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汪郢中心小学暑期安全大家访活动工作总结
汪郢小学暑期安全大家访活动工作总结
暑假是学生溺水事故的多发期,同时也是学生各类安全事故的多发时期。我校为了使学生能够过一个愉快、平安的暑假,按照滁教安全[2011]29、56、17号文件的精神,认真开展暑期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做到防范、教育在前,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的防溺水工作,把防溺水工做为暑期安全头等大事来抓,在原有的学校安全工作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刘义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安保主任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
二、认真开展教师进家庭活动
暑假期间学生在家庭的时间较多,家庭的教育、监管此时显的尤为重要。我们学校认为,在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只有学校与家庭、学校认真的配合方才能做好学生暑期的安全工作,才能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1、各班班主任在 6月10日暑假前一天,给学生上一节安全教育课,来提高学生安全意实。
2、认真落实市教育局的《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宣传工作,并认真做好回执的回收工作,回执回收率达100%。
3、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落实学生监护人联系电话、工作地址及作息时间等,然后各班主任对学生有
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取的良好的效果。
4、在7月10日-7月15日期间,各班主任利用电话的方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访问,了解学生在家期间活动安全及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家长进行处置,把不安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8月5-15日 又一次利用电话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宣传。
5、利用《防溺水告家长书》、《游泳安全知识》等方式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宣传,提高他们安全防范的意识。通过“三进”活动,使学校对学生假期在家期间的安全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并使家校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缩小,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使他们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汪郢小学
2011.9、8
第二篇:2015暑期“大家访”活动工作总结
石桥中心小学
2015暑期“大家访”活动工作总结
2015暑假初期,我学校按照上级工作安排,在全校组织开展“教师大家访”活动。活动期间,教师们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沟通、了解、宣传,对于实在难以登门家访的,教师就用自己的电话,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这次活动对于进一步促进家校联系起到了助推作用,对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创设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现将此次“大家访”活动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暑期家访活动基本情况
学校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分片包干,在7月2日-7月15日 期间,与班主任教师一同走村入户进行家访。各班主任上门对(20余村,涉及4个乡镇,尽182名学生)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面对面交谈访问,了解了学生在家期间活动安全及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把不安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
二、家访活动内容
(一)暑期防溺水方面。
提醒家长严禁孩子私自游泳,用暑期中发生溺水事故的惨痛案例,告知孩子家长切实加强孩子的暑假安全监管,家长务必履行假期第一责任人的监护责任。同时,告知家长暑假的具体时间,让家长督促孩子在假期中多学习和观看媒体报道的安全常识和防护技能,切实增强安全意识。
(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
家长尽量少给孩子提供个人外出旅游的机会,若已经给孩子安排旅游计划,必须家长同行;家长让孩子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提前给孩子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时家长全程陪同,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网络使用方面。
提醒家长教育未成年孩子不到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上网,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树立网络学习意识,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登陆不健康网站,不沉迷网络游戏。用网络诈骗各类典型案例,教育学生增加自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
(四)交通安全方面。
教育学生自觉学习遵守交通法规,主动安全避让行驶车辆,养成文明走路、骑车和乘坐合格车辆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不乘坐无牌车、拼装车、农用车三轮车、超员车、货运车等非法营运车。
家访的同时,还了解了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
三、精心组织家访活动
1、提早部署,要求具体。本次大家访活动,学区领导十分重 视,成立了组织机构,把家访内容的防溺水工作做为暑期安全头等大事来抓,相应我们学校也成立了以冯锋校长为组长、岳峰、冯伟为副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大家访”活动领导小组,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提前动员部署。在放假前召开了全
体教师家访工作的宣传布置会议,具体布置家访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及要求。
2、细化要求,突出重点。各班班主任教师按照学校要求将被 访学生分类进行家访,重点放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行为偏差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学生的家庭等开展重点家访,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3、注重反馈,加强沟通。教师携带“家访手记”进入家庭,家访后认真填写了家访记录,并讲家访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到学校,学校认真进行了梳理,能解决的尽最大努力予以解决并上报。
4、我们把此次暑期家访活动与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广大教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精心准备,积极参与,确保了此次暑期家访活动圆满完成。
我们及时把握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了社会各层面对我校教育的意见,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和谐发展。
石桥中心小学
2015年7月20日
第三篇:汪郢小学“励志勤学”
汪郢小学“励志勤学”主题教育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2011年滁州市德育工作思路,以“励志勤学树理想,争做南谯区好少年”为主题开展励志勤学理想教育活动,借助有效的活动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责任教育分级目标。做好学生的责任教育成长记录,让学生树爱国情立报国志,牢记责任,努力学习,以塑造滨海新区学生共有的“朝气蓬勃,阳光健康,勤学儒雅,志向高远”的形象。
二、活动原则:
1、将“励志勤学”责任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与落实相结合。
2、将“励志勤学”责任教育与重大纪念日相结合。
3、将“励志勤学”责任教育与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
4、将“励志勤学”责任教育与德育特色活动相结合。
三、实施途径:按月设计学生德育作业卡,每月一个主题,以此记录学生成长历程。
四、各月主题:
三月份:学习责任教育分级目标,分学段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四月份:以清明节为契机,开展“缅怀先烈承遗志,励志勤学树理想”童谣儿歌创编活动
五月份:开展生命教育月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六月份:开展诚信考试,以优异成绩向老师、家长汇报教育。
2011年3月
第四篇:暑期家访工作总结
煤化工系暑期家访工作总结
今年暑假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密切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促进我校学生健康成长,继上一次家访之后,本系教师尼加提、李平、杨宁,以及办公室许东老师组成“职业教育宣讲服务队”对巩留县122名学生和伊宁市55名学生的家访。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家访准备:
我校制定了家访计划,对家访的时间、对象、内容、形式及工作要求作了详尽布置,把学生的常规习惯、行为表现和学习习惯等和各个任课老师进行了交流,同时打印了所有学生的家庭住址,交待清楚家长的工作性质。家访成就:
一是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家长老师互相信任。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是多角度认识学生,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
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
第二,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第三,不少后进生通过家访得知家庭情况十分特殊,基本是单亲家庭,缺少父母的关爱,我感觉不仅是提高他们的成绩,也要加强对他们的关心,让这些学生健康成长。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通过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通过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
总之,家访工作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但我们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们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五篇:暑期家访工作总结
暑 期 家 访 工 作 总 结
周慧敏
教育是个大家庭,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各施其职并互相促进,提高教育质量。为积极开展社会满意工程活动,切实增强服务群众、服务家长的意识,加强家校沟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家访工作,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将要与自己相处一年的学生们,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除了要自己努力,不断推敲以外,更要向别的老师请教,积累经验,对班级负责,对自己负责,争取开一个好头,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我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还习惯于传统的“棍棒教育”,只要学生不听话就打一顿再说。有的家长无法理解学生日益增长的“自我”意识,凡事搞包办,助长了子女依赖性、惰性的蔓延。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有的家长在复习最紧张的情况下教育学生,生病了就可以不写作业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而家长具有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其成才的心理,现在的家长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希望很高,有着培养成才的强烈愿望,因此家长往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包括精神和物质等方面的。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特别是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通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本次家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有些学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有助于今后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