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善若水之于企业文化的一点思考(推荐)
上善若水之于企业文化的一点思考
老子《道德经》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以水喻志、深含“睿智、坚持、谦逊、宁静、自由及儒雅”等谦良个性的经营之道、处世哲学和修身养性之道。将水的特性化为上善的大智慧用于经营之道,是现代人追寻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
老子的“ 道” 主张虚静至柔,而水最具有这个品格,所以懂得“ 道” 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当学习水的智慧,水是万物生长所必需,它滋养利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而且总是处在人们所不愿处的地方。不但惠泽万物,更能包容万物,具有博大的胸怀。
我们公司作为通信产业服务公司,是一家典型的服务性的乙方公司,我们要秉承服务于人的文化。我们的最大愿望便是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上善若水”完全吻合这样的企业文化诉求。我们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客户,有些我们喜欢有些我们不喜欢,甚至讨厌,我们可以不喜欢他们个体,但是我们必须尊重他们处于服务对象的位置,永远遵守客户至上的原则。如果能认真体会并领悟其中的真谛,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践,那么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口号: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浙江通服 厚积薄发
一分公司
王华
第二篇:企业文化之于企业的意义
企业文化的意义
09城市管理吴兴洋指导老师:赵小和
即将走出象牙塔的我们,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怎么去了解一个企业,怎样融入一个企业成为我们的难题。而要了解一个企业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了解该企业的文化,那么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如同一个民族般,企业想要传承于后世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脉络,有自己的人文精神,企业文化见证着企业自诞生到成长的每一步印记,每一滴血泪辛酸,他如同人的骨架般支撑着企业的灵魂,使企业不至于沦为金钱的附庸。也正是这样的精神,在时代的舞台开创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纪元。
就以苹果为例,现在拥有一款苹果已经成为了国内许多青年男女的目标,那么苹果为什么能够成为IT界的行首,又是什么激发了苹果员工的创作激情,当然这离不开乔布斯帮主这位苹果的首创人,但是,更离不开的是乔布斯在任时一直向员工灌输的“创造未来”的企业思想,在这种文化的带动下,苹果公司洋溢着自由创新,不循规蹈矩的因素,每一位设计人员不再仅仅是呆板的工程师,他们更像是艺术家,如果没有创造未来的雄心壮志,乔布斯不会对每个员工的要求是“完美”;如果不是创造未来的宏伟蓝图,“非同凡想”不会成为根植在每个员工心中的理念。对,不要怀疑,就是这么神奇,就是拥有这么大的魔力,而这就是企业文化。
当然,还远不止这些,企业文化不单单是企业的灵魂更是员工的导师。日本的本田公司是自1948年诞生的一家年轻企业,如今却成为了汽车制造业的行首,引发了世界各国对其的兴趣和深入研究,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本田人,究竟是什么让本田的员工具有了这么大的能量,究竟是什么,让本田人不需要市场调查人员却可以更贴近客户的心意?造就这一神话的正是本田文化,一个自创业初始就一直在本田奉行的“人本”文化。“要为自己的幸福工作”这是本田文化的特色,他要求员工不要为企业牺牲自己,在享受人生的同时享受工作,正是这样,本田为员工营造出一个家的氛围,员工愿意为自己的企业去做出努力,同时也追寻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企业文化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也为企业成长付出心血的员工,达到了真正的共赢。
当然,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文化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起源较早,可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当代的企业文化却日趋落寞,逐渐流于形式,成为口号,这才使得三鹿奶粉掺假,苏丹红盛行,豆腐渣工程遍地,一个企业失去了文化,也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生命,最终走向灭亡。企业需要肩负起他的社会责任,这就需要企业去完善自己的文化,引导社会的风气和潮流,这样才能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充斥假冒伪劣,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明天。
第三篇: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常被我们在生活中使用,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需要“善”。
上善若水,心善渊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善于待人。而这之间,只有用一颗善良的心,着我的心对待他人,这才是善待他人,我们要有如深渊般的胸怀。当一件事不尽人意时,或者一个朋友没有把你托付给他的事做好时,我们总会抱怨他们,似乎大家都成了心胸狭窄的人。“心善渊”,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遇事慌乱是万万不可以的。记得学过一篇文章,讲的是诺曼底号沉船之前,船上的乘客都慌乱不安,慢慢浸入水的诺曼底号上一片混乱。而船长临危不乱,吧乘客指挥得井井有序,救援工作有条不紊,而最终,船上除了船长,所以人都摆脱危险,只有船长随着沉船被海水吞噬。船长的一举一动,都告诉了我们,心善渊的人,令人折服。上小学时每次考试,教室前得黑板上总会写着“沉着、冷静、仔细检查”八个大字,时时刻刻不在提醒着同学们要保持一颗沉着的心,才能检查好答案,取得好成绩。凭生活中的各类大事小事,也都让我们明白,心不沉,事不成。玩华容道时,有时候会越走越乱,怎么也走不出来,如果定下心来,解开它的思路清清楚楚,想要把它滑出来,便也不是难事了。上善若水,心善渊。
上善若水,与善仁
“与善仁”是极为重要的。我们都说,待人要坦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和他人构建友谊的桥梁。身边,似乎总有一些友爱、无私的人。他们善良、坦诚,尽自己的力去帮助别人。记得在汶川地震后,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来到捐助站,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零钱,那是他用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攒下的钱。他用那份友爱、无私取得了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钦佩。能做到“与善仁”的人,总是能得到人们的佩服,他用一颗善心对待别人,同样的,其他人也会用善良回报他。上善若水,与善仁。
上善若水,言善信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见诚信的可贵。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它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立身之本。只有诚信的国家,才能在世界上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肯定、尊重。“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不讲信用,就无法立身处世。有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在我们还只是一个懵懂的顽童之时,就告诉我们不讲诚信的后果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故事叫做《狼来了》。一个讲诚信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吃亏,在学习上,他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交友上,他能得到朋友的信任……上善若水,言善信。
水的善在于施利给万物而无所欲求。因此在句子的最后写了“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不争的人,没有不切实际的欲望的人,才不会有太多的抱怨。做到这些,可以感悟到君子的高尚心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如水的人。
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四篇: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记工务队王恩志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暖寒冷的远方,用春风化雨的细腻抚慰每一个受伤的灵魂。——题记 2011年隆冬时节,刺骨的寒风扫荡着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像是预示着有什么事要发生。电视里播着呼伦贝尔姐妹俩在出租屋内遭遇火灾的事情,俩姐妹重度烧伤,失去了行动能力,为了给姐妹俩治疗家里已经债台高筑,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她们不堪重负,于是住院治疗不久后就选择回家静养。王恩志静静的坐在电视前,他的心被深深的震撼,泪在眼里打转,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整夜辗转之后,他暗自筹划,同学、同事、志愿者,纷纷慷慨解囊,共捐助了16800元。他驱车前往呼伦贝尔姐妹俩家中,她们激动的热泪盈眶,连声道谢,他转身走出屋子,悄悄的抹掉泪水,他心里萌生了一个更大的念头。就在那一年他参加了蓝月亮义工组织,由于是民间团体,工作起来步履维艰。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他提议注册成立准格尔旗义工协会,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很快募集了30000元启动资金,他拿出3000元,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2013年1月正式注册成立准格尔旗义工协会,由于缺乏经验,初期工作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大家齐心聚力,工作渐渐走上了正轨。现在,他主要负责调查被资助人的实际情况,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经常要翻山越岭到大山深处挨家挨户地询问。出发前他要准备几双鞋在背包里,有时遇上大雨、山洪他们在山里一待就是好几天,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但是他从不耽误工作,兢兢业业。他说:“资助人出的每一分钱都要送到孩子们的手里,要对的起他们的心意。” 在学校里他耐心的和孩子们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孩子们也亲切的叫他“王爸爸”。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他也笑了,那是一种幸福的表达。他们的脚步遍布内蒙古各地,先后资助了70多名贫困学生。在笔者的追问下,他才告诉我,他还独立资助着贵州省一个高二的孩子,他说:“看着那些孩子单纯的眼睛,渴望知识的神情,我没办法拒绝,他们太需要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孩子需要,我会一直资助他到大学毕业。”说着他的眼角已经泛红。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人心暖,要知道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说,但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呢!眼前这个质朴无华的工人,用他的爱心温暖了孩子无助的心,也让她们找到了新的希望。
每个月协会都会组织大家去周边乡镇的敬老院做义工,从不间断。敬老院里的老人们都
亲切的叫他“儿子”,每当听见老人们这样叫他,他就像个孩子羞涩的抬头笑笑,低头继续干活。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他与同行的义工前往沙圪堵敬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在敬老院里他们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唱歌,表演他们提前准备好的娱乐节目,给老人做饭、剪指甲、洗衣服,给敬老院来一次大扫除,这些简单的事总是能让老人们动容,看着老人们喜笑颜开,大家的脸上也路出欣慰的笑容。他说:“老人们把最好的时间献给了社会,现在他们老了是我们尽孝的时候呀!” 在福利院,他们与大家一起聊天,一起看书,给他们讲故事,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帮助那些身患残疾的人找到生活的希望。他说:“他们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给与更多的关注和爱,如果我们不帮助他们,他们就没有希望了”。协会还经常帮助宣传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这些病大家都是闻之色变,避之不及,但是他们从不抱怨,坚持宣传从不间断,为大家解惑答疑,奔走相告。王恩志说:“多一个人了解,就是少一个患者,我们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去年年他们又资助了乌兰察布红格图乡、大六号乡的部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母亲大都是四川人,孩子出生不久她们就离开了,之后就音讯全无,孩子们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从小缺失母爱,这些孩子胆小怯懦,看见孩子们时,他心理五味杂陈,这么小的孩子他们本应该是在学校里学习的年纪。他们把带来的棉衣、鞋、书包及生活、学习用品递给孩子们,看着他们脸上那种幸福的笑容让他久久不能忘怀。从集宁回来,王恩志已经开始为2014年新一轮的资助忙碌,今年他们的脚步又将踏入另一片土地,说到这里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低下头默不作声。
因为经常要出去调查,所以很少有时间陪家人,他说:“最对不起的就是妻子和孩子,这些年亏欠他们太多了。”在他的桌子上摆着一张全家福照片,露出他铁汉友情的一面。后来他也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协会的活动,就当是补偿孩子,同时也算是一种教育吧!让孩子也感受与人为善,让他从小就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努力,体验艰苦学会吃苦。从工人到义工,从一次爱心资助到今天的公益梦,王恩志用他的善良与坚持守护着矿山的灵魂,将矿山的爱撒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了解这里。他说这个梦想需要更多人的支持,笑着对我说。
第五篇: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一种境界的快乐
2008-12-15 9:20:00
推荐
“上善若水”。此句出自《老子》(又名《道德经》)第八章。“上善”乃修养最高之意,“上善若水”,顾名思义,就是修养最高的人就像水一样的意思,其旨在于启示人们要做像水一样有修养的人。
水,无色、无味、无臭之透明液体,虽简至极致,却又是自然万物赖以生存之根本,春秋齐国管仲就有“水乃生命之本源也”之说,简单深刻的阐明了水是所有生命形式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对于任何生命形式都具有无可取代的牢固地位,不仅人类离不开它,就是对整个地球未来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没有它就没有生命的存在,那么世间的一切就都无从说起。如此,我们理应对水致以深深地谢意,并对它报以一种崇高的敬意。的确,水是尤为值得我们感谢与崇敬的,它清透洁净令人赏心悦目,滋育万物以使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然而,水的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它深藏于内的高尚品德与处世修养。
水,滋育万物而与万物无争,只谦逊的低头默默穿行于自然与万物之间,孜孜不倦地忠实于自己“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的责任。于静默中使万物受惠并折服于它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里。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最厌恶的就是身处低位,而水,滋养生命却不居功自傲。它无求无欲,不择高处、不恋净地,即使身处污浊也不排除、不遗弃,只敞开心胸容之、惜之,并以谦和的态度、柔顺的秉性于缓慢流淌中涤之、净之以至自清。孔子就有“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高度赞扬水这种包容大度的胸襟与其看似与众人浑和融洽,好像同流合污,实则于默默中教化外物和改善不良环境的能力和品德修养。
“ 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是柔弱渺小的,柔弱渺小得似乎有些逆来顺受。它遇石则绕、遇堤则停、入渠而顺,它永远都只卑下的向着低处顺势流去,好像不懂表现、不懂逆反。然而,它也并非无能,更非甘愿受人摆布。它只是在沉默中积蓄力量,当它的承载超出它的极限,你会看到,它将无所畏惧地释放出它惊人的力量。它能在瞬息之间冲坝毁堤,将山川夷为平地,也能以弱小之身凭着坚定的毅力滴穿磐石,无所不能,纵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无法阻挡它力量的爆发。
水是无形的,但水又是有形的,它能因物随形。苏轼说:“万物皆有形,惟有水随物赋形”。水能遇冷成冰、遇热成汽,它在方则方、入园则圆,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如的应对与变通而不伤毫发。
水又是宽容的。水之容,不嫌一滴一池,不论清澈浑浊,从不挑剔,皆平常之心,以大度能容之胸怀,统统接纳相融于一体,并以它顽强的拼搏精神,一路
遇阻则分、遇孔则入,凭着“万折持必东”的坚定意志,逐渐形成滔滔湖泊、浩浩江河,最终汇入海洋形成汹涌澎湃、深不可测的浩瀚之势。向人们充分诠释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深刻含义,让人望尘莫及,令人敬而生畏。即使如此,水仍是极有修为的,它绝不因其强大而肆意妄为、危害其他。它顺应天时,夏散冬凝,潮起潮落遵循自然应期而动,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作为一种溶剂,水是平凡的,平凡得令人几乎可以忘记它的存在。然,水又是不平凡的,它广施仁德而与世无争;它谦下自处而涤尘无染;它至柔至刚,至信至义;它方圆有致,柔韧坚持;它虚怀若谷,容载万物;它处变不惊,动则一泄千里,静则滋养万物,与万物相生相存。因此,几千年来,水都是古圣贤们尤为推崇的。他们观水悟道,并以水及人,提倡水之道乃人之道。远在两千年前,我们的圣贤孔子就说:“夫水者,启子比德焉”。提出水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与修养。而先贤老子更是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启发人们要以水为师,以水为镜,学习水的精神,适环境而存,依自然而行,以宽容仁慈之心待人,以“滴水穿石”的毅力面对一切困难,善于发现并把握时机,于静动相宜间以势不可当之势一举而成。
“上善若水”。在老子看来,天下最大的善性莫若水,水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与处世修养的尺度,同时更体现出一种顺其自然而与世无争的人生心态。
水,因清透知其洁净,因平静显其深沉,于动静之中只留一脉清白,却又无与为敌。而人生在世也常有心随水静,心随水动之时。然人心亦应如水,应以“愿此做流水,潜浮蕊中尘”那份恬淡、平静、自然之心与动静之中及时将那些私起的杂念、欲望等“有毒物质”涤除干净。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修性养心。时时做到“水如心中镜,千里无纤毫”,使自己置身于老子“上善若水”的“无为”之最高境界里。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就曾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境无以致远”谆谆教导他的儿子要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心如水清、心如水静,广施仁德与人,淡收“无尤”于世。这样才能于水一样的“清透”与“平静”中尽展心中宁静之美,找到人生快乐之源。这是何等高的人生心态修为啊!
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脏水、污水。水本是透明洁净、无色无臭的,之所以会有脏水、污水,皆源于加入了过多不干净的物质,而水虽能自清,但能力毕竟有限。这就告诫我们不能无限度的强加给水太多不属于它的东西。这正如我们人一样,在思核里加入太多肮脏污秽的思想而又不及时排除,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发霉腐烂、臭气熏天了,那果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了。老子的“上善若水”就是警示我们要像水一样懂得自清、自谦、自律。特别是身处于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四周围都充满了足以令人发霉、腐臭的种种诱惑,世人更应该好好把握住自己,学会分清是非黑白,分清种种欲望中的可与不可,不去做下违规越礼之事;学会拒绝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使自己的生命之水变脏、变臭;学会以宽容豁达之胸襟为政、为君、为臣、为人。也就是能像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而泰然处之。
“上善若水”。让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翻开历史的书卷,漫步在点点水滴、泱泱大海的善性里,重温着先贤的谆谆教诲,体悟着其中蕴含的平凡智慧与博大精深,习水之善,行人之道,于悠然、恬静、寡淡中尽享人生最高境界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