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道德模范材料
党员道德模范材料
黑池镇团结小学
仵大光
2014年5月13日
党员道德模范材料
仵大光,男、1982年12月出生,2001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200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小学一级教师。生活的磨练和工作的历练,不仅使他养成自强不息、勇挑重担,正视现实,战胜挫折的精神,而且也使他学会了做人,拥有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从事教育工作十三年来,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条,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用心做事业,用爱做教育,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受到领导、同行、学生及家长一致好评。现将主要事迹汇总如下:
一、思想上力争上游,要求进步。
仵大光常说:为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以责为重,以生为本;做学生人生的导师、生活的向导、技能的教练、学习的楷模、心灵的挚友。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他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在工作之余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强化理论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
二、热衷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教师肩负着为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光辉使命。1998年9月,正值青春年华,他依然报考师范学校,立志成为一名普通教师,为孩子们搭起追寻梦的舞台,甘愿成为人梯。2001年8月毕业,9月参加工作,2005年9月至今担任南社小学、团结小学教导主任,积极配合校长探索管理方法,蓄睿智之气,育高德之人,固立校之本。他身先士卒,主动担任两个年级数学,在仵大光的榜样示范下,学校的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全镇前列。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仵大光的辛勤努力下学生成绩斐然:2003年四年级语文、英语均第3名;2006年四年级数学第1名;2008年六年级数学第2名;2009年六年级数学第2名。先后十余次被评为模范教师、骨干教师。
丹心育桃李,绿叶衬红花是仵大光的从教诤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桃李的真诚赞誉;菁菁校园就是他的家是同事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爱生如子是家长们真切评价!
三、在生活中乐观向上,润物细无声。
生活中的仵大光乐观向上,以豁达的胸怀迎接每一天。他以校为家,每周总是第一个到校园,打扫卫生。在学生的心中,他常常是一副笑脸友善和蔼,他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真心实意的爱学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他深深的知道:教师的爱似春风,能驱散孩子心头的阴影;似良药,能康复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似火种,能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轻轻洒在学生那嫩嫩的绿色的心田。只有用心从教,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弱势群体,每个人的内心才会真正的和谐,只有人的内心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时间飞逝,日月如梭,仵大光在教育生涯已快走过十三个春秋,多年的教育生活,让他付出了许多,但他也真正体会到了勤劳者的艰辛与快乐,他爱伟大的教育事业,更爱可爱的学生。他常说:“我选择了教育,一生无悔!”
第二篇:党员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党员道德模范材料
ⅩⅩ,男、1982年12月出生,2001年9月参加教育工作,200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小学一级教师。生活的磨练和工作的历练,不仅使他养成自强不息、勇挑重担,正视现实,战胜挫折的精神,而且也使他学会了做人,拥有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从事教育工作十三年来,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条,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用心做事业,用爱做教育,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受到领导、同行、学生及家长一致好评。现将主要事迹汇总如下:
一、思想上力争上游,要求进步。
ⅩⅩ常说:为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以责为重,以生为本;做学生人生的导师、生活的向导、技能的教练、学习的楷模、心灵的挚友。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他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在工作之余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强化理论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
二、热衷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教师肩负着为社会进步培养人才的光辉使命。1998年9月,正值青春年华,他依然报考师范学校,立志成为一名普通教师,为孩子们搭起追寻梦的舞台,甘愿成为人梯。2001年8月毕业,9月参加工作,2005年9月至今担任南社小学、团结小学教导主任,积极配合校长探索管理方法,蓄睿智之气,育高德之人,固立校之本。他身先士卒,主动担任两个年级数学,在ⅩⅩ的榜样示范下,学校的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全镇前列。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ⅩⅩ的辛勤努力下学生成绩斐然:2003年四年级语文、英语均第3名;2006年四年级数学第1名;2008年六年级数学第2名;2009年六年级数学第2名。先后十余次被评为模范教师、骨干教师。
丹心育桃李,绿叶衬红花是ⅩⅩ的从教诤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桃李的真诚赞誉;菁菁校园就是他的家是同事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爱生如子是家长们真切评价!
三、在生活中乐观向上,润物细无声。
生活中的ⅩⅩ乐观向上,以豁达的胸怀迎接每一天。他以校为家,每周总是第一个到校园,打扫卫生。在学生的心中,他常常是一副笑脸友善和蔼,他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真心实意的爱学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他深深的知道:教师的爱似春风,能驱散孩子心头的阴影;似良药,能康复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似火种,能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轻轻洒在学生那嫩嫩的绿色的心田。只有用心从教,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弱势群体,每个人的内心才会真正的和谐,只有人的内心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时间飞逝,日月如梭,ⅩⅩ在教育生涯已快走过十三个春秋,多年的教育生活,让他付出了许多,但他也真正体会到了勤劳者的艰辛与快乐,他爱伟大的教育事业,更爱可爱的学生。他常说:“我选择了教育,一生无悔!”
第三篇:道德模范
甘露寺社区道德模范李锡元同志先进事迹
李锡元同志是我甘露寺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李锡元同志于1976年光荣入伍,1979年参加了对越反击战,于1980年退伍。李锡元同志复员后,凭着他对工作的热忱,先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迹。特别是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中他以一名普通老百姓的身份积极加入到创文工作中来。创文工作是居民群众最关心,也是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也有对工作不理解。认为是政府的事情,是社区的事情,有些人认为事不关己,而李锡元同志心中与别人想的不一样既是政府的事,又是自己的事。创文工作能为群众带来实惠,同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改善了居民的人居环境。这是政府为居民群众办的一件大好事,所以他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居民宣传创文知识,并使得居民群众对创文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在创文工作期间,每天穿梭在社区的各条街道,看到哪里有垃圾总是及时的清理。他主动的参与清除社区的小广告,清扫道路垃圾,修剪花草,清洗门店及清刷墙面,他每天,天不亮就到小区里清扫楼道,清除牛皮癣,有时一干就是一整天。5月份因持续降雨,导致小区下水道堵塞,污水四溢漫出臭气熏天,给小区居民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李锡元同志看到这种情况没有犹豫便第一时间站出来,顶着大雨,卷起裤腿,在污水中整整干了半天,终于将下水道疏通。既是累的腰酸腿痛也没有放弃,没有仍和怨言,总是在默默的坚持着。小区的居民看到后都对他赞不绝口,都夸他是当代的活雷锋。有些朋友总在问他你这样吃亏吃苦是为了什么,他总是笑着回答,“为了城市的清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这点苦算什么”。在李锡元同志的带动下,甘露寺社区有很多居民积极的参与到社区公益事业当中去,使得社区的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
第四篇:道德模范
关于评选道德劳动模范的人选请示
院党委: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工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1年9月22日上午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为评选学院道德劳动模范。根据工会关于评选道德劳动模范的通知安排,经过基层工会的评选提名,通过学习评比,集体讨论,充分酝酿,评选出9名同志为海南科技职业学院道德劳动模范,具体名单如下:
黄一鹤(国际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陈亮(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史君雄(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库俊华(软件工程学院)任建成(建筑与艺术设计工程学院)王华燕(太阳能工程学院)朱志恒(航海学院)张小莹(学院办公室)冯丽颖(教务处)可否,请批示。
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工会委员会2011年9月22日
第五篇:道德模范材料
剥去黑暗的挣扎还原世界七彩的芬芳
——信阳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奖候选人材料
他,愿化作一缕温暖的春风,去拂开万紫千红的田野;
他,愿化作一片轻盈的白云,去衬托蓝天宽广的胸怀;
他,更愿做一名光明使者,还清晰明亮世界,献出一生的挚爱。他,叫罗正才,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潢川县眼科研究所所长,潢川县志愿者联合会理事。罗正才,男,39岁,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眼科专业16年余,信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潢川县眼科研究所所长,潢川县志愿者联合会理事,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理事会会长。2010年在河南省创建白内障无障碍省活动中获得省级先进个人,是我县唯一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表彰者,多次被评为潢川县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潢川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医院十佳医生,医院先进工作者等。16年来,他尽职尽责,默默奉献,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眼疾患者解除痛苦、带来光明;他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他胸怀事业,不懈追求,毫无保留地为年轻医师成长传授经验、创造条件。
一、医术求精,服务求善
罗主任对于临床眼科理论有较深的研究,并且不断学习和掌握眼科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进展,熟练掌握了眼科及相关的学科复杂、疑难、少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的掌握了各种复杂疑难眼科
手术技术,多次参加县内、院内复杂、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与抢救,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6年来,罗主任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医疗技术,因此,他从未放弃过任何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刻苦钻研眼科医学理论,眼科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技能提高自己,努力探索眼科疾病治疗的前沿领域,并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带领医院眼科开展同种白内障人工晶体置入三联手术,激光治疗近视等填补了我县眼科手术史上的空白。参加大小手术近10000余例,参加各种疑难病诊治、抢救各种危重病人近百余例,均取得满意效果,使相当一部分病人恢复了视力,恢复了原有的容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临床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热情为病人服务。严格执行医德医风基本规范,在工作中,总是主动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前来就医的患者,与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一道,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用实际行动履行“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服务宗旨,受到患者的表扬和社会的好评。
二、孜孜进取,开拓创新
临床工作中,罗主任不断总结经验,同时开拓创新,开展一系列科学理论研究,共有1项科研成果获得县、局级奖励,有1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于1998年在我县率先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功使5000多例白内障患者复明;2005年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取得结业证书,获得应对大规模突击性白内障手术行动手术资格。于2009年在信阳市县级医院率先引进
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已成功实施手术900余例。首先应用硬膜外麻醉管做支撑物治疗泪小管断裂,取得显著效果,避免了泪小管断裂吻合失败及其它并发症,为患者不但减轻了痛苦,而且还减少二次手术的医疗费用。
此外,作为信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罗主任时刻觉得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努力,不断钻研进取,才能提高地区眼科学界医疗水平,为更多的眼病患者解除病痛,拥有光明清晰的世界。罗主任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论文,一方面总结自己从医多年的临床经验与大家交流,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紧跟眼科新技术新进展的脚步。2011年在潢川二院成功举办信阳市第二届眼科年会。另一方面,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交流,新技术培训班,不断增加新知识,提高技能,与时俱进,每年参加全国及河南省眼科学会,三、病人为亲,医院为家
作为潢川县眼科研究所所长,工作十多年来,忠实履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作为眼科医生,他数十年如一日,尊敬每个生命,每只眼球,从未与病人发生任何争执,从而使自己在医患关系空气紧张的氛围中,依然缔结了极好医患和谐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坚持良好的医德医风,认真负责,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经常为了救治病人而废寝忘食,耽误了下班和休息。并且做到不开“大处方”,不开“搭车药”,多次拒收病人的红包和拒绝病人的吃请。作为一名医生,他把患者看作自已的亲人一样对待,总是热情,耐心,不厌其
烦地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每诊治一位病人,总是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去关心病人、帮助病人,使每一位病人用最低的医疗费用,接受最好的治疗方案。善良的品质,强烈的同情心,使他常常用自已的钱去帮助那些贫困的病人,甚至组织全科医护人员为贫困的患者捐款捐物,有些患者家里特别贫穷,吃饭都成问题,怀着强烈的同情心,有时会用自已的钱去帮助那些贫困的病人。在罗主任的身上,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0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他站在手术台上,为患者手术;他奔波于病人床边,细心观察,认真诊治,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照亮了病人心灵的窗口;更不知道有多少次,他放弃了自已的休息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他时刻把病人的需要做为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踏实的工作态度,严细的工作作风,使他赢得了病人和同事们的崇敬。
四、履行职责,心系病人。近年来,由于医药体制改革的诸多因素,药品虚高,住院难,住院贵一直困扰着百姓,这也是多年来,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面对药价高,住院贵这一实际问题,罗主任始终心系着病人,时刻告诫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选择价格便宜的药品,决不使用价格贵的药品;能够不做的辅助检查,尽量不做,千方百计降低病人的看病,住院费用,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近年来眼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手术效果好,但手术费用很贵,有些病人尤其是农村病人负担不起,面对这种情况,罗主任开展了白内障治疗的科研攻关,他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这种手术方法切口小,损伤轻,不仅同样能摘除白内障,而且还能大大降低手术
费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较同样效果的白内障治疗方法,费用可以降低-3000元,深受病人的欢迎。
五、医德高尚,坚持义诊。曾多次参加县委、卫生局、医院举行的义诊活动及潢川县志愿者联合会举办的多项活动。带领医院医护人员定期到幼儿园、中小学、全县敬老院开展巡回义诊,宣讲视力预防保健 知识,从而减少眼病患者,真正做到预防疾病。
六、无私奉献,带头示范,身先士卒。多年来,他总是义无返顾地坚持献血。连续六年,不但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献血活动,而且还参加街道上的无偿献血车的献血活动,有时一年能献两次血。周围的人都劝他注意身体,不要逞强。他说:“这不是逞强,现在有很多医生都有这种错误认识,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害。其实,正常的献血对身体是有益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机体代谢,我要身先士卒,纠正这种错误的想法。”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每次医院组织献血时,大家都踊跃参加献血。而且参加献血之后也从不休息,仍然坚持上班。
七、热衷公益事业,投身志愿者服务。作为潢川县志愿者联合会理事,策划部部长,他是一位医生,志愿者活动每到一处,他都带着他的医疗小队,给老人体检身体,给需要的人们做检查,给看不起病的老人免费手术。在志愿者开展活动的时候,他总是能面面俱到,能把握住大局。他心细如尘,每次做完活动回来,他都能清楚的记住,下次来,我们需要带什么东西,做什么服务。每次活动积极参与,他自己的车都快成了,志愿者团队的专用车,只要需要,他都能贡献出来,为团队默默的付出,从不抱怨。在联合会组织的六一活动中,他与妻子石
俊认领了徐珊珊,许柯宝两个孤儿,经常去爱心家园看望。他多次参加各类捐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他分别在多方面捐款达5000元。特别是2012年医院医德高尚、家境贫寒的肛肠科主治医生肖元生同志,因肝肾疾病在郑州手术住院,病情危重。他不仅自己积极捐款,还在医院发起大病无情,人间有爱—爱心捐款倡议书,后又在潢川在线上呼吁,引起卫生局重视,在全县卫生系统倡议,共计捐款达10万元,挽救了肖元生同志宝贵的生命,以实际行动帮助肖元生同志治好了病,走出困境,重返工作岗位。
罗正才同志所做的点点滴滴,看似普通平凡,却并非一般人能做到的。他贵在长期坚持,贵在始终如一,贵在无私奉献,贵在关心患者。他以其良好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医德,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以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完备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基本专业技能。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感染并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青年医生树立了爱岗敬业,勤奋学习,优质服务的好榜样,为促进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