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写作学案范文合集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写作学案范文合集



第一篇: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写作学案

第五单元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写作学案

一、诗词接龙:

我国不愧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春天我们会吟:阳春布德泽,.夏天我们会吟:接天莲叶无穷碧,.秋天我们会吟: 木落雁南度,.冬天我们会吟:忽如一夜春风来,.二、辑古诗、品古诗

1.默写你所要鉴赏的古诗

2.交流这首诗的美点

三、练笔,让自己文采飞扬

写法指点:1.选择一个独特别致的角度,避免平庸;

2.选择评析、鉴赏的切入口,充分借鉴课内外所学的鉴赏方法。

例文指引:

执著的等待

多少个夜里,她渴望走进梦的故乡,因为,她太累了。然而,多少个夜里,她又从梦中醒来,独自体验着夜的凄清。

她叫李清照,自从和丈夫分离后,她常常夜不能寐。这不,今晚,她又从梦中惊醒,是那样地失落,那样地憔悴!起床点起油灯,想驱走内心的黑暗。借着灯光,她仔细打量着房里的每一件器具。忽然,目光又停留在桌上那只很旧的杯子——那只她为丈夫饯行喝酒用的杯子上!她小心翼翼地拿起酒杯,两只鸳鸯安详地停留在水面。看着这两只相亲相爱的小鸟,她有些心酸,又有无尽的失落。看着孤单的自己,不觉心里空荡荡的。轻叹一声,拿出那天为丈夫饯行喝剩的半瓶菊花酒,自斟自饮起来,不觉潸然泪水„„

喝吧,等吧!也许,天明,他就会回来。她期待着,苦守着。终于盼到一丝光线从窗户跃进小屋。天亮了,她似乎有些高兴,门吱嘎一声打开了。站了许久,她才习惯性地抬起昏沉的头来,大雁又飞回来了,可是,她分明感到云中锦书还未寄到。天空已不再美丽,白云已不再白皙,大雁已不再动人!终于,她发出了一声长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继续等待吧!白云戏弄自己不要紧,大雁欺骗自己也算不了什么。

兰舟停泊在岸边,周围的一切显得那么恬静。告别天空,她轻解绸带,霓裳顺着臂膀缓缓落下,是那么妩媚动人。她知道对丈夫的想念始终笼罩着自己。

唉,划船去散散心吧!也许可以排解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她踏上小船。秋风吹来,她打了个寒战。坐在船头,眺望岸边那不知名的花朵,孤零零地在风中摇曳、挣扎,终于花瓣被风无情地扯进水里。被卷进水中,从船下淌过,发出哗哗的响声„„看着这一切,她鼻子一酸,不禁发出:“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叹息。

划船吗?不!她不忍心看着花被水卷的影子。去找丈夫吗?不!自己走了,丈夫又到哪里来找自己呢?放弃等待吗?不!她不想放弃,因为她知道,丈夫也在不知名的地方思念着自己呢!所以,她只好选择执著地等待。想着这一切,她不禁道出了内心的情愫:“一种相思,两地闲愁!”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她回到岸边,踏进院子,虽然菊花满院,可却无心采摘。举起艰难的步履,无精打采地向自己的小屋走去,继续着无尽地等待、折磨„„

[评语]

文章成功地对古诗词进行改写,使文章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对李清照《一剪梅》

一词的内容、词人写作时的心情、背景进行想象,感情真挚、合情合理。穿插《一剪梅》的语句,使文章转接自然、不留痕迹。

第二篇: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作文学案

第一单元 作文 学案

学习目标:

1.多侧面认识母亲,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能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表现母爱;能写出事例中体现母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3.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母爱的存在,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4.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

复习:(3分钟)

预习:(28分钟)

一、自主学习(8分钟)

1、寻找一首诗以表现母爱为主题的诗词或歌曲,并用写在预习笔记上。

2、搜集与母亲有关的成语、格言、俗语、谚语等整理在预习笔记上。

3、体会实践课上学生搜集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和动物世界母子之情故事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二、合作交流质疑(20分钟)

1.老师播放的闫维文的歌曲《母亲》中这样两句话:“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同学们,你们有过同歌词描写的一样的经历吗?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2、阅读下面的小短文,体会文中的那位妈妈像你的妈妈吗?哪些细微的地方让你感到了母爱?

母爱

人们都说母爱情深,我觉得他们说的对。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也是最无私的爱,它会渗透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让我们感到无限的温暖。记得有一次,窗外下着小雨,我起床一看,都七点了。

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嫌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轻轻打开了门。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似乎想帮着我做点什么。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出门一按就能打开。妈妈做完这些,我的鞋带还是没系完,她索性就蹲下来,帮助我

1系好了没系完的鞋带。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我匆匆下了楼,走到小区的拐角处,回头一看,妈妈正在阳台上向我这里张望。我能感觉,那眼神将一个字悄悄地写进了我的心里。

3、写母爱的文章很多,怎样才能不落入俗套,真挚感人?

4、小结:(1分钟)

展示:(11分钟)

一、准备展示(1分钟)

结合上诉内容做好准备交流。

二、分组展示(10分钟)

1、以你喜欢的方式(如:评论、表演、片段描写、歌曲······)有创意的展示你对预习中问题的理解和你对母爱的感受。

(1)

(2)

(3)

反馈:(课后作业)

1、1、知识梳理:(提倡多种形式)

2、作文:以“妈妈,我想对您说 ”为题,或以“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学习收获交流与总结:(2分钟)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与体会(内容可以涉及课堂展示,学生表现等)

反思:

第三篇: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学案

第一单元 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 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把自己所搜集的有关资料,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2)通过活动,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热爱并孝敬母亲的感情。

(3)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向母亲表达感情,感悟“爱”的内涵。

预习: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母爱”的资料。如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2)明确各学习小组任务,提出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3)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展示:

一、听故事、感母爱

第一学习小组:讲述有关人类母爱与动物母爱的故事

二、念母恩、谈感受

第二学习小组:人类与动物母子的图片

第三学习小组:名人有关母爱的名言

第四学习小组:由同学们朗读自创的有关母爱的诗文

第五学习小组:讲述妈妈照片的故事

三、感母恩、谢亲情

第六学习小组:小品《账单》 请学生当堂谈看过小品后的感受

四、送祝福、表心声

第七学习小组:母亲节的由来及习俗介绍

反馈: 作文:亲爱的妈妈,我想对您说——

反思:

第四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2.通过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等活动,让学生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以及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3.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通过漫步古诗苑的活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1.开展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也给学生展示自己在朗诵、编辑、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方面的特长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2.写作能力是基本的语文能力之一,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首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动手写或画的内容,引用前人的成果不要照抄照搬,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真实感受。要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怀疑精神,不迷信前人的说法,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活动中可以有选择地引用或借鉴前人的成果,要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引用全部或引用部分,引用原文或是转述,或只是受到某一方面的启发,可以灵活处理,但都要加以说明。3.口语交际的训练,其实在辑、品、诵的活动过程中都含有说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是自主活动,遇到困难就需要和老师同学进行沟通,无形中就锻炼了交流合作能力。但是,把口语交际单独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很必要的。这个环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交流开展活动的心得体会或好的经验,提出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共同探讨。二是组织对优秀评点、赏析文章、音乐、舞蹈、书法作品进行观摩欣赏,进行课堂交流。

三、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活动评价应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评价指标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分门别类辑古诗的专集、评点、前言或编后记,对同学的朗诵的评点等方面,是否具有新颖性、准确性。2.总结交流自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对同学诵读古诗的评点时所表现出来的口语交际能力、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是否反映了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3.评点、前言、编后记是否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是否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语言表达是否文从字顺。

4.在辑古诗、品古诗、诵古诗等体现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是否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有关资料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6年级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1.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骆宾王4.风(解落三秋叶)李 峤

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8.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 翰10.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12.鹿柴(空山不见人)王 维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王 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 维

15.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 白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 白

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 白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 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 白

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 白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 白 22.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 适2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 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 甫25.绝句(迟日江山丽)杜 甫

26.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 甫27.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 郊 28.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29.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 岛

30.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 继31.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32.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 纶33.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34.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35.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36.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 37.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38.悯农(锄禾日当午)李 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李 绅40.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 牧

4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 牧4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 牧 43.乐游原(向晚意不适)李商隐44.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 隐

45.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4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 47.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 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 轼 5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 轼

5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 轼5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 55.示儿(死后元知万事空)陆 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 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 59.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

61.春日(胜日寻芳水滨)朱 熹62.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林 升

63.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64.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 卷 65.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高 鼎66.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 冕 67.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于 谦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 燮 69.所见(牧童骑黄牛)袁 枚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

(二)本套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至八年级下册所选古诗词目录(按在教科书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观沧海

曹 操次北固山下

王 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西江月

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龟虽寿

曹 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尉遥有此寄 李 白夜雨寄北

李商隐

泊秦淮

杜 牧浣溪沙

晏 殊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如梦令

李清照

观书有感

朱 熹木兰诗

北朝民歌

山中杂诗

吴 均竹里馆

王 维

峨眉山月歌

李 白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逢入京使

岑 参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约客

赵师秀论诗

赵 翼 望岳

杜 甫春望

杜 甫

石壕吏

杜 甫归园田居

陶渊明 使至塞上

王 维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游山西村

陆 游长歌行

汉乐府

野望

王 绩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黄鹤楼

崔 颢

送友人

李 白

秋词

刘禹锡

鲁山山行

梅尧臣

浣溪沙

苏 轼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赤壁

杜 牧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饮酒(其五)

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 煜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三)《诗词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节选)(顾之川)

文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

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炼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所以,诗歌教学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中小学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多读古诗词,还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1.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好的诗歌和好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一样,都能陶冶性情。但诗的作用更为直接。其他文学样式,或侧重故事,或侧重知识,或侧重趣味,直接调节情感的作用都不如诗。诗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有节奏,语短意长,易于诵记,使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比如,读《静女》《蒹葭》等诗作,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之情,就会深深触动着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千年之后,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宏的气势;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不禁胸襟开阔,有湘江美景一览无遗之感。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自然会感到作者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 中小学生多读些诗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思维,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分,文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联想和想像,发展想像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这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古今中外,不少伟人对诗歌都表现出相当大的热情,据说,拿破仑出征时,骑在马上还在读歌德的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等都爱读中国古典诗词,他们多数人还能写作精彩优美的诗词。这些伟人的思想境界犹如天马行空,富于创造性,跟他们深厚的古诗词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形象思维则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乌申斯基说,很难说牛顿和莎士比亚谁需要的想像力更多一些。苹果掉在地上,引起牛顿海阔天空的想像,产生了地心吸力、万有引力的学说。瓦特看到开水壶冒气,也海阔天空地联想想像,从而发明了蒸汽机。而莎士比亚戏剧中那瑰丽的艺术境界,丰富多彩的人物,自然也是作者丰富的想像力的结晶。这说明科学家和文学家都需要具有很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3.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中小学生一般说来从六七岁到十七八岁,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从踏入校门开始,逐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特别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积累人生经验,也需要得到启发和帮助。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可以说,诗歌是社会人生的浓缩,正可以成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多读这类作品,能够培养他们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如,《诗经》就是一部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离骚》反映了屈原高洁贤贞的人格和对美好政治的理想,陶渊明诗中的率性自然,李白诗中的浪漫情怀,杜甫诗中的家国兴亡之叹,宋词婉约细致的柔情之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声,以及通俗精彩的元代散曲作品等等,都给学生提供了认识当时社会,体会古代生活和生存状态的审美范本。至于古诗词中的消极因素,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之类,正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对作品进行阐发、评价、质疑以及分析批判的能力。4.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语言学习,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语言学的名词术语,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遣词造句、成功的语法修辞范例,以及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学到规范精彩的文学语言。诗歌语言,往往又是很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用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写成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渊薮。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大量对音乐的生动形象的描绘。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之五)陶渊明诗于自然平淡的语言中,蕴含了深杳的情怀。学生多读这类诗歌,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有直接的作用。

(四)古诗词曲谱举例(略)

李萍

第五篇: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3 旅鼠之谜学案

旅鼠之谜 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分列要点说明事物的方法。

2、认识本文运用对话方式介绍科学知识的特点。

3、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复习:

预习:

一、课前准备

1、了解这位作家及他的作品。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2、初读课文,将生字词积累到预习本上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1)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

(2)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提示:(1)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展示:

1、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2、除了旅鼠之外,自然界还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

反馈:

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苔藓.()前赴.后继()

2. 解释下列词语

媲美:

笃信:

学后反思: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