巧;音乐综合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更
重 要是使学生掌握音乐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熟悉音乐的各类音响元素特征、表现要 素和表现规律,增强乐感,提高对中外声乐作品的赏析、理解和演唱能力;舞蹈、钢琴和美 术课程的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技巧,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为今后从事幼 儿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教育科研基本法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的同时,重点学习毕业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这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第三,幼儿园见习、实习活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运用和提高。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每学年至少有8周的教育见习时间,学生8周的专业实习活动在第三学年,学生通过教育见习、实习活动,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技能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直接参与学前儿童的保教工作,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职业经验,透过幼儿园的实际教学反思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要使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的质量得到保障,必须有稳定的实习基地作为基础,同时,还要丰 富学生的见习、实习活动内容,带队教师要与幼儿园协商,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每项活动都有 所体验和尝试。
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资源两个方面。硬件条件主要指实训 基地建设,软件资源主要指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为一身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通过立足实践亲自示范、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运用先进专业理论思考教育问题和点评教育的实效性,组织学生参与“试教、见习、观摩”等实践活动,并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领会理论,活学理论。
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包括蒙氏实训室、感统训练室、琴房、舞蹈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求体现职业的真实情境,建立模拟、仿真、全真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幼儿园、各种培训机 构等等。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服务于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服务于课 程学习内容和方式的转变,从职业性、整体性、开放性、先进性等方面提升建设者水平。
第二篇: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摘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但是在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却相对忽视。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就其改进对策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幼儿园见习等内容,很多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并没有紧密结合幼儿教师的职业需求和发展需求,所以需要对目前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和发展,以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学前教育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幼教人才。
一、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有校内实训、幼儿园见习和自主顶岗实习等形成,这对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也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离幼儿园对幼儿教师教育素质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而言,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校内实训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
校内实训是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必备手段。但是由于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上的滞后,常常让实训教学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的校内实训通常零散的分布于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并没有制定系统、科学的校内实训实施方案,例如,在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的校内实训教学,通常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与美术系的学生共用画室,与音乐系的学生共用琴房、舞蹈教室来完成的,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实训教学只能在其他专业教学的间歇来进行,导致学生的实训实践过于零散,难以对学生的相关技能进行系统化的培养。
其次,在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训的计划安排上,也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其中“学”与“用”的脱节是最严重的问题,如学前教育专业对英语教材的选择,多是直接使用《大学英语》或《实用英语》教材,没有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特点,在实训环节同样脱离了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现实需求,“学以致用”也就无从谈起。
此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数校内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多是通过模拟教学的形式开展的,虽然模拟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设出幼儿园的班级情境,但毕竟与幼儿园的真实教学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有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开展模拟实训教学时,模拟教学环境的创设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学生模拟实训的现实需要。
(二)幼儿园见习不够深入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见习教学,由于需要学生真正进入幼儿园,对幼儿园的各项教学与保育工作进行观摩,明确幼儿园教师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才能实现良好的见习效果。但是由于有的高校同幼儿园沟通与协作的程度不够,所以没有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园见习创设良好的环境,从而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实践的教学质量。一方面,有的高校在安排学生幼儿园见习前,没有同幼儿园的领导进行充分的沟通,也没有安排相应的见习导师,所以导致学生的见习实践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有效的见习质量保障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对学生的幼儿园见习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见习缺乏足够的时间保障,尤其是当高校安排的见习幼儿园离学校较远时,学生往返幼儿园和学校的过程中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见习效果。
(三)学生的自主实习缺乏有效的指导
在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当中,有很多实习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自主到幼儿园实习的,在实习内容以及实习计划的安排上都是由学生子自己负责,最后提交相应的实习报告即可。但是由于学生在自主实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没有给学生配备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从而制约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当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地点之后,班级内学生的实习地点会非常分散,这就给学校派遣教师进行实地指导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学生进入顶岗实习环节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常会被幼儿园当成保育员或者配班教师来使用和管理,但是由于专业指导上的缺乏,很多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仍旧无法全面把握保教技巧、幼儿管理、师幼沟通等专业技巧。
其次,很多学生自主选择的见习幼儿园,都是一些民办幼儿园,有时到学校后会直接安排顶岗实习,没有相应的过渡计划和安排,导致很多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幼儿园的顶岗实习环境,严重时甚至会产生相应的职业挫败感,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再次,学生都幼儿园实习,常常会面临实习岗位工作单一化的问题,这就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全面的锻炼,进而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是一个十分系统、复杂的工作,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才能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校在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时,不仅要进一步完善校内的实训设施,如幼儿园教学仿真室、钢琴实训室、舞蹈实训室、绘画技能实训室、音乐综合实训室、婴儿教育实训室等,还要积极加强同校外周边幼儿园的沟通与协作,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逐渐建设一批能够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
(二)健全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的现状,为于有效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教师教学的随意性、主观性,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根据幼儿园教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及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以学生实践能力和教育技能的培养为评价重点,既要重视校内实训的考核,也要重视校外自主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考核。此外,高校还要重视对学生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工作,给学生配备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实训与实习计划,明确实践技能的培养方向,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是,要帮助学生及时予以解决,进而提高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进步与发展。
(三)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个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指导水平,是高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对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聘请幼儿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另一方面院校自己也要派教师定期到幼儿园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增强实践能力,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从而对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教师队伍素质和学历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
结语
总之,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实践教学给予更高的重视,在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教育形式和评价方式等,从而为我国学前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桂萍.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2]张彩丽.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方向)一体化见习实习模式的组织实施[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1).[3]蔡伟铭,马磊.对新办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道路的思考――以琼州学院为例[J].琼州学院学报,2012(04).[4]李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教育技能训练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1(17).[5]史丽君.应用型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学理论,2010(36).作者简介:
董爱霞(1982-),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第三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2012.4)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就业的岗位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和各大中型私立幼儿园、社区幼教机构等单位。用人单位对他们的专业要求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育技术能力强,吸收专业新知识快,熟悉幼教方法,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及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由此,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而在幼儿教师职业素养形成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地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
一、校内实践教学。
(一)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包括专业课程、技能课程以及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而且应特别重视声乐、琴法、视唱、美术、舞蹈等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所有幼儿园教学法课程更是应以实践教学为主。同时,课程教学的考核工作应突出技能考核。
(二)模拟试讲教学。
模拟试讲教学一般在第三学期安排在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室进行,学生事先拟定好详细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准备科学合理、富有吸引力的教玩具,然后完整地上好一堂课。教师现场进行点评和指导,也可以亲身示范。学生从语言能力、组织能力、演示能力、观察技能等方面获得了明显的进步,锻炼了胆量,形成大方得体的教态。模拟试讲教学作为联系中职课堂和幼儿园实际课堂的一条纽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虚拟教学能力。
(三)第二课堂。
切实加强学生的幼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唱歌、舞蹈、钢琴、手工制作、口语表达等七项基本的技能,具体包括:每个学生都能唱一首好歌、跳一支好舞、弹一曲好琴、画一手好画、写一笔好字、讲一口好故事、创编一首幼儿歌舞。可开展以下工作:
1、组建兴趣小组、社团组织。
具体做法是:依据学生能力和兴趣分专长,所有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选择进入六社团(具体的技能项目分演唱团、舞蹈团、演奏团、口语表达剧社、美术剧社、英语情景剧社),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专业辅导教师、专业培养目标与计划,期末各社团联合进行技能汇演、美工作品汇展,学生平时的社团训练考勤、训练表现以及期末汇演、汇展情况作为考核他们的依据。专业技能专项培养的全面实施让准幼儿教师人人具备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技能、素养和专长。经过一年的训练,特长生脱颖而出,二年级开始由特长生组成校合唱队、校舞蹈队、校演讲队、校演奏队、校美术队,同样每个特长队都有自己的专业辅导教师、专业培养目标与计划,以学生平时的训练考勤、训练表现以及参加校内外演出、比赛情况对他们进行考核、评价。
2、进行技能汇演、汇展
每学期期末由六个学生社团进行技能汇演、汇展;各特长生组成的特长队每学期参加校内外比赛、演出;每年5月份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中开展“红五月技能节”(弹、唱、跳、写、画);结合每年6月份毕业招聘会,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汇演以及手工作品展、美术作品展。
3、开展技能竞赛
每年4月份和9月份精心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全市、全省的中职学生技能大赛等活动,每学期都进行专业技能的竞赛活动,如:“书法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树立“技能标兵”,发放证书,给予奖励,激励全体学生积极投身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之中。除专业技能外,还要积极加强英语、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并组织各种各样的技能竞赛,引导学生的技能训练。
二、校外实践教学
幼儿园的见习、实习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实现幼儿园见(实)习制度化。同时积极推行“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校外实践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一)观摩性实践
即幼儿园见习。各学期根据需要安排时间不等的见习。如新生开学初,安排
一次参观或见习,增加专业感性认识,帮助学生了解今后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强化专业意识,提高专业兴趣,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教育很重要的一环。另外,结合幼儿园的重大活动,如幼儿园优质课、观摩课、“六一儿童节”、“亲子嘉年华体能展示”、“幼儿园环境创设大赛”、“激情圣诞节”等活动,让学生去观摩、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专业的认识与热爱。
(二)参与性实践
即专项实习。各学期根据需要安排时间不等专项实习,重在职业基本技能分项学习与训练。如一年级上学期结合《幼儿卫生保健》课程进行的一周保育实习;一年级下学期结合《幼儿教育心理学》进行的两周教育实习;二年级起结合《幼儿园语言(计算、音乐、体育、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随堂短期针对性实习,即课程模拟教学活动,包括观摩、设计、试讲活动。通过专项实习,使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提高了专项技能水平。
(三)整体性实践
即毕业实习。毕业前夕进行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内容包括幼儿园一日活动操作、保育、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全面体验幼儿教师工作、生活,综合运用各项专业技能,提高专业综合技能水平。
(四)综合性实践
即顶岗实习。三年级安排一年集中的顶岗实习时间,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将知识、技能、经验等能力要素转变成一定的从业能力,重在职业亲身体验和职业核心能力实践。
另外,除学校专门组织的幼儿园实习外,鼓励学生利用寒、暑期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到儿童早教、学前教育等培训机构中进行儿童美术、语言、舞蹈以及学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实训。
参考文献:
[1] 陈小燕.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2] 郑红梅.专业课程零距离教学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模式的建立[J].职教论坛,2008(04)[3] 秦金亮.走进全实践一反思性幼儿教育实践家的成长之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丛书)[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7(11)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理论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理论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创新 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应立足于职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应该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技能型师资。具体来讲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质量 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在实践中修正、拓展和创新理论知识的习惯和观念。
第二,培养专业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既要学习基本的保教技能,包括儿童基本的饮食、睡眠、盥洗等生活照料技能以及弹、唱、画、跳、说、写、做、玩、教等教育活动技能;又要以基本的保教技能为核心去领悟和扩展不同情境、不同个 性差异中的变化无穷的技能技巧,突出教育技能的学习和教育机智的领悟。
第三,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包括育婴师、营养配餐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既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则是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所在。让学生通过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专业技能的实践锻炼,以及结合学习和实践的探究与研究活动促进其职业能力的提高。
第一,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更需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一部分可以由知识转化而来,但是更主要的必须通过实践教学加以培养。
第二,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清概念,必须、够用的基础上,重点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大五大领域课程教学中学生模拟授课的比例,增大技能课程教学中学生模拟授课的时数;学前教育概论、学前心理概论、学前卫生概论以及幼儿园组织与管理课程的讲述应侧重学生在掌握基 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解释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些普遍现象;应用写作课程重点让学生练习各种应用文写作的技能技巧;音乐综合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更重 要是使学生掌握音乐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熟悉音乐的各类音响元素特征、表现要 素和表现规律,增强乐感,提高对中外声乐作品的赏析、理解和演唱能力;舞蹈、钢琴和美 术课程的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技巧,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为今后从事幼 儿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教育科研基本法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的同时,重点学习毕业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这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第三,幼儿园见习、实习活动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运用和提高。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每学年至少有8周的教育见习时间,学生8周的专业实习活动在第三学年,学生通过教育见习、实习活动,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专业技能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直接参与学前儿童的保教工作,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职业经验,透过幼儿园的实际教学反思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要使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的质量得到保障,必须有稳定的实习基地作为基础,同时,还要丰 富学生的见习、实习活动内容,带队教师要与幼儿园协商,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每项活动都有 所体验和尝试。
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包括硬件条件和软件资源两个方面。硬件条件主要指实训 基地建设,软件资源主要指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为一身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通过立足实践亲自示范、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运用先进专业理论思考教育问题和点评教育的实效性,组织学生参与“试教、见习、观摩”等实践活动,并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领会理论,活学理论。
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包括蒙氏实训室、感统训练室、琴房、舞蹈室、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求体现职业的真实情境,建立模拟、仿真、全真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幼儿园、各种培训机 构等等。实训基地建设要体现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服务于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服务于课 程学习内容和方式的转变,从职业性、整体性、开放性、先进性等方面提升建设者水平。
实践教学目标、教学课程、考核评价和实践管理
第五篇:论数控技术专业项目实践教学
论数控技术专业项目实践教学
摘要:
项目实践教学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数控101班所特有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所谓项目实践教学就是以项目主题教学和自主教学为中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并及时的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对所学知识加以深化理解、融会贯通,获得能够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有效地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自主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注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
项目实践教学 自主性 项目主题 实践 数控技术应用
一、什么是项目实践教学
项目实践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在老师讲解完理论知识后,让同学们自主的确立一个项目计划,同学们通过自主实践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以项目主题教学和自主教学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对所学知识加以深化理解、融会贯通,获得能够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有效地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自主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重
共-13-页
第-1-页
要手段。
二、教学原则
1.自主性,也就是自觉主动性或主体能动性。当前的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都是立足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既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又是对教师主导作用的一种新的诠释。
2.实践性: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因此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学习切实注意联系实际,运用活生生的事例,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听到、看到的事件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剖析、归纳、总结、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得牢,做过的学得好。
3.问题性:问题造就磁力,问题是具有吸引性、竞争性、探究性、创新性、实践性,是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思维,增长智慧,培养能力,造就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兴趣、动力。
4.创新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尊重他们的奇特思维,引发他们的求变、求异、求新、求奇的内驱力,营造一种标新立异、创新超凡的竞争氛围。树立异曲同工、独具匠心、天斧神工、巧夺天工、举一反
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风气。
5.拓展性:以教材为例子,要注重知识的源头、过程、联系、结合,以本节知识为核心作好辐射与延伸,引发学生浮想联翩,共-13-页
第-2-页
上接下连,左顾右盼,构建网络,形成综合连体,千丝万缕,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6.尝试性: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放手,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分析、总结。懒惰是培养出来的,哪里有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的人,哪里就有快乐的懒汉和庸人。
7.技巧性。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特点、规律,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总结知识内在的技巧,分清层次,记住要点,开展好相应总结,纲举目张,上课不是死记知识,而是找方法,寻规律、抓特征。
8.全员性。不搞精英教学,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尤其对薄弱生要倍加关爱,尽最大可能提供方便、机会,让其展示自我,树立信心,培养其勇敢精神和竞争意识,分层次教学,合理安排不同任务,逐渐缩小优弱差距,力争让最后一名也能成才。
9.主体性。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组织者,调控者,而不是主讲者,解答者、操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当好竞击者、表达者、展示者。
10.合作性。师生、生生、组生、组组、优弱加强合作,互补共赢,相互点评、指正、借鉴、补充、心灵碰撞、人格感染、智慧启迪。
三、教学特点
共-13-页
第-3-页
1.具有现代化的综合性课堂
所谓现代化的综合性课堂就是将多媒体教室和现代化的实习车间合二为一,老师讲完课后学生就可以实践应用。
2.提高的社会生存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3.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项目实践教学打破了以前那种填鸭式教学模式,老师提倡和学生共同探究,拿出一个对工件的最好加工方案,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4.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结
项目实践教学法中所指的项目活动是指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具有学习和研究价值并且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入地、直接地了解、观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经验和学习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活动。项目活动可以在全班开展,也可以只组织一部分对此项目感兴趣的学生参加。学习者自发的兴趣是项目活动开始和展开的源动力。
5.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项目实践教学法并不是日常教学的全部,它只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却不可能替代全部的正规教学。其目的在于
共-13-页
第-4-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6.发挥教师创造性
项目实践教学法是一套教学策略,教师借此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学习。此教学法有一个灵活但较复杂的框架指示出教与学活动中的特征。教师正确实施项目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极大的激发、自觉地学习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作业。它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要求教师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经常需要临时调整。
7.推动教学改革
项目实践教学法的引用可以帮助教师实施整体教学,推动教研教改及课程设置改革.项目活动的实行要求教师灵活掌握时间,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兴趣发展,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并相应提出或设计出既发展个性又注重全面平衡的教与学方案。
项目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并不是对立的,它们的关系应该是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传统教学 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项目教学是让学生运用从传统教学中学来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强化记忆并牢固掌握,同时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和传统教学的良好结合可以提供完整的学习机会。项目教学的结果是学生们不仅学会某种技巧而且掌握好何时、何地、如何使用它,还要学会灵活地使用它并能举一反三,同时了解此技巧
共-13-页
第-5-页
对自己的作用和意义。项目教学是教学的一个部分,它允许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安排从而有利地帮助完成传统教学的教学任务。
当老师引导学生使用某新的技巧时必须仔细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们的已有能力可以完成新的活动并从中逐步掌握新技巧,要让学生们跳起来摘桃子。当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新技巧后,教师则应安排他们独立开展活动。让他们自信地自己做决定、自己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有创造性地使用新的技能。
教师在项目实践教学中的地位与其从事传统教学时不大一样,教师在决定教学活动和任务的形式和内容时有很大的自主权,但这种自主不是教师对自己兴趣的自主而是根据学生的各种不同条件而创造性地开展活动的自主。项目教学为因材施教提供真实的实施环境。教师的地位在项目教学中是经常变化的:当学生学习新技能时,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当学生运用已学技能时,教师是导航员;当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是观察员;当学生以小组进行活动时,教师又需要充当协调员。
四、教学实例
在项目实践教学法的实施中,实践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项目任务设计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教学实施的效果。项目实践教学法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老师讲授、自主项目选择(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目标确定、项目实施、反思总结。在具体教学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指导作用。②项目的选取要充分体现上一环节的所学内容。③
共-13-页
第-6-页
协作学习④做好事件后的反思总结。⑤实践中要注意人身安全。
1.在针对FANUC系统的71外圆/内圆粗车循环,老师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格式:G71 U(Δd)R(e)G71 P(ns)Q(nf)U(Δu)W(Δw)F_ S_ T_ N(ns)„ „ N(nf)说明:
(1)Dd 是切深,无正负号,半径值;(2)e是退刀量,无正负号,半径值;
(3)ns是指定精加工路线的第一个程序段的段号;(4)nf是指定精加工路线的最后一个程序段的段号;(5)Du是X方向上的精加工余量,直径值;(6)Dw是Z方向上的精加工余量。
(7)粗车过程中从程序段号ns~nf之间的任何F、S、T功能均被忽略,只有G71指令中指定的F、S、T功能有效。
共-13-页
第-7-页
2.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项目课题进行实践操作(以第四学习小组的项目课题为例)。
利用数控车床加工下图所示的工件
选用直径为32mm的棒料。O1042;
共-13-页
第-8-页
G98;
(指定进给速度单位为mm/min,)M03 S500;
(主轴以500r/min正转)G00 X150.Z100.;
(刀具退到安全位置)T0606;
(调06号刀,刀补号06)G00 X32.Z5.;
(刀具循环起点位置)G71 U1.0 R1.0;
(粗加工循环设置,每次切削深度1mm,退刀量1mm)
G71 P100 Q200 U0.4 W0.2 F100;(粗加工循环,径向和轴向精车余
量均为0.2mm,进给速度为100mm/min。)
N100 G00 X8.Z0.;
(快速到加工起点)G01 X10.Z-1.;
(倒角)G01 Z-10.;
(加工圆柱面)G01 X16.Z-20.;
(加工锥面)G01 Z-28.;
(加工圆柱面)G01 X20.Z-36.;
(加工锥面)G01 Z-44.;
(加工圆柱面)G01 X30.Z-52.;
(加工锥面)N200 G01 Z-60.;
(加工圆柱面)G00 X150.Z100.;
(刀具退到安全位置)
T0202 M03 S1000;
(调用精加工刀具,主轴以1000r/min
正转)
共-13-页
第-9-页
G00 X32.Z5.;
(刀具循环起点位置)G70 P70 Q150;
(精加工循环)G00 X150.Z100.;
(刀具退到安全位置)M05;
(主轴停转)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3.各小组针对自己的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将整个学习过程以实践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
遇到的问题:(1)机床执行完G71程序段后没有执行N100程序段而是执行了N200程序段,此时小组成员以为程序出错编排下了急停开关。
问题分析:车床首先根据输入的程序进行走到路线的计算,然后先加工的大径后加工工件的小径,因此程序的执行顺序并未出错。
4.老师对各小组的实践项目进行评审。
五、构建项目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我认为项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3条基本原则:(1)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综合实践为途径,这是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遵循的原则。
(2)实用型原则
项目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
共-13-页
第-10-页
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
(3)混合型原则
混合型体现在教师所教知识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训车间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教室与实践平台的界限,突出实践教学、项目教学,打破原来单一理论学习、单一实践训练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六、分析与讨论
项目实践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只是一种尝试,可能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1、主旨的确立。教师在项目实践中只是 辅助指导,项目实践教学目的是为了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这一特征。项目教学法注重实践,但并不否定理论,而是结合工作任务来讲解理论,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技能和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2、氛围的营造。项目实践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学习为单位,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因此教师要根据心理学原理,善于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的想象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教师本身也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因此教师除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职业技术院校要不断引
共-13-页
第-11-页
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合理师资结构。
4、学习观念的转变。学生在项目实践教学法的实施中是真正的主体,学生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积极参与,促成了 “ 我要学”的学习的动机。因此学生不应该再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安排该干什么,而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主性、创造性。之前要主动阅读和了解要进行项目的相关内容,明确自己在项目中的定位、目标任务,之后要及时分析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5、项目实践教学法实施的条件和手段。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场景和实物教学来完成项目实践教学的目标。
6、实践项目的评审。项目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审,因为项目成果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辛勤劳作的结晶,教师要以鼓励和赞扬为主,中肯地对项目成果给予评价。项目教学注重的不只是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因此,对学生的参与程度、所起作用以及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勇于创新,乐于实践,与人和谐相处等方面的素质。
七、总结
项目实践教学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工作项目为参照点设置整个课程体系,要以项目课程和自主实践主体,以任务为参照点设计每门课程的学习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
共-13-页
第-12-页
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要选取典型案例组织教学活动,使工作任务典型化、具体化,以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和感性认识,并通过学生所获得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项目教学法涉及多学科知识、合作学习、互动教学、技术支持等诸多因素。它的实施有时会受到时间、精力和资源等方面的制约。此外项目实践教学内容与常规教学法有相悖之处,与语言教学的规律性方面也有冲突的地方。它并不能取代其他教学法,但却可以与其他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雷兵.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外事学院,2008(1).[2] 吕忠宝.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 J ].科技信息北京,2007(2).[3] 杨威.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2008.[4] 白莉.在高职商务交际课程中实践项目教学法.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6(10).[5]《实践课业教学》
共-13-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