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和学生相处的日子

和学生相处的日子



第一篇:和学生相处的日子

和学生相处的日子

有幸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虽然仅仅工作了几个月时间,但却让我觉得是我一生的幸福。我喜欢校园这种单纯的环境,喜欢听学生早上琅琅的读书声,喜欢和学生们在操场上追逐游戏,喜欢和他们以朋友相称,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因为他们,我感到了满足和快乐,他们是我生命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和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我整天和他们“泡”在一起:早晨,我们一起起床上早读课;中午,我和孩子们一起拿起劳动工具,清洁校园;晚上,陪着孩子们一起入睡。孩子们也因为有我的陪伴而感觉到了快乐,也因为如此,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们每天愉快的学习,教他们知识,教他们做人,每天都有笑声传出教室。不管学校组织什么活动,我也总是和他们一起参加,为他们加油,虽然有的活动我也并不擅长,但是,孩子们却能因为我的参与而产生一种被欣赏的自豪,正是这种欣赏激发了他们对集体的热爱。

在和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我对他们赋予了无限的爱心和关怀,努力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也是那么的信任我,与我分享快乐和忧愁,不时透漏一些小秘密……每到这时,我总是做个忠实的聆听者,告诉他们怎样排除烦恼,怎样获得快乐。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和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我又常常会感动,不是我多愁善感,而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用纯真的心灵感染着我。我难过时,他们会围着我故意讲一些笑话逗我开心;我高兴时,他们比我更高兴,拉着我让我与他们分享快乐,那时谁也看不出我们是师生关系;我感冒时,他们会悄悄的在我桌子上放一杯水和一包感冒药;我有时候工作忙忘记吃饭时,他们总会买一袋面包塞进我手里;更让我感动的是,有一天,我与他们开玩笑说:“同学们,老师可能要离开你们了,学校安排老师去其他地方学习,可能一年之后才会回来。”说完之后,他们很吃惊,面面相觑,嘀嘀咕咕,不知在讨论什么。过了一会儿,一名学生问:“老师,你去哪?我们都跟着你。”又一名学生说:“老师,我们去找校长跟他说,你去哪我们去哪。”……一个个纯真的声音激荡着我,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心里七上八下,但更多的是感动。

还记得有一次,那是我刚当教师没多久,对课堂、学生了解的还不够透彻,不知道如何驾驭课堂,那天上课,学生们像脱了缰的野马一样,视课堂于儿戏一般,任我怎么批评也于事无补,当时的我气坏了,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就是那一天,我第一次在课堂上留下了眼泪。我气学生不了解老师,更气自己管不住学生,我无法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的脆弱,一个人流着泪跑进了办公室……不知过了多久,班里的课代表、班长等几名好学生拿着一张纸来找我,当把纸递到我手里时,他们低着头说了一句:“老师,对不起,我们代表全班来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谅。”我接过纸打开一看,上面是全班同学的签字,向我写下保证书,保证以后再也不扰乱课堂纪律。看到这一幕,我又一次流泪了,这次的泪里包含了太多的滋味,有酸有甜也有涩,但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

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有苦有甜,有惊喜有感动,有烦恼有忧伤更有无奈,但是正是这些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光彩和情趣,学生们用纯洁的心灵,真诚的情感编织出了人生中最珍贵的项链。

在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使我远离了世俗的烦躁,忘记了失意和伤痛,激发了我对工作和生活的激情。激励我用真心托起学生奋飞的翅膀,让他们能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尽情追逐每个人心中的梦想!

第二篇:和他们相处的日子

和他们相处的日子

关键词:

付出

培养感情

在二中的贴吧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爱是付出,不是索取。”看完之后我只是像往常一样,不以为然的笑了笑。然而当我思索着如何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这句话却一遍又一遍的在我脑海中闪现。我想,在如何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感情这个我一直很苦恼的问题上我又前进了一步。

从由学生转变为老师的那一刻起,我首先以学生的身份考虑了在我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于是,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我一直在努力首先让我成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然后才能慢慢变成学生也喜欢的老师。根据中学生的性格特点,他们能认真学习的科目有三种:第一种是老师特别严厉,学生比较害怕的学科,第二种是学生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个学科,第三种是学生本身就比较喜欢这个科目,与哪样的老师教是没有关系的。通过分析我认为自己离第一种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而第三种并不是大多数学生都具有的,那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认真备课外,我只能向着第二种努力了。与学生之间培养起感情是学生喜欢这个老师的前提。于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尝试了一些方法。

高一十二班有个各科老师都比较头疼的女孩------某某。看完这句很多老师都会想到她的学习成绩肯定不好,是的,她是班级倒数第二名。说起她并不是因为她的成绩一下子突飞猛进,而是因为她的化学成绩正在慢慢的进步,至少不再是倒数。开始带十二班的化学课时我并没有注意到她,因为她是属于课堂不捣乱,但也不学习的那种。临近期中考试的时候,她第一次来我办公室,找作业。我问她的名字,她说她叫某某,我突然想起这次她的作业做的不错,于是就随口说:“某某,这次作业写得不错,以后多努力。”我能看到她当时脸上喜悦的表情。考试前一天的一个大课间,她带着笔记本和书来找我了,让我给她讲讲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讲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她注意力集中,学东西很快,但是从她现场的做题来看,她有一个毛病就是懒,那次期中考试她的成绩虽然不好,但是已经比我预计的要好,我很欣慰。期中考试后的一天课间,她把自己精心雕刻的一个橘子送给了我,她说,从小学到现在,她遇到自己喜欢的老师,都要为他雕刻一个橘子,那一刻,我的心里就像铺满了一层樱花地毯一样的绵软,漫天遍地的粉色。我知道,我那一次漫不经心的表扬,却成就了我和她之间的感情,前一次听写方程式,当我公布某某90分的时候,班里的很多学生都不相信,觉得不可能,但我相信。自此,我不再吝啬自己的表扬,每次批改作业或者听写方程式,我都要挑出前几名写在我的课堂记录本上,在下节课上课前表扬他们。我知道,在这条路上,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四班有一个孩子,平时上课很认真,作业也做得不错,成绩中上吧!但是我看中的是这个学生的品质,我觉得只要我好好栽培,一段时间后他也可以出类拔萃,所以在平时上课时我有意识无意识的就会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当然,也有一些时候某些问题他是回答不上来的,为了激励他,我每次都会让她站一会儿再坐下。虽然他平时不是很爱说话,但是我还是会主动找他了解他最近的学习状况,就在我认为我已经和他之间建立起来感情时,一件事情的发生让我感到很难过,有一天我和其他老师走在一起,看到他过来了,他可以给不带他们班课的老师打招呼,聊天,却无视我的存在,那天我真的伤心了,回到家我一直在想,在他身上我付出那么多,值得吗?这个问题苦恼了我一段时间,以至于我再次上课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学生。直到今天,“爱是付出,不是索取。”这多句话让我终于想通了,我不再去问自己值不值,而是问自己,是否付出的不够多。接下来该如何面对他,我想我心中已经有了一盏明灯。

和学生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感情很细微,很敏感,可能有时我们无意间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他们,也可以让他们万劫不复,所以日常的说话及谈话我都在留心的观察着他们表情的细微变化。在和学生的相处中,不断地遇到新情况,不断的解决新情况,我在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这时的我一直在进步。

第三篇:如何与学生相处

如何与学生相处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尊心很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在认识上和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人格也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尊重,叫了多年的“后进生”被悄无声息地改成了“学困生”。只是片言之差,却全然隐去了以往的歧视之嫌,且听起来更富人情味。因为在教师和学生的眼里,“学困生”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成绩眼下还不够理想,但是通过师生的帮助和他们自身不懈努力,明天亦或是后天他们可能就是最优秀的学生。中国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因为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产生依赖感。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才能相长。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成为真正的良师。

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学会和学生交流。多与学生交流,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建立友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

班里有两个学生,总是爱接话茬,这样班里就变得有点乱,我批评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一脸诚恳的说知道错了,但是在你说下句话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接话茬,真是让你头疼,但又无可奈何。最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下不如跟学生好好谈谈。果然,我跟这两个孩子好好交流了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在课上他们就变得安静了很多。其实他们都还是小孩子,总是希望老师能够注意到自己。如果我们跟他们交流一下,让他们知道老师重视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那他们也许就会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听课上,而不会在做这种扰乱课堂的事情。这样,不但课堂纪律好了,他们也上课更为集中精力了,而且我们彼此也更为的了解了,这样在无形中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作为教师,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每个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有好恶心里,在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往往对成绩好的学生特别偏爱,耐心指导,而对有的则漠然置之,甚至鄙视、嘲笑,极大地伤害这些孩子自尊心。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是说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爱学生就必须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把每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师的阳光雨露。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面对学生的问题时保持一份沉着和冷静;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在引导学生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去实现个人发展和成长。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教育 尧山中学 张聪聪

第四篇:如何与学生相处

如何与学生相处

(一)用爱心接纳每个学生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都不同,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自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为人 师者应深切体认这一点,用心接纳每一个孩子。

(二)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学生感到最痛苦莫过于误解;最快乐的莫过于充分的了解;尤其新生的一代,从小在呵护中长大,有主见,敢发表,挫折的忍受力却显的偏低;一遇到困难,自我压力甚大,不知如何自处。因此培养学生积极开朗的情绪,扫除内心的阴霾,建立自信心,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

(三)用诚心赞美鼓励

老师若能真心诚意欣赏孩子的纯真,善良,可爱,必能找到很多值得赞美的行为。若发现孩子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更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肢体,眼神,动作,表情,评语,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

(四)专心倾听

单凭表面的举止是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做一位最好的听众,有耐心的倾听学生们表达意见;当他们情绪困扰时,给与适度的支持;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过分的为他们设想,容易产生反效果,而且当学生内说完,别急着给建议。

(五)潜移默化的作用

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行为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经常对学生敷衍了事,学生也可能养成推卸责任的恶习。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承续教师的缺点与优点,不要以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应为这时期他们是敏感且学习力甚高,因此建立明确的教师形象,实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学习。

第五篇:怎样和学生相处(范文)

班主任怎样和学生相处班主任怎么和学生相处,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作为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沟通,这样学生才会与你亲近。近年来我一直注重与学生沟通,时刻提醒自己,不随意批评学生,不了解情况的问题不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说,务必使所做的沟通工作,学生能够口服心服。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作为班主任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应该跳出老师的视角,其实班上的学生其实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他们有时幼稚无知,随心所欲,没有强烈的是非观,也没有足够的自觉性,冷不丁就会犯错。老师的职责不是批评学生,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是非观、培养自觉性,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不宜过分苛责。教育或批评学生使用亲切平和的语气比严厉呵斥的效果往往要好得多。如果对待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关怀和宽容,抱一颗慈善之心,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爱护他们的,关心他的,帮助他的,是良师益友,不是敌人,学生就会自然感应老师的关爱,主动亲近你,愿意与你沟通。

二、作为班主任要有宽广和博大的胸襟。我们应该多想想自己是学生的时候,多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有时要能包容学生出现的错误,甚至偶尔对老师的不敬,给予学生自我反省、改正错误、将功补过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毕竟是天真的,思想没有成熟,所作所为不会像成年人那样考虑周全,总会做出这样或那样一些不守规矩的举动,有的甚至屡教屡犯。学生违纪未必是存心与老师作对,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不能动则训斥,继而处罚。我们应该通过与学生沟通,交心谈心,以心换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信赖的,并没有戴有色眼镜看他,更没有歧视的心态对他,学生自然乐意接受批评,乐意改过自新。

三、作为班主任不摆老师的架子,放下自己的权威,和学生平等相处,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想与学生沟通,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因为处于被约束和被管制的地位,很自然地将担负教育和管理之职的老师放到自己的对立面,对老师时时存有戒备防范的心理。班主任在课堂上有教学任务,与学生沟通很有限,只有从课外活动中寻找机会。比如:学校举行太极拳比赛,我与班上队员一起参加赛前训练,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这样既融洽了师生间的感情,又鼓舞了比赛士气,结果我们班获得了冠军。以后我也更加注意与学生打成一片,在班上的日常卫生活动中,我不仅组织学生做清洁,有时还亲自动手,把自己融入到班级中,学生也自然把老师当作班级的一分子,我作为班主任对班集体的凝聚力日见增强,工作开展也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四、作为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要不厌其烦。每次出现学生违纪现象,我都是不急不燥,先把班干部反映的情况记下来,再找当事人了解情况,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性质,造成的影响,对自己带来的不利,今后该怎样注意等等。作为几十名学生的班主任,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劳心伤神的事,而且有些事正是我们在班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不允许出现的,这时候我们怎么办?还是只能耐心教育,反复交流,增加沟通理解。老师只要是真心实意为学生好,学生最后还是会理解你,会感激你,会听从老师你的教诲的。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