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片解说词(草稿)——特色花开满园春
特 色 花 开 满 园 春 ——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特色教学纪实
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 二00八年十月十日
特 色 花 开 满 园 春
——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特色教学纪实
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市区教育局有关工作部署,围绕“德育、教学、特色三条线”和“两操、特长二加一工程”的特色教学思路,传承“德学兼修、立人致远”的办学理念,几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音体美特色办学的发展之路,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赢得了全区人民的认可。
(场景一:领导开会研究制定方案)
高瞻远瞩开新路,运筹帷幄奠基石。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特色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凸显出来。学校立足实际,成立了以一把校长为组长,教学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和音体美老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学习当前教育精神,反复研究,确立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特色办学实施方案,全校大会动员,师生共同参与,自此,踏上音体美特色发展的漫长征程。
(场景二:教师聘书、社会力量办学校址、兴趣特长教室的镜头)探索特色办学,学校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创造条件,解决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分步实施,逐年推进的方式,规划、规范了田径运动场和篮球场,投资了2多万元,购买了钢琴、电子琴、沙锤、小提琴等乐器,美术模型两套,画架40个,跳高垫1床,体操垫10床,单双杆各3套,山羊1个,跳马3个。二是学校把各楼层闲置的20多个卫生间进行了改造,作为兴趣特长班教室,为特色办学提供了物质保障。三是多方协调,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借助外力为我所用。学校先后联系了双阳书画苑、风雅艺术学校、英鹏艺术学校等特色学校,聘请区内二胡名师韩高原、区书画苑名誉会长李清洁、书法家许大可等来校任教,为学校艺术类师资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场景三:课堂上学生学习乐器的场景)
学校把音乐课堂教学与中学生兴趣特长相结合,做到人人有爱好,个个有专长。一是尝试创新,乐器进课堂。在保证正常授课的前提下,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选一种乐器,七年级开设口琴课,八年级开设葫芦丝课,九年级开设口风琴课。二是依托特长,促进发展。在普遍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对学生调查、摸底,根据兴趣和爱好,开设了吉他、二胡、电子琴、葫芦丝等特色科目,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班教学,为学生艺术考试过级和中考特长加试提供智力保障。
“妙韵合曲情,境界达无限”是音乐特色教学境界的最好诠释。音乐特长班成立几年来,排练了诸多曲目,参加了市区的多场演出,以精彩的表现成为全校乃至全区的一道靓丽风景!
(场景四:书画作品、绳操、篮球、轮滑、学生才艺展示等)
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先后开展了书画比赛、卡拉OK比赛、绳操、篮球、轮滑比赛、学生才艺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修身养性织珠玑,文如其人字如衣。三笔齐挥勤书法,横撇竖捺总相宜。”这是一五三中学以书法为载体,开展书法特色班的生动写照。如今,“工工整整写字,认认真真办事,堂堂正正做人”成为每一位书法特长班学生的真情感悟,书法习作挂满了走廊墙壁,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
“沐浴青春阳光,健康快乐成长”是学校“大课间”活动的主旋律。“我青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成为“大课间”特色运动的主题口号。几年来,全校师生以期盼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来,踢毽、跳绳、打口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出了我校师生参与奥运的激情。今年7月,“大课间”活动赢得了教育部、省、市、区领导的认可和全区人民的一致好评。
“课堂分层与艺术特色校建设”相结合的双轨运行的分层教学模式是我校特色教育的闪光点。一是合理划分层次。学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智力、行为存在的差异,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二是采取“同班异位 同伴互助”方法,打破平时教学的座位编排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写学习小组,把A、B、C层组合,让A层学生更好的发挥优势,充当“小老师”帮助B、C层学生。三是立足个人兴趣,自主选择项目。在兴趣学习小组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开设了手工制作、素描、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等课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四是重视体育,提高效率。体育课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入学初,学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掌握第一手材料,如:学习校本体操——绳操的过程中,先在各班挑选体能好、接受能力快的学生骨干进行培训,发挥骨干的辐射作用,由“学生老师”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广泛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篮球、排球、轮滑、跳绳、羽毛球等科目,分层、分班教学。五是分层教学,专人负责。学校对音体美分层情况总体把握,指定一位领导专门负责不同层次和专业学生的编班、安排课表、上课等事宜,确保分层教学在有序、科学、高效的状态下运行。目前,全校共开设特长班16个,学生参与人数达500余人。
(场景五:荣誉证书、艺术节表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两年来,有183名学生获得了舞蹈、钢琴、电子琴、二胡、古筝、小提琴等区级以上等级的特长证书。在双阳区中小学特色办学成果展示中,2007年我校师生表演的大型歌舞节目《永不褪色的记忆》、2008年《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大型歌舞节目连续两年获得全区一等奖,我校被评为最佳组织单位。2008年,在全国“希望林”杯书画艺术大赛中,我校有120名学生获奖,其中18人获得金奖,39人获银奖,53人获铜奖,我校被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评为“第七届希望林杯少儿书画大赛集体金奖”。07年和08年中考,我校音体美特长生中考录取人数比例在全区名列第一。一五三中学用特色艺术教学模式,为金色年华的初中生编织多姿的梦想,让学生真正“学有一技之长,享受诗意人生”,为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回首过去,峥嵘岁月,篇章壮丽。展望未来,征程漫漫,辉煌待现。如今,一五三中学正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大潮,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以崭新的姿态谱写双阳教育史上新的篇章!
第二篇:安福特色农业春满园
安福特色农业“春满园”
http://.cn2011-05-18 05:00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
报
【字体:大中小】 【进入论坛】
本报安福讯(通讯员郭海波、陈平文)5月13日,安福县反应畲乡新安村农民毛泽忠正在大棚里侍弄着他的麒麟瓜。他说,这种精品小西瓜一年可以采摘多茬,可以从5月份一直卖到年底,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眼下,生态化、高品质、开放式的现代农业在安福县广大农村纷纷兴起。蓝莓、油茶、红豆杉、井冈蜜柚、烤烟等八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让安福这个“大花园”处处呈现“春色满园惹人醉”的景致。
近年来,安福县把培育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好的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广泛开展农业招商,引进了一批实力强、品质优的产业项目。农业产业化格局从“一蔸菜”、“一条腿”向肉牛、果业、烤烟、花卉等各领域延伸,天锦实业、洋门上城万头肉牛基地、洲湖万亩蓝莓种植园、枫田休闲农业观光园,万亩红豆杉、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等一大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或基地相继建成。目前,该县已建立或在建美国蓝莓、高产油茶、南方红豆杉、井冈蜜柚、优质烤烟、毛竹等万亩基地8个,百里肉牛养殖带1个,果业长廊1个,蔬菜、西瓜、花卉苗木、山鸡等各类特色种养基地100余个,大大推动了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该县积极引导农民树立品牌意识,实现由过去靠低价产品挤市场到现在靠优势品牌占市场、拓市场的转变。近年来,重点围绕枫田、平都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寮塘、严田的烤烟基地以及百里肉牛养殖带等农业基地建设,加速培育了一批农业品牌。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资金,对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以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业品牌进行奖励。如今,中国名牌“安福火腿”、省级无公害绿色蔬菜“梅田蔬菜”、“山牯佬”带皮牛肉等40多个农产品品牌成为该县农民抢占市场的法定。该县还积极搭建农企合作平台,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打造一支经得起市场风雨的“集团军”。目前,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社达80家,带动3万户农民从中受益,仅一季度户均增收近1000元。
第三篇:花开满园香
花 开 满 园 香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
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道统一”之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小学生天真活泼可爱,求知欲望高,在教学时应该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利用各种训练途径自然而然地,切切实实地,卓有成效地渗透爱心教育。下面就如何“渗透”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肤浅体会。
一、在阅读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作者的心、学生的心沟通起来,融会贯通。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中下等生思想上,意志上薄弱的学生,并通过各种活动,如举行演讲“我和凡首比童年”、“我和张海迪比学习”等比赛,不断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下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情感。教师应该真正地吃透教材,驾驭教材并以为一般的热情,从语言文字入手,细心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语文第 册《一夜的工作》一文写的是何芒芳陪周总理审阅稿子,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表达了对周总理无比敬爱的思想感情。怎样让学生也产生如此感情?教师必须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厚的思想感情深钻教材,掌握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在作者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之桥。
教学时,我抓住“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这样说,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这一重点句子引发开去。问:作为一国之总理,夜餐应当是怎样的?作者当时时为什么那么激动?启发学生想象,教师并结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总理的这一平凡的举动正是艰苦朴素的事迹,让学生认识到:周总理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之一,夜以继日地为人民服务,对待同志又是那样的 谦虚,亲切,生活又是那样的简朴,作者所见所闻,怎能不深受感动呢?他们能不为这样的好总理而深感自豪和骄傲,这样领会了文中的内容,又不断陶冶高尚的情操,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有些文章,如《狼牙山五壮士》、《草地夜行》还可以多参观、询问、故事会等形式在廛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时,让学生们在人物的光辉形象中潜移默化自身的品质。
二、在观察插图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在观察想象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还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例如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中就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叶欣护士长因不知疲惫抢救患者而不幸染上非典型肺炎躺在病床上的情景,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已被叶欣护士长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染,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人物的表情神志,展开想象;此时,叶欣内心会想些什么?她还有什么牵挂呢?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叶欣说些什么?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想象,让学生和文章主人翁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在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激励他们从小心中有他人,乐于奉献,长大以后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这就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向高层次升华,从而转化为一种精神力量。
三、在作文训练中提升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此有一段明确的表述:“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啊,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存在着假、丑、恶,儿童生活其中,耳闻目睹,必然会受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习作的过程,也是辨事明理,提高认识能力的过程。例如,我曾经在三八节那天,布置了一篇题为《我为妈妈剪指甲》的作文。结果,几个妈妈在外打工的孩子居然也煞有介事地写了他为妈妈剪指甲的事,我知道情况后,并没有批评这些学生,而是告诉他们:事情做了当然要写,没做可不能胡诌瞎写,习作时,可以写写没做的理由、心情和想法,但绝不能说谎。第二天,那几个学生把重新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因为写上了他们的内心话,所以字里行间流露真情实感,非常感人。另外,学生的习作内容十分丰富,有写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有写师生情、骨肉情的;有写自然美、人性美的;有写父母孝敬老人、关心邻里的„„这些习作都是对学生陶冶性情的材料,教师在对优秀习作进行品析交流时,学生怎能不受到感染呢?写作文是学生倾吐生活的体味和感悟。试想:对生活有真情实感的人会是一个冷漠的人吗?
总而言之,我们教育学生,一要教给知识,二要教育思想,只有把二者紧密配合起来,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才能让自己所培育出来的祖国之花芳香满园。
花 开 满 园 香
学校意见和盖章: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
单位:xxx
姓名:xxx
学部:xxx
学科:语文
时间:x年x月x日
教育组意见和盖章:
第四篇:迎春花开,书香满园
迎春花开,书香满园 为了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提升办学品位,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三闸镇庚名小学开展了以 “迎春花开,书香满园”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各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一是营造读书氛围,创办班级读书黑板报和读书手抄报。二是召开读书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如何读书,怎样写读书笔记。三是推进课外阅读行动,让花香书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四是坚持“一日三诵”活动。“三诵”即早读、午读、晚读时的经典课外诵读。五是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品读经典作品的韵味。六是开展评选“书香班级”和“读书之星”活动,以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
此次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我校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浓浓的书香洋溢校园的每个角落。(黄长寿)
第五篇:文明之花开满园
文 明 之 花 开 满 园
----金湖县实验小学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省文明委制定下发的《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和《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试行)》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积极行动,明确具体的教育目标,制定翔实的教育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努力把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崇德向善、崇尚文明,创设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
营造浓厚氛围——学习文明
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制订了《金湖县实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试行)和“加强礼仪养成 凸显立德树人”活动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开学“礼仪第一课”、国旗下讲话、晨会、橱窗、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活动课进行全校性的学习宣传发动,使学生行为有目标,做事有规范,行动有准则。
开展特色活动——促进文明
一日常规见礼仪。班主任、科任老师从晨起、进校、两操、上课、课间、午间、卫生、路队、课外活动等不同场合、时间的文明礼仪习惯加强训练和督查,学校成立文明礼仪监督岗,班级班级设立了行为规范督导员,对学生平时的礼仪举止进行督查引导,“上下楼梯靠右行走”、“校园内轻声慢语”等礼仪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灵。
“八礼四仪”显礼仪。深入开展了 “文明礼仪你我盘点”、“文明礼仪你我抓拍”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仪表、言谈、行走、观赏等’八礼”中体现礼仪规范,展现学生文明素养。根据学生年龄阶段,重点做好入学仪式和成长仪式,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第一课”、“一日常规”学习活动,在三年级学生中,隆重举行了“学会感恩 放飞梦想”十岁成长仪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学会感恩,践行礼仪。主题活动扬礼仪。为充分展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我校先后举行了“人人争当文明礼仪好少年”,“文明礼仪我知道”问卷调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了“文明交通,你我同行”,“文明出游”等实践活动,进行“文明之花,香飘校园”少先队活动课观摩活动,成功举办“礼仪沟通心灵”庆六一文明礼仪专场演出,各年级还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别开展“文明礼仪绘画”、“文明礼仪故事大王”、“文明礼仪会歌”比赛等多彩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但让同学们感受到充实与快乐,而且让他们内心深处受到了文明礼仪的熏陶和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文明内化为实际行动。
推进家校共育——提升文明
为进一步提升和促进孩子们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的养成,学校举行了“加强文明习惯养成 凸显立德树人”家长授课活动,积极向全校家长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交通活动,聘请校外辅导员进行校外情况反馈,拓展学生文明礼仪、良好习惯培养空间,提升文明教育的力度,以求教育效果最优化。
凸显工作成效——绽放文明
通过组织演讲、表演、参观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加强学生文明礼仪的训导,努力培养品端行正的新时期文明好少年。一年来,同学们学习文明、践行文明、弘扬文明,涌现出张紫雯、杨景文等一批县“十佳美德少年”和“十优美德少年”,程蔚然、董彦伶等11名同学被表彰为市、县优秀少先队员,应岱耘等18名同学被县教育局表彰为三好学生。省文明网、未来网、淮安日报、金湖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了我校开展“相约礼仪,相伴文明”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远而持久的教育工程,要让学生更加自觉地从中华优秀传统中不断汲取文明,涵育文明,从身边的文明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争做品德高尚、富有理想、充满活力、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相信文明礼仪之花终会开遍实小的整个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