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姚逢春-研修心得体会

姚逢春-研修心得体会



第一篇:姚逢春-研修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研修心得体会

甘肃省平凉工业园区四十里铺镇吴岳小学姚逢春

2013年9月4日——17日,我有幸参加了长沙“国培计划”甘肃班,通过听报告、专家讲评、一线教师讲课等活动。真的是机会难得,受益匪浅,如一缕春风吹进我的心田,对我的大脑也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在这一段的学习中,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心存疑虑到现在的的豁然开朗,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短短的十几天内,我克服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在专家认真详细的视频讲解下,我受益良多,随着国培学习逐渐进入尾声,我不免有些感慨,并对这次的学习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感悟如下:

一、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

为期十几天的培训学习,让我把埋着苦干的头抬了起来,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在本次培训中,每位专家老师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阐述了他(她)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二、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把自身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组内的老师交流,并在课例跟进后,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

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三、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以前我们的教学虽然有前辈的指导,有可借鉴的方法、经验,但是与他人的切磋交流较少,因而教学方法也是较传统,保守。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教学教法和设计的新理念。

首先,要创新。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对知识点,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做到有效的创新,才能赋予教学充实而富有个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的教法新颖,学生也才会更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其次、要清晰。教学思路、线索、过程清晰。这首先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还要在备课时进行大量充分的准备,理清教学脉络。

第三、要贴近生活、社会、学生。枯燥乏味,难于理解的教学是课堂大忌,以致学生对课堂失望,老师对学生失望,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当我们俯下身来,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从中取材,与自己的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这将大大有益于教学。

第四、要灵活。教学内容、过程、教学评价灵活。新课程里讲的分层教学,主题教学,自主探究式、分组协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种教学评价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学习之后感到获交益良多。最终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四、把尊重学生放在首位。

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是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是他

们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旦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不同程度的感到他人对自己的否定,从而产生消极情绪,丧失前进的勇气和热情,甚至形成可怕的变态心理。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平等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当教师能够做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时,他就可以赢得每一位学生的尊重与欣赏。当师生能够相互尊重时,一种崭新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悄然建立,并开始为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作用了。

五、赏识每一位学生,和学生进行最有效的沟通。

由于个性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发展都不一样。但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学生的身上都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要我们多留一份“心”,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一定会发现一些亮点。在发现了学生的亮点之后,及时地鼓励他们,将亮点适当放大,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乐于学习,师生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和谐。

循循善诱、提出充分的道理,是教师教育学生、与学生进行深层次沟通的重要手段。说理是沟通的桥梁,以理服人,就是说教师要用道理去启迪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思想与观念,从而产生一种自觉克服不良行为的动力。在与学生沟通,做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教师应该摒弃自己的“特权”,不施压高压政策。要力求以理服人,采取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的说服方式与方法,让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和领悟老师的教诲。这样,学生才能将感悟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改正错误,奋发向上;这样,原本健康、正常的师生关系才不会被破坏,甚至还会得以发展。

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

培训既紧张而忙碌,因为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让每听一课我都认真准备,精心揣摩,通过网络便捷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上。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七、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此次培训我觉得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课例研究活动。

八、学会评价学生。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言谈、举止、学习等方面所做的客观性判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无时不有,无处不有,考试分数是评价、作业的批改是评价、学期的总平是评价、个体的谈话是评价、家访也是评价等。评价在学生的学习、做人的过程中起这种重要的作用。教师评价学生要全面而不偏颇。只有给学生正确的评价,才能给学生注入积极的动力,使他们力求进步,这样就会全面增进师生关系。

我以为,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并摩擦出情感火花;要熟悉、贴近学生的生活,知道他们的喜怒乐,关心他们的冷暖疾苦,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更加和谐,教育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使师生间才会呈现出更为和谐的局面。

真的,走进国培,聆听专家的讲座,汲取名师的精华,这样的国培让我收获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丰富了我的教学资源,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念,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的教育事业了!

第二篇:休闲游戏,马上“逢春”

休闲游戏,马上“逢春”

另寻社交模式:土豪我们要做好朋友

虽然腾讯进入手游市场的时间并不早,但它从一开始到发展成熟,是非常迅速的―将《微信》这个APP打造平台,再利用腾讯的庞大用户量将《微信》平台迅速做大,紧跟着将自己的游戏产品接入到《微信》中。而这就是“天天”系列在短时间内能够于各大游戏平台形成屠榜之势的根本原因。

很显然,想傍上《微信》是绝大多数新鲜手游的想法,前一段时间因为收费模式而饱受质疑的《植物大战僵尸2》,在沉寂了许久之后,高调宣布在Android平台上与《微信》正式联姻,推出《植物大战僵尸2》腾讯定制版。和其他《微信》游戏相同,玩家的分数将直接显示在《微信》朋友圈中,而这显然会大大增加游戏的扩散程度和玩家的游戏热情。

在这场联姻之中,从表面上来看,搭上了《微信》的《植物大战僵尸2》可谓是大获成功,但《微信》也并非毫无所获。要知道从目前来看,《微信》游戏的粘度太低一直是其饱受诟病的问题之一。简单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手法虽然吸引了一大批玩家的入驻,但游戏本身的可玩性不高使不少游戏陷入了高开低走的迷局之中。而《植物大战僵尸2》拥有非常出色的可玩性、丰富的关卡和多样的玩法,足以弥补《微信》游戏的上述缺点,从而能帮助《微信》旗下游戏,吸引一系列深度玩家。从这点来看,两大APP的联姻可谓是“门当户对”―可以说,与《微信》平台衔接,是目前收效最为直接的一种做法,但前提是得搭得上。

跨界营销:1+1>2

与社交APP互相取暖是《植物大战僵尸2》的选择,但这种模式就如同恋爱,两厢情愿之下才能得以促成。那么其他休闲手游又该如何是好呢?前一段时间我们曾经为大家介绍过的《神庙逃亡2》与博尔特的合作,就为不少游戏厂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思路。

相对于与其他APP进行合作,跨界营销虽然没有大平台可以发挥相乘效应,但是好处也同样不可忽略。首先跨界营销意味着你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合作对象,而不用拘泥于某个特定产品或者人物。其次,跨界营销这一合作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在合作达成之后往往只需要在游戏中加入相关元素进行微调,而无需为配合另一方进行重大改动。最后,跨界营销的风险相对于其他合作方式也更小一些,在签约后无须担心另一方的毁约可能会造成的种种问题。因为这些优势,再加上跨界营销这一模式早就在端游市场中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营销模式,不少手游显然期望以这种模式来帮助自己打开市场。

如果说《神庙逃亡2》与博尔特的合作,是因为合作对象的形象与产品的设计方向相符的话,前一段时间热炒的《神雕侠侣》手游与洽洽瓜子的合作则是立足于洽洽瓜子的市场占有率。这就足以证明,跨界营销拥有更多的灵活性。而在手游市场被越来越多的原端游大厂所霸占的今天,这种财大气粗的跑马圈地行为,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差异化创意:寻找最佳空白点

许多年以前,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在PC上有一款非常出名的Flash小游戏,叫《人生大冒险》。这款游戏为玩家设计了无数个陷阱等着玩家去跳,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迎来GAME OVER结局。也正是因此,无数玩家废寝忘食地为它停留在显示器前,想要在无数死亡路线中找到一条生路。而前段时间,与《人生大冒险》在气质上非常类似的一款手游《史上最坑爹的游戏》登陆iOS和Android平台后,没有经过太多的宣传就成为了许多玩家聚会上的必备游戏,并风靡一时。与《人生大冒险》一样,它的走红源自于激活玩家的“犯贱”心理,让玩家在一次次失败中找到游戏乐趣。

许多玩家玩游戏的乐趣就在于从游戏中寻找成就感,而《史上最坑爹的游戏》恰恰相反,用挫折感来吸引玩家。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重重挫折感的压力之下,解开谜题顺利通关的玩家反而能够在其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而且与其他游戏所不同的是,《史上最坑爹的游戏》鼓励玩家与玩家在线下互相交流游戏心得,寻找解谜途径。让玩家在聚会的过程中不必再在“朋友聚会”与“游戏”之间进行选择,而是可以将两个对立面进行融合。这与许多其他强调单人作战的游戏显然形成了鲜明对比。让玩家获得过去的游戏所不能给予的游戏体验,这就是《史上最坑爹的游戏》成功的原因。

第三篇:江南又逢春散文

江南的小城,又迎来了春天。

浔撑着绿色的油纸伞,低着头,穿过一条又一条青屋白瓦的小巷。一身墨绿的少女,在江南的春雨中,停在了河边。淅淅沥沥的春雨,随风飘扬的柳枝条,衬着少女温婉而恬静的面容,唯美又清丽。

浔对着桥下的乌蓬船轻唤一声:“船家,我要过河。”乌蓬船晃动了几下,一个头发已有了些斑白的中年大汉钻了出来,想必就是船夫了。

“哟,浔丫头啊,要过河是吧?哎呀,可真不巧呢,船上有客人啊。”那大汉挠挠头,“不好意思啊。”

手中的油纸伞悄然落地,溅起的水花,染湿了浔墨绿色的裙摆。“可是……今日是清明,夫人好不容易才肯让我休息一回,去给娘上柱香……”浔的眉目间,尽是失望。

船夫亦是有些不忍,但无奈船上还坐着客人,也总不能扔着客人不管吧?船夫看看船里抱着几本书的书生,又看看一身墨绿的浔,两头为难。

“姑娘若不怕冒犯,可与小生共乘一船。”那书生走出船外,朝着浔的方向伸出手,温和地笑着。浔看着那书生的笑容,感到精神有些恍惚,一时间竟红了脸。

船夫不由得笑出声来:“哈哈哈,多亏了这位公子啊,浔丫头,你怎的红了脸啊,愣着干啥?上船嘛!”浔这才如梦初醒,忙收起雨伞,踏入船中。

“姑娘小心,莫碰了头。”书生忙举起手,护住浔的头。

雨的气息与桐油的味道顿时充满了整个船厢。浔红着脸,向书生道谢:“小女阿浔,在此谢过公子,公子叫……”书生一笑,浔自知失礼,忙又低下头去,却听得对面的声音响起,清晰而好听:“在下白司,浔姑娘尽管唤我阿司便是了。”

浔敛眉浅笑,勾起的嘴角,似乎带着一丝倾慕与爱恋:“那么……阿司,你拿着这么多书,可是刚买书而归?”“是啊,呵,不过是些诗词罢了。姑娘可会念诗?”“呃……我没读过书,大字也不识一个呢……”“那,我来教你念诗吧。”“真的?”“嗯,今夜你到桥边等我吧。”“好……”船夫从门外探进头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好了好了,快出来吧,到岸啦。”浔拿起伞,走出船外。雨已经停了,雨珠从一户户人家的瓦檐上落下来,滴到石板路上。浔回头一笑,然后跑开了。

是夜。雨后的天空中,没有月亮,只有水,滴滴嗒嗒地,敲打着水面,敲打着有情人的心弦。

“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夜空下的诵诗声,融入了黑夜,融入了江南的烟雨之中。

一个又一个夜,就这样,在诗声中过去,在有情人慢慢滋生的情愫中过去了。

他们在《关睢》中走过了四季;用《凤求凰》歌唱了一生的美好;用《相思》互诉衷肠……

数年以后,两个头发已斑白的老人,互相依靠着,坐在桥边,身后,是下着淅淅沥沥春雨的江南,莺歌燕舞。江南的春天里,他们紧紧相拥,背着那首多年前一起背过的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江南,又逢春。

第四篇:朱逢春退稿信范本

退稿信

尊敬的朱老师: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我社的信任和支持,将宝贵的创作成果递交本社。在此,请接受我社对您的深深的谢意!

您的《中小学教研教改理论与实践》经过编辑的认真阅读和编审,我们发现您的书稿在内容上引用量过大,严重超过了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引用范围。

正文第1页“

一、教学技能的概念”全部引自百度文库和小学技能教育网及无为教师教育网;

第2页“

二、教学技能的作用”全部引自百度文库和教学资源网; 第3页“

三、教学技能的研究概况”全部引自百度文库;

第4页“

四、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全部引自江苏海门中学网和百度文库; 第8页至第60页全部引自学易网晋江市桥声中学网和百度文库、搜狐教育论坛等;

第63页志64页“

十三、低效和无效的教学行为”全部引自360个人图书馆《谈谈有效教学理论》;“

十四、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全部引自百度文库《谈优质课的特征》;

第68页至74页全部引自白马社区《论教学方法改革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第74页“

八、现代数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全部引自中国数学课程网《现代数学方法改革走势新探》;“

九、常用教学方法及其实施”一节全部引自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

第87页至98页全部引自史耀芳《二十世纪国内外学习策略研究概述》2001版第586至590页;

第98页至101页“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全引自王德清《影响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因素——学习策略

(十一)》; 第103页至108页“常见的一些学习方法”全部引自薛世荣主页空间(htp://hi.baidu.com/xueshirong/blog/item/5ab9001fc51932cfa68669b6);第109页至113页“

二十、几种常见学习详略的应用”全部引自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2004版;

第114页至118页内容全部引自百度百科和搜狐个人网页;

第118页至120页“教学导课艺术”全部引自大庆二十三中网站和台州市双语学校网;

第122页至130页全部引自梧桐雨电子教案网; 第130页至152页引自淮南论坛“淮南新教师参考”;

第154页至156页“

一、教学风格的概念和

二、教学风格的意义”全部引自章康有《国内教学风格研究述评》;

第157页至162页全部引自温网博客(htp:// blog.66wz.com/?199634/viewspace-496299);第162页至164页“

七、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全部引自倪高武《课堂一书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载1992年《教育艺术》;

第165页至166页“

九、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途径”全部引自孙传文《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探索与思考》和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网;

第168页至172页“

十一、教学风格形成的六种方法”全部引自360doc网(http://www.teniu.cc/show.aspx?id=6968&cid=277)

第199页至第209页“

十三、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全部引自人教网《课堂教学评价》(http://www.teniu.cc/xgjy/xlyj/xlshuku/xlskl/shuku29/)第210页至第211页“

一、自学辅导教学: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引自张滢《自学辅导教学: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载《中国教育报》2007,07(27);

第212页至第213页“

二、尝试教学: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全部引自谭文明《尝试教学: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载《中国教育报》2007,07(27);

第213页至第215页“

三、异步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全部引自宋国才《异步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载《中国教育报》2007,07(27);

第215页至第217页“

四、诱思探究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部引自周序《诱思探究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载《中国教育报》2007,07(27);

第217页至第219页“情景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全部引自高俊霞《情景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载《中国教育报》2007,07(27);

第219页至第221页“

六、和谐教学:帮助学生从学习中寻找规律”全部引自赵小雅《和谐教学:帮助学生从学习中寻找规律》载《中国教育报》2007,07(27);

第221页至第223页“

七、十六字教学法:利用规律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全部引自周慧《十六字教学法:利用规律提高外语教学效率》载《中国教育报》2007,08(24);

第223页至第225页“

八、三位一体教学法:为学英语快速奠基”全部引自郑一丹《三位一体教学法:为学英语快速奠基》载《中国教育报》2007,08(24);

第225页至第227页“

九、青浦试验:来源于实践的有效教学策略”全部引自张滢《青浦试验:来源于实践的有效教学策略》载《中国教育报》2007,08(31);

第227页至第229页“

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全部引自范盛斌、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七条对《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做了解释:“

(一)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二)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

(三)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以及您跟我社签订的图书出版合同第四条,我社决定不对此书进行出版。

祝您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甘肃文化出版 2011.03.12

第五篇:研修感言:相 逢 七 月

研修感言:相 逢 七 月

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路上。在这个美丽的七月,我们和远程研修又一次相逢。虽然夏日炎炎,挥汗如雨,却无法阻止我们求知的脚步。在研修的路上,我们孜孜不倦,求知若渴,聆听专家的讲座,学习课例的打磨,每一天的观课结束,老师们都踊跃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看着不断更新的点评,犹如不断闪现的智慧火花,飞扬着教育的激情。每次当自己提出了教学中的困惑得到了解答,每次研读了同行们精彩的感言受到了启迪,都不禁由衷感谢研修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交流互助的平台,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热爱教育,只要你执着进取,在远程研修这个平台上,我们都可以手携手,心连心,共赴一场最美的心灵之旅。有人曾经说过,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而远程研修,就像是一场灵魂的旅行,沿途风光旖旎,处处绽放着智慧凝结成的花朵。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