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镇海炼化是中国最大的具有国际规模的炼油公司

镇海炼化是中国最大的具有国际规模的炼油公司



第一篇:镇海炼化是中国最大的具有国际规模的炼油公司

镇海炼化是中国最大的具有国际规模的炼油公司,为亚太十大炼油厂之一。现有1,600万吨/年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含硫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200万吨/年。加氢处理能力达到1,400万吨/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镇海炼化也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原油加工基地、含硫原油加工基地和成品油出口基地。并已新建投产45万吨/年PX和20万吨/年PP等石化装置,正在向化工领域拓展。在《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的200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中,镇海炼化居第12位。

镇海炼化是亚太地区最具有竞争力的炼油公司之一。装置配套齐全,深度加工能力强,油化联合优势突出。信誉优良,品牌卓著。在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加工技术、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等诸方面具有优势,先进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扁平化”组织结构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净现金收益和资产回报率位于亚太领先水平。炼油单位现金操作成本和吨油完全费用优于亚太平均水平。

镇海炼化的主要业务包括生产及销售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液化气、溶剂油、燃料油)、中间石化产品、沥青、尿素以及对二甲苯(PX)、聚丙烯(PP)等石化产品。

镇海炼化秉承“和谐发展、共享未来”的理念,致力于追求效益最大化和可持续的有效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炼油化工企业,不断提升股东的价值和回报。

镇海炼化位于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容量和辐射范围巨大。在宁波北仑深水港区,镇海炼化拥有年吞吐能力超过3,000万吨自备海运码头。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市场条件,镇海炼化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创业30年来,镇海炼化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势头。目前,镇海炼化已拥有1600万吨/年原油综合加工能力、60万吨/年以上尿素生产能力及45万吨/年对二甲苯(PX)、20万吨/年聚丙烯(PP)生产能力。到200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为138.9亿元,其中净资产93.7亿元,是上市前的3.9倍,实现了国有资产和股东资产的大幅增值;资产负债率为32.5%,财务状况良好。在《财富》杂志中文版最新公布的200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行榜中,镇海炼化居第12位。在国家统计局2003年公布的全国1588家大型工业企业中,镇海炼化居第13位。

近年来,随着国内原油、成品油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开放的步伐也在加快,使炼油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镇海炼化始终保持着稳健的、较强的获利能力,赢利水平一直处于行业的前列。2000年以来,公司销售收入、利税与利润情况如下: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销售收入(亿)

225.58

207.6

5225

290.7

利税(亿)

17.56

20.5

231.6

334.52

税前利润(亿)

66.66

13.68

16.03

目前,镇海炼化已经初步具备了以下竞争优势:

——规模优势。目前,镇海炼化具备16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是国内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进口原油加工基地、含硫原油加工基地、成品油出口基地和重要的原油集散基地之一。2000年,公司原油加工量率先跨越千万吨级大关,实现了我国炼油工业历史性的突破。2001年、2002年、2003年加工原油分别达到1072万吨、1188万吨、1361万吨,连续保持了国内之最。目前公司原油加工量约占到中国石化的11%,占全行业的5%。在宁波北仑港区,公司还拥有年吞吐能力近3000万吨的深水海运码头(其中有国内最大的25万吨级原油泊位),与总罐容超过280万立方米的原油和成品油储存能力一起,构成了大炼油、大码头、大仓储的格局。

——成本优势。得益于规模优势的发挥和持之以恒、卓有成效的挖潜降本工作,镇海炼化成本费用水平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与亚太炼厂平均水平相当。

——质量优势。镇海炼化的产品质量一直保持行业领先。2000年6月起,镇海炼化出厂的汽油产品就已经提前三年全部达到国家清洁汽油新标准;2001年12月1日起,出厂柴油质量提前一个月达到国家清洁柴油新标准;航空煤油质量一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在1600万吨加工量条件下,按目前的工艺,镇海炼化生产的汽油可以全部达到欧洲Ⅱ档标准,欧洲Ⅲ档标准的汽油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年。镇海炼化生产的高等级道路沥青在质量上也已经与知名的洋品牌相抗衡。在上海F1赛车道专用沥青招投标中,镇海炼化“东海”牌沥青击败壳牌、埃索等强劲对手,一举中标,实现了F1赛道高等级沥青应用史上国产沥青零突破。

——技术优势。镇海炼化已经形成了中国炼油业独具特色的含硫原油加工路线、重油深加工路线和炼油、化肥深度联合的工艺路线,复杂程度远超过亚洲一般炼厂,基本代表了中国炼油业的先进技术水平。其中1000万吨/年常减压、300万吨/年催化裂化、150万吨/年

延迟焦化、300万吨/年加氢精制、45万吨/年PX、20万吨/年PP、以低廉的高硫焦为燃料的220吨/时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等都是国内规模领先、技术领先的炼油、化工和热电装置。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各主要生产装置均实行了计算机集散控制(DCS),部分装置还实施了先进控制(APC)。

——环保优势。镇海炼化始终以“和谐发展、共享未来”为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生态型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和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各项环保指标不仅完全符合和好于国家标准,而且保持行业领先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管理优势。在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镇海炼化坚持深化改革,努力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公司于1998年5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9月正式运行国际石化业通行的安全、健康和环境(HSE)管理体系。HSE体系、质量体系、标准化体系已进一步融合为“一体化”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作为中国石化首批4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试点单位之一,镇海炼化的ERP系统已于2002年10月份成功上线运行,初步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

镇海炼化一直保持机构设置精简高效、主业突出的特点。2002年开始实行了“公司—运行部”两级扁平化管理。当前,公司正在按照中国石化总部的部署,完善内部分配制度,积极推进改制分流工作,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进一步精干炼油、化工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人才优势。多年来,公司坚持“炼油先炼人、炼人先炼带头人”,抓领导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努力增强班子成员把握市场、搞好企业的本领,班子成员面向市场的观察能力、决策能力、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过全员培训,培养了一支政治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目前,公司在岗职工85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30 %,35岁以下的年轻职工占到50%左右。

——发展优势。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发达的市场条件,镇海炼化发展前景广阔。按照中国石化的战略部署,公司将在现有1600万吨/年炼油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炼油能力提高到2000万吨/年,为向下游化工方向延伸、向“油化一体化”的目标迈进创造了资源条件,也为炼油与化肥、化工各板块之间开展资源优化奠定了基础。公司原已围成的海涂地可基本满足建设用地需要。近年来,公司一直保持了稳健的、较高的盈利水平,可为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691.51 孙伟君2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3.84 楼国强3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4.05 李如成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 108.33 郑 江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01.39 郑永刚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98.10 戴志浩浙江远大进出口有限公司 85.12 沈志宏维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4.05 何承命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1.58 赖振元宁波市慈溪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70.05 柴晨穗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 67.40 徐立华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 66.89 李茂林宁波海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64.84 李猛进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 62.10 熊续强宁波宁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59.81 吴以刚宁波乐金甬兴化工有限公司 56.50 吴宗万宁波轻纺城股份有限公司 53.84 吴敬良浙江广天日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32 王宇凌宁波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9.79 何大元世纪华丰控股有限公司 45.33 王祉絖浙江前程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44.05 王文杰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42.04 竺韵德宁波神化化学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38.08 袁维芳24 浙江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35.89 沈志云浙江利时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99 李立新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30.88 张静章宁波博洋纺织有限公司 30.69 戎巨川宁波市工艺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29.85 李富国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 29.80 马建荣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9.70 胡家定

浙江广博集团 27.09 王利平

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15 盛静生

浙江兴润建设有限公司 25.01 沈才兴

浙江华鑫化纤有限公司 24.83 张静智

宁波浙东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24.16 邱兴祝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23.89 李书福

宁波宁兴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23.83 林宗祥38 太平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3.71 张江平

宁波兴业电子铜带有限公司 23.61 陈建华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 22.53 梁小雷

中化宁波(集团)有限公司 22.06 潘正义

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 21.21 黄志源

金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75 陆汉振

浙江振邦化纤有限公司 20.60 陈泉锋

宁波万华聚氨脂有限公司 20.50 丁建生46 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8.43 章国毅

宁波新桥化工有限公司 17.96 廖有章

浙江巨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29 陈 照49 台化塑胶(宁波)有限公司 16.90 吴建安50 洛兹集团有限公司 16.67 罗奇华

宁波宁电进出口有限公司 16.36 时利众52 浙江华联商厦有限公司 16.10 杨 军

宁波市蔬菜有限公司 15.89 崔吉甫

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 15.79 杨卫新

宁波富达股份有限公司 14.53 白小易

帅康集团有限公司 14.50 邹国营

宁波云环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14.28 崔登来58 宁波滕头集团有限公司 14.02 傅企平

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 13.63 谢识才

宁波市鄞州对外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13.59 洪兴隆61 余姚市电线电器厂 13.53 李立峰

浙江华润慈客隆超市有限公司 13.50 筱焕超63 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 13.13 吴忠宝

宁波市家电日用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12.49 周 波65 宁波一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2.43 张文阳66 宁波双鹿电池有限公司 12.42 宋汉平

宁波布利杰针织集团有限公司 12.39 滕伟杰68 宁波世贸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12.17 李象高69 华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78 徐万茂

天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11.53 蒋保民

宁波萌恒工贸有限公司 10.88 王春华

舜宇集团有限公司 10.69 王文鉴

浙江金甬腈纶有限公司 10.56 徐志伟

宁波国骅集团有限公司 10.39 丁国年

浙江卓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10.04 张建杰76 浙江恒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9.84 杨 剑77 宁波八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76 毛伟芳78 贝发集团有限公司 9.73 邱智铭

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9.58 夏崇耀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9.53 娄甫君

徐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9.35 徐其明

宁波卓成化纤有限公司 9.21 陈建飞

惠康集团有限公司 9.13 陈启惠

宁波富田集团有限公司 9.13 陈杉中

奉化市爱伊美服饰有限公司 9.10 傅志存86 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89 邬永林

宁波通润五矿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 8.64 金小龙88 宁波摩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59 李 罡89 浙江球冠集团有限公司 8.55 陈永明

宁波亿泰控股有限公司 8.49 何大元

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8.41 黄新华92 宁波欣达(集团)有限公司 8.19 赵吉康

宁波富邦精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16 郑锦浩94 宁波太一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8.00 徐国荣95 宁波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7.70 任 勇

宁波市中达石化有限公司 7.55 周建立97 宁波新乐电器有限公司 7.54 孙建新

宁波公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52 章家道99 宁波宏利集团有限公司 7.42 王核清

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 7.39 沈国强

第三篇: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定稿)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海炼化)地处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临海工业区,是中国石化在西南地区唯一的炼化企业。目前拥有12套主要生产装置以及污水处理、余热回收等44套辅助系统。总部还配套建设了32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库、北海至南宁成品油管道工程以及湛江至铁山港原油管道工程。原油加工能力为500万吨/年,聚丙烯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主要产品包括:成品油、石油焦、硫磺、聚丙烯、苯、液化石油气、石脑油等,是广西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

北海炼化始建于1989年,原名为北海石油化工厂,原油加工能力为60万吨/年。2002年7月,北海石油化工厂划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海分公司。按照中国石化的战略部署,中国石化于2009年7月21日组建了北海炼油异地改造项目筹备组,实施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项目于2010年3月3日土建开工,2011年9月底工程全部建成中交,2012年1月1日全厂打通全流程,一次投产成功,并生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了项目建设既定总目标。2011年12月31日,北海炼油异地改造项目筹备组与北海分公司进行整合,组建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北海炼化依据“大型、先进、系列、集约”的发展理念,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秀的管理团队,生产装置采用联合布置、集中控制、统一管理、定员精干。始终倡导“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原油加工适应性强,可加工高酸高硫劣质原油,生产出高品质的炼油和化工产品,成品油全部达到欧Ⅳ标准,硫磺达到食品级,液化气等各种产品质量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污水自用率达到90%以上,清洁生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二期将进一步优化流程,完善配套,建设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项目。

北海炼化以“精细卓越 责任关怀”为企业理念,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为目标,着力做强做优,为推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国家北部湾经济区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强劲的能源支撑。

第四篇:中国石化炼化企业燕山石化公司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燕山分公司

一、单位简介

燕山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地处北京市房山区,距北京市中心五十公里,与京石高速公路相邻。燕山石化成立于1970年7月20日,目前原油加工能力8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71万吨/年,拥有生产装置88套,辅助生产装置71套,总资产217亿元,职工总数1.6万人,占地面积37.64平方公里。可生产94个品种411个牌号的石化产品。主要产品中,合成树脂、合成橡胶、苯酚丙酮等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燕山石化成立36年来已累计生产石油化工产品2亿多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905亿元, 实现利税548亿元,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36年的发展历程中,燕山石化始终坚持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以服务客户为宗旨,汽油、聚乙烯、聚丙烯、顺丁橡胶等12大类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及部市级优质产品奖,并荣获“北京市名牌产品”称号。燕山石化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在国内石化行业率先进行了两轮乙烯改造,走 出了一条系统优化、内涵发展的道路;拥有一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自有技术,有368项科技办公大楼

成果通过了部市级以上鉴定,269项成果在国内外获得专利权,并开创了我国成套石化技术出口的先河。

近年来,燕山石化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主线,不断强化基础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各主要生产厂均通过了ISO9001体系和HSE体系认证,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燕山石化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三废”的处理力度,深入开展污水回用项目研究,投用了多套污水回用装置。先后被评为国家环保与综合利用先进企业、国家绿化先进单位和“北京市花园式工厂”。

为应对中国加入WTO的挑战,燕山石化大力推进严细管理和以健康、安全、环境为内容的HSE新型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贯彻“油化一体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加快改制分流步伐、压扁管理层次、剥离社会职能、建立和市场接轨的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以及大力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努力把燕山石化建设成为产品特色突出、夜

景 技术实力雄厚、管理科学规范、员工素质优良、文化独特鲜明、发展持续稳定的现代企业。

网址:www.teniu.cc

二、主要生产经营成果及取得的经济效益

燕山石化原油加工能力850万吨/年,可生产32种65个牌号的石油产品。为满足首都的环保要求,汽油、柴油的质量全部更新换代,满足了首都对高标号无铅汽油和低凝柴油的需求,并具备年产50万吨航空煤油能力。

燕山石化是我国最大的塑料树脂生产基地,年生产塑料树脂100多万吨。目前年生产乙烯71万吨,年生产聚乙烯56万吨。燕山石化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都是名牌产品,在市场广受欢迎。

燕山石化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家橡胶合成研究中心所在地,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燕山石化自行开发的顺丁橡胶生产装置目前已跻身于世界6大顺丁橡胶生产装置的行列,装置能耗、物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连续三次获国家质量金牌。

燕山石化是我国最大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基地,现拥有2套苯酚、丙酮生产装置,是全国最大的苯酚、丙酮生产厂。燕山石化生产的有机化工原料,产品多次荣获部、市级优质产品称号。燕山牌苯酚、乙二醇等曾获国家金质奖,苯、苯乙烯等曾获国家银质奖等。

有研究院和

燕山石化拥有国内同行业工业企业中最大的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科研开发基地,树脂应用研究所2个科研基地。研究院同时又是国家橡胶合成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硫磺回收装置 有机原料检测中心、合成树脂及塑料检测中心。树脂应用研究所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从事合成树脂加工应用研究的科研单位,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系统合成树脂加工应用开发中心之一,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C-1分会负责单位。燕山石化共有368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多项技术获得国外专利权。先后开发出YS系列银催化剂、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等十多项成套工业技术,并且都已工业化。

燕山石化建立了“四级管理、三级把关、两级监测”的环保管理体制,积极开展污水回用的研究,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全公司三十多个单位被北京市命名为“花园式单位 ”,燕 山石化连续多年做到增产不增排污总量,并连续被评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环保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

“十一五”期间,燕山石化将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五大发展战略和建设环渤海湾企业集群的设想、北京市将燕山石化地区建设成为石油化工新材料基地的规划,以整体效益最大化为中心,积极争取区域业务和资源整合优化,大力开展对外合资合作,依靠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到2010年努力将燕山石化公司建设成为核心业务突出、清洁生产和技术经济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强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三、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和发展前景

长期以来,燕山石化公司实行“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把人力资源的引进、使用、培养开发和管理作为企业的发展之本。36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石化技术与管理专家和成千上万的岗位能手、技术标兵,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及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人,中石化学术技术带头人57人,具有教授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78人,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为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主要人力资源政策:

(1)初期待遇。本科生初期待遇为1500元/月,硕士研究生和双学位初期待遇为1700元 / 月。通过薪酬调查,本科生在实习期内平均总收入达到2200元/月,研究生达到2500元/月。对录用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且为燕山石化公司主体专业的研究生(双学士)和本科生,经公司批准,可在初期待遇的基础上,分别再增加200元/月和100元/月。

(2)2002年起向来燕山石化工作的毕业生给予一次性的生活补助费,标准为本科生1000元/人,双学士1500元/人,硕士生3000元/人,博士生5000元/人。

(3)对引进的博士生,实行协议工资,并解决住房。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对5名引进到燕山石化研究院的博士实行了协议工资。对每名引进的博士生,经所在单位申请,公司帮助解决一套两居室住房(租用),以便于博士生的生活和工作。

(4)公司不断加大人才培训开发力度,充分利用教育培训中心、仿真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坚持每年开办两期脱产英语强化班、各类专业研修班、信息系统培训班、仿真训练班和拓展训练等培训。坚持每三年与国内各高校合作开办三个硕士研究生班,分别侧重于炼油化工、机电仪和经营管理。

(5)强化培训机制,对管理人员实行持管理干部考试证书上岗、技能操作人员凭技能鉴定 等级竞聘岗位,并于2005年开始与清华大学合作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项目,与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结合。

(6)在用人机制上,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并严格聘期考核,对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实现人尽其材、才适其岗。

(7)为夯实新员工生产实践基础,公司制定了《大学毕业生到一线岗位工作的管理办法》,要求新引进毕业生一般应具有三年及以上一线岗位工作经历才可竞聘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一线工作期间,毕业生可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也可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学习

(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和专业技术资格。

燕山石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注重员工文体生活,修建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及设施有文化宫、游泳馆、训练馆、羽毛球馆、职工活动站,及多个塑胶田径场、旱冰场、网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分布在体育活动中心和生活小区中。公司通过坚持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常年向职工开放,定期组织活动,吸引职工群众参与,不断创造条件满足职工各种不同爱好。

作为中国第一家企业有线电视台暨全国第一家有一定规模的有线电视台,始建于1981年的燕化电视台,被载入中国有线电视发展史。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30000个电视终端、机构健全、设备配套、技术力量雄厚、自办节目较多,在国内有线电视系统较有影响的一家电视台。每期发行量高达10000份的《燕山油化报》,诞生于建厂之初,几经发展,如今已是每周两刊的正规出版物。每期发行3000余份的《燕山企业文化》杂志,不但与国内近百家杂志有交换,而且还送入了国家图书馆,展示燕化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燕化电视台、《燕山油化报》和《燕山企业文化》等新闻宣传媒体组成了燕山地区的新闻宣传网,成为记录企业和地区历史、推进燕化和燕山地区“三个文明”建设的舆论阵地。

群众性的职工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公司先后成立了文学、美术等近三十个文艺体育协会和400多个兴趣小组,培养出了一批有造诣的书法家、摄影家、作家和画家。

燕山石化公司员工生活区主要分布在燕化星城小区和迎风、向阳、东风等燕山生活区。各生活区娱乐、健身、医疗、学校等基础配套设施比较齐全,交通便利。从燕山乘坐公交车到北京市中心城区约50分钟车程。

大学生单身公寓地处燕山北庄,毗邻燕山区政府机关,生活方便,到各主要生产厂均有公交车直达线路。燕山石化物业分公司公寓中心负责管理单身公寓,在新员工入职报到期间实行一站式服务。单身公寓入住条件为双人间,房间内提供插卡式程控电话及简单家具,配备公共阅览室、电视房、淋浴间。考虑到毕业生的不同需求,公司向新引进毕业生提供一次性的生活补助费,没有配备统一的床上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新入住员工可就近自行购置。

第五篇:中国石油是中国市值最大的公司

中国石油是中国市值最大的公司,截止到3.25,按照收盘价计算为16343.77亿元,其在A股和H股市场同时交易,公司基本为全流通,限售股仅为4亿股,公司主要大股东为中国石油集团和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控制了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股份,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并不是依靠上市融资的,其融资结构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其在2007在A股上市时,中石油的银行贷款在融资结构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占比高达91.42%,但到如今,银行贷款在中石油的融资结构里下降到三成,而主要的融资渠道转为了债券,达到了3000多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大型国企融资结构正在由直接融资向间接融资转变。

明家科技是中国市值最小的公司,截止到3.25,按照收盘价计算为7.10亿元,该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其主要融资渠道是通过上市获取资金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成长,目前公司流通股本0.25亿股,限售股本0.5亿股,限售股主要集中在公司决策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现在处境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可以在保证一定的决策股权的前提下,进行上市融资,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金融115戴益辉1112191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