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我的战友邱少云》公开课有感
听《我的战友邱少云》公开课有感
一(3)班欧新林
10月30日,我听了周晖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课文的重点是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中坚持隐蔽而纹丝不动,直到牺牲的情景。周老师安排的第二课时正是抓住了这个重点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作者当时的心情来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和所忍受的巨大痛苦,从而去体会领悟他的伟大。一堂课听下来,周老师有效地把握住了教材的重点,从火势的蔓延,战友的急切、矛盾心理到邱少云烈火焚身时纹丝不动的样子,通过朗读、师生互动交流及说话写话等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这么几个:
1、重视情境渲染
周老师比较重视课堂情境的渲染,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眼看到邱少云烈火焚烧的情景,那逼真的神态、动作似乎把学生带入了那个血与火的年代,为理解课文创造了很好的情感基础。课堂上围绕“纹丝不动”进行教学,深刻挖掘“纹丝不动”背后的感动及复杂的感情。课间,周老师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始终饱含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并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情境,仿佛身
临其境,目睹了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对邱少云这位英雄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2、在朗读中升华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及情感熏陶作用,而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二者完美结合,常令课堂激情燃烧。周老师的课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情感高潮,尤其是朗读。在文中又多次让学生品读感情色彩浓厚的句子,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火烧的危急,心情的矛盾,牺牲自我的伟大精神。朗读的方法也很多,有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等方式,深入指导够。如“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一段描写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周老师很好地指导学生充分逐句读出紧张、担心、痛苦等心情,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读中深入地挖掘语言文字,反复品析重点词句,从而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情,以读促理解,深入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
3、重视人物心理推敲
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容易将课文内容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到邱少云精神的伟大,那么除了朗读与情境的渲染,怎样才又使学生的理解到位呢?这里,周老师很注重人物心理的推敲,当讲到出现火烧险情时,让学生通过想象如果自己就在现场,内心会是怎样的焦急,然后逐层深入,体会战友的急切,讨论救与不救会带来的不同后果,眼见亲爱的战友被活活烧死时的无奈和悲痛,在两个“只要”的假设及更多“只要”的想象下,救命是很容易的事,却为了顾全大局而纹丝不动忍受半个多小时烈火焚烧的壮烈的对比中,邱少云的伟大精神就在学生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谈谈其他的一点小看法:
对于自救、他救还可以再进行想象,说说自救和他救的方法还些什么?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补充资料加深认识。如有资料表明,当时邱少云潜伏地边上就有一条小水沟,救命是易如反掌的,可他最终还是选择如“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地忍受半个多小时的火烧,直至牺牲。拿出一些历史记载的资料,更可以让学生信服。
第二篇:我的战友邱少云公开课教案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
教者:任红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抓住“纹丝不动”一词,品读课文重点段、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纹丝不动”一词,品读课文重点段、句,领会邱少云的伟大。难点:品味“我”的心理活动,揣摩邱少云的心理。教学过程:
(课前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一、引读课题,创设情境 板书:英
雄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英雄?举例说一说。生:爱打抱不平的人可称为英雄,如:《水浒传》中的鲁智深。
生:为战斗胜利而英勇献身的人,如:英勇堵枪眼的黄继光,被火活活烧死的邱少云,用身体托住炸药包的董存瑞。
生:勇于救别人而献身的人,如:跳入冰窟救人的罗盛教。生:勇于与坏人作斗争的人,如:《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夜莺的歌声》中的小“夜莺”。
生: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生:抗击金兵的民族英雄岳飞。生:救人民于危难之中的孙中山。„„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是的,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人,具有英雄品质的人都可称为英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在抗美援朝的战火与硝烟中,进一步认识英雄,了解英雄。
请大家一齐呼唤英雄的名字,齐读课题。
14、我的战友邱少云。邱少云到底是一名怎样的英雄,让我们在课文中去体会。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三、细读词句,领悟情感。教师解说过渡:“同学们,不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邱少云的英雄形象,更无法解读邱少云的内心世界,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表现邱少云的光辉形象?
生1:纹丝不动。生2:纹丝不动。师:大家认为? 生齐:纹丝不动。教师板书:“邱少云:纹丝不动”。
“纹丝不动”这个词贯穿全文。默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导学第2自然段:为什么必须做到“纹丝不动” 读相关的句子。
导学第8自然段:邱少云在火中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师:仔细读这一自然段,会发现每个字,甚至每个标点都刻画了邱少云的光辉形象。请大家大声朗读第8自然段,看看哪些词语最能表现邱少云在火中 “纹丝不动”?
师:师出示课件,相应的文字变为红色。指导朗读:“纹丝不动”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谁能用你的朗读读出“纹丝不动” 小组读。
师:联系上文,邱少云处在一种怎样危险的状态? 生:被大火包围。
师:第几自然段展开了描写? 生:第5自然段。
师:请你来读第5自然段。生朗读课文。
师:出示课件
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插图 师:你看他的眼神,看他的手指。师:邱少云是钢打铁铸的吗? 生:不是。
师:邱少云和我们一样,也是血肉之躯!那他为什么要强忍火烧的剧痛,像“千斤巨石”般“纹丝不动”呢?换句话说,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生::(朗读课文)“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就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师:391高地还能拿下吗? 生:不能。
师:战线还能往南推移吗? 生:不能。
师:抗美援朝的战争还能取得胜利吗? 生:不能。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邱少云他们必须要严守纪律。
师:邱少云宁愿牺牲,也要纹丝不动。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邱少云?是什么精神在鼓舞着邱少云?书上有个排比句告诉了我们,你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象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有精神,更有力量。(指名读)齐读
师:在熊熊烈火中,邱少云以他钢铁般坚强的意志,趴在火堆里纹丝不动。相隔不远处的“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心体会,并在课本上作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做批注。
师:你划了哪些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师:我发现多数同学划下了整个第7自然段。(出示第7自然段)看得出,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非常沉重。邱少云明明可以自救却不能自救,“我”明明可以上前施救却不能施救。使他的心像刀绞一般。(教师板书
我:心如刀绞)这种感情,不仅仅是作者,也是在座每一位同学的。让我们带上这些感受来读这个自然段,你一定会有更真切的体验。
学生齐读。教师范读。男女生赛读。
师:你们读得非常棒,声情并茂,很明显,你已经读懂了作者的心。
师:这段精彩的心理描写,着实让我们体会到了邱少云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体会到了他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邱少云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纹丝不动”,所以作者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师:这段心理描写在文中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在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时,我们可以经常用到。
四、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认为邱少云是一位什么样的英雄?学生交流。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板书)严守纪律
不怕牺牲的英雄。
2,一个邱少云倒下去了,千万个邱少云站起来了。“黄昏时候·······”(教师引读)
五、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战斗就这样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
学生交流以后,用课件呈现:碑文“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教师引入:“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
4.教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六、布置作业
1、搜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
2、推荐阅读: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篇:我的战友邱少云公开课教案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
教者:张书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通过学习了解邱少云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体会邱少云严守纪律,为了革命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邱少云为了革命的利益,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教学难点:
领会好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从中体会邱少云的崇高精神,初步学习通过心里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1、谈话: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到1952年10月12日,去认识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邱少云。
2、板书题目:我的战友邱少云(齐读)
二、学习课文前两部分
1、出示自读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第一二部分,思考这次战役的: 战斗方式,潜伏时间,潜伏地点
2、交流反馈:
3、战斗方式:突然袭击。
小结:由此可见,在战斗打响之前,绝不能让敌人有丝毫的觉察,这就要求参加这次战斗的战士必须有严格的纪律性。
4、潜伏时间:天没亮——黄昏
从这可以看出,战士们隐蔽的时间很长,而时间一长,就容易发生意外。
5、潜伏地点:比较隐蔽的山沟
强调“比较”在文中的作用,明白这条山沟尽管可以让我们潜伏,但也暗示了这里也容易被敌人发现,敌人对这里也不放心。
6、(出示)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
从文中(不但„„还„„甚至)这组关联词,体会它的用法。
7、面对这种情况,参加战斗的战士必须做到纹丝不动。他们身披厚厚的茅草,一动也不动潜伏在山沟里。但因为潜伏时间太长,即使是这样,到了中午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
三、学习后两部分
(一)1、指名朗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思考课文的内容。
2、引读: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中,邱少云是完全有可能不牺牲的,那么应当怎么做呢?齐读第六自然段的前两句。
师引读:但是邱少云和“我”都不能这么做,因为(生齐读下一句)
3、练习填空
如果邱少云
,就会被敌人发觉;如果我 ,也会被敌人发觉;只要被山上的敌人觉。
(二)1、引言:烈火不难扑却不能扑,明明可以救却不能救,看着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邱少云明明可以自救却不能自救,“我”明明可以上前施救却不能施救。使他的心像刀绞一般。
2、这段精彩的心理描写,着实让我们体会到了邱少云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体会到了他严守纪律、英勇献身的精神。邱少云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纹丝不动”,所以作者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3、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
1、出示句子: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其中“这”指的是什么?
(三)、1、引言:无情的烈火烧灼着年仅21岁的年轻战士的身躯,他的生死牵动着我们每一位人的心,让我们紧张、痛苦。那么,烈火中的邱少云是怎样的表现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说说烈火中邱少云是什么样子的。
3、说说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小结过渡:是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那么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支持着他呢?书上有个排比句告诉了我们,你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象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三)、1、引言:无情的烈火烧灼着年仅21岁的年轻战士的身躯,他的生死牵动着我们每一位人的心,让我们紧张、痛苦。那么,烈火中的邱少云是怎样的表现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说说烈火中邱少云是什么样子的。
3、说说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小结过渡:是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
5、课件助情,播放电影《烈火中的邱少云》。
6、指导朗读: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战士呀!让我们用声音、用感情,把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表达出来!
7、一个邱少云倒下去了,千万个邱少云站起来了。在邱少云精神的感召下,战友们很快消灭了敌人,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日子——1952年10月12日。
让我们永远记住的不仅仅是这个日子,还有邱少云在列火中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更是他自觉遵守纪律的崇高精神。
五、总结拓展
1、战斗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战壕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
2、出示幻灯,指名朗读:
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3、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
4、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六、板书设计
我的战友邱少云
永垂不朽
伪装潜伏
烈火烧身
千斤巨石
纹丝不动
严守纪律
意志坚定
第四篇: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今天,我阅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着篇文章。它真实而又生动地描写了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英勇献身的一幕。它赞扬了邱少云严守纪律,意志刚强的高尚品质。读过以后,使我感触很深。
当我读到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情况下,纹丝不动,最后献身革命一段时,不仅被邱少云的坚强意志所打动;也不仅被邱少云严守纪律的精神所感动。当时在烈火烧身,痛苦难忍那种情况下,邱少云完全可以采取措施,扑灭火焰。然而他为了真个潜伏部队,为了整次战斗的胜利,依然放弃了生命,这是多么值得颂扬的行为啊!多么强烈的集体观念啊!多么刚强的意志啊!由此,我联想到邻居的那位清洁女工张阿姨。
有一次,她发了高烧,连行走都显得很没有精神。邻居们都劝她不要去上班了。可她硬是拖着沉重的身体,来到了工作岗位,和往常一样挥动长扫帚工作到底。她虽然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却凭着那坚强的意志和严守纪律的品质,赶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街道增添了几分光彩。
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后,我真切地感到了邱少云的伟大,更感到了生活中具有坚强意志和严守纪律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这两点,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才能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第五篇: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地升起,在晨风中飘扬。这一团红色越来越深,最后竟鲜红如血。它仿佛一团火,在这鲜血染红的大地上空炽烈地燃烧。它上面染满了多少革命先烈的热血,包含着多少革命先烈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一提到邱少云,我眼里的泪水就要流下来,是愤怒,是悲伤?是惋惜,还是崇敬?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二日———一个特别的日子。邱少云叔叔为了不暴露部队,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像千斤巨石一般被火烧了半个多小时,他直到最后一息,也没发出一声呻吟。读到这里,我的心如刀绞,想想我们平时,在煎蛋时不小心被油溅到就喊疼。邱少云是多么的严守纪律,想想平时上课,我们没有一刻是安静的,没有一刻不动来动去,就那么40分钟,我们就熬不住了,而邱少云呢?他严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邱少云为什么能忍着烈火烧身一动也不呢?是因为他不怕烫吗?不,是因为他有高度的共产主义的精神,能把革命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所以他为了革命的胜利,宁肯牺牲自己。我疑视着书上的插图,仿佛那幅画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扩大,扩大。烈火在我的眼前腾腾燃烧。邱少云严守纪律的精神展现在我眼前,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含着热泪默默的说:“邱少云叔叔,您没有死,您光辉的名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您的名字永远光辉闪耀!您那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崇高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