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篇: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XX县2011年

三季度金融形势分析报告

2011年三季度,XX县经济金融运行基本态势良好,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旺盛与产能限制的矛盾比较突出,信贷资金紧缩态势趋增,资金外流严重,金融发展速度有所减缓。

一、金融运行情况分析

(一)各项存款继续增长,储蓄存款继续充当主力军。2011年9月末,XX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10420万元,较上月增加2984万元。储蓄存款9月末余额为180045万元,较上月增加326万元.分机构来看,工行存款余额为41255万元,较年初增加3497万元;农行存款余额为40942万元,较年初增加5299万元;农村信用社的余额为59236万元,较年初增加1125万元;邮政储蓄的余额为64177万元,较年初增加15669万元。

(二)各项贷款微增,总体呈滞长状态。

2011年9月底,XX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9184万元,较年初增加3106万元,增幅下降。今年,工行、农行基本没有发放新增贷款,农发行新增贷款1918万元,农村信用社贷款较年初增加了2634万元,其以发放小额贷款和质押贷款为主,企业贷款基本停止发放,全县贷款处于滞长状态。

(三)资金外流严重,供需矛盾加大。

全县资金外流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异地消费快速增长,如购房、购车、购物、上学等,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如工行、农行、邮政储蓄的上存资金。这两方面资金外流超过10亿元,资金的外流必然对全县经济金融的发展形成掣肘。与此同时,全县企业资金缺口约在10—15亿元,资金供需矛盾突出。招商引资、社会集资、民间借贷等筹资活动空前高涨。

(三)银行贷款回收困难,企业贷款增加乏力。

在XX县钢铁处于最下游产品,其市场形势持续走低,直接影响到了上游的煤、焦等产品,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占用在产品中,导致金融机构的贷款回收难上加难,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影响较为明显。防范信贷风险,农村信用社不得不严格控制新增贷款,使得一些信誉好的企业也无法得到增量贷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滞长,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攀高。截止 2011年9月末,工商银行贷款维持在年初水平,农业银行贷款较年初减少676万元。总体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基本处于滞长状态。农村信用社当年新增贷款2634万元,继续成为县域经济中信贷资金的主要供给者,但与以往年度相比,贷款增加明显减少。

(五)企业现金结算增加,直接融资激增。

由于社会信用环境欠佳,企业间货款80%以上的结算都是使用现金,一方面使银行监管乏力,另一方面也使大量的资金游离

于银行之外,客观上也影响银行、信用社存款的增加。因信贷资金供应不足,企业筹资渠道多元化发展,使企业的资本金得到有效扩充,信贷资金在企业融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直接融资比例逐渐上升。

2011年1月1日

第二篇:2014年5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14年5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14年1-5月,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5月份,债券市场发行量有所增加;货币市场成交量增加,货币市场利率稳中有降;现券日均成交量增加;银行间债券指数和交易所国债指数小幅上升;上证综指上涨,日均成交量减少。

一、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2014年1-5月,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4.4万亿元,同比增加15.4%。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1累计发行债券4.3万亿元,同比增加18.4%。5月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1.09万亿元,同比增加15.6%。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1.06万亿元,同比增加17.2%。

截至5月末,债券市场总托管余额为31.7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29.5万亿元,占总托管量的93.3%。5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持有债券的占比为商业银行65.4%,较去年年末下降1.9个百分点,非银行金融机构为9.6%,较去年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非法人机构投资者及其他类投资者持有债券占比共为24.9%,较去年年末增加1.94个百分点。

*注:1 含储蓄式国债,下同。

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法人机构投资者和其他类投资者持有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占比分别为45.0%、11.3%、41.2%和2.5%。

二、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2014年1-5月,货币市场成交量共计88.7万亿元,同比增加2.8%。其中,同业拆借市场成交14.2万亿元,同比减少25.6%;质押式回购成交71.0万亿元,同比增加9.3%;买断式回购成交3.5万亿元,同比增加53.2%。5月份,货币市场成交总量共计22.5万亿元,同比增加17.6%,环比增加11.3%。其中,同业拆

借成交3.9万亿元,同比减少11.1%,环比增加28.3%;质押式回购成交17.7万亿元,同比增加24.9%,环比增加8.4%;买断式回购成交8603.8亿元,同比增加62.5%,环比增加6.7%。

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2.56%,较4月份下行16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56%,较4月份下行13个基点。

三、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2014年1-5月,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累计成交14.2万亿元,日均成交1389.9亿元,同比减少54.5%。5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成交量3.6万亿元,日均成交1735.1亿元,同比增加41.9%,环比增加5.8%。

5月末,银行间债券总指数为151.12,较4月末上升2.23,升幅为1.50%。交易所国债指数为141.54,较4月末上升0.74,升幅为0.52%。

四、股票市场运行情况

5月末,上证综指收于2039.21点,较4月末上涨13个点,涨幅0.63%。5月末,沪市日均交易量为600.0亿元,较4月份减少198.4亿元。

第三篇:2014年2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14年2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1-2 月,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与1 月份相比,2 月份,债券市场发行量有所增加;货币市场成交量减少,资金价格回落;现券成交量增加;银行间债券指数和交易所国债指数继续上升;上证综指有所上升,日均成交量有所增加。

一、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2014 年1-2 月,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9922.6 亿元,同比减少5.1%。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9708.3 亿元,同比减少4.7%。2 月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5880.9 亿元,同比增加15.7%,环比增加45.5%。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1发行债券5780.5 亿元,同比增加16.4%,环比增加47.2%。

截至2 月末,债券市场总托管量为29.9 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为28.0 万亿元,占总托管量的93.6 %。

二、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1-2 月,货币市场成交量共计26.2 万亿元,同比减少14.4%。其中,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4.0 万亿元,同比减少39.4%;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21.2 万亿元,同比减少8.9%;买断式回购累计成交1.0 万亿元,同比增加35.1%。2月份,货币含储蓄式国债,下同。市场成交总量共计11.8 万亿,同比减少8.7%,环比减少18.1%。其中,同业拆借市场成交1.7 万亿元,同比减少38.4%,环比减少25.1%;质押式回购成交9.7 万亿元,同比减少1.9%,环比减少16.4%;买断式回购成交4484.0 亿元,同比增加41.1%,环比减少20.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3.01%,较1 月份下降85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99%,较1 月份下降99个基点。

三、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2014 年1-2 月,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累计成交4.0 万亿元,同比减少69.6%。2 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成交2.1 万亿元,同比减少59.5%,环比增加9.8%。月末,银行间债券指数为147.65,较1 月末上升1.42,升幅为1.58%。交易所国债指数为139.90,较1 月末上升0.32,升幅为0.23%。

四、股票市场运行情况月末,上证综指收于2056.30 点,较1 月末上升23 个点,涨幅1.1%。2 月末,沪市日均交易量为1120.2 亿元,较1 月份增加472.7 亿元。

(资料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第四篇: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2.金融资产: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亦称金融工具或证券。

3.金融市场的功能:A:聚敛功能:金融市场具有聚集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的能力。B:配置功能: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风险的再分配。C:调节功能: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金融市场具有直接调节的作用;金融市场的存在及发展,为政府对宏观经济活动的间接调控创造了条件;D:反映功能:历来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或“气象台”。

4.资产证券化的原因: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债务危机的出现;现代电信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资产

证券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金融全球化的原因:金融管制放松所带来的影响;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金融的全球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金融创新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投资主体的变化推动了其进一步的全球化。

6.金融全球化的影响:A.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利于稀缺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配置,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也为投

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合理配置资源持有结构、利用套期保值技术分散风险创造了条件。一个金融工具丰富的市场也为筹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利于其获得低成本的资金。B.首先是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上,其次,增加政府在执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方面的难度,此外,涉及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及国际资本的流动问题,往往不是一国政府所能左右,也给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及维护金融稳定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7.同业拆借市场已成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中央银行检测银根状况、进行金

融调控的重要窗口。

8.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是由银行、证券公司、投资信托机构及各类公营、民营公司等共同投资入股建立起来的公司法人。

会员制证券交易所。是以会员协会的形式成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主要由证券商组成。只有会员及享有特许权的经纪人才有资格在交易所中进行证券交易。会员对证券交易所的责任仅以其缴纳的会费为限。通常也都是法人,属于法人团体。

9.交易制度:流动性,指以合理的价格迅速交易的能力,好坏由三个指标衡量:市场深度,市场广度,弹性。

透明度,证券交易信息的透明,包括交易前信息透明,交易后信息透明和参与交易各方的身份确认。其核

心要求是信息在时空分布上的无偏性。

稳定性,证券价格的短期波动程度。信息效应和交易制度效应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效率,信息效率、价格决定效率、交易系统效率安全性,交易技术系统的安全

10.交易制度的类型:做市商交易制度(报价驱动制度)和竞价交易制度(委托驱动制度)。

11.证券交易委托的种类:市价委托、限价委托、停止损失委托、停止损失限价委托

12.投资基金的种类:组织形式:公司型基金(开放性和封闭性)、契约型基金。我国目前为契约

投资目标:收入型、成长型、平衡型地域:国内、国家、区域、国际

投资对象:股票、债券、货币市场、专门、衍生和杠杆、对冲和套利、雨伞、基金中的基金

13.外汇特点:外币性、可偿性、可兑换性

14.资产证券化:核心:可预见现金流

15.技术条件:资产重组技术、风险隔离技术、信用增级技术、信用评级技术

16.资产证券化的参与者:原始债务人、原始债权人、特别目的机构、投资者、专门服务人、信托机构、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证券承销商

17.到期收益率:来自于某种金融工具的现金流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18.利率期限结构:是资产定价、金融产品设计、套利保值和风险管理、套利以及投机等的基准

19.效率市场假说:A:投资者是理性的,因而可以理性的评估证券的价值

B:虽然部分投资者是理性的,但他们的交易是随机的,这些交易会相互抵消,因此不会影响价格C:虽然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相关性,但理性套利者的套利行为可以消除这些非理性投资和对价格的影响

20.效率市场特征:能快速、准确地对新信息作出反应;证券价格的任何系统性范式只能与随时间改变的利率和风险溢价

有关;任何交易(投资)策略都无法取得超额利润;专业投资者的投资业绩与个人投资者应该是无差异的21.预期假说基本命题:长期利率相当于在该期限内人们预期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

22.市场分割假说命题:期限不同的债券市场是完全分离的或独立的,每一种债券的利率水平在各自的市场上,由对该债

券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不受其他不同期限债券预期收益变动的影响

23.流动性偏好假说:长期债权的利率水平等于在整个期限内预计出现的所有短期利率的平均数,再加上由债券供给与需

求决定的期限溢价

第五篇:金融市场

第三章 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了解金融资产选择与资产的组合;理解和掌握传统金融工具及其价格的计算;理解和掌握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及其作用;理解和熟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概念、特征、分类、交易对象、参与主体及其交易工具,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金融工具的种类、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及其双刃剑作用、资产选择与资产组合、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证券市场。

教学难点:传统金融工具价格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及其双刃剑作用、资产选择与资产组合。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内容应结合巴林银行的倒闭原因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索罗斯如何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机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动态、影响证券价格波动的因素

等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6/98070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