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2011年度民政工作总结
镇2011年度民政工作总结
镇民政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县民政局的指导下,结合县民政下达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救灾救济工作:
1、认真做好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的核查,全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群众有216户、28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 1.11%,人均享受低保金额 243.71元,其中:农村 178 户,228人,人均享受低保金额233.41 元;城镇38户53人,人均享受低保金额 284.52元;今年退出21户,40人;新增6户,6人;全年发放低保金 72.76 万元,月发放低保金6.85万元。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54人,全年发放金额15.12万元,月发放金额1.93万元。1一3季度物价补贴发放金额10.91万元,春节发放低保慰问金4.77万元,发放2011年低保户合作医疗保险费4.55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新纳入低保边缘户35 户,退出 57 户,现有低保边缘户125 户,259 人,其中:一类边缘户 99户,195人,二类边缘户 26户 64人,全部输入平台,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2、1—10月份大病医疗救助及低保户、低保边缘医疗救助对象即时即报2721人次,共计救助金额25.14万元,人均 9.98元。缓解了因病困难户的经济困难。
3、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10户,完成改造 10 户,县、镇二级共补助 5.7万元,(已审批5户)做好2011年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共投保5933户。
4、临时救助149 人次,金额5.51 万元,缓解了因病因灾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二、社会福利服务工作:按照“90、6、4”目标要求,加快推进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中心现有275个床位,有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45人,寄养123人。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达到8700元,伙食费280元以上,强化养老中心日常管理制度,着力提升机构养老能力,加强养老队伍规范化建设。有入住制度。老人入住前须经医院体检,并签订入住协议。收费标准为:一般护理每月650至750元(送饭为800元、擦洗身体为850元及900元),特级护理分三级,为每月1080元、1180元、1260元。有护理及送治制度。护理员对老人护理做到每月轮换分片制。在护理方面,一方面要求护理员对待老人像亲人和长辈,任劳任怨、耐心细致,另一方面要求对老人至少每星期检查一次,经常测血压、听心脏等,通过检查能及时发现疾病并及时送治;在送治方面,寄养人员生病由家属陪同到医院看病,集中供养人员视病情轻重,较轻的由中心人员陪同就医,较重的则由所属村干部及中心人员共同送医院治疗。中心事务及膳食委员会制度。中心事务及膳食委员会由全体入住老人每年选举产生,委员会成员分别由院长、护理人员及入住老人组成,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商议工作及膳食安排等,会上还公布上月财务收支及医药费等情况。养老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8名,签订劳动协议,持有护理证15人,持证上岗率83%。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中心有法人,单独建帐。同时做好村、社区二星级老年活动室、“星光老年之家”100%,村、社区建立老年人协会达100%。老年
电大人数到老年人总数的12.5%以上。
三、慈善工作:成功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今年县慈善总会下达干窑镇分会的44万元慈善募捐任务(包括冠名企业),完成募捐46.33万元,(其中:机关、村、社区干部个人捐款3.73万元)。今年慈善救助 84人,金额30.44 万元(定向捐助有5.3万元包括在内)。其中:春节慈善救助44人,金额 14.2 万元;平常救助 10人,金额 7.1万元;慈善结对助学30人,金额7.64万元;水灾慈善慰问9人,金额1.5万元。公益福彩与你同行专项资助10人,每人1000元,金额1万元。委托镇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好慈善超市,对低保户发放慈善超市爱心卡3.5万元。有4名符合救助条件的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继续亨受免费血透。
四、双拥工作:
1、召开春节双拥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10年工作和部署2011年,缴请民政局徐科长讲解有关义务兵、退伍军人、重点优抚对象政策,对27名现役军人发放优待金共33.24万元(其中一名西藏兵每人加发11871元)。对9名退役军人发放安臵费10.5万元(其中二名士官每人加发7500元),二名大学生发放奖励费1.3万元,对14名优秀士兵发放奖金0.14万元,合计金额45.18万元。对12名新兵家属发放义务兵光荣之家牌子。2010年14名新退伍军人全部找到工作。
2、退役军人困难临时救助5人次,金额3300元。县联挂部门、民政局、镇民政办“八一”春节慰问重点优抚对象、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家属46户,慰问金慰问品合计2.71万元。组织15名重点优抚对象到荣军
医院疗养。对60周岁以上的退伍军人进行了摸底,享受每1年军令每月10元的补助。
3、镇在乡重点优抚对象现在有31户33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14户16人,对越参战人员17户17人,合作医疗参保率100%,优抚金 16.23万元全部上交到民政局财务科。
4、镇二炮部队和铁二师部队退伍军人未发生上访。县民政局全县“双拥工作进企业试点”,工作会议在浙江双飞无油轴承有限公司召开。镇、村做到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名册齐全,制度上墙。
五、基层政权、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建设:
1、配合党委、政府做好村、社区的选举工作,村委会换届“自荐直选”率达100%,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自荐直选”率100%,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各村(社区)都每月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财务、村务情况。
2、加大培育基层民间社会组织力度,现49个基层民间组织已经备案,并依托镇星期六学习制度开展社会工作专题培训1期。
3、各村、社区工作场所面积达到350平方米,村、社区民政干部待遇,村民政干部最低收入4.9万元,(社区干部待遇主任27600元,副主任25400元,交五金)。社区成立社会工作室,报名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3人。
六、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殡葬“优质服务月”活动,积极倡导文明祭祀,火化率和骨灰寄存率均达100%。认真做好清明节扫墓安全保卫工作。清明节在骨灰寄存处拉宣传横幅二条,清明节期间每天安排2—4人到现场维护祭祀安全工作,二处骨灰寄存地接待祭祀人数1.5万
人,车辆5000多辆,确保安全度过了清明节的祭祀。
2、镇成立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专题召开地名普查工作会议,各村、社区民政工作人员、地名普查调查人员出席了会议,对地名普查的具体调查方法做了培训,组织调查员深入各个村、社区、企业,查清第一手资料。对不清楚的地名进行逐一实地踏看,填报各类地名目录、地名登记表502份。同时,做好门牌、道路、小区的申报审批工作,今年企业申办门牌6家、住宅申办3户、道路申报22条、小区申报7个。
七、其它工作:
1、低保金、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救助等资金都通过银行打入困难群众个人卡中,实行社会化发放。做好2010年低保户、边缘户的归档工作,做到资料详细完备。
2、完善好三个避灾中心,制度上墙,各个村(社区)都有避灾应急预案,建立避灾应急领导小组,责任到人,避灾中心与物资供应站签订供货协议,今年台风梅花来临时动员困难户、危房户就近避灾中心避灾入住12人。
3、干窑镇现有移民41户,132人,其中:三峡移民32户,121人,省库区移民8户11人。临时救助三峡移民3户,三峡移民危房修善1户,由于平时工作做细做实全年没有发生上访。
4、办结信访件4件,上街宣传服务7次。
八、明年的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对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做到及时核查与调整,并进一步做好贫困户危房改造、医疗补助、慈善救助、临时救助。
(二)加快养老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进程。从建立中心事务管理委员会、建立中心制度体系、建立中心岗位分工、建立中心年度绩效考核、建立中心改扩建筹备委员会等五个方面入手,不断规范服务体系、优化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
(三)召开春节前双拥工作会议,发放义务兵优待金和退伍兵安臵费,对在乡重点优抚对象的慰问和现役军人家属慰问。做好创建市双拥模范镇的准备工作。
(四)做好节前慈善救助工作,完成2012年慈善募捐任务,做好慈善帮困和助学结对,不让一名因经济困难学生而难圆大学梦。
(五)继续做好移民稳定工作,尽力帮助移民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确保移民过上安定富裕稳定的生活。
(六)依法行政,及时办结有关信访件,并做好民情民意收集办理工作平台有关信息,利用新型社会救助信息平台的功能,及时投送民政信息稿。
(七)继续完善好门牌、地名的命名更名、申报整理工作。
(八)做好“网格化帮扶,组团式服务,全覆盖关爱” 成立领导班子,摸底调查,动态管理,制度上墙。
镇民政办
2011年11月22日
第二篇:2010镇民政工作总结
2010祝站镇民政工作总结
2010年,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
下,在区民政局的正确指导下,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民政工作精神,围绕民主政治建设,以公正、便民、廉政、勤政为基本要求。加强了对民政优抚工作的监督检查,强化了民政工作的真实客观性。从而推动了我镇民政优抚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狠抓救灾救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优抚安置等工作,实现民政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为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现将2010年民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 五保供养
我镇五保总人数360人,分散供养294人,集中供养66人,根据上级精神,分散供养实行社会性发放(折子)。为了改养和提高五保老人的供养水平及生活质量,提高五保老人的供养标准。集中供养人每年足额拨付1800元。自愿进福利院集中供养的全部进院供养。
二. 孤儿
我镇孤儿8人,按政策实行社会性发放折子。
三.低保
城市农村低保,实行了应保尽保,组织转班入户核查公示。
实行了动态管理。开展五保对象的普查。严格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条例》中的条件,按照有关程序重新核定五保供养对象,对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例规定的对象坚决予以取消,农村低保取消245。对符合五保供养条例规定的对象,没有享受五保待遇的做好申报审批工作,通过排查,新增285。城市低保取消8户,新增11户。
四. 认真调查落实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及时做好救灾救
济工作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日趋完善。我们根据上级出台的有关大
病医疗救助政策,改进救助方式,采取比例救助与定额救助相结合,事后救助与事前、事中救助相结合,大病住院救助与慢性门诊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方式,重点救助城乡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和优抚对象,使我镇城乡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了保障。①我镇按上级精神,危改30户。倒房重建5户全部完成。②大饼救助52次。
五. 现役军人优抚政策
根据上级优抚政策,义务兵家属有待金每户每年1500元足
额发放。大力开展双拥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深化双拥宣传,充实双拥活动内容,丰富双拥活动形式。落实对
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等优抚对象的社会优待。认真调查军队退役人员的思想、生活现状,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教育,落实政策,解决困难,依法维权,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确保军队退役人员群体的稳定。认真做好残疾军人评残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评残的规定,调查审核符合评残和调残人员相关资料,及时申报。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推行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把退役土兵职业技能培训纳入职业教育或社会再就业培训体系,扎实开展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荐退役士兵就业。全面落实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在就业、养老、医疗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我镇百分百完成优抚工作。无一人上访。
六. 基层政权建设,财务公开民主管理。
建立乡村委会,村财务公开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民自
治章程,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制度,财务公开制度,财
务公开档案,我镇还制定了具体详细的《祝站镇财务公开民
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强化落实。
七. 殡葬工作
加强殡葬管理服务工作。稳步推进殡葬改革,规范殡仪服务
市场,加强殡葬行业管理,提高殡仪服务水平。杜绝土葬,确
保火化率达100%。
八.加强民政队伍廉洁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干部队
伍廉洁建设。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得到
了极大的提高,“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逐
步形成。
(一)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记“以
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坚持“立
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履行好“上为党委政府分
忧,下为困难群众解愁”的职能职责,扎扎实实为群众
办实事、办好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
众之所需。
(二)主动争取和自觉接受镇委政府的领导,服从全局、服务
大局,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大局观念。牢固树立干民政
就要爱民政,扎根民政的思想,始终保持“干一行、爱
一行、钻一行”的精神状态,发扬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加快工作节奏,事事求主动,件件讲时限,切实树立一
种立说立行,高效和快捷的工作作风,务求实效,坚决
杜绝作风浮漂、推诿扯皮的现象,大力弘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坚持以求真务
实的态度抓工作,一事一事的抓,一件一件的落实,确
保干一件成一件,取得实际效果。
(三)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责任,抓好决策落实。坚持经
常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把情况摸透,原因查明,制定
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加强沟通联系,努力搞好组织协调工作,搞好
上下左右的联系,不断提高协调水平,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四)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一是切实加强对各项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准确把握法律规定、严格执法程序、遵守法定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二是进一
步规范完善岗位责任、工作目标、办事流程等制度,通过
各项制度的共同作用,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
制。三是严格执法行为,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被人情、关系所左右,努力用法律法规规范施政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010年民政工作将以十七大精神为精神,高标准完成上级制定的责任目标。
2010.12.30
第三篇:2008镇民政工作总结
麻栗镇2008年民政工作总结
2008年,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县民政局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民政工作“调压减震”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民政工作职能,使民政工作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作用,解决弱势群众生活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半年来的民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民政网络,健全工作机制
今年是乡镇民政工作较为繁杂的一年,我们首先是完善了民政低保评议程序。低保对象通过个人申请,经低保评议小组审核评议后,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上报村委会和社区、镇政府逐级审定后上报县民政局,一年来共上报县民政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79 户2357 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和患精神病申请共批了335户514人。其次是对村上遭受自然灾害及因突发事件致使贫困现象等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和信息,使救灾救济及时准确到位。再次是对参战民兵、民工和8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核实并按照标准进行发放补助。
二、深入群众,规范管理
全面系统地掌握每个民政对象的真实情况。经核实,一年来全镇各类优抚对象413人。其中在乡老复员军人56
人、伤残军人11人、烈属15人、两参人员100人、民兵
民工690人。全镇人均纯收入低于638元以下的农村特困
户532户2525人,现有476户1423人也享受农村最低生
活保障,211户219人享受农村五保孤儿待遇。城镇低保
1359户3112人。因战伤残人员58 人,精简退职人员
32人;其中遗属5人。老乡干人员 19人,为了全面系统地
掌握每个民政对象的真实情况,我们按县民政局的要求,对每个民政对象进行了造册、建卡,做到民政工作心里明,民政对象一目清,使最困难的群众能及时得到政府的救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民政办公规范化建设
在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和上级主管部
门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基层民政工作实际,落实工作制度,对民政工作职能、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工作准则以及对人
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各项民政业务进行了规范。初步实现了
民政业务信息化管理,使工作人员对工作对象的基本情况
做到了“一口清”,达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使民政工
作建设逐步步入规范化。
四、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形势,努力做好五保工作。
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了部分五保户家庭,城镇低
保家庭,农村低保家庭等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住房情况,跟踪督查。
五、根据《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规定和州人
民政府关于贯彻《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实施意见。为切实保障我镇老年人基本权益,经县人民政府同意核发我镇一年以来80至99和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共782人并领
取长寿补助。其中80至89周岁的有706人,100岁以上的有1人。标准是从2008年起80至90周岁的每月每人领取
30元补助、90至100周岁的每月每人领取50元补助、100
岁以上的每月每人领取100元补助。以改善老人的生活。同
时强化老年人的管理工作。
六、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我们对全镇残疾人危房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了全镇残
疾户的住房情况,并在县残联的协调帮助下,确定了9户残
疾人危房改造对象,共落实危房改造资金72000元(户均8000
元),现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其次普查摸底我镇办证和未
办证的残疾人人。今年得到了县残联的关心和支持对我镇
南油村委会小铺子村左大能和麻栗山大寨的吕世坤发放了
轮椅,给他们生活上带来了快乐,也体现了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和支持。
总之,一年来我们民政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
成县局和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较好地解决了困难
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深入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职能作用,从而推动我镇民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七、下步工作打算
首先继续开展好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
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学习十七大精
神,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按照党委、政府建设规范服务型政府的要
求,认真实施规范化服务,提高民政部门实施社会行政管理的水平,实现民政公共服务最大价值!一是认真贯彻城镇低保条例,切实保障
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落实政策法规,加强动
态管理,更好地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做到该保才保、应保尽保。二是进一步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条例》落实
五保供养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同时加强督促检查,动态管理,确保
五保供养政策落到实处。三是扎实做好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和临时性
救助工作,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
则,深入开展农村特困群众调查核实工作,切实将因病、因战丧失劳
动力、生活常年贫困、长年吃国家救济的群众纳入农村特困户和农村
低保实施定期定量救助,重点抓好春、夏荒期间困难群众的临时救济
工作,对遭遇特殊困难的农村特困群众要酌情予以临时救助帮助他们
度过难关。四是做好因战伤残人员和优抚管理服务工作,保障伤残人
员基本权益,促进社稳定和全面发展。五是做好城市贫困户及农村特
殊困难户就医家庭的调查及医疗救助金的补助工作。
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低保对象普遍存在自救能力差,不能脱贫致富的现
象,造成低保工作虽然落实到位,但却不能较好地帮助弱势
群体摆脱困难的生活局面。
二是上报的部分低保对象未严格按省条例和州县的实
施方案执行审批,导致部分群众和城镇居民心里不满随时到
镇民政办上访。
九、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议县民政局严格按条例审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
群众和居民,真正解决群众困难,确保社会稳定。
二是低保工作量大,又缺乏工作经费,希望民政局帮助乡
镇民政办解决部分工作经费。
三是乡镇民政办工作量大,建议增加工作人员编制。
麻栗镇民政办公室 2008年6月15日
第四篇:镇民政工作总结
刘庄镇民政工作总结
今年,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关心支持下,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尽心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简要总结如下:
优抚双拥工作:一是认真落实了各项抚恤优待政策,按时足额调整发放的各项抚恤定补。全年共为农村义务兵、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等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180多万元;二是为符合条件的农村藉老兵办理了生活补贴;三是开展为优抚对象献爱心送温暖和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开展军名共建活动,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军烈属优抚对象,共发放纪念品、慰问金近2万元;四是新申办了4名复员军人遗霜补助。
救灾救济工作:一是认真实施市政府的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政策,为50多名大病患者申请了医疗救助;二是为9名今年考上本二的困难大学生申请了入学救助资金,同时还动员3个企业老总与困难大学生结对助学;三是积极参与“万向集团”的助孤行动,我镇共有4名孤儿得到了“万向集团”的救助;四是为42户符合惠民殡葬补贴的困难户申请救助资金3.5万元。
低保工作:一是对全镇625户低保家庭进行逐户调查核实,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47户,追缴低保金4.3万余元;二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103户新申报进行走访调查,严格把关,剔除了不符合条件的73户,为40户符合条件困难户办理了入保手续;三是完成了571户低保户提标工作,在年审中清退了7户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低保户,坚持了“应保尽保,该退则退”的动态管理原则。
社会福利事业:一是加强敬老院管理,积极动员散居五保老人集中入住,目前,敬老院五保老人已达102人,入住率达90%,集中供养率近62%;二是硬件上投入40万元新建男女浴室及其他附属设施。
老龄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司法、民政组建的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老年人维权提供“绿色通道”;二是签订《家庭养老义务书》130份,发放《老年周报》1000份,组织老年人文体活动6次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三是为60和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80人次;四是及时为达到80、90、100周岁的老年人办理尊老金申报手续,全年共发放尊老金64万多元。
社会事务工作:一是为6名孤儿申请了生活补助;二是为16位城镇三无人员申请生活费的申报手续;三是完成了第二次地名普查和清理整顿工作并更换和新增路牌12个。
移民工作:一是免费为15户原迁户和2户新分户办理了房产证和土地证;二是及时为移民申报了“新增土地补偿资金”和“新增土地补差资金”相关手续,并按时发放“两金”74.24万元,避免了移民二次集访事件的发生;三是向市移民办争取了3个移民后扶项目,争取了后扶项目补助资金13万元。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超额完成协护税任务25万元。
2012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领导的要求和民政对象的需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民政经济还很薄弱,招商引资主观能动性不强。
第五篇:2011沙坪镇民政工作总结
2011年沙坪镇民政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民政局的悉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拼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事的原则
民政办作为一个最基层的民政单位,直接面对困难群众,是党和政府政策宣传和民情社意反馈点。民政工作面大点宽,千丝万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城乡低保工作
我镇农村低保户966户,共1642人,城镇低保155户,共374人。在今年3-4月份,我们民政办对全镇所有的低保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并对所有在册低保户的家庭情况及享受的低保待遇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对不符合低保的对象做了详细的记录,对还持老特困户证的对象及时通知他们换取新证,对去年上交申请农村低保对象进行了入户调查,并在村务公开栏中对低保政策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我们在各个村召开了九人以上各类代表参加的低保评审会议。全镇按政策取消不符
合条件的低保对象200人,以代表投票的方式新增农村低保228人,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2.五保供养工作
农村福利院是党和政府关心社会最弱势群体的真爱体现点。福利院是民政办的直管单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一是分管领导和民政办主任经常到福利院深入了解情况,关注他们的安全和生活;二是福利院每季向民政办报批财务手续,按季度向低保局报送了财务报表。财务账目规范,杜绝了乱开支、超开支的现象;三是福利院自身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努力提高院民生活水平。全年出栏牲猪10条,产白肉2000余斤、其它农付产品5000余斤。肉、蔬菜基本实现自给。
3.救灾救济工作
今年我镇遭受6.10特大洪水灾害。灾情发生后,民政办走村入户,及时查灾、核灾、报灾,紧急转移安臵灾民5500人。通过申报、审核、公示,确定25户为倒房重建户、63户损房户,其中对确无能力恢复重建的石坳村陈旺书、庙铺村邱佛明和王连华进行了集中安臵重建。10月底全部竣工验收现入住新居,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救灾资金按照规定程序发放到位,无贪污、挪用、私分现象。其次是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抓好“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凤岭社区已申报“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项目,各项准备工作已就
绪。
4.移民工作
按规定程序申报了码头村2户移民户的危房改造项目,并完成相应的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执行项目计划、管理措施得力、建设质量优良、档案齐全规范、移民群众满意,确保了移民安臵区社会和谐稳定。
5.优抚安臵工作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工作,尽力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特别是在同等条件下将他们优先纳入低保对象评议。全镇为两参人员11人已办理了农村低保。确保优抚对象无集体和越级上访现象发生。特别是在;革命烈士墓核查、年满55周岁至60周岁的农村籍退伍义务兵登记、广东韶关挖铀退伍兵登记这三项工作中,民政办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宣传发动工作落到实处,任务圆满完成。我们特别重视“八一”建军节,多年来以请进来交心座谈和上门慰问的形式相结合,上门走访十余次,走访人数98人,慰问38人,慰问金4000余元,安排临时救济款8500元,极大的解决了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地稳定了社会安稳。
6.政建区划地名工作
今年恰逢第八届村委换届,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们民政办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
民主监督的工作要求,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下,一批文化高、能力强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村委班子老中青、男女搭配合理。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居)委会成员。全镇12个村(居)委会,新一届村委会成员中平均年龄42岁,女性12人,新当选村干部10人。我们将他们全部建档建制,并颁发了当选证书。
7.福彩、老龄、殡葬改革工作
一是我们落实措施,做好宣传,按时完成所分配的即开票销售。积极配合县福彩中心刮刮乐乡镇行的销售工作,通过大力宣传、干部带头购买,销售站达到预期目的。二是宣传百岁老人的养生之道,弘扬中华尽孝之道,我镇枫树村百岁老人邓和朋的“乡情爱情”故事一时传为美谈。三是加大殡葬改革力度,镇党委、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开创绿色生态,文明殡葬和刹住豪华墓葬之风。
二、加强自身建设,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随着民政工作领域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群众要求越来越高、对我们基层民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全面掌握和运用政策。一是订阅了社会救济报、咸宁日报、中国减灾、民风等报刊杂志。对领导重要讲话和典型材料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学后做好笔记,写体会文章。
二是搞好来信来访接待,对每一位来访群众有登记,有落实、有回复,不上交矛盾。三是争取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重视,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局里的每次会议,定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动态,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有力佐证。
新的一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开展争优创先活动。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和民政局的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总结经验、克难奋进、求真务实、抢前争先、扎实工作为我镇民政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
沙坪镇民政办公室 2011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