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期中考试改进措施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上册期中考试改进措施
1、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扎实。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5、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加强实践活动,强化应用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改进措施
一年级数学改进措施
一年级(3)高曙青
通过这几次的考试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上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所以我做以下三点改进措施。
(一)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有个别同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例如符桓玮同学就会在课堂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例如:李阳、魏嘉庆等一些同学小动作太多,王佳、张思思等的写作业太慢。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从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书写速度等一些因素分成小组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对于个别后进生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争取让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认真听讲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力求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在多样一些,在教学水平上继续提高,今后我将针对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的去改进,不断提高。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后反思
期中考试结束了,对本次成绩非常不满意,这份试卷的难易程度中等,只有一道题目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大部分学生都在这里丢分,其他题目在考试前都反复接触过,可仍有部分学生做错,为什么?针对这种现象,仔细反思,到底是自己没有讲清楚,还是教学方法、教学常规上存在薄弱之处。对于这个问题,我从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分析思考。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班上人数虽不多,但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造成有时上课难以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兼顾优、中、差。正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强弱之分,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己讲了很多遍之后,学生就记住了、掌握了。
2、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过关。有几个学生甚至连加、减的运算都不导致做起题来丢三落四的,错误百出。还有部分学生中存在着思维不够灵活,在运用所学知识方面不够灵活,题目稍微“转了个弯”,就解答不出来;另外,由于做题不够小心谨慎,也容易失分。而失分的原因多在于做题马虎,不细心,把数字看错或漏写。这里面也包括一些优等生。
3、学生对成绩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很多同学无所谓,当时讲能明白,过后没有巩固,过了几天又忘了。
4、有一部分学生,年龄较小习惯差,还有一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无法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指导,在家学习上无人指导和监督,就变得自由散慢,学习无自主性。
二、教师方面
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为老师,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挖掘教材不够深,知识的渗透度不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
2、对后进生的耐心辅导不够.3、对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的不够及时,主要是不能及时检查家庭作业,不能及时批改作业。
4、与家长缺少沟通。主要是不能及时向家长反应学生在校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
三、采取的措施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过关。就因
1、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学。每一个知识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过关,尽量帮学生批改书上的习题,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
2、狠抓后进生,采用多种方法帮辅,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 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学困生,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差,差在什么地方,同时,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奋勇争先,力争赶上优秀生;优秀生,让他们平时不仅要管好自己,使自己天天向上,还要经常帮助学困生。开展“一帮一”教学的活动,让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与成绩较差的学生交朋友,互为小老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和提高。
3、教育学生计算细心,做题后及时检查、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5、教学中注意题意的引导要全面深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识题能力。
6、注意与生活实践多联系,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7、增加练习题量,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得活,记得牢,能做到举一反三。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经验,争取把成绩提上去。
第四篇:期中考试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二年级下册期中情况反馈
一、情况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共分八道大题,内容涉及二类生字字音、一类生字书写及组词、拼音知识、多音字、查字典、词语搭配、近义词、造句、课文内容理解、阅读理解、写话(书面表达)。全班50人参加考试,平均90.5分,34人在平均分数之上,16人低于平均分。95-99分16人;90-94.5分18人;85-89.5分8人;80-84分2人;70-79分5人;60-69分1人。
二、普遍存在的问题:
1、拼音不过关。不能正确拼读音节、混淆声调。
2、对二类生字读音字义不熟悉。
3、对学过的课文内容不了解、不熟悉。
4、一类生字掌握不好,不能准确运用,错别字现象严重。
5、阅读短文不深入、不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核心意思。
6、书面表达存在问题,句子不通顺,书写内容无主题。
三、改进措施:
1、平时写生字时要求拼读音节。
2、大声熟读每一篇课文,对二类生字加强抄写。
3、加大听写力度。
4、每周日记要求先口头表达,再书写通顺语句、段落,完成后大声朗读检查。
5、增加课外阅读量,培养读书思考的习惯。
四、作业要求及调整
1、写作业时要求边读边写,做到口、手、脑共同配合参与,提高作业的准确率,培养孩子精神集中完成作业。
2、书写作业要求字迹工整、规范、不潦草。
3、每天完成的作业做到三查。(孩子自己检查一遍、家长检查一遍、老师检查一遍)
4、针对考试中暴露出的字词薄弱问题,后半学期将以巩固字词为主,增加听写的密度和字词抄写练习。小《练习册》辅助题型练习。《语文评价》作为补充作业,有时间的情况下在学校完成相关内容,不再发回家当作作业完成。
5、优等生加大课外阅读量,每天有读课外书的作业。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每天必须完成一次听写作业,另外每天必须读熟1篇课文。
五、其他注意事项:
1、家长必须保持和老师及时的沟通交流,以便准确的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每天作业情况和临时通知等。家长至少有一种交流方式:(1)班级QQ群172990667(2)提供中国电信天翼手机号码加入家校通平台。同时主动和老师电话沟通了解孩子情况:高老师(数学)*** 翁老师***
2、家长对孩子应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卫生等各方面做具体细致的要求,使孩子能独立自主做好自己的事、成为有教养、素质高的文明学生。
3、针对课堂上许多孩子不听课的现象,希望家长能注意培养孩子礼貌、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对孩子的要求只说一遍,不要唠叨。
4、针对课堂上边玩边听课的现象,我将会把孩子玩的文具、玩具、课外书等全部收上来,期末家长会上统一发放给家长,请家长理解。
5、为了提高作业速度,请家长根据作业量,给孩子每天规定好完成作业的时间,时间到了没有完成就别让孩子写了,采取和孩子事先商量好的惩罚措施,千万不可对作业时间无限放纵。
6、早晨让孩子在8点之前到校,以保证早读15分钟的读书时间。夏天中午到校时间为2点10分,请家长尽量让孩子进行午休,以保证下午学习的效果。
请家长认真阅读后能与教师有效配合,使孩子在各方面有所成长!
2013年4月27日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及改进措施
数学教学工作反思及改进措施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遇到了一些问题,也动了一些脑筋,同时有了一些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做得较好的方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和贴近实际生活设计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不局限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我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二、我的不足与困惑
1.学生在课堂上的习惯培养做得还不够好。
2.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这在我班显得更为严重。年龄悬殊较大,大与小相差一岁多。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
3.学生在课下的自学能力还有待培养。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利用学习方法指导月,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听课习惯、参与数学活动习惯等。
2.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重点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求快乐,快乐中产生兴趣,兴趣中产生求知欲。
3.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多向后退一退,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表现、多交流、多反思。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4.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