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师德师爱征文

师德师爱征文



第一篇:师德师爱征文

奉献爱,感受幸福

“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 我们当老师也是来寻求幸福的,不是受苦的!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幸福在哪里?—— 在我们心里!幸福它不是物质,而是一种心态。我们每个人都有条件体验到幸福。工作不是生活的负担,而是生活的过程,我们应该准

备好享受这个过程!

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爱”源于高尚的师德。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是无私的奉献我们的爱。“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老师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老师是那样的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老师对学生的爱叫“师爱”。“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的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助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我们用“真爱”、“宽容”、“尊重”、“信任”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我们就成了学生真正的朋友,望着快乐的学生,我们的心中就洋溢着幸福。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感化着学习困难的学生。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所有的学生都称呼他为“妈妈”。20年前,青春洋溢的他从大学毕业就服从组织的安排,来到一个偏僻的农村中学。无怨无悔的他在那里他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同时兼任一个班班主任。从那时起,他每天6点起床,陪他的“孩子们”一起跑步、上早自习、吃早餐、学习……,一直忙到晚上10点督促完“孩子们”睡觉之后才回家休息。这样的日子20年如一日,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优秀毕业,赢得了一级又一级的荣誉。曾经有很多同事都问他“你不累吗”?他笑着说:“这就是我的生活,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开心、很幸福。放假时,没有了“孩子们”我反倒觉得累,觉得无聊”.作为教师,他奉献了自己无私的师爱,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可他一点也不觉得后悔,在奉献的同时他收获了快乐,荣誉,“孩子们”对他的爱戴,社会、领导、同事对他的尊重和敬仰。

师爱,是倾情的关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从进入教师队伍的那一天起,在我们年轻的心壁上,就雕琢着一种激情:爱我学生,立足本职、奉献教育、燃烧青春。您看吧,在骄阳烤炙的体育训练场上,在崎岖坎坷的泥泞山路中,在乡间的碎石小路上,在烈烈寒风的晨曦中,到处是我们高洲教师的足迹,是雨水、是汗水、是泪水……为了学生学习上有了进步时那天真的笑脸,为了学生成长中疑惑的释怀时那真诚的笑容,为了家庭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有一个辍学,为了留守学生不因缺少父母的爱而感到孤独,我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何以为证?晨曦的露珠可以作证,夜晚的星光可以作证,书桌上大大小小的药瓶可以作证,家门口翘首期盼、等妈妈回家冻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可以作证!

师爱是春雨,师爱是阳光。师爱,更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和自豪!

作为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只有学会享受,我们才能体会到教育的幸福。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既然痛苦都可以享受,我们为什么不换个心态,也来享受这教育的幸福呢?

曾经和学生一起比赛,一起欢笑;下雨时,学生急急忙忙地从寝室里给我拿来伞;生病的时候学生悄悄的给我发来短消息,老师你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啊;节日里,学生发来甜甜的祝福。。。所有的这一切都化成浓浓的幸福暖流,使我的内心无比的感动和丰盈。

一、拥有乐观的心态

没有一个人愿意与整天哀声叹气、愁眉苦脸的人在一起,总是喜欢与开朗、乐观的人在一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当学生有更积极、阳光的心态,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更好。当学生有更高的志趣,更开阔的眼界时,他们的思维就比较流畅,思考问题就比较有深度,他们在写作、解答的时候,角度站就比较高。好的教育应该在学校生活中充满了对所有学生的深切关注,没有人被忽视和被遗弃。每一位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带给学生怎么样的教育,我们有责任与义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我们知道,快乐是一种美德,我们

要培养学生这种美德,当一个学生长期生活在快乐之中的时候,他就会形成阳光心态,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对他人友善、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二、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的灵魂。读懂了这种爱,我们便能更好地诠释我们身边平凡事例中那炽热的爱心,文人们歌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确实,教

师是引领孩子们成长的导师,除了教他们文化知识外,还要教他们为人处事,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要起表率作用,心中有爱,懂的关爱,学会珍惜。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培养完满的人格,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我们都应该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贯穿关注生命健康与幸福的生命教育,甚至把它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教育应该充满对学生生命的关爱、体贴和关怀,应该让学生感到当下生命的丰满和幸福。

三.提高自己的学识

作为老师,得到学生的肯定和认可是最幸福的,我们除了用心去关爱学生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读书可以拯救自己,帮助自己,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不学习便跟不上形式,跟不上时代。一个教师,只有自己博览群书,胸有丘壑,方能在新形势下的课堂上驾轻就熟,一些具体的细节如怎样调控课堂、怎样设计教学进程等,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就会有方法。文化素养丰富的教师才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丰富的、细腻的和个性化的理解,课堂上才不会简单重复,也才有深刻的东西能吸引学生。任何一个学习者如果在学习中不能获得成就感,或者怀疑所学知识的价值,就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我们的课堂就不能让学生学得到收获。从另一方面说,当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的幸福感又从何谈起呢?

四、对工作充满激情

一个幸福的教师,在他的身上,必然洋溢着满腔的热情和澎湃的激情,必然充满着暖暖的温情和甜甜的柔情,同时还拥有高雅而有品位的闲情!教师的工作并非一成不变的,要学会与时俱进,热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热忱是人的“内心之神”,“没有热忱,便没有伟大的成就”。激情不老,这应该成为每一个幸福的教师重要的追求。幸福的教师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作为幸福的教师来说,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用自己这把火去点燃学生求知、求美、求善的火把。作为幸福的教师来说,要保持住自己的热情、热忱,就要努力地挖掘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在价值与趣味性,使自己对工作、事业有一种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的感觉,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第二篇:师爱征文

师爱——最伟大的爱

韩美玲

热爱学生,在今天已经不是某位老师的首创,而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为师之道。

一、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

我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教师,在这二十多年里我一直在和学生打交道,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任何一个称职的教师是永远也不会嫌弃自己的学生。学生不仅需要我们的爱,而且学生也非常在乎我们的爱,这种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爱,她是血缘爱、亲情爱、朋友爱、同事爱的升华,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爱,这种爱可以滋润学生的心、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学生快乐学习、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各种需要的满足,就是师爱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师爱是一种理智的爱

教师不仅应该无私地爱学生,而且应该理智地爱学生。这种理智的实质在于教育目的和要求的明确性、全面性与合理性,在于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与多样性。师爱重在教人求真、教人做人、教人成才,使学生全面成长。教师对学生不能为爱而放松要求,前几天,有一个学生不认真学习,迟到、抽烟、不完成作业、上课不听讲。为了教育他,我和他谈话时讲到他再不改正,我就要报政教处给他处分。我讲这话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有所警觉、有所改正。但是他却和我说,他以前的老师却不是这样对他,而是不论他犯了多大的错误老师说都可以原谅他。我认为这样就有所欠缺,我们爱学生是要让学生知道教师教他求真、做人、成才才是对他真正的爱。

三、师爱是一种博大的爱

师爱宛如春风,她能吹开花蕾,唤醒万物;师爱宛如冬天里的一把火,她能驱散严寒,温暖一颗颗冰冷的心。科学研究表明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任何爱都不能代替的。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平时在班里默默无闻、性格能向,没有什么特长。因此他也就很少得到老师青睐,但当他看到有的学生由于生病没来上学老师总会打电话去问候时,为了得到老师的问候他竟然谎称自己生病,在自己家里的电话机旁整整坐了一整天,可是老师的电话没来,第二天他就真的生病了。当这位老师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他为自己的粗心感到惭愧,第二天这位老师买了一束鲜花亲自到这位学生的家里去看望他,看到老师来家里看望自己这位学生激动的流泪了,病也好了很多。从此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位学生的学习也进步了。这就是说师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她既要爱“白天鹅”也要爱“丑小鸭”。

教师是一面镜子、是一本书。学生不仅仅跟教师学文化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在此,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行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都要努力做到德高、业精、心诚、身正、守信、志恒。那我们在春天播撒出“爱”的种子,在秋天就会收获果实累累。

第三篇:师德师爱

用师爱感化学生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师爱感化学生》。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广博的天空,我们用爱撒播希望„„„„

我喜爱这首诗,因为,它,真情讴歌了我们人民教师高尚的师德、美好的心灵。也让我们从中依稀看到自己的身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是天底下的太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而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2003年,我走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工作时间虽短,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年里让我深深地爱上了教师这一行业,也爱上了那些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我爱着自己带过的每一个班集体,把它当作自己的家。我爱着每一个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在孩子眼里我像他们的大姐姐,又像他们的妈妈一样关心呵护他们。我对他们说:“你们是那么的活泼可爱,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老师愿意做你们的朋友。”孩子们是那样可爱,一句话就能换来他们的信任。他们愿意和老师谈心,愿意用自己的行动把班级建设得充满朝气、欣欣向荣。而我,回应他们的,是源源不断的爱,洒向三尺讲台,洒向每一位学生。

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对后进生充满信心,因为我有一个法宝,那就是爱,加倍的爱。这些年我用自己的爱心和不懈的努力感化了一个

个后进生。就拿我班的李路来说吧,在我去年刚接班时他特别懒,可以说什么作业都不做,据学生反映,他四年级时就不做作业,这让每个老师都很头疼。而且他的上一任班主任对我说:“如果你能治改李路的懒,那算你的本事。”当时我就想,有这么难吗?我就不信我改不掉他的懒。于是我就开始关注这个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他有很多优点,有礼貌,有孝心,集体荣誉感强。我便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只要有毅力,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摆脱懒!他也下决心一定要改,这让我很高兴。但是,他总是坚持不住。

在一次次失败后,我真的想放弃,可又不想让自己的努力就这样付之东流。于是,我又一次找到他,我当时情绪有些激动,我尽量压住火气对他说:“李路,你真的让老师很失望,老师那么的信任你,而你却一次次让老师失望。你可以对老师的关爱置之不理,但你怎能对你母亲的关爱与期盼视而不见呢?孩子你知道吗?你的妈妈是多么的关心你。为了你,她操碎了心„„”此时我不知怎的眼泪竟溢满眼眶,说不下去了。而李路也哭了,他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一定会改的!”此后,没想到他真的改了,而且作业很认真,还成了数学课代表。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只要我们老师能真正爱一个学生,能用你的爱来包容他,鼓励他,就一定会感化他,就一定会出现奇迹。我想这就是师爱的力量吧。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师爱是石,能敲出学生希望之火;师爱是火,能点燃学生熄灭的灯; 师爱是灯,能照亮学生夜行的路; 师爱是路,能引导学生走向辉煌的黎明。”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以人民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爱的春风融化冰冷的心,用爱的甘露滋润每一朵花,用最真挚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

谢谢大家。

师德演讲稿

用 师黄

感张庄中心小学

学 生梅

爱 化

第四篇:师德和师爱

师德和师爱

师德和师爱,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强大力量。

师德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根本,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是教育学生的根本保证。正是有了良好的师德,教师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都非常热爱这份工作,虽然有时候对教师行业的一些弊端心存不满,但是也不能为此而不努力工作。可谓是,不用扬鞭自奋蹄啊。是什么让我这样呢,是师德。在工作中,认真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在工作中,敢于创新,挑战自己,灵活多变的处理课上及课下问题。认真完成学校交办的每一项任务,看到学生不努力都很心疼,想法设法教育他,不放弃不抛弃。事事亲身去做,我想是师德使然,不辜负老师这一个职业。

师爱,是工作的灵魂,是教育学生的法宝,是让学生懂得人与人的爱的途径,让学生尊敬你,才能信其道,我们的教育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心田,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我在工作中始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做的不好的学生给予指导和鼓励。有时候自己对一些学生很恼火,但是我能克制住,用机智的办法处理好问题。从而,赢得了学生们的好评,从而达到了好的教育效果。

可见,师德与师爱,相辅相成,不能分割,否则,形不成强大的力量,起不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五篇:师德师爱

师德与师爱学习体会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师德的核心结构就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自觉地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范人。尤其是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术道德修养,做到自觉、自醒、自强、自重、自律,从而提高自己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自觉性,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塑造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学生们都喜爱知识渊博、才智过人的教师。在这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如果不及时学习新知识,为自己的头脑充电,那就很难与时俱进。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不致于被时代所抛弃。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为人师表是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职责具有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比一般职业道德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人格、品行所具有的感召力,在此得到充分表现,故而它是师德的支柱。冰心老人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有爱便有了一切。”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一名好老师还必须有爱心,只有真诚的爱,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他们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问题的学生才需要更多的爱。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