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反思与纠正(最终版)

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反思与纠正(最终版)



第一篇: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反思与纠正(最终版)

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反思与纠正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王因中学李自兵

在农村中小学,学生乱丢垃圾现象随处可见。不仅污染了环境、传播疾病,造成无谓的消费攀比,某些“三无”产品还带来饮食健康问题。由于小学生的所处的年龄阶段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种不良现象往往具有反反复复的特点,难以根治。根据我对王因镇几所学校的观察,现做如下探讨:

一、消灭垃圾现象产生的温床,从源头上铲除这一不良现象。

校内食堂、小卖部的违规经营:课间向学生出售食品;所出售食品多无“三证”;甚至体育课外堂也向学生疯狂出售。小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没有足够的意志力管住自己的嘴,而商家往往投其所好,多选择一些味道香鲜、色泽迷人、样式古怪的食品吸引学生购买,不仅消耗着学生家长的腰包,还带来饮食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成规模的食品中毒事件,将陷学校于困境。作为学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计,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节俭品格计,为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计,为提升办学水平计,应“忍痛割爱”、坚决放弃那“可观的经济收入”,坚决取缔校园食堂和小卖部。还学校以清白,没有了精神负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办学。

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宣传。

小学生初涉人世,对许多新奇的东西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孩子接触周围事物的过程,正是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正是因为老师、父母没有前期介入,给学生宣讲垃圾食口的危害,学生才禁不住诱惑去尝一尝。正是学生不知乱丢垃圾造成的污染,没有养成垃圾入箱的卫生习惯,才出现了垃圾遍地的现象。教师要采取小品剧、黑板报、科教片、手抄报等多种方式,寓教于乐地向学生传播吃零食的危害和培养节俭品格的重要,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产生“抗体”,对“垃圾食品”、“挥霍浪费”产生免疫力。

三、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无错原则”、“正面引导原则”。

人生下来就有两种需求:一是物质的,二是精神的。孩子初涉人世,对新奇的东西想接触认识、对好玩的玩具想占为已有,这都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教师要用宽容的师爱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孩子的心灵像干涸的小苗,渴望被肯定,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正信息;否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负信息。教师在批语教育学生时要避免这样的语句:“不要乱扔垃圾”、“不准乱扔垃圾”这是孩子最不爱听的话,是教育的负信息,会产生相反的结果。正如一个刚会蹒跚学步的孩子去抓桌子上的一个玻璃杯,大人如果在旁边不时地“提醒”:别摔坏了!别摔坏了!结果十有八九这只杯子会掉下来摔坏。因

为孩子在去抓杯子时,根本就没想到摔坏,大人的语言中有一种不易觉察到的暗示,这就是负面的信息。“别摔坏了!”并没有告诉孩子怎样做才不会摔坏杯子,而“抓结实了”这句话更实用,能直接避免杯子摔坏。读者可以反思一下“不要乱扔垃圾”、“不准乱扔垃圾”与“垃圾入箱,地上光光”、“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哪一个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四、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具有反复性,对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

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不强,他们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是通过父母和老师的眼睛在看自己,如果老师能用鼓励、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那么孩子的潜力将得到最好的发挥。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鼓励实际上是注重孩子所做的事情及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真正的幸福浊不是依靠别人的关注得到的,而是产生于自信,而孩子的自信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肯定。鼓励孩子就是给孩子机会。是孩子就可能会犯错,教师要给他改错的机会。在学生改错的过程中帮助他,给他点动力。

五、利用家长学校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

学生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长期以来得不到遏制,从农村情况看来,与家长对卫生保洁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上的模糊不无关系。在一些农村家长心目中,这些都是枝节小事,不足挂齿,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不犯大法就行了,没有对他们的行为习惯严格要求。以致让一些小学生在某些行为出现了偏差,养成了不拘小节的习惯。利用家长学校或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保洁意识,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使家、校在工作上步调一致。

第二篇:学生乱丢垃圾习惯的反思与纠正

一、如何制止乱扔垃圾

作为一名小学生,学生乱丢垃圾现象随处可见。小处讲污染了环境、大处讲传播疾病,由于小学生的所处的年龄阶段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种乱扔垃圾的现象反反复复的特点,难以根治。根据我对短时间内对学生的观察,总结出作出如下观点:

1、消灭垃圾现象产生的源头,从根本上铲除这一不良现象。

2、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宣传。

利用黑板报等形式宣传乱扔垃圾的坏处和保护环境的好处

3、学生之间互相监督

4、奖励不乱扔垃圾的学生 5.适当批评教导乱扔垃圾的行为

6、家长辅助教育

二、红领巾督查岗检查学生,学生不配合(如乱报名字)怎么办?

1.班主任加强教育,教育后能改正都是好孩子 2.根据情况扣分 3.督察岗人员以身作则

4.鼓励倡导孩子们平时多说普通话,说得好的同学予以鼓励。

第三篇:学生乱丢垃圾检讨书

亲爱的校长:

您好!首先向您道一声——辛苦了!为了抓好我们班的纪律和卫生,我们都看出花了不少心思。我知道您是关心我们,为我们好,否则也不会要求我写检讨书了。

那天下午,上课铃打响时,我还沉浸在朋友们搞笑的扯谈中不能自拔。就连老师走到我身边都没能让我分心。我一点自控能力都没有,突然想起还要搞卫生。记得校长您曾经说过,学校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好好保持公共卫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护环境要从每一个同学做起。于是我赶紧低头检查自己周围的地面——还好,没有。

结果晚上来上学时,我本还怀着满腔对聊天生活的热情,走进教室时,一个晴天霹雳——我要被提了!原因是乱丢瓜子壳!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心里清楚,瓜子壳不知道是哪位同学丢的。我后悔万分——要是下午没走这么快就好了,虽然瓜子壳不是我丢的,但公共环境需要大家维护,我至少应该帮周围同学也检查一下,现在由于我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没有自觉维护班级利益,我自己也因为被老师误认为乱丢垃圾被罚写检讨。乱丢垃圾,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是心灵冷漠,不关心大局环境的体现!虽然我没有乱丢也不敢这样,但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也有错。我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决心对老师的处罚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检讨人:

第四篇:怎样纠正学生不做作业的习惯?

怎样纠正学生不做作业的习惯?

我在学生做作业时适时提醒他要抓紧时间,在不听的情况下,我就站在他身边。

二、在上课时,我经常点他回答问题,他总是对答如流,兴趣浓厚。我经常在这方面表扬他,他显得很兴奋。

三、当学生有困难时,我总是留给他来解决,他那个高兴劲简直没法形容。

四、留有家庭作业时,我就在他作业本上写清楚家庭作业的内容,让学生家长帮忙督促其孩子完成作业。

1、抓起点。学生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刚开始他们都会很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包括做作业),一个星期以后慢慢露出自己以前的坏习惯,两个星期就原形毕露了。所以刚接触学生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一个月,以后不会再会为学生“懒”、“习惯太差”而发愁了。

2、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毕竟是学生,老师多想一些方法,专门针对他们,只要能把学生兴趣培养起来,就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业就更不在话下了。3、改变观念。“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还可以从改变他们对学习的看法入手,多与之谈心,多予以赏识和鼓励,在亲其师的前提下,谈做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并且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拿他和同等学生进行对比,同样的教室同样的老师同样的作业量,同样层次的水平,为什么别人能完成得很好,你就不能完成呢?然后慢慢表扬,小心呵护他们的进步,这样,一定可以改变一些学生抄作业现状的。

4.每个人都有软肋,懒学生也有,老师只要有心,肯定会发现,针对软肋约定你们之间的小秘密,让其上课认真听讲,对其多照顾一下,只要老师讲的知识学会、会用就行,学生做作业最终目的是老师讲的知识学会、会用。

6.应该分析原因,这样的孩子一般比较聪明,上课的时候思路很能跟的上,但是学习不踏实,比较浮漂,还是应该多和家长交流,争取家长的配合。

7.亲切谈话,晓之以情。通过谈话,使他们认识到写作业的意义,反思自己的不足,引导他们坚持经常,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对学生多采取鼓励的办法,对于学习中的困难要及时给以指导.9.对交作业和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树立榜样的作用.10.对孩子要有耐心、爱心,与他们经常谈心,首先让孩子爱上你这位老师,才会对你安排的作业感兴趣。

第五篇:如何纠正孩子偏食习惯

如何纠正孩子偏食习惯

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合理营养、平衡腆食在保健养生方面的重要作用,古人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梁为助,五菜为充”的记载,说明人体需要的食物不是单一的.必须以谷类、肉类、水果、蔬菜配合起来食用.食物要多样化,必须“泛食”、“杂食”,应该做到只要是安全、卫生的食物.不管百欢与否.都要尝尝.不可偏食.做到荤索搭配、细粗搭配、干稀搭配,这样背养吸收就均衡、全面,不会顾此失彼.只有平衡肠食才能使少年儿童获得身心健康和良好发育.如何纠正偏食,可采取下列各种措施: 幼儿进食,家长把握好3W原则最重要,即吃什么(what),什么时候以及吃多久(when)、在什么地点吃(where),至于吃多少(how much).则由孩子决定。

对儿童的饮食应注意曹养成分的全面性.提们“泛食,注愈食物的多样性.家长要努力在家里提供营养合理的饭莱.以吸引儿童的食欲.如不爱吃瓜菜,可做成菜馅与肉末包饺子、馄饨吃.从背养学观点肴.校子、馄饨是一种复合食物,含有7种背养素.都是人体必需的.一个饺子或馄饨鱿是平衡麟食的一个小单元.再如罗宋汤、什锦烤狱、荤什锦、素什锦、色拉等,都是营养较丰富的菜式,吃一道莱就同时吃l许多品种的食物,这也是倪得推广的方法。让孩子经常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儿时吃的东西越杂.种类越多.长大后就越不可能出现偏食挑食的情况。

家长应多学习合理营养、平衡腊食的卫生知识.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不吃某种食物时,父母要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告诉这种食物里含有什么营养.对人体健康有什么益处,不吃它会有什么害处.针对孩子的心理活动特点,应讲清道理,也常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发现孩子开始厌恶某种食物时,绝不能承认其“合法性”,不要随便给孩子偏食的权利。如果父母一见孩子不吃某些蔬菜,从此就不再给他吃了.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孩子的父母更不应在孩子面前议论食物是否好吃,这将选成孩子偏食的不良心理。纠正孩子偏食,首先应从父母做起.如果父母确实有偏食.则他们必须以身作则,自己先纠正,带头品尝,还要连连称赞,以启发、诱导孩子进食,才能保证孩子的营养全面,健康成长.在纠正孩子偏食习惯时,要注意促进他的食欲.必须在孩子胃口好、食欲旺盛的情况下.纠正他的偏食习悦.父毋对孩子在纠正偏食挑食方面出现的任何一点进步都应给予肯定与表扬.对进步不大的孩子,耍以引钵为主,结合奖励措施来加速饮食好习惯的建立。

孩子饮食要定时定量.两餐间隔3.5-4小时。不到吃饭的时候.不耍吃任何食物,让孩子感觉饥饿.孩子饥饿时就不选择食物,往往不管什么都吃.这叫“饥不择食”.还有。在两餐之间不准喝饮料,不准吃点心。

带孩子到超市或菜场去买菜,由孩子决定采购食品.并有惫识地领孩子到平时不吃或少吃的食品煎.启发引导他愿惫采购.让孩子多次尝试新的或不喜欢的食物.有时需要十几次方能见效.还可以用趣味名称称呼食品。少给孩子吃过甜、过鲜、过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伤胃而造成消化液分泌障碍。

营造快乐进食气氛,如笑丽的台布、食具.色、香、味、形均美的食物,以及轻松愉快的音乐等等。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