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课听课体会
心理健康课听课体会
4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蜊江中学举行的心理健康课的听课活动,感受颇深。每一节课,选题各不相同,有快乐、沟通、情绪、认识自我。这些课各有特色,让我受益匪浅。
每一节课都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而设计的。以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为出发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情景辨析等形式,帮助学生处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班级成员互动合作,最终达到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学会自助的目的。
课前教师都不约而同的设计了互动的小游戏。通过课前游戏,激起了学生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行,消除了学生紧张心理,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生同玩、同乐、同说,拉进了师生心理距离,也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陌生感,更容易让学生畅所欲言,坦现真实说法,自然地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游戏、角色扮演、情境辨析、故事、歌曲成了每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活动,没有教条的束缚,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见解,没有教师僵硬的说教,更多的是学生兴奋的参与。它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传统教育的戒备和逆反心理,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对于学生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告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都极为有限,都无法代替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可能会在学生的内心留下深刻记忆,从而触动学生的一次心灵感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像大朋友和小朋友,或者说教师就是“知心姐姐”。学生是关系中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主体作用,对学生持非批评态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师生之间的活动是合作的、民主的、商谈式的活动,教师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协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通过听课,我深深地感受到学无止境,只有采纳百家之长,才能更快地提升自己。
荣成十五中
刘霞
第二篇:周六心理健康课听课体会
周六心理健康课听课体会
张秋梅
周六上午我去高密市康成小学听了二节心理健康课。一节是康成小学董玉霞老师的《学会倾听》,另一节是拒城河小学孙合香老师的《和时间赛跑》。听完后感触颇深,现总结一下体会:
一、上课的教师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情绪饱满、热情,整堂课老师都面带微笑,无论学生是否配合,老师没有看出着急的心态,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该老师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良好的心理健康。
二、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就要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形成冲击。心理活动课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平等、尊重、友谊”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责任,不是“灌输”、“传授”,不要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而要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学会自助助人。因为学生之间的年龄、地位、处境、利益、需要等方面有诸多的共同点,他们的心理是相通的,最容易沟通、接纳和产生共鸣,他们之间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助助人,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三、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
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小事大做”,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里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让“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底,伴随他们走过多彩的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从生活中的细微处入手,继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篇:心理健康听课体会范文
心理健康听课体会
于海平
今天,学校组织心理健康的听课活动,有幸听取了王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心理健康《想法不同,心情不同》和夏老师的执教的五年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我的时间我做主》两节课。感受很多,总结如下:
王老师本堂课主要辅导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情绪,学会调节不良情绪。课堂上通过在热身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创设了一个快乐轻松地课堂氛围,学生参与整堂课的参与度都非常好。效果较好。夏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教学的思路清晰在课堂上学生们更是积极的参与,整节课不时激起一个个的浪花,让我们参与的老师连声赞叹。
尤其是最后关老师的评课,让我让我们对心理课有了一定的认识。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班会的主题目标要简单明确,让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都要紧扣目标,一一实现。作为班主任要适时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因素,充分暴露出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生成教育,有效的进行心理课堂的引导。课堂的教育要有时新性,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在心理课堂的热情参与。
总之我们要加强对心理课的认识,不断地学习与创新探索,这样就能够让心理课堂成为让学生内心感受愉悦、轻松的乐园。
第四篇:心理健康课听课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课课听课心得体会
4月23日到,我有幸去章丘市双山中心小学参加了市心理健康优质课听课活动。一节是王秋霞老师的 “合作,创造美好的境界"另一节王芳老师的“谁最重要?”这两节课都是以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分享成功的经验,失败的经验。让孩子们集体活动中去亲身体会,集体带给大家的力量放弃每一个同学,每个人都很重要。
通过这次听课,感觉有很大的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加油,努力,不要放弃!”
这是王芳老师三年级小学生在集体游戏“解手链”活动中,喊出的口号,为了给其他同学(未完成游戏活动的小组)加油助威,一个小女孩带头喊起了响亮的口号。最后虽然这些孩子无论怎么努力也没完成,但是孩子们的心是温暖的,他们并没有因为失败而难过,而是全班同学的心更紧紧的连在一起了。孩子们的健康的心理,让我们在座的老师都自愧不如。
二、在所有上课的教师中,给我第一印象就是情绪饱满、热情,整堂课老师都面带微笑,一节课下来非常的轻松愉悦。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两位老师就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良好的心理健康。
三、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
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宫主任,带领我们所有的听课老师在操场上做起了“游戏”,那时那刻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们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放松,与之前大家不好意思相比,仿佛一下成了好朋友,大家的心也彼此的拉近了,没有太多的交流,只是游戏在一块,开心在一块。我们就成了朋友,大家都退下了严肃的表情,换上了灿烂的笑容。最后我们虽然是累的,热的,但是身心是轻松的愉悦的,真心的感谢宫主任,让我们找回了儿时的感觉。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小事大做”,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里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让“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底,伴随他们走过多彩的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从生活中的细微处入手,继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第五篇:心理健康课听课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课听课心得体会
11月23日下午,我们学校一行7人去八完小参加了一次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除我们之外还有教育局的两名领导,活动中听取了府新小学常晴老师的心理健康课,对于目前他们学校有关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的一些情况与做法,并且听取了心理辅导课听课之后,与会的代表就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由此可见,我们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先行了一大步,通过学习,感慨颇多,让人感到沉重与责任重大。下面谈几点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体会:
一、我认为,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 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四、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心理活动课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平等、尊重、友谊”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责任,不是“灌输”、“传授”,不要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而要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学会自助助人。因为学生之间的年龄、地位、处境、利益、需要等方面有诸多的共同点,他们的心理是相通的,最容易沟通、接纳和产生共鸣,他们之间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助助人,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一杯水会感动路人,一滴水会感动小草,一片云会感动天空,一堂心理健康活动课会感动每一个学生,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老师会感动整个校园!正如常老师说的那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小事大做”,要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里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让“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底,伴随他们走过多彩的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从生活中的细微处入手,继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心理健康课听课心得体会
乌拉特前旗第五小学
郝 翻 丽
二○一○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