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新教育有感

新教育有感



第一篇:新教育有感

读《新教育》有感

说来惭愧,在读《新教育》一书之前,我还不知道新教育实验是什么。虽然新教育实验在我国已经开展八年了,而且已经成为了当下中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三个关键词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看来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书读的太少了,特别是有关教育教学类的书籍读的太少了。本次学习,让我重新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让我走出了思想的闭塞,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新教育实验,作为一个教育行动,我们的理想是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说,这是基于中国教育的残酷现实,通过符合教育规律的研究和行动,使教育回归到本来面目的过程。力图实现“四个改变”,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

朱永新老师在《新教育》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展示美好愿景,阐述实践感悟,解答疑难问题。该书是新教育实验的总结和指导,也是我们教师改变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通过阅读该书,我对教育教学又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认识:

1、关于教师人生角色的定位。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是工具,学生才是价值,教师的存在是为了让学生发展的更好。所以教师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学生前行,到最后“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样的教育,伴随教师的只有苦和累。这样的教育是一种变味。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学生是的发展相统一,教师的快乐与学生的快乐相统一的。因为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真正带动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的快乐才能真正将快乐传递、感染给学生。因此,我们不但要努力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学好知识,增长本领,我们自己也要不断通电,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我们不但要努力培养出快乐、优秀的学生,我们也应该使自己变得更快乐、更优秀。而我校的读书交流正是我们教师发展自我,快乐自我,完善自我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2、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你很喜欢一名学生,并且不断对他说“你棒你棒你真棒”,那么这个学生一定会变的越来越棒;相反,如果你很讨厌一名学生,并且不断对他说“你差你差你真差”,那么这个学生也一定会变的越来越差。而我们的学生,他们虽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教育得法,每一个学生都有希望成才。因此,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亲近和期待,并努力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不断的表扬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其自身的‘闪光点’不断放大。这样,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一定会越来越棒,越来越优秀的。

3、注重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如好的习惯、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因为关乎人一生幸福的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不仅仅是考分,而更多的是好的习惯、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等。因此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人,一个具有自我学习与发展能力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第二篇:《新教育》有感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

——读《新教育》有感

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教育就在不断地改革,终其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能更多更好地获取知识和技能,老师们可谓是绞尽脑汁。寒假之初,手中便多了一本《新教育》,信手一翻,都是自己接触到的,或是自己在做着的。再静下心来,细细一看,《新教育》给了一种深深的触动。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新教育》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因为小学生对新事物很有好奇心,所以平时经常给学生强调课外阅读,因而关于课外阅读这块读得特别仔细,尤其是对于“童心悦读”这个词更是触动了我的心灵。在这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文化、网络游戏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它们吞噬了孩子们的闲暇和身心健康,作为孩子们的老师,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让一些更好的东西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而阅读正是最适合孩子们的,最能走进他们的世界,也是最能塑造他们美好心灵的方法。

新教育认为,生活在不同的语言世界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读,就是和读同一本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教师与学生就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所以我们倡导班级共读,师生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真诚的语言,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

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教育又是给与,无论是什么,都需要教师和家长按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慢慢地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所以我们的老师就需要精心挑选适合孩子看的书,适合他们年龄段阅读的书,通过阅读,将爱心、善良、宽容、责任、合作„„渗透到他们的血液中,为他们编织一张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和勇气。

第三篇:读《新教育》有感

读《新教育》有感

金川公司总校第六小学

王桂芝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反思本身就是教育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有极大的不足,同时也为了我今后的教育指明了方向,一读就让我爱不释手了。

这本书全方位阐释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和观点,方法和步骤,展示了美好愿景,解答疑难问题,是新教育实验的总结和指导,是教师改变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是新教育实验的入门书。新教育实验的主要观点是: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认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

新教育实验的目标追求是:追寻理想,超越自我。朱永新特别鼓励参加实验的所有学校的师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要相信相当部分的老师会有成就,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成才。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新教育实验追求的一种境界。

书中有一些让我耳目一新的做法是 :

1、营造书香校园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崇高精神的神圣对话。由“新教育文库”提供教师必读100本,并组织相关读书研讨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英文经典读本》诵背活动。如:实验学校将每年9月25日设立为校园“阅读节”,并倡议这一天为全国“阅读节”。实验学校加强了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立开放式图书广场、每班配备图书架,重视超文本图书馆的建设,研究利用网络开展阅读。这正与我校落实的“营造书香校园 ”相吻合,只是全校师生对此活动认识不深刻,行动不到位。

2、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与教师的潜力的作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书中提到教师的发展比学生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快乐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快乐发展;没有教师潜力的开发就没有学生潜力的开发!所以要对老师说:说你行你就行,要经常说。新教育者认为建立在潜力论基础之上,我们就必须无限地相信教师和学生的潜力,必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舞台、创造空间。新教育相信,我们给教师和学生多大的舞台,他们就可以演绎多大的精彩;我们给教师和学生多大的空间,他们就可以创造多大的辉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我们要是没有看《千手观音》,假如不知道她们的背景的话,就很难相信这些人都是聋人,她们听不到音乐,只能用心去感受,这让我们普通的正常的人去做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任何事情,只要努力都有可能成功。

3、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是核心理念。这里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

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

4、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喜欢和其他学校比,这是非常愚昧的做法,好的教育不需用分去衡量,一个好的老师也不应该用分去评价一个学生,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要相信“上帝在每个人身上都注射了成功基因”。学生的潜力没挖掘出来,教师千万不要宣判学生“死刑”,“残障儿舟舟不是当上了出色的指挥家吗?”

以上就是我读完《新教育》后的微薄体会,下面我摘录朱教授的一些心灵感言作为结束语,和大家共勉: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滴水穿石的成就,只问耕耘的精神,高于命运的理想。历史选择的天时,花开处处的地利,八方护持的人和,犹如一张张鼓起的风帆,将我们推到涨潮的海上。世事常呈波浪式起伏,世事难逃潮涨潮落的规律,让我们把握属于我们的机会,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随潮而歌,踏浪而行,以免潮水退去,折戟沉沙,空怀使命,黯然神伤。0 1 4.3.

第四篇:--读《新教育》有感

读《新教育》有感

袁一菲 芝川初级中学 *** 对于朱永新教授的大名以前早有耳闻,他是一名教育界的专家,想要学习他的教育理念。阅读了他的这本书,学习到朱教授那新颖、独特的思想,让我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也让我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又一次的洗礼。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理念:

一、最实在的一句话: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新教育实验认为,人的一生有许多比考试分数更加重要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最重要的习惯、技能和生活方式。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学得再好,他们也只能用于一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职责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他门的终身负责。

二、最可贵的一句话:爱心产生奇迹

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没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教艺……用博大的“爱心”把贫民窟的孩子培育成才。要说到“爱生”很多老师都知道,但事实上有几个老师真正能做到呢?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在我们的学生中有白天鹅,也有丑小鸭。我们往往对白天鹅青眼有加,好的成绩“一白遮三丑”,即使他们有了什么过错也会视而不见。但若换作有着种种缺点的丑小鸭,稍有不足我们总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大声呵斥。的确,爱一个优秀的孩子并不难,可是爱一个大多数人并不喜欢的问题孩子就有点难度了。爱是一种天职,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成功的教育技巧者首先在于用真心打动人心,这样才能架起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粱,走进他们的心灵,去了解他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像春风化雨一样对症下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才能创造又一个奇迹。

三、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朱教授提出的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之一,“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此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任何事情,说得再好,如果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只是一场空。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懂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新教育》是一个向导,引领着我们从迷茫走向光明。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永远没有学生的快乐。让我们沿着这条光明大道去寻找我们的幸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第五篇:读《新教育》有感

读《新教育》有感

假期里,我潜心研读了朱永新教授写的《新教育》一书。读后,感觉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带我缓缓上升,我感觉自己站得高了,视野更开阔了。经过阅读,我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新教育?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

朱永新老师是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他是集政府官员,教育家、学者于一身的有着特殊身份的一个人。

新教育实验是由21世纪研究院发起的,由朱永新主持的。新教育实验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回归。教育的本源与教育的本性是返璞归真,我们现在过分强调了追求新。其实,我们现在搞的新教育实验,也就是在强调回归,要回到那些久已被人遗忘的东西上面。朱永新说,一种真正的教育,即使历经几千年,也都是有永恒的主题的,譬如追求崇高与追求理想等。现在的时代,我们恰恰将原本所追求的东西丢弃了。我们现在做的,可能是要回到真正的起点,回到它的本真方向上去。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最大的感受还是朱永新老师的“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的核心教育理念,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一个字——人。如果为了分数,你就会把学生分三六九等;如果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你就会把他当作一个完整的,平等的个体来对待,你就会关注他自身的发展你就会对他付出爱心,而教育是需要爱心的,儿童也渴望得到爱。

我从书中得知: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教育首先是一个变革的梦想,一种成长的激情。新教育实验有一些基本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最最显著的特点是帮助教师层,新教育的六大行动,就是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和构筑理想课堂。这六大行动,意在推动整个的数字教育推进,推动教师的成长。

我最欣赏的话是:

真正的教育就应该像新教育,让孩子们快乐地读书,健康地成长,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习惯,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真正的学习不是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而是今后的学习的能力与阅读的习惯。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和孩子同行,一起去晨诵,一起去读,去写,去绘,一起去融入诗歌,融入童话,融入每一个课堂。在路上,我们收获着喜悦,收获着幸福。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相信孩子,相信老师,相信家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

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就没有人的精神发育。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其崇高建立于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洁心灵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教师应该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做一名会学习的教师,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