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感言



第一篇:师德感言

师德感言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一直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首先,我认定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其次,我不断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

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我还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我们小学老师,跟学生的接触尤其多,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他们。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第二篇:师德感言

师德感言

大学毕业,工作已近2年,我从单纯自信的学生已逐渐转变成日趋成熟的教师,在这2年当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它不需要过多语言,它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向优秀教师们学习,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一点一滴做起,将道德思想素质放在首位,身正为范,服务育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感化学生。

霍懋征老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授业的同时,我要将爱的阳光带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抚平他们年少脆弱的心灵。如今的学生,自卑与自负同存,人生观的偏差,功利思想严重。如何教好他们,让学校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是我面临的一大难题。记得毕业典礼之前,我的一名学生打来一个电话说:“老师,我们没法常回来看你,您要注意身体呀,您太瘦了,多吃点。”一句普通的问候,却让我感动不已,黄静华老师说:“老师的幸福和富有来自孩子。”那一刻,我很幸福,曾经的他是多么的调皮,三年的教育也让我在此时此刻明白“爱的教育是相互的”。

我们要用自己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真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要用无私的爱来感化学生。与学生风雨同舟,始终成为他们的坚

实后盾。让我们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奉献,把我们的爱,我们的情,我们的德都留下来,让我们在三尺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篇:师德感言

师德学习感言

转眼间我在这个教育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五年了,回首这五个年头,有苦有甜、又酸又辣。这五年使我对教师这个岗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平凡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要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德是人的素质的核心,也是人健康成长的一个动力。加强师德建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教师的师德是调动教书育人积极性、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因素。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首要的问题是转变观念,统一认识,而这一切的实现,强化师资队伍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通过短短的时间学习了师德师风后,令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漫长的育人之旅,还认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人师”,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而我在教育中,想想过去,对照现在,展望未来,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我深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师的基本要求具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自身的专业素质方面,我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通过借阅相关书籍以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最近的培训我也是努力学习,力争在日后的工作中出色的完成任务。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明白,伟大的人物通常都有着伟大的人格。我虽不伟大,但我依然可以有伟大的人格,至少那是我的一个追求。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工作中,在对孩子的影响中通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为人师的我将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加倍努力,因为我还知道,“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

第四篇:师德 感言

用师德和师爱使教学之心更诚恳

其实,每一个班级都会有一些潜能生,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从心底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让他们的心房有爱的阳光暖暖照耀。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也是具有不同优点的学生。学生的层次和差异性是存在的,不必强求他们中每个人都一样出色。歧视冷漠只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班上有个叫韩某的女孩子,性格懒散,不求上进,但她团结同学,性格活泼。我为克服她的不足一次次与她促膝谈心,与她一起看故事书,鼓励她:人最可怕的敌人是自己,要学会不断战胜自己!当她看到我期待的眼神,能读懂老师的心情后,最终她变得勇敢活泼了、积极向上了!爱每一位学生,他们定会被你的细心耐心诚恳之心感化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践行这一教学方法和思想,并及时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感悟。

师德凝重,师爱无言,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二尺黑板写不完人生风景。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只有措施有力,方法得当,我们所带班级才能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让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不断上进和不断学习的良好环境。班主任,一项平凡的工作;班主任,一个平凡的岗位。我们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但我们却希望开启孩子们不平凡的心灵!常人都说:当一名班主任容易,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更难,但我很快乐!我相信在师德和师爱的指引下,我们将来的班主任生涯中,最多的关键词不是苦和累,而是快乐和感动!我们的生命会因为孩子们而更年轻!更精彩!

第五篇:师德感言

师德感言

大方二中 谢静明

一个受人尊敬、喜爱的好老师,往往会成为学生心中崇拜并效仿的偶像。所以在德育教育中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教书育人”就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也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在高校扩招以来,时有听到学生中出现偷抢、暴力、甚至杀人的事件,就有人这样说:当今学生素质越来越差了。其实不然,学生的素质从来都是有优劣之差的,只是扩招前能进入高等学府的学生都是学习较好一点、自觉性较强一点学生,而今高考一实行扩招,招生人数比以前多了二至三倍,自然,在同一水平了就让素质很差的学生进入到了高校。

当然,这种现象不能归罪于“扩招”,如果不扩招那些思想不健全的人同样会犯错、犯法,只是他的身份不是大学生身份而以。

其实,罪魁祸首就是我们中小学教师,也许我这种说法说得太过,但是真正原因的确和我们脱不了干系。

不管是中学教师还是小学教师一定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认为优秀的、听话的学生就要讨人喜爱一点,而那些反应迟钝的、不听话的学生就有点让人避而远之(虽然出现这种心理对人来说是很正常的,但我们一定要克服这种心理的存在)。有了这种心理对待学生就会不自觉的出现辅导好学生的时间和次数多过较差一点的学生。更有甚者:调座位时也要把差生往后赶,本来老师是想激发差生,殊不知,大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作怪:认为老师已经不管自己了,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已经没有‘多大的戏唱’了”,于是自然而然就生出了混下去的想法。老师们对他们也是“听之任之”,用一个“憨”字就把他们放在了一边。也有老师对学生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贫富歧视、甚至城乡歧视等等的现象,做法真是无奇不有,对学生来说都是有害无一利的(可那些在老师心中所谓的差生也许就是因为老师们的一句话就荒废了一生,甚至导致学生后来出现犯罪行为)。这些行为本来理应杜绝,但是至今在教育工作者中还是存在着。

学生中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领悟能力可能会差一些,但老师必须从自身的角度看一看:是不是课讲得不够到位,还是方式、方法上有点欠缺。对于这种学生,我们不防多说一遍或换一种方法。总之,除了白痴和精神病人外,没有教不转的学生,只有没有耐心的老师。

当一个不得人心的教师讲德育时,学生只会认为那是高谈阔论,不予理睬。所以盲目的进行德育教育只会费力不讨好。当然,在教学这一块上我还算是一个新手。可是,在带美术备考班这几年中我细心总结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提高学生专业成绩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

教学,我认为都是互通的,不管语文、数学,还是历史、政治、化学、物理等等,或是我们美术、音乐、体育,目标都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成绩。

我们的身份是教师,不是法官,所以我们和学生可以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也可以是朋友关系,但绝不能是上级和下级,黑帮老大和他的兄弟的关系„„往往有一些老师会说:某某学生很惧怕自己,自己在课堂上学生们都不敢做„„这是很不对的,我们的身份是教师,我们是在育人,不是在惩罚别人。学生对我们应该是敬,而不是怕。当我们站在讲台了,我们和下面的这些人就不尽相同:我

们是师,他们是生,一定要记住虽然我们的台阶比他们的座位高出一级,但是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下面的那些孩子理应得到尊重,切忌想骂就骂、想闹就闹。„„

有一些老师走入误区,他们认为深入学生人心就是和学生们胡混在一起吃喝玩乐、嘻哈打笑,更有与学生发生恋情者。这种做法只会让学生觉得他没有“师德”,从而把我们教师的形象毁得一无是处。

与学生接触中,要时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是导师,不是流氓、无赖,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忌把自己的陋习、恶习显现在学生面前(而且我们要让自己的陋习、恶习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因为一个好老师的每一言行都会被学生们效仿。

有时候想,中国的教育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最近我又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

今年我第一次当班主任,而当这个班主任,是因为我曾经答应了一个初中的问题学生(其实所谓问题学生是因为其他老师都很头痛他,认为他无药可救,但他经常找我聊天或聊QQ,在聊天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是很有抱负的,于是我就经常和他说说做人的道理、聊聊家常,而他也会和我说点心里话,在一次聊天中我答应他——如果他考上高中的话,我就当班主任,并且让他在我的班上当一当他梦寐以求的班长。我答应了他,最终他以高分考上了毕节一中,而我还是实现诺言向学校申请了当班主任)。

很早以前我就想如果我当班主任的话,我就一定要了解班上的任何一个人,并且要和他们知心,给每个同学过一次生日„„这些我都正在做着,也不知这样做会不会达到我的目的。

第一位同学过生日时,他感觉了意外,但他很开心,这正是我想要的,而后同学们和我也谈起了这个问题,他们说从来没有一个老师会这样做,其他老师别说会这样做,就是基本的对学生的尊重都没有,更别说这样做了。

我就想,这些做应该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的呀,其实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让学生们很开心,老师们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再次和其他老师聊天时,老师就说,“你何必那样费心,那是费力不讨好,学生们又不会领情”。

而当去给学生们早自习回家时更引得一些老师的讥笑。

想想,这应该就是中国教育的当代现状吧,老师们都在勉强地完成着自己的那点基本工作,能推则推、能敷衍则敷衍,就是有人能多做点时,也是含有很大的私利心去做着。„„

作为教师,修身养性、人格修炼是师德建设中不可缺少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一定要求成为完美者,但一定要成为完美的德育教育者。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