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2012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2012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第一篇:2012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今天是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一天。

上午,xx市小教科教研员xx作了名为《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的成果与问题反思》的报告。

丁老师从“研学----求学跨越的撑杆、嬗变----奋力前行的成果、问题----一个轮回的反思、聚焦----向着远方的追梦”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想法。

丁老师对新课程改革修订稿提出的四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中基本思想的解读我感触颇丰。

很多人应该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的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是值得称赞的,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或许可以说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习惯与勇气)有待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受困于传统教学模式

我们的教育一开始基本上是以“告诉知识”的模式为主的,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我们的学生大都数只能以接受的状态获得知识,很少会有学生对知识提出质疑。有时“机灵”的学生还会被加上“捣蛋鬼”的名号,此后的他们更多选择的是沉默,或者是“自娱自乐”;当然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基本上是疲于接受。

虽然新课程给课堂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但在短暂的周期内还是很难看出明显的变化。

二、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原因,应该是对我们教师、对自己的期望,虽然现在教师的素质已经很高,但仍需学习,仍需受训,仍需提高。

教师首先在思想上应该要转变,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与习惯,甚至是勇气。

其次,教师应该在“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上要有所思考,有所实践,有所创新。

我们应该有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想法,我们也要有对学生未来负责的勇气,我们更应该有对学生未来负责的能力。

下午,学习了xx实小xx校长的《超越教材的勇气和底气》。看到这个题目时,就觉得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

我想我们应该有超越教材的勇气,但此时的我还没有超越教材的底气。坦白的说,自己对小学数学教材还没有系统的梳理,更谈不上钻研了,只是对所教阶段肤浅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对许老师提出的对教材处理的简约化很有受益。许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对所学新知建立清晰地数学概念,让学生先学懂数学知识;然后,让学生在解决变化的知识点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然而,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其实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需要教师对教材(学科知识)作出准确的把握。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出大胆却又不失准度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自己的学生,达到简单而不简约的效果,进而达到一种高效的课堂。

第一天的学习,感触很多,受益匪浅。

第二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通读了临沂市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材料,感受颇多,尤其是对备课和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很多老师都谈到,见解深刻,值得我好好学习。

1、充分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备好课的前提又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是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有的老师在备课时的教学目标很少是自己研究教材后写出的,大部分是自己从一些现成的教案上抄写的。这就导致上课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这节课的重点,什么是这节课的难点,更别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了。以前我一直是这样做的,感觉上课只是简单的按自己的流程完成就可以了,自己感觉很平淡,所有教学环节都一样,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学生更没有深刻的学习感受。有的时候看教材,感觉只是简单的几道例题和附上的几道练习,没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其实教材的设计都是很科学的。如果你仔细研究和揣摩,就能发现作者在里面的巧妙设计。试想编写教材的作者都是这个学科的专家,每一个章节都是他们集体认真仔细研究商定的,能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吗?

2、很多老师备课主要是备上课的知识结构和讲授的流程,往往忽略了课堂上的师生活动的备课。这样就会导致上课的内容准备充分,但是展现的过程不顺畅,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不是很令人满意。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老师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但是反映出来的效果相差是很大的。例如在探索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时,教师引导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究竟是让学生自由回答呢,还是采用提问的方式呢?我想这两种方式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自由式的回答让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提升自己,也让老师感觉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了,但是绝大部分的后进学生望而却步,跟不上节奏,实际的教学效果往往很差。还有就是一些很难表达或者说用语言不能够形象直观展现的问题也绝对不能用口述的方式进行,要让学生适当板书,形象展示讲解。

3、集体备课。我个人认为集体备课不能只备章节,备上课的课时分配。集备的重点应该放在每一节课上,要集体备出这节课的上课内容,重难点。要备出怎么进行内容的讲授,要备出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甚至要备出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总之,我认为集备越细越好。

4、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分不开的。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自己独立完成不了的问题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另外小组作为学习的基本单位,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也起到很大的监督和督促的作用。保障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长期有效的进行,需要一定的制度,要划分好小组内每个学生的角色和任务,也要安排好小组每天的学习流程,使小组合作成为一种习惯。

第三篇:“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李翠兰

在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国培计划”的大好形势下,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报告会”,期间观摩了我县第一实验学校王秀荣老师的课堂教学,并听了王老师“追寻小学数学教学艺术”的报告。这次培训,我见识了王秀荣老师作为优秀教师的风采,真正是“学然后知不足”,我作为被培训对象,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也更激发了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强烈的责任感,对进一步做好数学教学工作也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今后要把握的方向:

一、重视课前交流。王老师教师都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通过课前交流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新知。王老师课前激励学生“我很棒”,“你们真的很棒”等等,学生自然很高兴,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大多都有五个特点,总想在教师、同学面前表现,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同学们的赞叹。因此,在上课之前,授课教师应该用导语稍加引导,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角色,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教师导语中的提示,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专心阅读或思考,以备在教师需要他们回答时表现出来。

二、改善学习方法,自主探索,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指导意义的“再创造”的过程,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或知识经验学习过程,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未知。王老师的报告中讲到:教育理念的提升,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重建学生观”。莫把学生当天才,任何新知的获得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王老师在让学生描述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时,让学生尽情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和模型进行研究和描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由对探究知识的必要性,到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探究知识的方法。当然,自主探究并不是摒弃一切接受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也是必需的。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特点及公用,两者不可偏颇,相互补充,才能达到有效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该“放”就“放”,该“收”就“收”。

三、打破课堂常规。每位教师都勇于创新,将学生完全放开,去允许学生出错误,不怕学生出错误,并能在学生出错误时及时引导,重视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我想这点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反思,如王老师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一个“将三角板按不同的轴旋转能转出长方体”的思考,这足以说明课堂中重视了生成的资源,正如王老师所说---生成因错误而美丽。在课堂教学中,王教师能够及时的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灵活,机智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耐心的等待和倾听学生的发言,最后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为教学服务。教师应有七颗心:平常心、宽容心、执著心、热望心、责任心、自尊心和奋斗心。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教师职业紧张而有繁忙的工作特点,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爱岗敬业、宽容对人、淡泊名利、身心放松。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实是社会、家庭、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希望,也是他们压在教师身上的重担。教师职业的紧张与压力程度是人所共知的。除了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外,还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回想我的教学历程,当你生气的时候对待学生还是像平常一样和蔼可亲吗?当你在工作中不顺利时,你的心中还有爱岗敬业吗?要在工作中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做到和蔼可亲、情感丰富,幽默风趣,富有创意。

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过多的讲解挤占了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过细的指导钳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老师为中心,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今后上课时,我要做到:和学生面对同一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师生共同交流、引导学生的理解和分析,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注意学生的兴趣体验,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备课、上课。还要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制定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学习目标,并且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设置科学合理的教案,真正的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平台。

第四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我工作了19年,任教高中毕业班3届,初中毕业班5届,对学科知识比较熟悉,对教学驾轻就熟,开始有些缺乏继续提升的动力了。但第一天,听了黄忠主任的发言《加强骨干教师培训》,我为之一震,尤其是他的结束语“提升精神品格,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悯人的情怀,透彻人生的智慧”,这是怎样的大智慧呀。我的确要重新审视人生目标,继续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坚持+专注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专家、教授们的发言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汪立民教授的讲座让我联想到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可以开展“数学建模”课题研究,让学生选好主题,自己分析、假设、建模、求解、评价,并撰写结题报告。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一定会有大的提升。何小亚教授的讲座《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标准与范例》让我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表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要将教学用书上的目标分解成具体、可操作的小目标。

我平时的教学目标中有设计“正用”、“逆用”,但没有“变形”,看来以后还要考虑这个了。他的“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话让我产生了共鸣,的确,教学就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而非撒大网捕小鱼。吴康教授关于《数学解题研究》的讲座拓宽了我解题的思路,虽然有些内容还不大听得懂,但见识了大师的风采就已经很有收获了。闫德明博士的讲座就已经让我看到《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了。他对全国各地名师的熟知与点评让我大开眼界,自己这个井底之蛙以后要多在网上看看不同教师的讲课视频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特级教师戴东祥的发言让我明白不能停止追求专业高度的脚步。许锡良教授连续两个小时关于《人性、人权和教育》的讲座,让我重新思考教育应该怎样开展才能保护学生与教师的人性和人权。

第五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通过四天的培训,觉得收获不小,特别是听了高xx、张xx、朱xx和姜xx老师的课,真是听君一席书,胜读十年书。下面让我仔细地回顾一下当时的心得。

高老师给我们上了《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心理发展》,她通过案例分析,告知我们处理学生问题时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否则很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对于学生的情绪一定要正确疏导。教师行为正确,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些话题引起我们学员的强烈同感,大家纷纷发表了意见,提出了身边的一些案例,如一位既是家长的学员聊起:他儿子在上高二,学校里要开运动会,3000米这项目大家都不愿意报名参加,班里同学讨论一致推荐他儿子去参加,他儿子也从来没有跑过。他儿子很好说话,既然同学都叫他去,他去试一试。他儿子其实对3000米心里很害怕,但又不好意思做逃兵。比赛时他儿子用一块红领巾把头包起来,跑了一段被学校书记看到了,立即叫他停下,骂他这样做是玷污了共青团,他儿子心里不服,就与书记顶了起来,书记叫家长到学校。事后他问儿子,为什么要拿块红领巾把头包起来,儿子说:“当时心里非常紧张,怕被同学看到,就从身上随便找了一样东西,当时摸出的是红领巾,脑子里从没有想过要玷污了共青团。” 这件事让我感悟到,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耐下心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合理的方法来解决事情。否则,盲目地处理事情很难让学生心服口服。这个讨论加深我们对这个知识点的认同。既然师生关系这么重要,所以高老师跟我们一起探究引起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从教师角度看有如下(1)教师本身在教育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2)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面有欠缺;(3)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听了之后让我心里一亮,有些困惑就被点破了。

张xx老师给我们上了<课堂教学从疏漏离走向融合>,针对的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这是我们最想要系统学习的东西。他引领我们走向思维的高度,教学是要丰富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所以上课绝不能心不在焉、照本宣科、了无生趣、言不由衷,师生要一起从游从学,一起去看一个风景,如《论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目前师生之间紧张对立的原因是,教育的功利性和政治学科的边缘化,根本原因是体制导致的,使教师沦为体制的工具,人在体制中被异化。师生是人生中重要相遇,所以自己上课追求三个目标:(1)给学生一种希望,这希望有老师对学生和学生对自己留下的一种希望;(2)给学生一份怀念;(3)给学生一种信心。他精彩的分析,让我们醍醐灌顶,触动很多。

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的班主任朱xx教授,六十多岁的人精力比我要好得多,而且记性特好,短短几天把我们班的同学的名字都记住,亲和力特别强。听她讲自己过去的一生,觉得她有今天的成就跟她怀有一颗执著的、仁慈的心分不开。她提醒我们心理问题不等于品德问题,比如偷钱有些是心理原因造成的,我们大多数会想当然是品德问题,如果没有搞懂原因就很难解决问题。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德育教育,尤其是韩国。德育与家庭教育分不开,家庭教育要注意四个方面:(1)父母应该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2)如何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3)怎样对待孩子的学习与成功?(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朱老师在教育自己儿子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上高中的儿子对异性有好感,借过生日请同学来家里玩,他们夫妻把家让给他们,自己在寒冷的外面晃荡,结果儿子过了一个非常开心的生日,对他日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反观自己还做不到这样,有时还会为维护家长的“尊严”无端指责孩子。朱老师有一颗宽容睿智的心,所以今天把她儿子培养得很优秀,我要向她学习;她身上和蔼可亲和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我们更要发扬。

姜xx老师人不高且非常有智慧,他说:在民主的社会靠嘴巴,在野蛮的社会靠拳头,腐败的社会靠权力。所以他开的第二课堂是辩论课,辩论的目的是要维护学生对真理追求的勇气和能力,而且辩论很能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辩论还让人学会倾听、精简、民主、合作等等。仔细想来的确如此。辩论需要的不仅仅是语气,更需要哲学上理论和政治观点,因此政治老师很适合当辩论课的老师。接着我们观摩了有他主持的一堂辩论课,辩题很有意思,孔子和乔布斯哪个更适合当大学校长,现场气氛很激烈,让我感到唇枪舌剑的味道。姜xx老师最后的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很有帮助,我想如果以后我校也开设第二课堂,我会毫不迟疑地推荐这种课。

花絮还有好多,不一一列举。愿自己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希望自己永保一颗学习的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