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第一篇: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以德树行风用爱暖校园

———学习《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习了《中国师德手册》使我深刻体会到师德的核心和灵魂。教师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感自豪,在此,我谈几点自己的读书体会。

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要为人师表,“言为人师,行为师表”教师要培育出对社会有用且正直的学生,首先自己要行得正、坐得端,尤其是心要放正。一个教师如果本身居心不良,整天算计他人,他是根本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的。就算勉强为人师,也是一个极不合格的教师。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因此,教师应为人宽厚正直,处世廉洁自律,恪守诚信,并把严于律己落实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只有这样,我们才算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一名值得学生乃社会尊重的教师。

二、鞠躬尽瘁、诲人不倦

要爱岗敬业,身为一名教师,应具有较好的师德修养,而这一修养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爱岗敬业的精神。不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民族,甘于寂寞的人越多,这个时代的进步就越快,这个民族的发展就越迅速。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更离不开广大默默奉献的教职员工,离不开他们无比崇高的爱岗敬业的精神。要

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人和引路人。特别是后进生,由于长期学习成绩不佳,被老师、同学、甚至自己最亲密的人—父母公认为“差生“,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这时需要我们老师用爱去影响他,使他重拾信心和勇气,实现埋藏在心底的美好愿望。“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生命,爱学生是师德的直接体现,是做好教师的关键。

三、无私奉献、兢兢业业

要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的性格,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时应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

帮助,用师爱的温情来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教育是一门科学,育人成才是一种精雕细刻的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究科学、创新、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我要争取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班务工作水平尽快提高。

第二篇: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 得 体 会

盘县平关镇中学何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 得 体 会

盘县平关镇中学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得体会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有很多的想法。具体的想法或是体会如下:

我做教师已经有九年了,在这九年中我有很多感触。首先,作为一名老师是幸运的。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感觉自己是那么的自豪。作为人民教师,我一直坚守的原则是:我爱我的学生,我和他们是师生也是朋友。我尊重我的每一个学生,我尽力做到对待学生公平公正。

我给不了学生所有的一切,但我会做到尽力而为。我做不了优秀老师,但我一定会全心全意我我的学生服务。优秀老师能够给学生的也许是知识方面的帮助,但称职的老师会给学生良好的品德。我不能够让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但我尽力让他们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就满足了。

我很赞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是老师,一个做到诲人不倦;在交换思想的时候又是同志,一个做到心心相印;在集体活动时是兄弟姐妹,应该做到亲密无间;在关心同学时又是母亲,要做到无微不至。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就是我们的生活目标。和学生在一起,我感觉自己当老师真的很快乐。我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我就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学生会把他们在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告诉我,我也会给他们讲一些励志的故事。我感觉和学生做朋友,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所有我们教师的师德好坏对学生一定会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学习。用我们高尚的师德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做一个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的教师吧!

盘县平关镇中学

读《中国师德手册》

心得体会

现在,我读了这《中国师德手册》了。从这本书中,我学习了很多知识。也有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现在我将体会总结如下:

大家都知道,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它决定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应该学习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是我的目标。

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我自己的原则是这样的。我一直要做的就是关心爱护学生,爱岗敬业,终身学习。不管我现在怎么样,但我一定要做到为人师表所要求的那样,我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立教。我可以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知荣明耻。我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教育我的学生,做学生的好榜样。

当然,我也会认真做好以个老师的本质工作。我会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等等。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一定要遵纪守法,还要热爱我们的国家。我感觉这本书对我们教师的影响很大,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要认真读一读才好。

总之,我从这书中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一个教师要怎样做才是自己的目标,现在真是眼前一亮了。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我们还要修好自己的高尚师德。

盘县平关镇中学敖

第三篇:读《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谢小芳

通过这次《中国师德手册》的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体会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深刻含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和师德最重要。教师不仅仅只是教育教学,教师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全社会、全人类都希望教师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处处为人师表。具体地说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一、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好教师

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首条。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献出一切,也有责任和义务,认识到自己与祖国的客观联系,体验到自己对祖国的奉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才能真正迸发出炽热的爱国情感,尽自己所能,报效祖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并把这一思想通过各种途径传给我们千千万万的学生。

作为教师,只有了解国情,才会有清醒地认识和理解,才能更扎实地去努力消除其不美,更进取地去尽力弥补其不足。只有这样那些不断发生在我们脚下的“奇迹”,才会在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地在我们手中出现。了解土地国情不但利于自己珍惜土地,更能借此唤醒学生对土地忧患意识,让他们从小树立保护土地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意识。

在当今形势下,中国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就是繁荣和统一,是发展中国,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国家大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对各种遏制中国、抹黑中国行径的最好回应,更是爱国主义最为具体生动的体现。作为教师,我们有以大局为重、理性爱国的责任“立足本职岗位,做好自己的事”,为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贡献智慧和力量。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是最大的理性,最大的爱国,最崇高的师德情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校,要做一个好老师;在家里,要做一个好家长;在社会,要做一个好公民。只有这样,我们才是一位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们的合格教师。

二、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伟大的教育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我们全体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而这一修养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人生如月,月圆则亏。凡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就好。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只要我们知足长乐,安心乐教,就能饮醇自醉,快乐地甘于寂寞,在三尺讲台上悠然自得。让三尺讲台,成为我们闪烁师德光彩的舞台。一生执教,持俭守节。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默默耕耘也并不会让我们失去快乐,天天看见学生天真无邪的笑容、家长感恩戴德的眼神、社会对我们的赞誉„„这就是我们教师最好的奖励。

三、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第二家长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没有德行的教育就失去了方向。

其实,我们在与学生爱的互动中,大多都是平凡的,甚至微不足道的小爱。但也只有这样,一旦灾难临头,我们才能有精神像“5·12”灾区的英雄老师那样,为学生奉出自己的大爱。像学生的亲人一样关爱学生,让学生觉得师爱就像春雨一样,在细微处滋润着他们洁白的心灵。感受到那份无私的温暖的师爱。

四、不仅教书、更要育人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俗话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高山有高山的巍峨,小草自有小草的风采。每一个学生都有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差生也自有他的长处。我们教师绝不能鄙视差生,应该以宽厚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的一切,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样我们才能教好书,育好人。也唯有此,我们的教育才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学生之幸。

五、做为人师表的典范

因为教师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自己的为人处事都要有更高的要求。原因是我们教师的身后总是跟随着一群学生,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学生产生影响,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让学生成为文明,高尚的公民,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成为文明,高尚的人,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表率。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石。身为一名教师,无疑更应该具备诚信的品德。教师教学生诚信,这是为人之本;教师对待学生诚信,这是为师之本。因此不管在做人还是教研方面,我们都要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诚信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从而提高公信度,做诚信的表率。这样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素质的同时,加强外在素质的修炼,使仪表风度更好,以不辜负学生心中的“偶像”之誉。

六、把终身学习确立为坚定目标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它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我们教师既肩负着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之责。又承担着传授知识,育人育德之责。而要想在传授知识中不辜负学生,不辜负“教师”这个称号,就是为师者一定要终身学习,让自己博学多知。“乐于旁问”、“不耻下问”,向所有人请教,哪怕是请教自己的学生也无例外。因为学习永无止境,我们也应该像学生一样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辩证能力,保持任何时候都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不断积累,为自己储备更多的学识才能不误人子弟。才好在“三尺讲台”上承接历史,联系未来。做个合格的教师,为下一代传授更深奥的科学知识。

总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中小学教师形象是每个中小学教师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中小学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作为教师应志存高远,爱国敬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积极上进,乐于奉献;公正、诚恳;具有健康的心态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惟有这样才能在崇高的教育事业中,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读中国师德手册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在读了《中国师德手册》之后感觉颇多,看到的每个故事,每个人物都让人耳目一新,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责,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行为的标准,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鼓励学生,培养更多的人才,以自己严谨的行为来为学生做出典范。

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放在比较高的位置,认为学生要听自己的命令,要按自己的要求去做事情,其实很多时候也在这样做,学生很听话,也很配合,但实际情况学生多数对我们有很大的意见,并不是很配合我们而是被动的去做一些事情。在第三章的“宽容之爱”“信任之爱”“赏识之爱”“理解之爱”“把师爱用目光传递出去”这几篇给我们讲述了生动的道理。“宽容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而宽容所示放出的爱,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博爱。”每个教师都会碰到调皮的,捣蛋的学生,很多时候这些学生被打上差生的烙印,而这些所谓的差生其实是些自制力较差孩子,也是些不被老师注重的学生,孩子也自认为自己很差,没有信心,从而导致孩子自己放弃,更不想改正错误。这时候如果我们教师给孩子一个宽容博大的胸怀,为他营造一个爱的环境,我想孩子们也会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制造出师生的和谐。我作为体育教师在课堂会交给学生很多体育技能,或者一些武术的动作,孩子的理解能力都不一样,有些做几次都不到位的,我就会急躁,其实细想一下,自己当时学也很费劲,幸亏自己教练很有耐心,对我很宽容,我为什么对学生会缺乏宽容呢?应该给他们多些宽容,多谢鼓励,相信他们都会做的很棒!“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对于教师来说,信任学生,就是爱的最好诠释。”信任这词很多时候用在同龄人,或者比自己大的人身上,很少会考虑用在孩子身上,其实孩子比大人更渴望得到信任,特别是教师的信任。而多数时候我们教师希望学生信任自己,而忽略学生对信任的渴望。然而,教师的信任会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学生会在老师的信任下体会到一种责任,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想我应该和我的学生做个游戏了,在跑道摆满障碍物,把自己的眼睛蒙上,把手放心的交给我的学生,让他们领着我穿过跑道,我想我的学生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一定会带给我惊喜!同样我也让我的学生更加信任我!

“赏识之爱应该是冬日暖阳,沙漠甘泉。”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被别人赏识,被别人认可,孩子更需要,家长的,特别是老师的赏识。孩子会认为自己被老师赏识是一种荣誉,是一种动力。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也都有优点,如果我们做教师的发现不了孩子的优点那将是一种失败,会埋没孩子的积极性,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

“理解不仅仅需要教师具备爱心,还需要教师善于适当的迎合学生的需要,懂得换位思考,自我理解与自我反思等,同时还要教师主动去消除理解道路上的各种障碍”作为教师和学生接触的很多,但很多时候教师只是要求学生理解自己,配合自己的教育,实施自己的方案,而学生多数时候按教师的意图学习甚至做事情,孩子的心理多数是不平衡的,学习的效果当然很不理想。我们的确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理解孩子的心理,进入孩子的内心,帮孩子解决问题。在平等理解的条件下,孩子才会愿意接受我们,接受我们的思想,理解我们的教学意图从而达到双赢!同时,理解也是教师的试金石,检验我们是否合格,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是否具有博大的胸怀!

“不论何种教育,教育的内涵都会深深的印刻在我们教师的眼神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递爱的舞台。”诚然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好,包括对学生的责备,对学生的严厉,都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但是,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呀,我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成栋梁,但可以保证教师对每个孩子都是充满信心,这就需要用鼓励或者期盼或者赞许的目光来与孩子交流,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很棒,你绝对能完成,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的爱和殷切的希望,从而产生动力,产生一定的积极性,时而久之学生也会充满自信,向更高的目标冲刺!

我会按照《中国师德手册》作为标准,来要求自己,是自己成为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五篇:中国师德手册心得体会

《中国师德手册》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倡导“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而教师的心理压力会严重影响到这一目标的实现。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新《规范》的要求 呢?《中国师德手册》从师德建设、师德教育的方法入手,为广大教师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在《中国师德手册》一书中说到,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求我们转换观念,思路决定出路;做个有学问、师德更高的专业化教师;因材施教,努力尝试个性化教育等。而其实,这也正好是我们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倡导的: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我认为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因为我们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熟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教师,尤其是一名小学教师,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们把他们的孩子送到学校,送到我们教师的手里。我想,在他们的心里,都对教师,对我们的学校寄予了很殷切的期望。期望他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之下能够改掉身上的坏习惯,能够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然而,我们面对的孩子又都是千差万别,具有独立的个性。每个人的特长,以及接受教育的能力也各有差异。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面对这些个体差异除了因材施教之外,更要有耐心。我总相信,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花,我们要耐心地,等待着每一朵鲜花的盛开。对于那些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更要有恒心和爱心。要把他们当成我们自己的孩子,慢慢地,耐心地引导他们,而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要知道,很多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他们小时候也并非都很出色。

请记住,每一颗等待花开的幼苗,都需要我们园丁的精心呵护。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