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谈谈三句半的创作

谈谈三句半的创作



第一篇:谈谈三句半的创作

三句半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之一。在文艺演出的过程中插入一段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气氛,活跃现场,吸引观众的效果。但前提是三句半的段子要写得合乎规范。现在从网上可以查到大量的三句半,但合乎要求的好的段子很少,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三句半的创作虽然没有相声、快板等曲种的创作难度大,但也不是随意就能写好的,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不按其要求和规律去写,其效果就

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三句半的一些基本要求,希望能给初学创作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一、三句半需要写几段?

每段之间需要有联系吗?

写几段可根据需要决定,不宜太多或太少,一般在6-15为宜。每段之间可以没有联系,但都不能离开主题。

二、三句半需要押韵吗?如需要,有什么要求?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求很严。具体来说就是:一、二、四句必须押韵,并且不能“一韵到底”,也就是说,第三句不能押韵。有些网友是二、四句押,其他句不押,有的是句句押,这是不懂三句半的押韵的要求。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同调”,即押韵的字不仅要韵母相同,音调也要相同,但第三句的音调不能与其他句相同,只有这样,观众听起来才会感到和谐悦耳。我们细细品味一下李白的《

夜静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不是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如果改成:床前明月亮,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把人想。我们仅从音调方面再品味一下,效果是不是逊色了很多?三句半每段只有短短的四句,自然要求更高些。

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赵的台词中很多是这样的,所以听起来悦耳动听,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要很好的掌握押韵,应该熟悉“十三辙”的知识,这里就不讲了。

三、“半句”的字数有什么要求?

有些人以为,既然是“半句”,其字数就是前面每句的一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有些网友写的三句半的“半句”中,有不少是三个字或四个字,甚至有五个字的,这样

根本无法体现三句半的灵魂──“半句”。

为了突出三句半的特点,给观众一个“新鲜、奇特”的效果,三句半的“半句”应该以两个字为主,当然也可以用一个字,但不容易表达需要的意思。如果用两个字找不出合适的词(韵母和音调都受控于前2句,的确很难),也可以用三个字,但应尽量少用。至于四个字和更多的字数是必须避免的。“儿化”音中“儿”不算字数。如“没门儿”算两个字。

四、三句半的前三句的字数有什么要求?

前三句的字数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以七字为主,也可以是五字或六字,超过七字的最好不用。少于五字也是不行的。

每段的字数可以不同。但同一段的前三句的字数应该相同,“儿化”音中“儿”或“衬字”不算字数。

五、“半句”还有其他要求吗?

除前面说的外,三句半和诗歌一样,也有“句式”和“平仄”等要求。换句话说,不是每句是七个字的就是诗,必须符合一定的句式才行。如“我们还没有吃饭”虽然是七个字,但无丝毫的诗意,显然不能用在三句半中。七字的句式一般有2种:“二二二一”及“二二一二”。最好能考虑一下“平仄”,这比较难掌握,一般只要注意每句词的音调有所变化就行了。如果都是同一音调,听起来就不舒服。

今天讲的是创作三句半的基本要领。只有熟练的掌握了这些要领,并下一番功夫,才可能写出好的三句半。当然,要获得好的演出效果,表演也是很重要的,这里我们就不谈了。祝网友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三句半。

第二篇:xin三句半创作

三句半创作(初定稿)

单位同事和领导,今天来的真不少,咱们一起问声好!(齐)拿红包。我们四个台上站,一起表演三句半,刚一登台太紧张,冒汗。今儿这个三句半,说得不好多包涵,不管说得缭不缭,都别跑!

运贸成绩步步高,领导汗水少不了,班子成员一条心,喊声好。经营生产形势好,开发项目真不少,到处都有咱的货,幕乱.公司前景真美好,在这就不一一表,只要跟着领导干,错不了!

后勤工作不好搞,厨房师傅手艺巧,热菜热饭吃的好,长胖了。经济形势不太好,感觉奖金发的少,这种情况不转变,要晕倒。全体职工比比看,你争我赶做奉献,谁要偷奸耍滑头,请滚蛋!

公司发展靠职工,在座都是主人翁,遇到困难一起上,怕个松 今天大家来聚会,忘记一年苦与累,憧憬明天心儿醉,洗洗睡。虎年是个吉祥年,祝福话儿说不完,敲锣打鼓道几言,拜早年

一祝大家身体健,劳逸结合赛神仙,汽车不能天天坐,要锻炼,二祝大家好财源,基金股票往上窜,工资奖金收入高,赚大钱三祝大家要勤廉,职务职称往上攀,步步高升不再难,都当官祝愿大家时运转,万事如意皆喜欢,心想事成福无边,都实现 为了今天联欢会,全体动员齐准备,精彩节目排着队,(齐)走,撤退!

第三篇:厂庆创作三句半

今天厂庆心欢喜,国庆中秋在一起,我们上台说几句,(铛)鼓励鼓励!

(众人拱手齐说)

(声音齐、洪亮、手过头顶)

三九创业有传奇,公司明年才十七,身价已经过百亿,(铛)牛气!

互联网是好东西,qq、mail传信息,聊天炒股玩游戏,(铛)神奇!

有人上网着了迷,媳妇和他闹脾气,这位老弟头别低,(铛)就你!

(丙指前席某观众)

(丁手指同一观众说)

过场:甲领走一圈,个人加动作

网上冲浪忙学习,通宵达旦不休息,垮了身体损视力,(铛)注意啊

(声音低沉、作语重心长状)!

聊天室里建友谊,ggmm话投机,谈情说爱象演戏,(啊)甜蜜呀!

(丙同丁含羞对视,同时转身背靠背,互做甜蜜憧憬状)

网上变性不费力,大老爷们叫小丽,逢人就说是美女,(铛)啊呸!

(啊的声音要重)

亲密接触好刺激,帅哥美女聚一聚,见面差点没断气(妈妈呀~~)侏罗纪!

(第二句结束后,甲丁出列,探首近距离对视,在乙丙的惊叫声中,猝然后退一步,惨然道:……)

过场:丁领走一圈,个人加动作

新浪搜狐和网易,纳斯达克玩游戏,想靠概念来赢利,(铛)这没戏!

(重音在前)

风险资金来圈地,不是裁员就倒闭,大浪淘沙今剩几,(唉)叹气!

(甲乙丙齐声叹息、声音洪亮、齐)

.com公司在冬季,危机四起坏天气,三九依然有春意,(铛)奇迹!

三九网络有底气,不玩概念靠实力,我们一直在努力,(铛)沉住气!

(甲乙丙做义勇革命状)

过场:由甲领走,向外环绕

网络公司不容易,建立不过一年余,健康网站比一比,(铛)第一!

(众人先前伸手竖大拇指齐声赞道、音齐)

小毛小病查导医,求医宝典说仔细,减肥健身塑美体,(铛)酷毙!

专家在线有名气,健康社区关怀你,不收红包不收礼,(铛)快去!

(甲向乙做邀请动作)

网络编辑群策励,技术美工有创意,广告推广好成绩,(铛)盈利!

四网合一好主意,公司上下齐努力,明年再来报佳绩,(铛)同意!

(众向前一步打击乐器,齐言,结束)

第四篇:新春晚会节目创作:三句半

《闹联欢》

①②

今天晚上好热闹,在座同事真不少,欢歌笑语声如潮,人山人海乐淘淘,先给各位拜个年,重点介绍前几位,新年好!(齐)领导!

③主持开场来宣告,领导发言不看稿,声情并茂大总结,呃~太饱!⑤晚会节目真是妙,唱完歌曲又舞蹈,群英荟萃大比武,讨教!(作抱拳状)⑦台上唱歌真叫好,不是鬼哭就狼嚎,五音不全也爱秀,胡搞!⑨说学逗唱样样高,曲艺杂谈细细挑,群众艺术群众品,走着瞧!⑾零捌经济大萧条,股票赶紧往外抛,幸运女神不在线,套牢!⒀都说牛年发运好,赶紧圈地桃花岛,爱情事业两不误,赶巧!⒂今天说了三句半,说得不好多包涵,我们目的只一个,添乱!④

晚会宣传要高调,节目安排要有料,不是美女不上场,我要!(作女子撒娇状)⑥

节目服装真花哨,姑娘小伙玩心跳,面面相觑脸通红,感冒!⑧

这个小品不厚道,拿人隐私开玩笑,取名就爱陈冠希,艳照!⑩

晚会也插小广告,新闻连线聊一聊,就说零捌那点事,唠叨!⑿

台湾新闻又爆料,阿扁贪腐被抓了,贰陆叁零送给他,编号!

我们都是刚离校,对象一个都没找,今天现场搭鹊桥,好不好?(作呼喊状)⒃

为了今晚联欢会,我们辛苦来准备,下面还有好节目,撤退!

第五篇:谈谈苏轼的诗词散文创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为之津津乐道。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 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词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的散文创作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综观苏轼一生文学创作,无不与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代表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是在他谪居黄州期间所作。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此时苏轼的父亲已经去世,妻子也去世了,背负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苏轼远离他乡在密州任职,与弟苏辙有六七年没有见面了。对久别亲人的思念,加上政治上的失意,恰逢异乡的中秋月圆之夜,苏轼满腹惆怅,感慨万千对月抒怀,写下了这首中秋的咏月词。

词的上片叙述了作者的身世之惑和思想矛盾。开篇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开篇直入,点明是饮酒赏月。“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笔势回转,表面描写月色,实际上也暗合着不知道当时朝廷政局如何的疑惑,而并非真问天上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思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面上是说作者想回到神仙居住的“琼楼玉宇”中去,又害怕天上太寒冷,自己经受不住。实际上表明了“出世”与“入世”的困惑:想回到朝廷中去,又害怕难以容身;归隐去吧,又与自己报国理想相违背。实在是进退两难啊!

词的下片由咏月转为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是写月光照人无眠,照应开头“欢饮达旦”。于是作者发出质问“何时长向别时圆?”而作者立即又回转心情,自我安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是啊,哪会有十全十美的呢,只要我们兄弟彼此都能保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这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也是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排解。

这首词清婉雅丽,飘逸空灵。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词中虽然有“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但并没有脱离现实,格调是健康的,再加上词中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这首词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苏轼的另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是受到广泛的赞誉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词的上片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写十年里,夫妻阴阳相隔,就算不特意思量,往日深情仍然难以忘怀。“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无处诉说,道出内心深处的愁苦悲怆之情,十年来,颠沛流离,自己是“尘满面,鬓如霜”,想象着即使与妻子相逢,妻子也会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的遭遇相互交融,既写出了死者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的辛酸。

词的下片以“夜来幽梦忽还乡”为过渡,写梦境相逢的情景。作者选取妻子生前的生活细节来写,凸现出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景,表现了昔日的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境遇的悲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相互在这默默无言中倾诉分别十年的相思之痛。梦中醒来,作者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想象那儿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像出妻子在那凄凉冷清的地方思念自己,衬托出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亡妻后所写,与王弗之逝又是十年,十年来的宦海沉浮,遭贬奔走,外任多年,郁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婉,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悼词,词中“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细节描写,是全词中最突出的亮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理解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局面,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作者豪放词中的代表作。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七月,当时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在黄冈城外游览赤壁矶时写下了这首词。这是词人具有代表性的词作,也是北宋词坛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上片描写古战场,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时间、空间背景,长江滚滚东流,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渐渐被人淡忘,而现在作者能看到的是什么呢?只是旧日的营垒,从凌乱的岩石直刺天空、汹涌的怒涛拍岸的场面中,可以想见当时战斗的激烈。随后赞美“江山如画”,这锦绣河山,曾造就许多英雄豪杰。

下片着重塑造了三国时吴国将领周瑜的形象。东汉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24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并一同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是在皖城胜利之时。而后十年,即公元208年,他指挥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羽扇纶巾”形象地刻画了周瑜的仪态。这是三国时儒将常见的装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作战时的从容。苏轼如此用心塑造周瑜形象,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当时北宋国力软弱,与辽、西夏作战屡战屡败,不断接受屈辱的议和条件。苏轼目睹国家危机加深,渴望有能像三国周瑜那样的英雄驰骋沙场,报效国家,尽管作者满怀豪情壮志,但是当时的政治现实不允许他施展才华。所以当时作者发现自己在壮年时就过早地生出白发,情绪不禁又消沉下去,自笑多情,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结句以长江来衬托自己的心情,流露出壮志难酬的苦闷。

这首词气势磅礴,境界宏大,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周瑜这一英雄形象,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感慨与苦闷。清代词评家徐邹认为这首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

苏轼在游赤壁矶写下这首词后,又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散文《赤壁赋》,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写泛舟大江的水光月色和饮酒赋诗的畅快心情。为主客对答铺设情境。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首词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

《赤壁赋》正是通过赤壁之游以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我们当然不会完全赞同,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人身自由的情况下,一点也不灰心丧气,并且那么坦荡、旷达,具有强烈的生活信念。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并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条件,而把理论的反复申述跟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抽象的观点具有形象性与感染力,并把读者带进一种颇有几分迷幻色彩的艺术境界。这,就是哲理与诗情的高度融合。奠定了这首词在宋代文坛的崇高地位。

苏轼一生忧患重重,所受苦难比任何一个文学家都要多,正是这种平凡的经历,使他写下了各种形式的、有创造性的优秀文学作品。他的创作所触及到的社会生活比同时期的许多作家都要广阔。丰富的阅历,使苏轼更关心民间疾苦,更亲近大自然,山川景物,记游咏物,感旧怀古等都大量写进词里。他的自然景物寄托自己壮志未酬的郁闷,使得他的明月、大江诗词婉约得催人泪下,豪放得催人奋进,他创立了与传统的婉约词派相对的豪放词派,为词的的发展开辟了广泛的路径。他把词从娱乐消遣的工具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艺术形式,在词中抒发爱国主义热情。他的创作标志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高度成就,从而确立他在北宋文坛的领袖地位,成为北宋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

时至今日,我们读苏轼的诗词,仍然能感到无限的哀怨和悲凉;读苏轼的词文,仿佛耳边响起波涛汹涌的江潮,眼前看到苏轼“挽弓射天狼”的豪情壮志……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