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影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关键词:英文电影
论文摘要:
随着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影视教育带来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效应已被实践所证明,科学合理地将这一现代科技传输手段将英语电影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营造良好语言环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电影教学的优越性
着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那种传统课本、词汇加语法的传统教学,往往使教学内容知识化、抽象化,从而造成一些学生语言学习与语言实际应用脱节。
正如学者Arthur(1999)所言:
Video can give students realistic models to imitate for role-play.Can increase awareness of other cultures by teaching appropriation and suitability.Can strengthen audio/visual linguistic perceptions simultaneously.Can widen the classroom repertoire and the range of activities.Can help utilize the latest technology to facilitate language learning.Can teach direct observations of the paralinguistic features foun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Can be used to help when training students in related scenarios and language.Can offer a visual reinforcement of the target language.Can lower anxiety when practicing the skill of listening.(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率。根据专家的实证研究发现,如果单纯听录音进行听力训练,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即产生注意力不集中、辨音能力下降的现象;如果有视觉的加入,学习者疲劳感的到来明显变慢。另外,如果采用轻松愉快又有明显图像背景和夸张言语提示的话,疲劳感到来的时间则会更长,听力识别率将会更高。所以,利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听力练习,有助于学习者保持较长时间的心理兴奋状态,延缓疲劳感的到来。换句话说,利用电影可以进行有效的教学,同时有有助于学生记忆单词及句子。
(二)练习口语发音,提高综合能力。成人学习外语的模仿过程与儿童模仿大人学习母语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儿童学习母语时的模仿是机械模仿,而成人学习外语的模仿是理解性的模仿。根据Krashen的实验证明,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半球分工不断完善的同时也逐渐失去可塑性。美国着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也提出“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设”:“人脑中帮助语言学习的„语言学习机制‟(LAD)在12岁以后就逐渐退化,15岁左右消失,所以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是12岁以前”。大学阶段的成人学生已经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不能再沿用儿童学习母语时所采用的机械模仿来训练口语,只有通过理性分析,认真区分辨别音素的特征以及音位发音的特征,掌握停顿、连读、同化、省音和句子重读等发音技巧和基础的语音知识,不断揣摩并比较自己的发音和地道的英语发音有何区别,有针对地训练,才能不断地改善口语语音。因此,我们更应仔细辨别英语电影中的口语表达,进行强化训练。如观看律《律政佳人》(Legally Blonde)和《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 Diary),注意影片中女主角的发音,就能体会美式发音和英式发音的区别。听说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可以根据反复地听说,积累词汇,掌握创用的举行并理解句型的适用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培养语感,提高英语水平。
(三)了解社会背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一门语言与了解背景文化应紧密结合在一起。“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 ,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邓炎昌、刘润清,1989)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就是培养与具有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一部电影包含一个具有他国文化特征的故事,是现实生活的浓缩与升华,是文化沟通的桥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及思维方式的最直观、最生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一面镜子。
二、如何发挥电影教学的优越性
随着传媒业的开放和发展,市面上各种外国影像制品品目繁多,客观上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也并不是所有的音像制品都可以进行教学的,作为高校教师,应精心筛选,找出具有代表性影片,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量体裁衣,合理选片。对于刚入校的非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语言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可以选择情节简单,语速较慢,发音纯正的等,影片。例如: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和动画片 灰故娘(Cinderella),而高年级或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选用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和肥皂剧 老友记(Friends)等,对于我校消防专业的学生来讲,烈火雄心(Backdraft),云梯49(Ladder 49)等都是很好的教学题材。
(二)围绕教学,适度扩充。由于在大部分高校,《英美国家概况》等此类课程只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非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系统接受过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教育。因此,所选影片应能从多方面展示英语国家文化。如:阿甘正传(Forrest Gump)除了反映美国人的价值观外,同时也是学习美国近代历史的好素材;通过欣赏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学生可以对印度社会有所了解。同时可以扩充一些和印度相关的英语知识。例如印度的软件开发技术属世界前列,与世界各国合作颇多,再次,可以教授学生“软件开发”,“多国合作”“政治地位”等相关英文表达。因此,选择影片过程中应考虑到英语的世界语地位,注意文化的多样性。
(三)内容健康,发人深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电影内容尽量与课本单元主题、文化背景知识联系较紧密,长短适当的电影片段有非常理想的预热效果,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能有效地调动起来,从而能更好地融入课本内容的学习。当然一些好的影片也可以单独作为
教学材料,如影片《阿甘正传》(Forrest Gump),讲的就是低能儿阿甘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政治事件,目睹了许多社会和文化现象,但他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奋斗,顽强的生活着,在这个充满着竞争,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牢牢的把握着自己的命运,在复杂的社会中站稳了脚跟最终成为人们敬仰的人物。
三、影视运用于教学的几点建议
在网络影视教学中,教师不能充当放映员的角色,应该进行适当指导、督促和检查。
(一)科学播放影片
在播放影片中,教师应起到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应在播放影片之前就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如:以热播剧《老友记》(Friends)为例,在上课前要求学生查阅相关信息,包括主要演员(Rachel Green, Ross Geller, Monica Geller, Chandler Bing, Phoebe Buffay, Joey Tribbiani)、然后在放映之初,让学生就老友记所查阅到的知识进行话题口语练习。在第一遍播放时,不提供任何字幕。由于学生事先已了解了主要内容再加上画面所传递的视觉信息,他们基本上能听懂(或猜出)其中的对白。然后为影片加上英文字幕并放映第二遍,这时学生明显感觉自己的听力水平“提高”了——竟然能够听懂对白。事实上,听力的提高是一种微妙和复杂的过程,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学生之所以有这种错觉只是因为有了字幕的帮助。根据实验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同样的学习资料,如单用听觉,3 天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15%;单用视觉,3 天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40%;视觉听觉并用,3 天后能保持75%。所以,即使是观看没有字幕的英文原版电影,学习者也可以把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结合起来,视听并用有助于深化他们对所听单词的记忆。另外,影视字幕对于学习者的词汇习得也有帮助。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英文字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单词辨识和单词拼写,中文字幕有助于学生对单词含义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二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而言,中文字幕更有助于他们掌握单词的含义。
(二)自主扩充课外知识
1.跨文化交际知识。在教师播放影片之初,应留给学生部分思考题。例如:意大利国宝
级导演罗伯特贝里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意大利某小镇为故事背景,讲述一个亲情和爱情的故事。老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问题“Which one is more important for you , family love or love?”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second world war?”让学生进行free talk.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再带着疑问欣赏影片,有助于理解影片,扩展思维。
2.扫除语言障碍,加深印象。在观看影片之前老师应对影片中会出现的语法、词汇、俚语、经典句型进行归纳、总结和详解。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即将放映的电影观看扫除语言的障碍。如:Rachel: well actually thanks, but I think I‟m just gonna hang out here tonight.“hang out”是打发时间的意思,朋友之间的相处,在Monica家聊天之类的,都是hang out。像这样的词组非常通俗,美国人天天说,而在我们字典里却查不到确切含义。因此要求教师先讲解在播放影片,这样易于学生掌握和记忆。
3.听、说、读、写需兼备。
(1)听。初次观看影片时教师需把字幕隐去,是学生在不借助任何其他媒介的情境下通过眼观、耳听,臆断的方法理解内容。然后教师再把听力材料发给学生自检。然后经过介绍再听第二遍,同时对照材料理解全文,这样学生在提高听的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加自信心。
(2)说。选择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做role play,有助于同学们的参与能力。同时影响学生播放影片片段,鼓励同学模仿影片中人物的语音、语调和说话的情感。也可以以竞赛的形式开展。如:例如《公主日记》中Mia与女王第一次会面在花园喝茶时进行的对话适合设置成配音练习。影片最后Mia在舞会上的讲话,可以设计成单词或句子听写,以无听力理解的形式进行练习。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配音练习不仅锻炼了听力和口语,也培养了自我展示能力,因此颇受欢迎。
(3)读。在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将影片的对话音消除,让学生边看影片边配音。另外一个比较有效的训练口语的方法即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影片的情节。这个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也对提高他们的口语有相当大的帮助。
(4)写。写作能力对于大学学生来说是一个普遍薄弱的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影片内容来写观后感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素材。如:在看了《阿甘正传》后,布置学生一道命题作文: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eather in Forrest Gump, 或Why is the life similar to a box of chocolates?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故事情节或人物特征进行一次“再回首”,对英语国家的人得思维方式进行一次“再思考”,增强他们在写作中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文字处理能力。
四、结语:
在种类繁多的英语电影中,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英语教学的优越性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仍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激发广大英语爱好者学习兴趣。英语影视教学是一种优化的教学方式,旨在引导学生对电影艺术和文化内涵进行探索,将其融会到英语教学之中,使影视艺术欣赏、语言基本技能培养和人文素质提高有机地结合。通过解经典艺术之美,施英语语言之教,育人文精神之德,使当代学生外语水平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的新期望和新要求。
第二篇:音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立岗小学 吴春霞
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也必须有音标教学,理由如下:
1.音标教学可以帮助解决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生词“读”的问题,而对小学生而言“读”是学好英语的核心之一。
2.音标教学对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的开展大有裨益,实践证明要摆脱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师“手把手传授”的困境,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而学生自学的最大障碍还是“词汇”,音标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好这个难题。
3.音标教学的本质不是让学生“学音标、记音标”,而是“通过音标读单词”,学生不会认识单个音标符号,不会书写单个音标符号都没有关系,只要能拼读出单词的发音即可。
4.小学阶段的音标教学代表着对“英语语言规律学习”的认同,有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对音标、语法的学习符合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能有效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进步。
5.我个人通过两个学期对三年级两个班的实验表明,开设音标教学的班级学生思维能力活跃,自学能力和预习能力明显高于没有开设英语音标教学的班级,现在他们已经进入四年级了,感觉更加明显。
以上只是我个人通过日常教学总结出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和偶然性,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教。
第三篇:课堂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堂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的教学过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学材料改变,教学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更新,使语言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有效。最早统一课本以语法为编排体率变为以日常生活交际为线索,词汇量为断增加,使学生学习英语感到较为吃力。教法上,从过去到现在也出现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翻译法,阅读法,讲解语法法到现在强调的听说读写交际法。就语言学习的目的而言,现在英语教材及教法更体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最早课本中词汇量较少,虽然学生感到学习轻松,但限制了学生使用英语的范围,翻译法、阅读法教学中,分离了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教学目的,往往几年的英语学习后不会听懂简单的英语,更谈不上用语言交流。现在英语课本给出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涉及到生活、工作各方面内容,要求教师用好教材、教好教材,给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感到英语教学的更加困难。营造语言气氛,创建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由于条件的缺乏,课堂英语气氛的创造显得更加重要。精心组织和运用课堂语在英语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一、符合英语教学的目的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而不是单纯应符笔试,教师运用好课堂用语,营创课堂气氛,使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语言的交流中,对学生运用语言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二、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语言的学习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人们学生母语也是如此,学习外语更应如此。因为处语的学习不象母语学习那样随时都可能在进行交流,因此更应充分运用好课堂,创建英语环境。
三、符合心理学的规律
心理学上谈到知识在为断积累,同时也在不断遗忘,任何知识的掌握都要经过反复的记忆才能到达长时间记忆,特别是语言的学习中,要经过反复听说,对语言中枢的反复刺激,就象幼儿开始学说语言一样,才能使他逐步记忆、积累、表达。
四、符合面向全体的教育方针
一个班中的学生,存在着千差万别,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不同的吸收能力,等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习效果差别较大,特别是外语教学中,可能存在着大面积困难生,特别对于那些只靠课堂学习,课余不复习,不预习的部分学生。如果教师精心组织新旧语言交融的课堂用语,反复使他们处理识记与运用语言中,就不会因为知识的不断增加感到学习吃力,从而失去兴趣。
五、精心设计课堂用语
课堂用语不只是简单的课堂口语,设计中要贯穿新旧知识,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的反复交替。由于课本知识的内容逐步增加,要求教师精心、灵活组织课堂用语与学生交际,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随着现在教学改革与要求,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姓
名 : 周重友
工作单位 : 金堂县高板中学 从事专业 : 英语教学 拟晋升职务 : 中学一级教师
第四篇:浅谈音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音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刘 忠
【内容摘要】在中职学校,英语已成为不少学生的学习障碍,有的学生因缺乏系统的语音知识,词汇记忆困难,加大了英语学习难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讨了国际音标教学的方法和心得,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音标 教学 重要性
一.引言
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校的生源情况不理想,有不少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每次考试都是靠选择题猜中的概率,得那么二三十分。这一部分学生上课基本听不懂,想学好也无从下手。对这部分学生若不采取措施,一直拖下去,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做过调查, 学生英语跟不上,主要是因为这类学生在初中没认真学而掉了队,尤其是对音标的认识不完整,以至不会发音,不能根据读音规则有效记忆单词,从而导致词汇量贫乏,有的同学甚至用汉语对单词进行标注来记忆。中国学生学外语,从由基本笔画组成的方块字到由字母排列组合而成的拼音文字,是一大跨越。在小学,可以通过不断重复字母的排列组合来记单词,但进入中学后,随着记忆量的不断增加,靠重复的方法记忆单词显然不适应了,而老师又没有对读音规则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的拼音能力又不是很强,这可能是导致学生一批接一批地掉队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对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进行从零开始地教学,首先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读音规则。因此,语音不仅是语言的本质,也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可以说,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学好语言的关键在于学好音标。这时如果老师给他们一个机会,设计一套系统的方案,用一定的时间,集中快速地帮他们把音标补上来,这对于提高整体成绩,减少英语教学中的资源浪费,实现全员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实施
语音是一种语言的声音体系,是语言的物质载体之一,是语言进行交流的必要工具;因此,学习一种语言首先就要学习它的语音。英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其语音与它的语法、词法、甚至句法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学好英语语音,把握发音的要领和拼读规则,不仅是英语学习的首要一步,也是必要和重要的一步。鉴于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以下音标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在国际音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
会。
教英语课最初阶段,我调整教学计划,先集中10天左右时间扎扎实实地搞好国际音标教学,把音标较系统、完整的教学生一遍,教会学生如何读准单词重音。音读准后引导学生根据音节总结拼写规则,这就使得记忆单词拼写容易得多了。这样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单词的拐杖也就给他们创造主动学习英语的可能。
音标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1、音标分类
把48个音标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有20个,分为12个单元音(发音时口形、舌位不变)和8个双元音(发音时口形、舌位有变化)。辅音有28个,分为10个清辅音和10个浊辅音。
2、巧记音标
把12个单元音按发音时间长短分作6对,长元音和短元音组合,如[i:,i];[u:,u]等。把8个双元音按发音时口形变化不同分为2小组。清浊辅音10对,另记1个摩擦音,1个颤音,1个舌侧音,2个半元音,3个鼻音,3、播放录相
利用英语早自习,反复播放音标录相,让学生仔细观察,校对口形,认真模仿,反复操练。对于某些不易发准确的音标,进行讲
解和示范。
4、常查字典
以前学生查字典,只查找对应的汉语意思就结束了,现在我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注意单词的音标,并根据音标读出单词,通过不断坚持,学生一见音标就能读出单词。
5、发音方法
教元音时强调舌位和口形,口腔内不足方寸之地要发出20个元音,舌位稍有变化就会便成另一个音。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仔细体会舌位的变化,充分利用舌头高、低、伸、缩时在口腔中的不同定位,发好单元音。利用舌头在发音过程中的移动发好双元音,要求发双元音时要掌握三要素:先重后轻、先长后短、先清楚后模糊。在教辅音时,告诫学生区分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关键在于声带震动与否。有意识地让学生把手放到喉部,再感觉发浊辅音时产生的声带的颤振现象。
三.效果
虽然教音标花去了一定的教学时间,但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便于学生读准单词
国际音标有利于学生纯正的发音,牢固地掌握英语48个音标,如同学习汉语拼音一样,能正确地读出单词。
2、便于学生记忆单词
掌握正确的读音对记忆单词很有帮助。英语是表音文字,很多单词符合读音规则。学生如果有了音标和拼音知识,可尽快地把单词牢记,并能通过发音的规律,联想记住一系列的单词。
3、杜绝学生用汉语注音
有些学生初中时不重视音标学习,到较高年级阶段还在用汉字标注英语单词。若提前花一部分时间教学生国际音标,这种不良现象就能减少甚至杜绝。
4、便于学生预习生词
由于英语单词的拼写与读音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易被初学者掌握,因此国际音标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都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对于不符合语音规则的单词,学生如果通过音标预习生词就会容易得多,学起来也不太费劲。这样学生也会乐于开口,不至于学成“哑巴英语”。
集中语音教学后,语音训练还要进行长期的巩固。语音教学实践性很强,在集中教学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很强,但过一段时间以后,语言能力就有可能减弱。因此,要坚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巩固性的语音训练,培养学生长期使用音标的习惯,必须要求学生在预习和复习中充分利用所学的语音知识,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总之,我觉得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首先教学国际音标,是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宝林:《语音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期。
2.孙 莉:《论国际音标在现代汉语中的权重》,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3.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期。
4.Elaine Tarone $ George Yule: Focus on the Language Learner,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第五篇:浅谈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英语词汇一直是影响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和学习积极性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以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探讨词汇教学的现状和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字: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表达语言意义的重要媒介。一个人的语言素养和语言交际能力取决于诸多因素,词汇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构成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所有元素中,词汇是基本的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
英语教学的实践显示,词汇是英语学习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词汇学习能否与时俱进,并且努力适应高职英语教学的需要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词汇学习的现状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的记忆是学生们最感棘手和头疼的问题。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背单词,但往往是今天背明天忘,这种情形大大地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学生的词汇学习状况可以归为三类:一是基本上能够自己有效地学习词汇。这类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好,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比较高,基本上能够按照词汇学习的要求掌握词汇。二是机械地扩大词汇量。这类学生或者是认识到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或者是由于学习压力,机械性地死背硬记词汇表,没有结合语篇、语境进行有效的学习,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三是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这类学生对词汇学习没有信心,对词汇乃至英语学习听之任之,采取完全放弃的学习态度。而在高职英语词汇的教学中,目前英语词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进行翻译或写作时搜索不到所需要的词汇;(2)学生不能够恰当地使用词汇;(3)词汇的使用不得体;(4)词汇的使用不符合语言习惯。有些教师对词汇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词汇的学习和教学没有系统和明确的教学目标,词汇教学主要集中在New words和Phrases&Expressions上,没有将词汇教学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中去,词汇释义和用法举例难以体现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
二、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英语教学中如何处理词汇与语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议题。Widdowson指出,在语言环境丰富的情况下,词汇与语法的交际功能相比,词汇居于主导位置,语法居于次要位置。在他看来,语法的作用是可以调节的,与词汇相比,语法是服务于词汇的;词汇表达实际意义,语法表达关系意义。传统的英语教学把语法结构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过分强调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词汇的学习。而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因此应帮助学生克服对词汇的畏难情绪、顺利通过词汇关并最终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从语音教学、词汇结构教学、词语搭配、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等诸方面着手进行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使学生系统、快速地扩大词汇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重视语音教学
正确的发音是记忆单词的基础,语音是掌握词汇的重要环节。只有发音正确才能有助于词汇的记忆,形成良好的语感,从而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因为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无论读、听、说都必须以正确的语音为基础。研究表明,单词的读音与拼写之间具有很强的呼应关系,单词的读、写对词义的掌握和词汇的使用具有很强的支持作用,对语感的形成也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如果发音不正确或者学的是哑巴英语,单词就很难记忆。因此,词汇教学应从语音抓起,要求学生准确地读出音素,并熟练掌握发音规则和拼读方法。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
2.重视构词法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构词法是扩大词汇量快速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单词虽然浩如烟海,成分复杂,但基本词汇是有限的。这些基本词汇经过构词法衍生后大大丰富起来。教师如果依靠构词规则把单词的构成规律传授给学生,就能大大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和能力。所以,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应当详细地分析构词规律以及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利用同根词,如教过help后,经过构词分析,学生就可以推测出helpful、helpless的词义来;可以利用分析前缀的方法,如在教retell、rewrite时,因为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tell、write的含义,教师只要向他们解释前缀一的含义是。again。的意思,学生就可以推测出retell、rewrite的意思;还可以利用分析后缀的方法,如在学生已经学过China、Japan的基础上,指出后缀一ese的含义,学生就很容易推测出Chi.nese,Japanese的意思来;教师还可以利用分析合成词的方法,如在学生学过class与room的基础上,就很自然推测出waiting—room,reading--room的含义来。由此可见,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构词知识和构词规律,就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扩大一系列单词,从而快速扩大词汇量,提高词汇应用能力。3.运用词汇比较法和短语搭配法
词汇比较法是词汇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扩大词汇量的又一重要途径。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对一些词语作横向的含义和用法的差异进行比较。例如:在教surrounding时,教师可以同时举environment和circum.stance进行对比;在教life时,教师可以举出live、lively,living,然后比较它们含义和用法上的差异。
在语言长期的使用和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将一定的搭配形式与具体的单词结合到一起,形成各种表达意义,例如汉语同样是。看,与不同的英文名词搭配就构成了不同的短语,如。看电视、看报纸。对应的英文分别是:。to watch TV、toread newspaper。对于英语的类似搭配短语如果单纯去讲解一个单词,还不如把它们列出来一起讲解效果更好。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单词之间的用法和概念的区别。4.注重文化导入
威尔金斯(D.A.wilkirIs)曾经指出:词汇的学习涉及到词汇和外部世界的联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这句话清楚地说明了词汇的学习与文化背景知识之间的关系。由于中外历史、文化、地理等诸多方面发展背景的不同和差异,即使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头脑中会反映出不同的意象和联想。正确把握词汇的内涵意义,是恰当使用词汇的前提。例如:英语中的。landlord,汉语译为。地主,这种译法容易使人联想到待人刻薄、吝啬的中国式的地主;而在英语中,landlord代表的仅仅是房东而已。狗在汉语中总是贬义用法多于褒义,汉语用走狗、哈巴狗来形容拍马溜须者,用落水狗来形容让人憎恶、痛打的货色,而lostdog在英语中是人们同情的对象。再比如peasant一词,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具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纬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而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丝毫没有贬义。
一个词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牵扯到许多联想的意义。因而,教师在教授词汇时,还应当根据文化背景知识教授词汇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含义的词汇,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驾驭词汇。
总结:总之,词汇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不能让词汇记忆完全停留在学生自发学习的阶段,把单词记忆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教师要研究词汇教与学的规律和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词汇记忆的规律。在单词识记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下苦功,还要用巧功,多种方法和策略互为补充,不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英语教育课程标准》 2002年5月
2.谢江巍 词汇学习的基本策略 2000年11月 《现代中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