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伟娟
周伟娟,女,出生于1986年3月,2009年08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现任荷地中学初三年级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她活泼开朗、热情正直、勤奋好学,具有很强的上进心、责任心,是学生的良师,教师的益友。
2009年,她走出大学校门,没有犹豫,选择了荷地中学,因为她坚信这里是她成长的沃土。在这里,在这个偏远的小镇上,她欣喜地成长着,收获着。
一、孜孜不倦,刻苦勤学
带着满腔的憧憬和一股子冲劲,她站在荷地中学的讲台上。她以满腔的热忱投身工作,严守工作纪律,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从不因个人的一点小事而影响工作。
工作中,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待教学工作一丝不苟,认认真真落实教学五环节。连续两年任教初三,对她——一个年青的新教师来说,是考验,更是一种磨练。在这个磨练的过程中,她善于思索:初三,特别是复习阶段,她把自己当学生,会认认真真地去把要求学生做的题目都先做一遍,然后记下自己在答题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再努力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把自己当学生,把学生要走的路自己先去走仔仔细细走一遍,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她把初三学生当新生,作为一名最年轻的初三教师,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盲目拔高学生的现有水平,所以把学生当新生,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知识。
但是她深知光靠在学校里学到的那点知识,自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她勇于分析自己,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发展中提升自我,努力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她积极求学,不放过任何提升自己业务素质的机会,向其他老师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家长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
二、无微不至,关怀学生
如今,“空巢家庭”、“留守儿童”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乡村中学学校教育工作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伟娟一直秉承这荷地中学优秀的育人理念,以诚心、爱心对待学生,细心、恒心教育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她总是不急不躁、有耐心、持之以恒,对于一些顽皮的学生,她会深入了解其顽皮的成因。她有一颗如发细心,会从学生的举手投足,一颦一蹙中,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等。
从一个稚嫩的高校毕业生到一名人民教师,周伟娟深知自己肩上所负的重担,也深知自己在学生管理方面的不足,所以她总会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她渐渐地和学生建立了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乐此不疲,崇尚自然
在这个叫“荷地”的小镇上,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多了一份宁静祥和的美,有着别有一番风味的“绿”。作为这个小镇上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周伟娟乐此不疲地享受这这种别样的美。清晨,和同事们踏着第一缕阳光慢跑于盘山公路上,总是面带笑意,因为一路上有鸟语,有花香,还有路边小村庄里次第飘起的缕缕炊烟和此起彼伏的鸡鸣狗吠声。傍晚,徒步于夕阳下,伸手挠挠路边的“痒痒树”,享受这别样的惬意。
第二篇:周鸿伟
以下为周鸿袆演讲全文:
谢谢牛文文给我这样的机会。说让我过来讲痛改革命家史,我说我又不是祥林嫂。有人说我做鞋怎么跟做汽车的掐起来。原来我们是做360给网民做一个保护,我们做了这件事网民在网上做了各种欺诈、入侵,种了木马病毒的时候,我们就出来保护。有一点儿像网上110的感觉,但又是一个免费的商业模式,不仅自己赚不了钱,让同行之间卖杀毒的也赚不了钱,所以同行认为我是一个“250”,“250”免费干“110”的事,加起来好像就是“360”。(掌声)。
感谢各位领导提前立场,刚才我坐在这儿也很紧张,这么多没有见过的领导都在,我不知道讲什么。后来领导走了,我就可以乱“放炮”,我的话就作为内部话了。
突然觉得当我们谈起创业者创新,普通人来看,创新就是一个“250”的概念,因为模范别人、抄袭别人多么的保险、多么的稳健,多么的容易,所有人都知道你的模式很对。但是一个真正的创新者,你要去做与众不同的事,一定不被人理解。特别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定很孤独,一定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一定是败多胜少。甚至有的时候知其不可为,但有一种使命感,觉得总要挑战一下,总要尝试做一下。普通人眼里这种“250”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精神。
前面各位大佬讲了很多的哲学、很多的道,我达不到这个高度,我就分享一些术。我想讲,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怎么能够去创新。我还是非常赞同一个观点,当我们提起创业,首先一定要想到创新。如果没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没有独特的定位,对创业公司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抄袭是大公司的专利,因为公司大了也有钱也有人,一抄袭借助别人已有的优势,可以很容易在市场中形成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但是对于我们创业者来讲,又没有名气,又没有钱,也没有用户基础,如果再跟别人做的一样,是大家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抄袭和拷贝,你在市场中一点机会都没有。
但是人人都在谈创新,我的感觉,创新在今天的时代已经有一些变化了。我们听很多成功的大佬在台上布道,实际上我感觉在他们吃第七个“馒头”的时候,他们吃饱了,所以他在给大家分享第七个“馒头”如何好吃。但是你要看到,他们前六个“馒头”,特别是第一个“馒头”在开始吃的时候,这才是中小企业如何学会吃第一个“馒头”,如何学会简单的创新。
我的题目很小,叫“微创新”,我们在座的创业家,其实每个人都微不足道,刚才除了阎焱说的,我们有一些廉价的激情,我们就这点身家,就这点聪明才智,希望去赌一个未来,大家都是微不足道的。一提创新,总是在技术上要有一个巨大的发明,投入巨资,组建研究院,搞一个什么样的专利,这些创新可能也是创新,但是我们创业者干不了的。我们的创业者能做的创新我想分享几个大家可以尝试照着做的几个方法。
大家最近看苹果的成功,微博的成功,大家福每天在偷菜,我有一个感觉,时代在变,有了互联网之后,使得消费者和我们公司之间的距离前所未有的短,消费者互相之间沟通信息的渠道也特别的通常,过去我们为什么谈4P理论,4C理论,都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通过广告、传播忽悠消费者,让消费者把我们的东西买到,这是传统的营销。传统的巨头都是在这种理论上建立的商业模式。时代变了,消费者主导的时代来到。也就是说消费者他们会越来越多的决定企业创新的方向,他要来决定企业的策略,所以我感觉,说一句不太尊重的话,我很尊重中国有很多大的企业,我们的价值观比较一元,就是看一个公司是不是上市,上市之后市值多高,上市之后市值很高赚的钱很多,大家对你无比的委曲求全、无比的崇拜。我相信斯坦福商学院的一句话,小企业通过创新、通过颠覆大企业的商业模式,才是这个社会真正前进的动力。所以有了斯坦福商学院的名言才有了美国的硅谷,美国的软实力不在于美国有几家市值很高的公司,这些公司可以破产,美国可以用反垄断法制约他们,最重要的软实力看他们的硅谷,有一个持续创新的机制。我希望通过今天来讲创新的方法,希望更多的创业者及时在创新很难的情况下,在单一的价值观体系下,我们作为创业者还是要坚持创新的理念,创新可能未必要成功,要走成人没有探索过的路,但不创新你的业一定不做不大。
从微创新的理解来说,最重要的价值观是用户至上,从用户出发发现用户的需求。非常自我的创新意识可能已经过去了,现在需要更多从用户角度发现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无论多么复杂的技术、多么高深的专利,他有没有价值,实际上最终是看他给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我们的消费者非常的简单,我们很多行业人士经常在一个圈里互相交流,实际上自己把自己忽悠了。我们的消费者,包括美国的消费者,有的时候对于产品的要求,根本不需要说你做50个功能,做三大特性。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点,甚至你觉得很微不足道的东西,你只要打动消费者的内心,消费者就会非常认可你的产品。刚才我们的教父柳总讲话中谈到木桶理论,这对中国大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讲究均衡。但是对于小企业我的观点,这个时候不是要求平衡,要求的是单点能够形成突破,也就是说不怕被漏球,别人进十个球也没有关系,只要最后多进一个球我也能赢。
每一个CEO要从思想价值观念上,把用户放在真正的关注点,这是最重要的价值观,下面有6个点,第一个是微创新,一定是符合第一个原则,一定要简单。微博今天很流行,你们真的觉得微博做了什么伟大的发明吗?其实没有,原来在写博客的时候,在座的各位坚持天天写博客吗?坚持不了,微博做了一个事,把字数变成了140个字。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则,使他门槛迅速降低,使更多用户踊进来,产生了化学反应。对于在座的技术高手可能不爱听,总觉得我有多么高明的技术,我的技术一定能够改变市场,其实就是大家所崇拜的苹果公司,他真正的成功也是把产品做了非常的简单,用户买的不是技术,所有的技术都应该藏在后边,怎么把你的产品做的让普通的消费者也能理解,也能够去使用。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传统安全产业看不起360,觉得360不仅免费“250”,而且产品也很白痴。过去所有的杀毒软件,我管他叫高级软件。而我们是把它变成简单的事情,每天给你电脑体检,每年给你的电脑打预防针,我们让几亿的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安全的概念,所以不仅仅是免费,360才获得这么大用户的一个基础。第二个观点,做微创新一定要专注,一定要聚焦,刚才阎焱也提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小企业,在刚开始资源一定非常有限,这个时候不要想着做很多的事情,甚至你想了太长远,想五年以后的事情,也不太靠铺。这个时候你唯一所能做的,就是把有限的资源聚焦到一个点上。我伸出两个手推,我是一个跳蚤推大象,这是推不动的。但如果把整个的资源变成针尖,可能你也能捅破一个市场。
我经常看到很多初创的创业者,受到博客、业内分析家的蛊惑会很津津乐道。我们创业者应该专心的去想,怎么找到一个点打动消费者,怎么打动消费者的甜点。我们不是做平台,平台不是做出来的,平台是大公司、大玩家的专利,不仅仅是用户多了,产品多了,突然恍然大悟我有一个平台,所有的小公司梦想做平台,无论你的高度有多高,战略分析有多正确,我自己在这儿有很惨痛的教训,在这儿我们赔过几千万美金,小公司不要做平台,因为平台对消费者是没有感觉的。消费者永远问一个问题,我为什么用你的服务,我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
我们企业小,别的做不到,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微创新的文化。什么是微创新的文化?不是至上而下,也不是至内而外,反过来是至外而内,很多的创新是倾听消费者的声音,是在市场中捕获消费者潜在甚至没有被挖掘的需求。还有的创新是至下而上,也就是说你的企业里边你的每一个基层员工、技术骨干、产品经理、一线的销售经理、客服,他们是在第一线,他们离炮火最近,他们离消费者最近,他们真正能够在跟消费者打交道过程中,在产品推荐过程中,他们很多的反馈往往是创新点子的来源,而不是CEO搞几个人,搞几个咨询公司,搞几个高端行业顾问策划密实,运筹唯物推出去,这样创新的例子越来越少。
如果在座的每一位当成自己是CEO,每一个CEO都应该把自己当成产品的首席经理,当成首席的用户体验官,只有企业建立这样一种至下而上的创新文化,你和大企业比,才有真正竞争的优势。
有人说了微创新一微就灵,肯定不是,微创新一定会有失败。我做做微创新要有一种持续调整的能力,如果十年磨一剑好不容易出山,但是点子不对,时代变化很快,很难调整。如果小步快跑,快速调整的方法,你可能是以季度、月来为周期,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的特性,你可以很快的在市场中得到反馈。如果用户说,对不起没有打动我的点,你是有时间去做及时的调整,还有机会做下一个创新。如果说消费者反映,觉得点子很好,当然粗糙一些没有关系,你可以乘热打铁,可以持续改进。做微创新要有一种持续改进的精神,千万不要想一口吃一个胖子。苹果公司的成功也是集小胜为大胜,千万不要以为iPad是一天做回来的,他大概是用了十年的时间通过艾伦韦伯、iPod、iPad,即便是大公司也是通过微调一步步走过来。我们作为小企业,更要有不怕调整、不怕失败的韧性。
商业模式,今天的标题叫技术、产品、模式,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讲,今天去谈模式有一些复杂,模式不是想出来的,甚至刚开始的时候模式不是很清楚,所有模式的建立都是基于给用户创造的价值,首先有用户价值才能有商业价值,用户价值从哪儿建立?不是在屋里琢磨一个模式,用户价值一定是建立在产品说话,给用户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我再一次强调,在刚初创的时候,如果说不清怎么赚钱,我觉得不要紧,只要说得出来消费者愿意接受你的产品,这就是第一步。很多企业是当你拥有了几亿用户,模式自然会找你。如果连用户甜点没有找到,每天变来变去,跟很多VC大论商业模式,不是CEO去做的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做创新要有一种思想准备,你做的东西刚开始可能很冷门,别人看不清,这个时候觉得非常的孤独。你去找VC,VC不跟你谈,你想跟行业大老讨论人家顾不上你,所有的创业者要有一点儿耐得住寂寞的精神,不要看成功的公司大家马后炮总结他的经验,在刚初创的时候一定不被人关注。百度、新浪、搜狐觉得这个模式太好了,你也做,还有你的机会吗?一定没有你的机会。刚创业的时候,你做一件冷门的事情,比如说刚开始免费杀毒,所有人嘲笑我们,觉得我们疯了。现在大佬们觉得网络安全这么重要,但是给了我们四年的成长时间。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当我们用微创新的方法去做的时候,这可能是一个术,在心理上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压力,持续不断的把微创新探索下去,我相信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巨大的飞轮非常的沉重,推一下动不起来,要持续不断找到消费者对你的期望,坚持下去能灵活的调整,我们很多创业者是一定能够最后取得期望的成功。
这一次我又做了一件很“250”的事情,(掌声)。我希望挑战,我希望让中国的互联网不变的这么垄断,我希望中国的互联网能够变的更加开放。我从来不相信互联网里,包括很多的行业里已经形成了行业巨头,他们总是很希望这个格局很好,50年不变,他们永远在赚大钱,下面没有新的初创企业能够脱颖而出,中国不缺能赚钱的企业,而是缺能创新的企业,能有勇气起来通过创新。大公司跟创新是矛盾的,大公司不爱创新,创新有很大的风险,大公司要的是安全,只有小的创业者,我们才有真正的动力,不愿意遵循已有的游戏规则,所以我们才有动力去创新,对于创新企业来说,不创新就不可能成功。
这一次我有两个感悟。第一个感悟,用户支持了我们,这就是我刚才讲的,用户至上,我们一直坚持这种理念,在过去四年里,踏踏实实给中国的几亿网民,让他们不用花钱享受到比花钱买来杀毒软件体验更好的品质。关键的时候用户的力量对你的支持是一个创新公司当面对垄断巨头,这是你唯一所能依靠最大的力量,(掌声),因为比钱比人比资源,我们依然是一个创业公司,还是一句话,只有重视用户才能脚踏实地。第二个感悟,很多创业者,我们每一个人要做微创新,每一个人都微不足道,但我认为我们每一个各个行业,特别是互联网的创业只,我希望大家一定要能够多相互合作、相互团结起来,很多的创业公司、创业者都能够呼吁创新、反对抄袭、反对垄断,如果通过这个事件让行业有所反思,每个公司都能够改变,让这个行业更加开放,有更多的新的创业公司能够成功,这次我们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谢谢大家!
第三篇:周伟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光如梭,斗转星移,转眼来公司已经三个月了,来曹妃甸这边也两个月多了。在这里虽有点偏辟,但并不是很荒凉,环境也不错,我喜欢在这里工作,而且周末不值班的话,可以回市里待两天,买点东西,到处转转,实在惬意。最近工作事情多点,也随着工作的熟悉,觉得每天的生活更加充实。最近日彰的项目进展很快,新的事情也就多了些,跟着苏工去现场处理问题对我的收获是最大的。华海的辅房和空压站等也在紧张的施工。我们公司的重装继续打设备基础和上屋面檩条,食堂浴室换热站近日正在外墙抹灰,110KV变电站的打桩已完成。最近杨部长把去工地拍照的任务交给我,每周把工程的进展情况拍下来,留作记录。平时没事时,就继续在办公室里熟悉图纸。现在是学习的最好机会,我会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在交际、工作各方面努力,使自己能取得长足的进步。通过与同事们的接触,我深知自己在各方面都与大家有很大差距,我会努力提高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员工。
2011-10-11
周伟
第四篇:会计学2班周伟
入学感想
会计学2班 周伟
跋涉出高中的苦旅,翻越高考那座艰难的山,我很高兴的进入了家乡的大学——潍坊学院,开始了自己的寻梦征程!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开始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进入大学的校门,我无比激动。面对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学长们周到的服务,同学们热情的相拥,我感到无比亲切,顿时浮想联翩,怀想着大学的美丽生活。此时此刻,我开始书写人生画卷中最美最绚烂的篇章,开始了漫漫人生旅途中最让人怀念的青春之旅,对此,我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向往……
通过与学姐学长们的交流,我深深体会到大学生活不等于享受生活,而是一种具有更高更严的要求的生活。不仅要有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地锻炼自己。新生活中,我的任务很重,为了让我自己的梦想可以飞起来,要不断的武装自己,充实自己,用生活的画笔为自己画出一张最美的大学生活画卷!
我期待着、努力着……
第五篇:建功立业先进个人--周伟
赤胆忠诚映戈壁,青春无悔建行人
---建行乌斯太支行行长周伟同志事迹材料
阿拉善这片广袤的土地真正为全国人民所熟知是因为它那令人心悸的沙尘暴,用一句现代诗来形容这儿最贴切不过:这儿很少刮风,一年只刮两次,一次刮半年。条件的艰苦没有阻挡住一位建行人干事业的热情,凭着“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的阿拉善精神,有一位普通的建行人带领广大员工托举着内蒙古西部最偏远经济开发区的金融服务,他就是中国建设银行乌斯太支行行长周伟同志。
周伟同志1989进入建行参加工作,先后在乌海市乌达区支行从事过会计工作,后因工作出色调到市分行公司业务部任客户经理、副主任;2007年,年轻的乌斯太支行迎来了她的新一任行长,从此,这个处在中国西部沙漠边缘的小镇的发展便渲染上了以他为代表的建行人的色彩。生在内蒙古,可他没有选择大草原,为了这块边缘地带的繁荣,他如骆驼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希望的绿洲,用一种无畏、坚韧的气概思索着前进。
在参加工作二十年的时间里,周伟同志作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扎根阿拉善,奉献戈壁滩,带领支行员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远离了繁华的市区,远离了便利的生活条件,远离了温馨的小家,远离妻儿与年迈的父母,但是他时刻心系建行事业的发展,心系支行的一线员工。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地处两省(内蒙古与宁夏)三市(鄂尔多斯、乌海与阿拉善盟)的交汇处,借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东风,这块神秘的土地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尤其近五年的快速发展,这里有着孱弱后的丰盈,平静后的振兴和稚嫩后的成熟,成为了各方仁人志士投资的热土。以中盐吉盐化集团、庆华集团、太西煤集团、泰升集团、宏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企业成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2004年建设银行出于国内整体市场业务的考虑,对于经营效益微薄、人员配置达不到要求、营业服务面积达不到标准的网点进行了统一的撤并,通过此次撤并,建行在阿拉善盟境内没有经营机构。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阿拉善经济开发区(2006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乌斯太高耗能经济开发更名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的全面建设,为抢占市场,拓展业务领域,尤其是开发区聚集了一批符合建行支持的优质集团企业客户,审时度势建行乌斯太支行应运而生。特别是进入2007年,开发区实行经济转型,淘汰落后产能,我行实时拓展经营发展方向,分析确立目标客户,主动出击,沟通政府,联系企业客户,此时周伟同志没有向市分行提任何要求,他在原有条件的基础上,整合团队,优化内部人员结构,勇于、敢于开拓事业,凡事事必躬亲,大事小事,巨细无遗。同事称他为小企业版的“速贷通”、令同业人员咋舌的信贷高手,优质的资产业务他是如何做成的?市分行公司业务部多年的锻炼使得周伟具有较强的市场营销、业务拓展和社交公关能力,能够承担较大信贷项目的评估工作。特别是对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内电力、交通、化工、建材、煤炭等行业,有关的政策规定、乌海地区的过去和现状他都了如指掌。在实际工作中营销成功率极高。截至2009年末,支行在经济开发区金融(工、农、中、乌商、信用社、邮政)同业占比情况:各项存款余额175983万元、支行占比52.83%,存款增量50379万元,支行占比36.03%;其中对公存款余额164595万元、支行占比59.27%,增量 45628万元,支行占比37.54%;储蓄存款余额11388万元,支行占比20.55 % ,增量4751万元,支行占比26.01%;贷款余额435700万元、支行占比 60.17%,增量219550万元、支行占比99.95%;中间业务收入4210万元、支行占比83.04%。
通过这一组组数据,明确反映出支行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金融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这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仅业绩骄人,更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营奇迹,也是支行最大的亮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乌斯太支行任职至今,支行主办核算的贷款已经占到全行信贷资产的一半以上,这一喜人的数字包含着周伟同志多少个日日夜夜的酸甜苦辣。
2010年春注定是不平静的,乌斯太支行成功地营销了现金管理平台,使该套系统在内蒙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以周伟同志为代表的支行员工辛勤工作的结果,更是着眼大市场、跟踪大客户、瞄准大需求、做好大业务思想贯彻落实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我行金融服务创新领域的又一个大手笔。通过不懈努力,主动与客户联系沟通,介绍建行业务优势,支行与泰升集团建立了非常好的业务关系,在充分了解了泰升集团的资金结算状况后,认为非常适合使用现金管理平台,加之建设银行的业务一直处在领跑者地位,尤其是高、精、尖的系统开发运用,很受企业的青睐,同时符合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支行出手准、快、好,经过多次认真详细的产品介绍,不仅得到企业高层的认可,通过现场培训,企业经办人员熟悉掌握系统使用,一举拿下了这块业务,为建行内蒙分行实现了该项产品推广零的突破。现金管理平台的使用使企业对资金的管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使企业存款全部流入我行,成功实现银企双赢。
乌斯太支行作为建行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的第一窗口,实现银企合作双赢,将企业送上快车道是建行人永远的心愿。通过近年来大量的信贷投入,以及重客系统、企业网银、代工代发在各企业中的推广运用,支行以优质的服务理念、全新的服务模式在阿拉善盟培植了一批优质客户,成为节能减排、创造利税的龙头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庆华集团已经顺利完成“煤炭—焦化—甲醇”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太西煤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无烟煤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泰升集团正在按计划形成“煤炭—焦化—钢铁—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盐集团正在建成内蒙古西部最大的PVC生产基地;兰太实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金属钠生产基地;同时,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极大地改善了阿拉善盟的投资环境,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周伟同志虽是一个支行的行长,但支行员工却不愿称他为行长,更愿意称他为周哥,觉得这样才更能表达大家对他的感情,更能体现他与支行员工之间良好关系。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地处偏远,而支行员工大都不是本地人,都是近年来区分行分下来的大学生。刚到的大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环境不适应,思乡情结较重,不能安心工作。周伟针对这种情况对每年刚到的大学生第一天都要进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在接下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周伟都是一一谈话交流,了解员工家庭情况和个人困难,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从思想上、生活上帮助员工摆脱困境,帮助员工树立信心、规划职业发展目标,想得比谁都细,做得比任何人都周到,让新员工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增强对单位的归属感,尽快进入工作的角色。在他的感召下,整个支行的员工就像一家人,全行上下每个人的责任心都非常强,从始自终没有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事发生。全行上下形成了师傅带徒弟,徒弟超师傅的比学赶超氛围,不断带动全行业务持续向前发展。全行上下紧紧围绕在周伟身边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业务奇迹。
俗话说,顾大家只能舍小家,为了建行这个“大家”,周伟的确是付出了太多。和家人团团圆圆吃一顿饭,却是很希罕的事,他的爱人也不能理解他。爱人工作时常在外,孩子只能饥一顿饱一顿,作业也顾不上辅导,一天下来,望着满身泥土的儿子在床上甜甜地睡着了,做为父亲的他心里真不是滋味。为此,爱人向他发牢骚抱怨过,但他总是内疚地向妻子解释,最终宽洪大量的妻子理解了他,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全部家务,为他解除了后顾之忧。为此,周伟常常动情地说:“想到他们母子,我就觉得对不起他们,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我确实尽得太少,但这也是工作的需要。”
周伟同志今年43岁,但是两鬓白发已经告诉我们他为支行事业的发展已经是呕心沥血,操碎了心。看着经济开发区里一幢幢工厂拔地而起,一车车工业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我们相信他的内心一定会很满足,建行为有这样的优秀员工而感到自豪。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一日千里般的发展也应该为有这样的金融伙伴而感到庆幸。
赤胆忠诚映戈壁,青春无悔建行人,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必将给整个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但也对阿拉善支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伟,一直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