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申请免做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情况汇报
关于申请免做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情况汇报
致:闵行区质监站
我方(建设方)在交竣工资料的时候,质监站需要我方(建设方)提供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检测报告,由于此次两个改建项目的特殊性,故未做检测,现列出以下3点特殊性。
1、“第三条西林瓶无菌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和“第三条无菌注射剂生产线改造项目”合同价格分别为:798.5392万元、547.0532万元;由于里面装修部分只含彩钢板和PVC地板,而这两个小项目的装饰费用均为三十几万元,占合同价的很少份量;其余部分为:电气、给排水、工艺、通风空调(两台大型组装AHU)。
2、改造后增设的流水线自动化服务比较高,相应的操作人员比较少。
3、预计明年10月份“两个改建项目”搬迁到别的地方。以上三点为特殊情况,未做检测,请予批准。谢谢!
建设单位(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日期:2014年7月8日
第二篇:关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治理
关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治理
【论文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来源;浓度;治理
【论文摘要】:文章浅谈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并对不同的治理方法的利弊特点进行分析。
大量资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还高,是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污染时期。所以,建设部于2002年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并与2006年进行了修订,对建筑工程室内污染物甲醛、苯、TVOC、氡、氨进行进行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于装修材料。甲醛的来源:室内装修或家具中使用的材料,诸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贴墙布、壁纸、化纤地毯、油漆、涂料、粘合剂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或可水解为甲醛的化学物质。这些残留的或分解出来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中释放,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苯及甲苯、二甲苯的来源:① 作为有机溶剂,如油漆的添加剂和稀释剂; ② 防水材料添加剂; ③ 装饰材料、人造板家具等使用的粘合剂的溶液。因为国家对苯含量控制比较严格,所以很多材料以甲苯、二甲苯替代苯,苯对人体的危害性大于甲苯和二甲苯。氨主要来源: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在我们南方地区,防冻剂使用较少,所以氨的含量相对较少,还有来自于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主要来源:各种涂料,粘合剂和各种人造材料等。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主要在水泥、沙石、砖块中形成后,一部分会跑到空气中来,各种污染物对人体都造成一定的危害。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环境甲醛、苯、TVOC、氨浓度进行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毕1h后进行。门窗只关闭一小时时,时间太短,室内污染物浓度一般不会超标,但是人们在房间睡眠时间一般不会低于8小时,此时房间大都是紧闭的,所以家庭室内环境检测时,建议门窗关闭关毕8小时-12小时,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因为门窗关闭时间直接影响污染物浓度的积聚。夏季,是甲醛、苯等装修“隐形杀手”活动最为猖獗的时期。高温、高湿、低压的环境加剧了潜藏在木地板、橱柜、墙面等各处的污染气体的散发,释放量比平时高出50%~70%。所以夏天7、8、9三个月是污染浓度最高的时候,一般建议新房装修后避开这三个月入住,至少空置3个月以上在入住,并且时常保持通风状态。
此外,虽然现在很多人装修时都打着“环保”的旗帜,但往往污染隐患也是层出不穷。这就涉及到一个家装污染的新概念“叠加污染”。据了解,目前很多人在装修时都以为采用环保材料就没有问题了,殊不知,即使采用是国家认定的环保板材,还是有一定释放量的,大量使用环保材料制作家具、吊顶、铺设地板等,过多地使用会令室内有害物质累积量增多,不利于有害物质挥发,加大空气污染,造成“叠加污染”,从而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元凶。
目前,市场上流行竹炭、活性炭、光触媒、负离子等多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不同的治理方法有不同的利弊特点,哪种治理办法适合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要盲目选择。
1.光触媒
光触媒技术是新近从国外引入,应用较多的一种,对重度污染具有治理见效快的显著特点,但价格也最高。而且,据资料,光触媒在进行光合作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少量二次污染,对壁纸、木制家具的油漆表面等会有所影响。
2.臭氧
另一种被较多采用的治理技术是利用臭氧强氧化性,净化空气,杀除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室内空气治理的一种常用、安全的物理方法,适用于中度、轻度污染。现在这一技术已经被医院等公共场所广泛采用。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会生成任何残留物及二次污染。但采用这种技术对居室进行治理时,人要暂时离开房间,避免臭氧中毒。
3.高压电负离子
还有一种利用高压电离分解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办法,主要是用一种产生高压电的仪器,使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经高压电离,快速氧化成负离子,与空气结合后,还原成氧气、水和二氧化碳。这种办法有见效快,无污染,不留死角的特点。可以定期采用,作为定期集中治理室内空气超标问题的选择。
4.炭
竹炭、活性炭等都是利用炭的吸收异味、吸附有害气体的原理,来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成本低廉,无毒无副作用,但是见效较慢。建议这种办法可以作为室内空气轻微超标的房间长期治理采用。
此外,常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是清除室内废气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不是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一套居室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三个月左右,就能挥发掉大部分有害物质。另外,在居室内放一些抗污染的花草,也能起到“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如:常青藤能让90%的苯消失;吊兰能“吞食”室内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过氧化氮等;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芦荟等都具有空气净化功能。要慎重选择治理污染方式,防止一些从事室内污染治理企业为追求利益,不负责任地乱用,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选择正确的治理方法都是现在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第三篇:室内空气治理检测标准(模版)
G20峰会除甲醛服务商www.teniu.cc?wang
室内空气治理检测标准是什么
对甲醛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装修之后残留污染无处不在,想要彻底清除这样的甲醛残留问题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不少的朋友都会选择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或者经常通风换气来保证室内甲醛气体的消散。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措施不仅耗时,而且并不能够彻底将甲醛清除。目前选择除甲醛公司进行这项工作的朋友可能就不会有上述的问题,除甲醛公司使用先进的治理产品可以将室内的甲醛彻底清除。同时,除了清除甲醛之外,像甲醛之类的化学残留气体也可以一并清除。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在封闭空间内的空气中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并且浓度已经超过国家标准达到可以伤害到人的健康程度,我们把此类现象总称为室内空气污染。介于“头号杀手”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味的气体,其国标为每立方米不超过0.08毫克,若超标四五倍,一般人也会无感觉。甲醛,主要来自人造板材、家具和装修中使用的粘合剂以及地毯等合成织物,浓度超标就会引起人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是室内空气污染的“头号杀手”。除却甲醛,来自建筑装修涂料、溶剂、稀释剂、胶黏剂等化工材料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也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长期吸入苯浓度较高的空气易引起苯的慢性中毒,引发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及血小板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保专家建议,消费者最好从装修环节开始严格控制污染源,装修时尽量使用环保家装材料。同时,装修时应注意气候条件。由于夏季天气变化、施工条件和装修材料的影响,夏季的室内空气污染会比其他季节更加严重,高温天气易使家装污染进入“高发期”。部分业主认为自己使用点空气清新剂就能够减缓甲醛等有害气体含量。专家表示,使用空气清新剂只能用其香型气体掩盖有异味的有害气体,而不能从根本上将其吸附或分解。
杭州创绿家提醒广大朋友:关注室内、车内空气质量。家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什么比家人的健康更重要,没有了健康其他都是零。新房装修除味除甲醛、新车除甲醛选:杭州创绿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室内除甲醛放心品牌。
温馨提醒:投资有风险,加盟需谨慎!
第四篇: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分布模型
污染物浓度分布模型
水质模型是一个用于描述物质在水中混合、迁移等变化过程的数学方程,即描述水体中污染物与时间、空间的定量关系。水质模型按照水域类型、水质组分、水力学以及排放条件等不同因素划分具有不同的分类。当污染物排放入水体中后,会经历一个混合的过程,直至完全混合均匀,如图1所示。
图1 污染物排放入水体中混合示意图
在环境介质中处于稳定流动状态和污染源稳定排放的条件下,环境中的污染物分布状况也是稳定的。这时,污染物在某一空间位置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这种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称为稳态。基于水质运移、扩散、物质降解等基础理论,产生了众多稳态环境下的水质模型。下面将介绍四种主要的水质模型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1.完全混合模型
完全混合模型适合无支流和其他排污口进入的河流,下游某点废水和和河水中的持久性污染物在整个断面上达到了均匀混合。在最早出现的水质完全混合断面有:
CChQhCPQP
QEQP式中:Qh-河水流量,m3/s; Ch-河水背景段的污染物浓度,mg/L CP-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mg/L
QP-废水的流量,m3/s
C-完全混合的水质浓度,mg/L
2.零维模型
零维是一种理想状态,把所研究的水体如一条河流或一个水库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当污染物进入这个体系后,立即均匀的分散到这个体系中,污染物的浓度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较浅、较窄的河流,如果不考虑污染物的降解时,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时的环境问题可化为零维模型:(1)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大于20;(2)不需要考虑污水进入水体的混合距离。此时,有:
CC0 C0=x1kt1k()86400u式中:C-流出河段的污染物浓度,mg/L
C0-完全混合模型计算出的浓度值,mg/L
x-河段长度,m
k-污染物的衰减速率常数 1/d
u-河水的流速,m/s
t-两个断面之间的流动时间
3.一维模型
一维模型适用的假设条件是横向和垂直方向混合相当快,认为断面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是均匀的,或者是根据水质管理的精确度要求不考虑混合过程而假设在排污口断面瞬时完成充分混合。一维模型适用于符合一维动力学降解规律的一般污染物,如氰、酚、有机毒物、重金属、BOD、COD等单项指标的污染物。其中估算混合过程长度十分重要,如果河段长度大于下列计算结果时,可以用一维模型进行模拟:
L(0.4B0.6a)uB(0.058H0.0065B)gHI式中,L-混合过程的长度
B-河流宽度
A-排放口距岸边的距离
u-河流断面平均流速
H-平均水深
g-重力加速度,9.81m/s
2I-河流坡度
如果考虑弥散作用,一维稳态模型的表达式为:
4k1D86400u2
uCC0exp1mx2Dm=1+式中:C-下游某一点的污染物浓度,mg/L C0-完全混合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
u-河水的流速 D-x方向上的扩散系数,m2/s k1-污染物降解的速率常数(1/d)x-下游某一点到排放点的距离,m 如不考虑弥散作用,则有:
C=C0exp(k1x)
86400u式中:C-下游某一点的污染物浓度,mg/L
C0-完全混合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
u-河水的流速,m/s
k1-污染物降解的速率常数(1/d)
x-下游某一点到排放点的距离,m
4.二维模型
在利用数学模式预测河流水质时,充分混合段可以采用一维模式或零维模式预测断面平均水质;混合过程段需采用二维模式进行预测。混合过程段位于完全混合段之前,完全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污水进入水体后,不能在短距离内达到全断面浓度混合均匀的河流均应采用二维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水面平均宽度超过200m的河流均应采用二维模型。二维模型包括二维稳态模型以及二维衰减模型
利用二维混合模型则有:
uy2u(2By)2c(x,y)=chexpexp 4MyxHMyxu4MyxcpQp式中:x-预测点离排放点的距离,m
y-预测点离排放点的距离,m c-预测点(x,y)处污染物的浓度,mg/L
cp-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mg/L
Qp-污水流量,m3/s
ch-河流上游污染物的浓度(本底浓度),mg/L
H-河流平均水深,m
My-河流横向混合(弥散)系数,m2/S
u-河流流速,m/s
B-河流平均宽度,m π-圆周率。
利用二维衰减模型则有:
cpQpxc(x,y)=expK1ch86400uHMyxu式中,x-预测点离排放点的距离,m
y-预测点离排放点的距离,m
uy2u(2By)2exp exp4Mx4Mxyyc-预测点(x,y)处污染物的浓度,mg/L
cp-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mg/L
Qp-污水流量,m3/s
ch-河流上游污染物的浓度(本底浓度),mg/L
H-河流平均水深,m
My-河流横向混合(弥散)系数,m2/S
u-河流流速,m/s
B-河流平均宽度,m π-圆周率。
5.计算机模型软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相继开发了越来越多的模拟软件,广泛应用在河流或流域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上,以便对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给出全面清晰的模拟结果。5.1 主要的点源模型
计算天然水体流动状态下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扩散迁移及浓度分布的计算机模型相当多。例如,WASP4、DYNTOX、SARAH-
2、EXAMS-II、RIVER、PRZM、RIMOD、QUAL2E。其中WASP4和EXAMS-II等模型还能模拟水体和沉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再悬浮、沉淀和扩散等过程。下面重点介绍一下
WASP模型。
WASP(The Water Quality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是美国环保局Athens实验室开发的一种水质分析模拟程序。它采用可变水质组分模型研究方法,可进行一维、二维和三维水质分析模拟,同时采用开放式设计,用户可随意写入附加程序使之适应于特殊条件。WASP4是WASP的第4版,它有两个独立的计算机程序DYNHYD6和WASP4组成,两个程序可以连接运行,也可以分开执行。DYNHYD6是一个简单的“Link-mode”网络水力动态模型,可以处理变化潮汐周期、风力和不稳定流动的水力动态学,产生一个输出文件,可以为WASP4提供流量和体积参数。WASP4是水质分析模拟程序,是一个动态模型模拟体系,它基于质量守恒原理,将研究的水质组分在水体中以某种形式存在。WASP4在时空上追踪某种水质组分的变化。它由两个子程序组成,有毒化学物模型TOXI4(The Toxic Chemical Model)和富营养化模型EUTRO4(Eutrophication Model),分别模拟两类典型的水质问题:(1)传统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DO,BOD和富营养化);(2)有毒物质迁移转化规律(有机化学物、金属、沉积物等)。TOXI4是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在各类水体中迁移积累的动态模型,采用了EXAMS的动力学结构,结合WASP迁移结构和简单的沉积平衡机理它可以预测溶解态和吸附态化学物质在河流中的变化情况。EUTRO4采用了POTOMAC富营养化的模型的动力学,结合WASP迁移结构,该模型可预测DO、COD、BOD、富营养化、碳、叶绿素a、氨、硝酸盐、有机氮、正磷酸盐等物质在河流中的变化情况。5.2 主要的非点源模型
美国农业部Knisel于1980年提出了CREAMS(Chemical,Runoff and Erosion from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s)模型,美国Purdue大学农业工程系的Beasley and Huggin于1981年提出了ANSWERS(A real Nonpoint Source Watershed Environment Response Simulation)模型。Willianms等人于 1985年提出了 SW RRB模型(Simulator for Water Resources in Rural Basins)。Johanson于 1981年提出了 HSPF水文模型(Hydro 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该模型能模拟流域任一点上径流量、沉积物负荷和营养盐浓度等随时间的变化。1986年美国农业部提出了 AGNPS(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Model)模型,该模型能模拟来自农业水体的营养物质和沉积物负荷等等以HSPF模型为例,它具有十分全面的功能,文献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符合的很好。
5.3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
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会在多介质中进行迁移、扩散。80年代以来 ,随着人们对跨介质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开始提出了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 ,并得
到了广泛的发展。1979年 Mackay将逸度的概念引入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 ,提出了逸度模型(Fugacity model),并发展了模型计算机软件 ,该模型已广泛用来模拟有毒化学物质在环境各相中的分布与迁移。如1983年Mackay等人用逸度模型对湖泊中的化学品在水、大气、沉积物中的归宿进行了定量预测 ,建立了 QSASI逸度模型(Quantitative water, air, sedim entinteraction fugacity model)。我国叶常明等人在多介质环境模型研究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如利用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研究颗粒物与天然水中痕量有机物的相互作用 ,建立了颗粒物与水体邻苯二甲酸酯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型,以及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环境的稳态非平衡模型。
图2 HSPF模型的结构与功能
第五篇:浅析室内空气检测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范文
浅析室内空气检测的重要性和发展前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现状,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特点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从多方面提出一些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检测
1引言
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2亿美元。另据国际有关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30%的建筑物中存在有害于健康的室内空气。这些有害气体已经引起全球性的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的增加。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列入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人们在经历了“煤烟型污染” 和“光化学污染”后,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http://
2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
由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各种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不同,并且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越来越考虑能源的有效利用,使室内与外界的通风换气非常少,在这种情况下室内和室外就变成两个相对不同的环境,因此室内空气污染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性
很多室内空气污染物在短期内就可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而有的则潜伏期很长。比如放射性污染,潜伏期达几十年之久。
(2)累积性
室内环境是人们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人的一生中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这样长时间暴露在有污染的室内空气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的累积危害就更为严重。
(3)多样性
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等。3 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http://
室内污染物主要分为甲醛、苯、氨和氡四种,其中甲醛在中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甲醛主要来源于室内建筑材料和家具,如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木地板、壁纸、油漆和涂料等。相关数据显示,甲醛在新装修后的房间在其后5-15年左右的时间里缓缓释放。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引起鼻咽癌、结肠脑瘤、细胞核基因突变、抑制DNA损伤修复、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可以引起白血病。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中国城市居民占不到总人口的一半,但已有2.7亿以上居民呼吸的空气不达标。这一近于耸人听闻的说法,来自经合组织(OECD)2007年7月17日宣布的《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仅有低于5%的时间在室外,而其余时间则处于两者之间。而一些行动不便的人、老人、婴儿等则可能有高达95%的时间在室内生活。故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的关系就显得更加密切更加重要。凡是居住在室内空气已被污染的人,他们的身体时刻都受着伤害。一般来说,慢性中毒很难被人们发现,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当危害、中毒症状转成病变时人体才有一定反应。http://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现状
中国标准化委员会中国青少年卫生健康指导中心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因室内污染所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中100万是5岁以下幼儿。有关数据显示,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高出室外污染5-10倍,全球4%的疾病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
全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每天大约是304人。最近调查监测了新建及新装修的幼儿园、写字楼、家庭居室等180余户近3万平方米的建筑。发现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率仅为34.7%。其中,在不合格的室内空气中,氨的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为56.9%,测得的最高值超过国家控制标准的62.8倍,平均超标36.5倍;甲醛的超标率为27.8%,苯系物(甲苯、二甲苯等)超标率为14.6%。国外大量研究结果也表明,室内空气污染会引起“致病建筑综合症”(BBS),症状包括头痛、眼、鼻和喉部不适,干咳,皮肤干燥发痒,头晕恶心注意力难于集中和对气味敏感等。建筑关联病(BRI),症状有咳嗽,胸部发紧,发烧寒颤和肌肉疼痛等,所以任何一个场所都有必要进行空气检测,给家人朋友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http://室内空气检测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并不高。在农村,燃料燃烧造成大量有害气体使农村面临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尚未解决;在城市,工业“三废”还未彻底根除,由于家装使用大量的非环保材料以及家具、日化、建筑物本身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 问题亦日趋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室内环境污染而引起的人口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引起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
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人的一生约8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特别是老、弱、病、残、幼、孕等体弱者在室内活动时间更长,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因此加强室内环境的监测与治理,对保证人民的健康,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十分重要。尤其象我国这样人口众多,而医疗保健水平又跟不上的国家,加强室内空气检测,维持一个绿色的居住、办公场所,让广大人民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显得尤为重要。室内空气检测的发展前景
室内空气检测是朝阳行业,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离不开与我们朝夕相伴的空气,但是工业化时代不能保证我们拥 有一个绿色的家居环境。而装修装饰的不当又加重了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建材、装饰业的水平,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卫生、建筑、环保等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也逐步提高,国家对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室内空气检测与治理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国民经济产业。近年来家装业发展迅速,不规范的家装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而目前建材市场的混乱,造成非环保、低劣质的家装材料进入家居,在有害气体中特别是甲醛的污染十分突出。目前室内环境污染四大毒气—— 甲醛、苯系物、氨、氡的检测是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室内空气污染物也以这四大毒气为主。http://www.teniu.cc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民用建筑行业、住宅楼盘、家具业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健康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仅有几家检测单位远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国家对室内环境、环保、建筑建材及相关行业的重视,对这些行业的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室内空气检测及相关行业如民用建筑、建材涂料检测的业务空间更大。而这种投资不多,却能带来大量社会经济效益的产业,将是有识之士及相关企业努力发展的方向,这项事业的发展对解决我国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带动相关产业特别是家装、建材、涂料行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