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探索动画奥秘教学反思

探索动画奥秘教学反思



第一篇:探索动画奥秘教学反思

通过一个多月的网上培训学习,我对《探索动画奥秘》这节课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大胆尝试,尽量把自己学到的新思想、新理念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本节课的开始,我用小电扇的转动来引入新课,这样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征之一是它具有较强的“可自学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放弃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以学为主”。比如,在搜索、欣赏和保存动画作品的学习中,我尽量少讲、精讲,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实践。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较强,内容复杂多变,在学生实际过程中,我注意加强引导,结合教材中给出的参考网站,并结合教学时的实际情况,通过引导让学生选择浏览适合的网站和作品。

二、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与态度。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力求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我通过课前搜集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组织教学,注重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学生在欣赏、下载动画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引起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动机。

三、重视多方位对学生的评价

本节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多方面进行积极评价,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这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中的评价对象也从教师转到了学生,即以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为主。本节课最后是展示学生下载的动画作品,放手让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自己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尽量鼓励学生先发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优点。在学生互评的同时也鼓励学生自评。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自我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也可以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第二篇:《探索动画奥秘》说课稿

活动1 探索动画奥秘

一、活动分析(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 我的动画乐园”的 “活动1 探索动画奥秘”。本活动通过上网欣赏、收集动画作品,了解常见的网页动画,然后,通过分析生活中实例和动画作品,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来完成,即欣赏网上动画、下载并分类保存动画和探究动画原理。本活动的安排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兴趣,是学习活动2制作我的动画的前提保证。

二、学情分析

教材为非零起点,对于非零起点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因特网的基本应用,则可以适当扩展,增加任务的难度,例如让其自行上网查找下载flash动画的方法,并在课下进行尝试。网上搜索一节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关键词搜索的使用较熟练,但由于经验不足,在搜索关键词的选择上还不够准确,教师应适当点拨。本节课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网络动画又是学生喜闻乐见,因此学生兴趣很高,但学生在网络上易受无关信息的影响,容易脱离课堂,对此教师要布置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完成本课学习。动画原理的日常应用也很多,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它,对“视觉暂留”现象的理解很重要,但该现象对初一学生有点抽象,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直观的、容易理解的内容给学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因特网上常见的两种动画类型;flash和gif。

2、掌握搜索网上flash动画及gif动画及保存gif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3、了解“视觉暂留”原理,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搜索引擎,搜索flash动画的过程。

2、体验搜索、保存gif动画的过程。

3、通过分析“视觉暂留”现象,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搜索flash动画和gif动画,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的能力。

2、通过下载并分类保存gif动画,培养学生下载保存信息的能力。

3、通过学生对动画的欣赏,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审美能力及对动画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网络搜索、保存和欣赏flash动画及gif动画。

2、了解“视觉暂留”原理,理解动画产生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

视觉暂留现象及动画产生的原理。

五、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法、学生互助学习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实例研究法、讨论法

六、教学环境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软件环境:传奇网络教室软件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5分钟左右)

课件展示课题

导入:师述:童年时精彩纷呈的动画片常常让我们留恋往返,那些经典的卡通形象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请同学们举例。

生举例,教师课件出示活动目标。师展示电脑中所存flash动画及gif动画并阐述这两种是因特网上常见的两种类型的动画。师述“在因特网上有许许多多异彩纷呈的动画,同学们能找到它们吗?下面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到因特网上去找到它们”。

二、师生合作、展开活动(35分钟左右)

1、搜索、欣赏flash动画

任务驱动:师述“首先,请大家在因特网上搜索flash动画,你觉得自己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flash动画嘛?”,生参考课本47页步骤,搜索并欣赏flash动画。(教师巡视指导,并不断提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师述“我已经看到好多学生已经找到了flash动画,哪位同学愿意上台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喜爱的flash动画呢?”,教师选择一至两位同学到前台向大家展示其搜索到的及喜爱的flash动画。

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强调学生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例如搜索引擎和关键词的选择。

2、搜索、保存gif动画

师述“现在大家都掌握了在英特网上搜索flash动画的方法了,相信大家也一定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所喜爱的gif动画,那你想把它们保存下来吗?如何才能把它们保存下来呢,请学生依照书本48—49页内容,练习搜索以及保存gif动画”。(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个别同学展示其搜索到以及保存好的gif动画,并请其他学生对其操作进行点评。

教师评价、小结并阐述分类管理文件的必要性并穿插向学生传授网上浏览、下载信息要注意的事项。

3、探索动画原理

师导入:“在欣赏了因特网上的动画作品后,大家在对那美轮美奂的画面、惟妙惟肖的动作赞叹不已的同时,是不是有了亲手制作动画的冲动呢?,而想制作动画首先要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那动画是如何产生动态效果的呢?”。

学生阅读书50页“大观园”、51页“知识库内容”,自由讨论如何回答51页“讨论会”1、2题。教师请个别同学回答并点评。

师播放两段有关翻页形成动画的视频,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从静态的图片到动态的动画。师述“这两段视频都出现了静态的图通过翻页而形成了动态的效果,而形成这种效果需要什么特定的前提呢?”。师提示:一、图片出现要有一定的顺序,二、翻页的速度要合适。师出示教材所附光盘中的“海豚”、“小猪”两组静态的图片,利用GIF ANIMATOR 软件,现场制作一个gif动画,利用制作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动画的理解。

师请同学试说“讨论会”第三题,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把若干静态图像按照一定的顺序、适当的播放时间有机的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动画”。电影、电视的动态效果与动画产生的原理相同,但影视内容播放速度一般在每秒24幅,而flash和gif动画,只要每秒播放6—12幅画面,就可以获得理想的动态效果。

教师指导同学阅读52页“藏书阁”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知道三维动画的特点以及网页中常见的gif动画和flash动画都是二维动画。

三、评价活动(5分钟左右)

活动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本节课的表现情况及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学生按照课本53页“活动评价”进行自我评价。

九、课外拓展

请同学在课下尝试从因特网上下载flash动画及视频。

第三篇:探索月球奥秘

探索月球奥秘

月球的诞生

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在科学界这是一个大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大致有三种理论。

“俘虏”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原是一颗流星,当它在宇宙空间漫无边际飞行时,偶然进入地心引力范围,受到地球引力的约束,因而才意外地纳入了地球轨道。不过,近几年来,有不少人引用天体力学来反对这一说法。

“分裂”理论:持这一说法的科学家认为,月球是从一片炽热旋转的云状物包围着的地球中分裂出来的,因而月球是地球的“孩子”。然而从“阿波罗”号宇宙飞船上几次带回来的资料表明,月球和地球的组成成分却是大不相同的。

“碰撞”理论:该理论认为,约45亿年前,一个比火星更大的行星,以每小时4000公里的飞行速度猛然撞击早期的地球,力度如此之大,以致这个行星的铁质核一直撞到了我们地球的中心。碰撞结果是产生巨大爆炸,伴随有6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地球在爆炸的冲击下变了形,这个采取“自杀行为”的巨大天体的大部分与地球融合,只有一部分作为炽热的蒸汽与其他碎片一道汹涌地喷射入外层空间,后来这些蒸汽冷却下来并凝固成尘埃,尘埃与其他碎片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核,这个核后来凝聚成团,我们的邻居——灰色的月球从此诞生了。

科学家们正借助于新型的超级计算机来模拟宇宙空间所发生的这一奇特碰撞,以求验证该理论。

月球地质构造

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0。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月食

月食是一种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行至地球的阴影后时,太阳光被地球遮住。所以每当农历15日前后可能会出现月食。人类探月史

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2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则是第一艘在月球软着陆的登陆器,它于1966年2月3日传回由月面上拍摄的照片。“月球10号”于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月潮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月貌

月球表面的环境,与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大不相同。月球上没有大气,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连声音都无法传播。月球上也没有水,就是在对月球的岩石分析中,也没有发现水分。那里满目荒凉,毫无生气,是一个没有生命活动的世界。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月面直接暴露在宇宙空间。因而月表的温度变化非常剧烈。白天最热时,月表温度可达127℃;夜间最冷时,温度则可降到——183℃。天文学家

* 哥白尼,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伽利略,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这些成果包括: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现称伽利略卫星),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金星、木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月球传说

从前天上有十个太阳,英雄后羿用建设下了九个,王母娘娘奖励他两颗灵药让他成仙。他回家后,他的妻子嫦娥因贪心把灵药一口吞,下飘上月亮,不能下来,因为她要反省她的罪过。和她一起在月亮上的,只有一只玉兔和一只蟾蜍。月亮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月亮歌曲

●瞎子阿炳是二胡演奏家,他写过一首关于月亮的乐曲的名称《二泉映月》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是怎样的?

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第一曲。贝多芬听到一个姑娘和一个男子的对话,深深被感动。贝多芬进屋后,看到的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他直率地对主人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盲姑娘感到“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判断出弹曲的人正是贝多芬。贝多芬看到她这样懂音乐,从琴声中就能分辨出弹奏的人是自己,心中十分激动,便要为盲姑娘再弹奏一曲。

关于月亮的名胜古迹

*宁夏风景名胜-月亮山 *杭州西湖-三潭映月 *河北风景名胜-月亮湖

*台湾-日月潭

月亮对联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月亮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打一天体)------月亮

一个蓝蓝盘,两个圆圆饼,一个火火热,一个冰冰冷。(打两种天体)------日月 月亮风俗

黔西北苗族~“踩月亮”

广东省~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

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 玉免(著意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菟(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此外,月球还有许多别致的雅号,如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为什么天文台大多建在山顶上? 山顶基本没有光污染,所有的灯光基本都在平坦地带。山顶的噪音污染小、空气污染小等等。

为什么天文台是圆的?

之所以是圆形,是因为观测外太空都是要360度的旋转观测,因此造成圆形

第四篇:探索月球奥秘

探索月球奥秘

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孩提时代,我们唱着“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的儿歌,不知不觉中长大了。读了《月亮上的足迹》,可能引发你对这颗星球产生更大的兴趣,想揭开它更多的秘密,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现在,让我们对这颗神秘星球,也进行一番追问。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在老师、专家的帮助下,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整理有关材料,从下面的活动中任选一项。

一、月球奥秘知多少

月球的奥秘非常多,诸如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类登月、开发月球、月球与人类关系,等等。班上同学可按兴趣分组,分别探究其中一两个方面。然后开一个专题汇报会,各组推选代表将搜集整理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作汇报。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展开辩论。不求意见统一,只求有所收获。

二、观察月亮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

1.细看下面的月球运行图(最好观测一段时间的月球运行,与下面的运行图对照),想一想:这些图各指哪一运行阶段的月球形状?现在一般使用什么名称?我国古代分别用哪两个字来命名哪两个重要阶段?

(思考:观察月球运行后,你有什么体会?)

2.有条件的可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向专业人员了解人类观测天体的历史,了解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学家及常见的天文观测仪器和天文现象等,并观看关于月球的录像资料。

(思考:为什么天文台大多建在山顶上?为什么天文台观测室大多为圆顶?通过这次参观,你对月球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还有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搜集以上各种资料,班上开一个交流会。

讨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为什么仍然喜欢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

四、我是月球小专家

组织一次月球知识擂台赛。成立组委会,将班上同学分成几个参赛小组,并准备竞赛题、小卡片和奖品。

五、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第一项必做,二、三项任选其一)

1.班上准备一个本子,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为题,全班同学每天轮流写一段话,进行故事接龙。

2.围绕“月球”这一话题,展开想像,写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

3.在你的日记本上,写下你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参考资料

一、月球的几大谜团

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椨钪娣纱彼怠?/P>

月球年龄之谜: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据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另外,还有月球环形山形成之谜、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月球受撞击发出巨响之谜、月球上不锈铁之谜、干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气之谜等。

二、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

●古代美洲玛雅人留下了极发达的文化,可是在他们的始于大洪水之前的《编年史》中,人们奇怪地发现,里面竟然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

●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大图书馆的第一位馆长在他留下的文献中这样写道:“古时,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金史·天文志》中记载了一条十(转载自本网http://www.feisuxs,请保留此标记。)分惊人的资料:“太宗天会十一年十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意思是: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而去,不一会,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四、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

●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

●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

五、赏月佳对

●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六、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七、月球外星文明的传说

●传说,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和代号休斯敦的指挥中心联系时,突然吃惊地说:“这些东西大得惊人!天哪!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告诉你们,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它们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侧,他们在月球上,他们正在注视着我们„„”此时,电讯信号突然中断。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么?

●1968年12月21日,美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发射了第一艘探测飞船,当这艘飞船进入月球轨道之后,宇航员在100公里高空用望远镜照相机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许多年后,人们在研究这些照片的时候意外发现,在火山口中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物体,它十分规则,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着陆或起飞。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飞行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前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自然科学宝库》(太阳·月球·星球卷)

《亿万个为什么》(天文地理卷)

《牛津现代科技大百科》(宇宙科学卷)

《新编十万个为什么》(天文卷)

《当代博物馆丛书》(天文博物馆卷)

《从地球到月球》(凡尔纳)

《月球人》(彼埃尔·布勒)

《飞向月球》(J.普特卡梅)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feisuxs)查看更多与本文《探索月球奥秘》相关的文章。

第五篇:探索生物的奥秘教学设计

《探索生物的奥秘》

教学目的:

了解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与神奇奥秘,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o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 o 怎样学习生物 o

教学重点:

了解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与神奇奥秘,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o 为什么要学习生物 o 怎样学习生物 o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电脑软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1.引言

(欢迎新同学到莞中,自我介绍)2.多姿多彩与神奇奥秘的生物界

说起生物,相信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存在有生物,那什么叫生物呢?――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就叫生物。下面给大家欣赏一些图片(电脑软件)。大家看完这些图片有什么感觉呢?(非常漂亮)

对了,让大家看这些图片的目的只是告诉大家,我们的生物界是多姿多彩。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出现的生物有五百多万种, 现存二百多万种,也正是这些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和千变万化的鱼虫鸟兽,使得我们的地球绚丽多姿,盎然生机。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己周围,总会碰到不少引人思考的问题,比如:

 为什么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呢?(播放视频) 与植物的根相反,为什么植物的茎总是向上生长的呢?

 为什么一粒小小的种子会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呢?(播放视频)平常只是看到动物吃植物,那有没有植物吃动物呢?(播放视频) 动物捕食的花招(拟态),你能在视频的第一幅画面上发现某种动物吗?(播放视频)

 为什么不同的鸟能织出形状各异的巢呢?(播放视频)为什么蜜蜂能不借用任何工具就能筑成标准的正六边形?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为什么花草树木的叶子大都是绿色的?  为什么蜘蛛能结网?  为什么人会思考?  为什么人会做梦?

 为什么子女总是与其父母相似?

自然界中的这些纷纭众多的生物现象,看起来十分平常,但仔细想起来却又感到神奇奥秘,饶有趣味。以上所说都是我们平常看得到的现象,如果你在显微镜下观察生物,你会发现更多神奇奥秘的地方:

 示图片1:杆菌

 示图片2:人的表皮(电子显微镜) 示图片3:白细胞正穿过血管壁  示图片4:黑松花粉粒

好,所有给大家看的这些视频和图片,都是告诉大家,生物界也是充满奥秘的,要想探索生物的种种奥秘,就得跨进生物知识的宝库,去寻求揭示奥秘的知识。那我们的生物课就是带领大家跨进生物知识的宝库,并为大家指路,让大家能更好地在生物知识宝库中遨游。

初中生物我们要学三本生物书(示书本),初一上学期主要学习植物,下学期主要学习动物,初二一学年,我们主要学习与我们自己有关的人体生理卫生。3.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知识?

除了刚才我们讲的学习生物可以揭示生命的奥秘外,还有:

a.个人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知识。(请同学们自己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b.国家建设离不开生物知识。物质生产的许多行业都要用到生物知识,农林牧渔,医疗卫生.食品加工不用说,就是采矿和冶炼行业都要用到生物知识。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如遗传工程,基因工程更要用到生物知识。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将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重大影响,以后有时间,我会更详细地为大家解释。

c.当今世界面临的四大难题(人口,环境,资源,粮食)都与生物知识有关。

4.怎样学习生物知识?

板书设计:  上课认真听讲,边听边记。 认真做实验,仔细观察。

 多阅读一些有关生物的科学普及读物,多收看听有关生物的电视和广播节目。(电脑软件)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