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查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查质量分析



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查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查质量分析

(2014年春)

班级:五年级科任教师:汤俊分析时间:2014年6月18日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的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试题百分之九十来自于课本和练习册。包含“填空、判断、选择、比较、解决问题”等题型,主要是通过侧面考查学生能否利用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

本次考试的成绩:全班33人全部参加,最高分98分,最低分56分,总分2407分,平均分72.94分,成绩不太理想。

三、具体分析及措施。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本单元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实际,一方面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设计了学生课外小组人数、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喜欢的玩具、学生体重等素材;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好奇和关心,因此素材的选择加强了联系社会的生活实际,如设计了城乡人口、人均寿命、降水量等题材,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关心人口、健康和环保等社会问题。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知识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

3、加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设计信息量大、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不局限于回答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而是发挥观察力和想像力,注意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发现更多的信息,进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查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查质量分析

(2014年春)

班级:五年级科任教师:汤俊分析时间:2014年3月20日 本试卷基本上能够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能够通过此次测试从中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改进教学方法。

本次考试的成绩:全班33人全部参加,最高分94分,最低分32分,总分2201分,平均分66.7分,成绩不太理想。

一、本试卷共七道大题。

第一大题;填空题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对这道题掌握得还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会做这道题。

第二大题:判断题。中4小题,考查学生对对称轴和轴对称概念的理解。有个别的学生弄不明白了,混淆了。

第三大题:选择题。考查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和旋转图形的掌握情况.学生大体上掌握的比较好。

第四大题:数图形的对称轴。考查了学生对画图中对称轴的判断能力。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答题。

第五大题: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简便方法的运用。只有几个学生最后一小题没用简便方法,错误不多。

第六大题:看图回答问题。

此题以课本基础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的变换掌握情况,涉及到旋转和平移。这道题错误相对较多,主要是理解能力不强。

第七大题:动手操作题。第1小题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第2小题是画出三角形绕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这题错误更多主要是现在的方向和读数不对,以后要加强练习。第3小题画出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不少学生平移的格数不对,出错的也不少。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培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及时检查,仔细观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此试卷测出了学生的水平,也测出教师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将会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查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查质量分析

(2014年春)

班级:五年级科任教师:汤俊分析时间:2014年6月10日 对在本次数学测查中的进步与不足及以后的努力方向作深入的思考,现分析如下:

一﹑本次考试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准,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不仅是在考察学生学得是否牢固灵活,更是在考察平时教师上课是否能以学生为主体。一道小小的填空题或选择题中甚至包含了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知识点,充分挖掘了数学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充分着眼于学生的将来。

二、考试情况

本次考试的成绩:全班33人全部参加,最高分97分,最低分60分,总分2424分,平均分73.45分,成绩较好。

三、从上面可以看出,学生的完成较好。

1、教材挖掘中缺乏对学生水平能力基础不同的考虑,对教材本身的作用于编写目的缺少时效性思考。

2、对某些灵活度较大的题,学生思考不周全。

3、学生还是缺乏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综合以上原因,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拿出以下措施,使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

1、重视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的编写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好预设。

2、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强化学生对硬性规定的知识及能力的掌握准确度。

3、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多听家长的意见,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好的结合起来。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查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质量检查分析

(2014年春)

班级:五年级科任教师:汤俊分析时间:2014年4月12日

一、试卷命题特点:

试卷从整体上看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题型灵活多样,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

二、学生成绩分析:

本次测验全班33人全部参加,总分2249分,平均68.15分,最高分96分;最低分45分。全班成绩不够理想。

三、试卷分析:

1、首先,设计简洁、明朗、结构合理,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答题空间,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使学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4、试题量适中,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有很强的针对性。

5、试题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

四、改进措施:

1、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

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

4、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5、加强对因数与倍数知识的拓展。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质量分析

三(2)班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试卷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检测学生对于“面积”这一单元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次检测总的来看,学生掌握较好的是对于“面积的计算”与其相关的解决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位换算”及某些变式题,同时还发现少数学生没有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

得失分原因:

本次检测中“测量并计算图形的面积”和“与面积有关的解决问题”学生失分较少,这说明学生对于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掌握较好,尤其是个别的学困生失分也不多。

从卷面发现,学生对于单位换算失分较多,说明这部分的教学存在问题。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60000平方米=()公顷

方法措施:

对于“周长”与“面积”的比较失分较多,说明学生只是初步知道其外在的区别—个表示的是物体一周的长度,一个表示物体表面的面积;没有理解其实质的异同。

如解决问题第一题。再如一辆洒水车平均每分钟行60米,洒水的宽度是10米,洒水车行5分钟,被洒水的地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找不出洒水地面的长是几?所以学生有困难。又如第2题铺地板,一共需要多少这样的地砖?这题失分较严重,这题的失分充分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其题意。

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还要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及时辅导,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