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教育



第一篇:爱与教育

“爱”是教育的源泉

界首市砖集中心学校李欣

内容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道德,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

关键词:教育爱奉献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道德,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

一、师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师爱,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人类对人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爱。它源于人民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镜子,是教师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关爱学生,也就是关爱自己;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融合于师生实际的交往中,既具体、实在又可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于是就需要我们 1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家的生活状况极遭,父母离异,生活拮据,导致他失去家庭温暖,感觉在其他同学面前愧不如人,再加上自理能力差,自制力不强,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调整教育方法,与瞧不起他的同学谈话,告诉他们: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只有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做通其他同学的思想之后,我又多次与他谈心,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照顾、鼓励他。渐渐地他变成了一个自尊心强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出不可理喻的事儿来,无非是为了维护他那自卑和幼小的心灵。明白了这一点,我对他说:“老师不会因为一名学生的家庭背景而对他另眼相待,老师只在乎他是否真正学会做人,学到知识。让老师来帮助你,使你成为一个别人喜欢的孩子,好吗?相信你能行!”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他有时还会犯些小错误,出点小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毕竟在改变自己,毕竟在不断的进步。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再笨再懒再难管,都不应该成为被老师蔑视、嘲讽的对象。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可以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师生之间才可以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学生才肯接受教育。师爱——真正是教育者取得成功法宝。

二、爱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

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教育有呼唤,是

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无德无以为师”。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作为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率先垂范就是对科学真正的负责,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

“教育之没有情爱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了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了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这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在教育工作中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默默赞许的眼神,一片热烈的掌声,都在传递爱,分享爱,都会使学生群情激发、积极向上。关注这样的细节,是表达师爱的微妙与伟大,是彰显关爱的亮点。

毋庸置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老师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哪怕很小),或者说错的一句话(哪怕很短),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三、爱,是对老师人格的考验

当我们从事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我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出现,我们注定肩负历史使命,以教师博大的心胸投入战斗。爱,使我们永不言弃,不言自我,不容选择,不堕入低潮。

作为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教,难免有情绪的低潮,难免出现情感的失落,也许会滋生一些自由主义消极的低潮,低调的应对工作,敷衍塞责的去了却工作量,因此,我们就必须加强学习,强化管理机

制,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使之迅速振作精神,以满怀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教学中来。

面对工作的压力,面对别人的不理解,面对“清水衙门”的经济窘态,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应该学会忘却感伤、丢掉失落;面对流动的学生,却不能流动的失去了爱,送走了长大的孩子,置身重复面对等待教育的孩子,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下一个受教育的对象。

爱是信任,就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力,而且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发现他们身上又各具特色的潜能,然后挖掘他们,鼓励孩子们去自主探究,从而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才算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爱是理解,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失误与困惑,需要老师支持他们、宽容他们重扬起前进的风帆;爱是和谐、共荣。需要建设起教育环境的瑰丽空间。

所以,作为与时俱进的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

参考文献:

1、意大利亚米契斯 《爱的教育》 1990.8 图书出版社;

2、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2010.9漓江出版社。

第二篇:爱与教育

爱与教育,同样重要

两百年前,拿破仑在与贡庞夫人交谈时问道:“传统的教育体制似乎一无是处,为了使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缺少什么呢?”“母亲。”贡庞夫人回答说。贡庞夫人的回答深深地打动了这位19世纪的伟人。他说,“这一词里包含着一种教育体制。那么请您费心,务必要培养出知道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她在儿童成长和成材中的作用无人可以替代。每一个伟大人物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是孩子快乐的源泉,也是推动他们走向成功的永恒动力。母亲的精神气质和养育方式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爱自己的孩子很简单,可是要培养孩子优秀的心智并不容易。高尔基讲得好:“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它需要才能和广泛的生活知识。”

教育首先从母亲开始。那么,母亲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从自己开始。笔者认为,要成就孩子,必先成就自己。成就自己未必一定要取得事业的成功,更多的是人格上的完整和独立、自强不息的上进心和面对逆境的乐观心态。

从奥巴马的母亲到希拉里的母亲,这些母亲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重视自我的成长和自我的教育。母亲们的上进心、对教育的执著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而重视自我教育的母亲势必重视孩子的教育。

坚强的性格、乐观的心态也是这些名妈们的共性。爱一个孩子,就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当别人都放弃他时,也永不言弃。一个被母亲所不看重的孩子,很难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更遑论事业上的成功。

大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一个乐观向上的母亲,带给孩子的影响是美好积极的,而一个悲观忧郁的母亲带来的消极影响或许会误导孩子一生。所以,如果有志培养出社会的栋梁之材,做上名垂青史的名妈,母亲们,请先完善自己,成就自己吧。

——影响奥巴马一生的人

第三篇:爱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读完了李镇西老师撰写的《爱心与教育》,其间,我曾数次流泪,我为一位教师的爱心、童心、悲心、真心、信心,自然地流下了热泪。李老师的文字朴实无华,但正是这样的文字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灵冲击,发现自己要学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读过的最详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也不断地问自己: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也会如李老师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跟他谈心、讲道理,但我会容忍他太多的反复吗?我想不会,我会失望,会愤恨,会觉得万同是无药可救的学生,会用 “朽木不可雕”来劝慰自己……

同是为人师扪心自问,我也有“爱”但与李老师相比,我们的“爱”却或多或少地掺杂着一些个人利益。记得1999年5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我们按惯例进行一年一度的招生工作。有一位30岁的妇女带着儿子前来报名,在整个报名的过程中,她不停地絮叨着儿子所在托儿所的不是,老师太凶、伙食太差、环境太脏------。一看就是一位很难弄的家长,我默默地记下了孩子的名字,并祈祷这孩子不要分进我的班级。可是万没想到这孩子偏偏分在我的班级里。无奈,我只能对自己说,家长难缠,孩子无辜,我必须像对待其他的孩子一样的对待他。可是没想到,这孩子出奇的皮。游戏时,别人手里的东西总是最好的,必须一一的抢夺过来,抢不到就打人,打不过就用嘴咬。这

样的孩子该如何教育?教育方法稍有不当,可想而知家长将会怎样的兴师动众。于是每次游戏前我都会和他一起讨论,今天你想玩什么,需要那些玩具。首先让他先弄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而不是盲目的去掠夺。其次是引导他,想要的玩具已被别的孩子拿走了怎么办?第一,先找一找看有没有其他的玩具可以替代;其次看看是不是可以用自己不需要的玩具去和他人交换;再次怎样去和他人商借。孩子逐渐有了一些好转,可是我还来不及高兴,就在上级部门来我园督导的第二天,孩子的奶奶突然一早闯进我班指责我:“你为什么要掐我孙子的脖子,你想把他掐死,你是什么用心。------”一连串机关枪似的扫射,弄得我一头的雾水。但我还是强忍着快要冲出眼眶的泪水,耐性的想他奶奶解释说:“昨天我们正好有上级部门来督导,有两个老师跟踪我带班的全过程,因此掐孩子脖子的事绝不可能发生,不然我今天绝不可能再走进这间教室。至于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回家告状,请容我向了解一下,我一定会给你们家长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呀,昨天你们有人检查,我想就是借你十个胆子你也不敢。”孩子奶奶边说边走出了教室。而我为其确实满肚子的委屈,明知道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还要一早跑来吵。但我还是要把事情弄清楚。原来我在孩子每天的午睡时都有一个习惯,我在孩子们躺下后,要一一地为他们塞好被角,同时让孩子抬一下小下巴把被头放在下巴下。可能是小班的孩子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而误以为我在掐他。

对待这样的孩子,对待这样的家长,我可以说我给予了他们最大的爱;最大的耐心。但是有一次孩子破天荒的没上幼儿园,我赶紧去家访。原来昨天下午家长接了孩子后就带他到朋友的新居去玩,孩子实在太顽皮,在友人家院子的低矮的护栏上爬上爬下,结果不小心摔倒,护栏刺伤了孩子的睾丸,右手的大拇指指甲盖也掀掉了一半。看

到孩子这样,我很心疼,但是我心中更多的是幸运。会来后我对搭班老师说幸亏这祸不是在幼儿园闯的,不然我们两非得到劳改局不可。

读完了李镇西老师撰写的《爱心与教育》,对比之下,我们对孩子的爱确实掺杂了一些个人利益。我们怕孩子家长的难缠,怕孩子家长的无理取闹,为了避免这写实的发生,我们力争做的做好。

然而在李老师的教育字典里,“爱”是童心,因为他认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并让爱心滋润童心;在李老师的教育字典里,“爱”是关心,他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学生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他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而喜悦,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为解决这些问题费尽心思;在李老师的教育字典里,“爱”更是平等,他以学生的尊严作为教师尊严的立足之本,他“无视”自己的尊严却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时刻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我觉得这份爱与众不同。李老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所以在整本书中,他并没有流露出一种功成名就的感觉,没有流露出对学生施过恩德的那种隐隐的得意,而是不断地感谢,感谢学生,感谢编辑,感谢同事,感谢同学,感谢一切帮助过他的人,正是这一份做人的态度,才提升了李老师的生命,并且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爱就一个字,但让爱这一个字变成感人的篇章却需要爱的践行!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

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让爱感动每一个人!

第四篇:爱与教育 演讲稿

爱与教育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交流的师德体会是《爱与教育》。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从这些话语中,我领悟到: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爱的艺术,就是一种宽容,一份鼓励,一句提醒。

一转眼,我已经走上三尺讲台5年了,在这5年里,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过来。有微笑,有难过,有感动,有失望,有成就。。教师职业固然辛苦,劳累,但每每收到学生的祝福,每每看到学生获得的成绩,看到学生在不断成长,所有的辛苦劳累都会烟消云散。我相信:只要心中装有爱,最后幸福的是我们自己。

一、爱岗敬业

如果不爱教书育人这个职业,那么在座的各位就不会选择当老师。既然选择了当老师,就要爱这个岗位。我认为,爱教育就是实实在在的付出,而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有一些收获,是无法用物质的多少来衡量的。记得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追求物质的多少,更多的是享受工作中学生给我带来的快乐和获得的成绩,我热爱教师这个行业,虽然它是如此的普通,平凡。

二、爱校如家

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生活的乐园。关心学校发展,爱护学校声誉,捍卫学校尊严。要树立学校荣则我荣,学校强则我强,学校兴则我兴,学校弱则我弱,学校耻则我耻的荣辱观。人人以爱校为荣,损害学校利益为耻。

我爱我的校园,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还有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更有一批纯洁好学的孩子。每天孩子们的读书声,笑声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三、热爱学生

这几年的教师生涯使我深深的认识到: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爱学生。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朴实的言语,都有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多点去关心我们的孩子,从简单的生活到关注孩子们的心里,多问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爱学生,就应该多点走进学生中间,和他们多交流,多沟通,遇到问题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动不动的训斥和指责。

也许我的爱不能汇成海,但我会竭尽我的生命,把爱的水滴凝成一条小溪,让涓涓细流淌入每个学生的心中。老师们,我们每个人的手中,握着的是无数的金种子,那就是爱,那是我们的财富。让我们播下这些种子,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等待我们的是一场大丰收。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我们教师,我们要遵纪守法、辛勤耕耘、为人师表,做到“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第五篇:“爱与教育同行”演讲稿

《爱与教育同行》演讲稿

xxxxx xxxx

《爱与教育同行》演讲稿

朋友,作为教师,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爱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容易------这种爱常常是自然而然地,由衷产生地,而对所谓“差生”就不那么容易爱得起来了。

你是否留心过生活中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获得师生、父母的重视,被爱着;而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则若无其人地被忽略这,爱与他们无缘。

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学生更需要人们的爱,因为他们有苦恼,甚至与自卑。他们的心,有更多需要被人理解的东西。

当然,爱这样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牺牲一些时间,花费一些精力。但是这种爱更有价值,更为人称道。或许这种爱,未必一定能在学习上显出效果来,但是它使人心热,使人不再陷入消沉痛苦,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这我是有着多么深刻的体会啊!

我是带着稚气踏入学校大门的。记得刚进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天,我是多么欢喜,因为我也终于拥有了黑板、粉笔、教鞭,有了一大群学生。

听说做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威严”。于是,为了拉开我年龄上与学生过于相近的距离,掩饰我性格上的天真。幼稚,弥补初登教坛在教学上存在的许多不足,一句话,为了让孩子们信服我,我课内课外板起了我本来友善和蔼的面孔。果然,半学期过后,我的“弟子”们变得服服帖帖了,路上,他们见到我,想笑,但脸上的肌肉扯不开来,因为怕我,想视而不见又不敢,只好颤着嗓音,挤出一句“老师好”,随即变低下头去,一溜烟地不见了。有时,他们在教室门口嬉耍,只要听说我“驾到”,变吓的鸡飞鼠跳,最后钉在座位上,大气不出。这种场面,虽然多少使我感到某种隐约的失意与不安。

然而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把我击醒了。班上有位男孩子,他学习基础差,经常不完成作业,而我对他不是挖苦就是讥讽,要不就是板着的面孔。有一次,他作业没完成,我不问青红皂白,就对他下了“逐客令”:“回家补”。他鼓起勇气,怯生生地说“老师,我在学校补吧”。我冷笑一声,幸灾乐祸地说:“怎么,怕挨打?还是回去好,挨打不要紧,只要记住疼,以后就会写作业了。”他走了,我的心也“宽”了,然而他下午没有来,我的心不安了。我的良心牵着我走到了他家,他并没有回家补作业,只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念书了,我回家帮你干活。”我形容不出当时听到这句话时自己的感受,只觉得像有一只巨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自责、忏悔、镂心蚀骨的痛楚阵阵袭来。他渴望谅解,渴望温暖,渴望关怀,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孩子的班主任,对他是什么态度?真正把他看作是人民的后代 祖国的希望了吗?羞愧啊、羞愧,教师这一神圣的职责,被我亵渎了!

我醒悟了:我若还一味地保住自己的所谓“威严”能保证不会出现第二、第三个他吗?严峻的教训催我自省,教我悔悟。

于是,我找回了一度失去了的童心,并将它们跟孩子们的心融汇到了一起。孩子们变的笑了,活跃了,不再怕我了,爱上我了。

当我用爱的火焰融化了学生心里冰块儿的时候,我像是看到了春苗在萌发;当我用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通向理想大门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百花的芳香;当我和同学们欢歌笑语的时候,我似乎感到青春的旋律在身上跳荡;当我新年收到孩子们贺年片的时候,我宛如喝着一杯玉液琼浆.........朋友,听到这里,您难道不感到作为一个教师的欣慰和幸福吗?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启开孩子们心灵的大门,教师必须付出最大的热情,因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学艺术,都产生在教师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之中。

要知道,爱可以化冷漠为热情,化忧郁为振奋,化悲伤为喜悦,化懒惰为勤奋。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这种爱每个人应该贡献,每个人应该获得。

让我们去爱吧,使我们周围充满爱的温馨,切记:他们更需要爱;爱与教育同行!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