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银行不良贷款分析报告

银行不良贷款分析报告



第一篇:银行不良贷款分析报告

到20XX年12月份,闻喜联社新调增不良贷款7134笔33068万元,不良贷款大幅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信贷管理机制不够严谨,未能严格执行贷款管理制度,部分信贷人员违规操作,造成贷款质量大幅下降;同时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工业企业关停、停产、限产,使全县经济处于下滑状态,造成企业效益不佳,城乡居民收入减少,贷款清收难度加大。不良贷款的大量反弹,致使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清收难度加大,为深化改革、转型跨越、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需要认真分析并采取对策。
一、贷款五级分类情况
截至20XX年12月31日,该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12782万元,其中正常类30217万元,关注类4046万元,不良贷款余额78519万元。在不良贷款中,次级类23121万元,可疑类53943万元,损失类1455万元,不良贷款当年共增加7134笔33068万元。
二、不良贷款反弹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主要包括:借冒名贷款、跨区贷款、越权贷款、无效担保贷款、涉案贷款、以贷结息贷款等类型。这部分新增不良贷款共涉及2712笔14201万元。
1、借冒名贷款:
该县新调增不良贷款中,包括“案件专项治理深度排查”工作中排查出的借冒名贷款96 笔379万元。例如:借款人赵伟林,桐城镇乔庄人,属城关信用社辖区客户,于20XX年8月30日在城关信用社借款39万元,用途为购硅铁,而实际用资人为中法实业有限公司,该企业现已停产,造成该贷款无法收回;原华通信用社主任张旭生为掩盖其担任主任期间的相关问题,于20XX年12月28日在石门信用社由原主任张庆生冒用他人之名分5笔借款10万元,现张旭生正在服刑,造成贷款涉案难收。
2、跨区贷款:
由于贷款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对贷款风险理解认识不足,对只要能够及时结清利息的贷款人就大力支持,形成贷款发放盲目性较大,未考虑贷户是否本区域支持对象,导致了人情贷款、跨区贷款过多现象,全县共有571笔3605万元。例如:借款人魏文阁,礼元镇礼元村人,20XX年2月15日在侯村信用社借款55万元,到期日为20XX年2月15日,因借款人经营不善,还本结息非常困难。
3、越权放款:
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贷款管理把关不严,贷款发放中存在“越权放款”现象,共涉及贷款39笔 520万元。例如:借款人华远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方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分别于20XX年10月17日、20XX年10月31日在阳隅信用社借款65万元、130万元,到期日分别为2010年10月17日和2010年10月30日,属于越权发放形成风险。
4、无效担保贷款:
部分信贷人员法律知识贫乏,业务知识欠缺,工作不务实,贷款调查不认真,违反《担保法》相关条款,此类贷款共计218笔1980万元。例如:借款人张文艺,于20XX年12月23日用股金证质押方式在岭西东信用社借款5.4万元,形成风险;借款人德鑫精密铸造厂于20XX年5月18日在东镇信用社借款50万元,担保人为闻喜县强盛健身器材铸造厂,现担保企业已经破产,该笔贷款担保形同虚设。
5、以贷结息贷款:
在历年贷款清收中,一些信贷员为了完成任务搞“以贷结息”,导致贷款余额越垒越大,借款人无力偿还,共有273笔983万元。例如:借款人管根全,于20XX年6月6日在礼元信用社借款5万元,实际用于结算以前的借款利息,后因借款金额过大难以偿还。借款人刘三师,于20XX年6月30日、20XX年8月1日分别在薛店信用社借款8.6万元和2.5万元,此两笔贷款均用于结算以前的借款利息无力归还。
6、涉案贷款:
过去贷款“三查”把关不严,调查、审核、审批未能严格分离,部分工作人员思想腐化,无视法律法规违法发放贷款。例如:阳隅信用社原主任张理合在职期间违法违规发放贷款44笔966万元,阳隅信用社原主任贾鹏明在职期间违法违规发放贷款9笔300万元等。目前他们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造成此类贷款债务不清无法落实。
(二)客观原因
因部分借款企业受“金融风暴”、环保治理等因素的影响;农户受自然灾害、养殖业投资过热等因素的影响;借款期限与借款人实际资金周转周期不符;借款人死亡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新增不良贷款共4422笔,18867万元。其中:
1、受“金融风暴”影响,市场价格降幅过大,产品大量积压,经营亏损困难。全县37家金属镁企业,关停倒闭的有9家,全面停产的有22家,开工不足勉强生产的仅有6家;全县原有的86家玻璃制品企业,关停倒闭的29家,全面停产的49家,开工不足勉强生产的仅有8家;全县原有的13家采选矿行业,全面停产的有6家,关停倒闭的有6家,开工不足勉强生产的仅有1家。
2、根据省政府环保治理的精神要求,在环保治理中部分企业停产或限产。例如:闻喜县白玉镁业有限公司,20XX年5月在我县信用社办理社团贷款8笔400万元,加上历年贷款2笔140万元,共计10笔540万元,9月份因投资过大扩张过快宣布破产,目前仍处于重组阶段,无力归还540万元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3、农户种植业受自然灾害影响,生产收入减产,形成信用社不良贷款增加。20XX年底和20XX年上半年,该县连受严重霜冻和冰雹侵袭,造成粮食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对林果、温室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影响尤为突出,农民收入普遍减少。全县信用社因农户种植业受自然灾害影响不能归还20XX年以来到期贷款的163笔506万元。
三、清收不良的计划及措施
对于已形成的五级不良贷款,联社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盘活不良贷款的新路子,专门成立了不良资产管理部和收贷大队,积极采取了17种措施办法,落实了清收目标责任制,推行了分类清收、明责自清、责任追究等手段,组织开展了内部职工和国家公职人员集中清理活动,力求更新观念、鼓足干劲、多措并举、盘活不良,实现五级不良贷款“双降”目标。

第二篇:不良贷款分析报告(本站推荐)

不良贷款分析报告

(一)为全面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我县联社结合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现状,高度重视,认真分析,仔细研究。现将具体分析情况及今后四个月重点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xx年xx月底,全县各项贷款余额为xx万元,按五级分类划分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占比为xx%,其中:次级类贷款xx万元,可疑类贷款xx万元,损失类贷款xx万元。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xx万元,占比较年初下降xx个百分点。

截止2009年xx月底,万元(含)以下不良贷款xx笔xx万元,其中:次级类贷款xx笔xx万元,可疑类贷款xx笔xx万元,损失类贷款xx笔xx万元。其中:按形成时间划分xx年以前xx笔xx万元,xx年xx笔xx万元,xx年以后xx笔xx万元;按表现形式划分:个人贷款集体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企业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政府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他人用款xx笔xx万元,企业贷款个人用款xx笔xx万元。

二、清收措施

近年以来,我县农村信用社将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作为信贷管理工作的主线,按照“落实责任、创新办法、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借助外力、合理摆布”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狠抓“双降”工作。

一是结合本县实际,合理下达任务,对已形成的不良贷款逐笔分析和摸底,再根据实际情况梳成辫子,分类施策;

二是认真执行“xx”清收不良贷款办法,抓好新增贷款的源头管理,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形成,杜绝前清后增;

三是采取分类清收与全面催收相结合、户户见面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班子成员包难户与信贷员大包干相结合等办法,有选择、有目标、有重点的予以清收;

四是大力推行“一元”、“十元”、“百元”、“千元”收贷法,做到天天收、月月收、季季收、年年收,清贷不止;

五是完善清收不良贷款的办法和制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清收奖励办法,做到重奖重罚,实行清收一笔,奖励一笔的办法,谁清收、谁受奖,充分调动清收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信贷人员的清非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是积极与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定期汇报当前工作重点及存在问题,取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并积极与司法机关协调配合,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和已诉未执结案件的执行力度,对有偿还能力,赖帐不还的不良贷款,进一步摸底排查,对那些不讲诚信,无视法律的贷款户依法强制还款,最大限度保全资产。

三、清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用环境差使“赖债户”不良贷款清收难。信用环境差是“赖债户”存在的“温床”。“赖债户”中不乏公职人员,地方政府部门虽屡次下发文件以行政手段配合农信社清收,但许多涉贷单位对清欠工作大多存在“光打雷,不下雨”、走形式的现象,清收效果不明显。而非公职人员的“赖债户”则多存有侥幸心理,通过外出躲债、拒绝签字等方式逃避信用社债务。对于这些“老赖债户”,无论信贷员怎样软磨硬泡也无济于事。

二是缺乏政策扶持使农业经济组织不良贷款清收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农信社自主经营管理薄弱,各级政府行政干预致使农信社发放了一批低质量的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如一些村办造纸厂、水泥厂等,随着这些经济组织的亏损、解体、倒闭,农信社的这部分贷款也由此沉淀下来。这部分贷款大多年限长、金额大、涉及面广,由于缺乏国家相应政策扶持,而使此类不良贷款清收盘活难度相当大。

三是农业经济的高风险性使小额不良贷款清收难。由于农户尚未形成规模化农业经营,个体抗风险能力小,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债务往往难以偿还。市场经济的复杂化也使城市小个体户常常血本无归,无法按期归还债务。这部分不良贷款具有单笔金额小、户数多、分布广的特点,加上不少贷户外出务工、经商,有的还举家外迁、下落不明。要盘活此类不良贷款,如果单靠信贷员一户一户跑清收,工作量巨大,而且势必影响正常业务发展。

四、清收不良贷款对策

一是建立主责任人制度,严格责任界定。

主责任人制,即第一责任人制,是适应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展需要,在实行审贷分离、明确岗位职责和部门职责的基础上,针对有权决策人在决策各环节中的作用及行为而承担责任的管理制度。主责任人制的建立,是对信贷决策各环节有权决策人管理责任的进一步明确,有利于规范信贷决策行为,有利于克服多年来信贷业务逐级报批而由一人承担责任或名为集体承担责任而实际无人承担责任的弊端,是信贷管理制度的又一个创新。通过建立主责任人制,进一步强化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确保责任人严格认真履行职责,共同为信贷业务的稳健发燕尾服负责,共同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负责,共同为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负责,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监管机制。

二是强化制度制约,严格责任追究。

冷静分析多年来信贷管理不规范和“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除信贷管理制度本身不完善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那就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或追究不严,使信贷人员存有侥幸心理和依赖思想,养成了一边纠改一边违章或只查违章不认真纠正的不良习惯,信贷业务处于一种放任发展的态势,可以说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沉痛的教训。为了确保信贷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尽快改变信贷人员的惰性思维,必须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调查、审查、审批各决策环节有关人员的责任,规范主责任人的行为。

三是授权范围内的贷款追究体系。

贷款本金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必须全额收回,到期未能及时回笼应查明原因,依据实际情况确认各自责任,不可抗力因素造成不能收回的贷款可进行延期,如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贷款则要进行追究,出现一笔到期未收回贷款,信贷员承担80%的赔偿责任,信用社主管信贷的副主任负10%的赔偿责任,信用社主任负10%的赔偿责任(可从每月工资中扣发,或让信贷员交一定的保证金)。出现两笔到期未收回贷款除承担以上赔偿外,信贷员要停职清收,停职期间内只发生活费,三个月内如收不回,进行下岗清收。出现三笔以上到期未收回贷款,除进行经济赔偿外,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信用社正、副主任要给予记过处分。

四是超授权范围内的贷款追究体系。

信用社在进行审批超授权范围内的贷款,要经过的岗位有信贷员岗、审查岗、审批岗,如出现贷款未收回(除去不可抗力因素),信贷员负70%收回责任,审查岗负10%收回责任(审查主责任人负5%责任,其余负5%责任),审批岗负20%收回责任(审批主责任人员负10%责任,其余负10%责任),如出现一笔贷款未收回,根据以上责任划分各自承担相应责任,至贷款收回;如出现两笔贷款未收回,信贷员要停职清收,停职期间内只发生活费,三个月内如收不回,进行下岗清收;出现三笔以上到期未收回贷款,除进行经济赔偿外,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信用社正、副主任要给予记过处分,联社有关人员也要得到处分。

五是建立清收激励机制。

我县联社制定了《关于对不良贷款管理清收工作的实施细则》,建立了不良贷款的清收激励机制,明确了清收不良贷款的计酬办法,具体如下:

对收回1978年以前的不良贷款按收回利息的xx计发;对收回1979年―1985年以前的不良贷款按收回利息的x0%计发;对收回1986年―1996年的不良贷款按收回利息的x%计发;对收回1997年―2002年的不良贷款按收回利息的x%计发;对收回2003―2005年的不良贷款按收回利息的x%计发;对收回呆帐贷款、已置换的不良贷款、抵债资产处置后剩余部分的贷款按收回本息的x计发。上述奖励由信用社按月统计上报收回信息单,经县联社稽核部门审查,直接发给清收人。在清收过程中因贷户当时资金不到位,暂无法收回,但能于贷户签发催收通书并制定还款计划的每户奖励信贷员1元。

六是探索建立“黑名单”制裁制度。

“黑名单”制裁制度的建立,对于改善农村信用社的信用环境,增强贷款客户的信用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有不能按期还贷款、不及时结息、擅自改变贷款用途等不良行为的客户要全部用“黑名单”制度进行制裁。建议和专业银行及邮政储蓄强化沟通,建立网络互通、信息共享的信用平台,对有不良记录的客户不但要上农村信用社的“黑名单”,而且还要上到所有金融机构的“黑名单”。同样,对于一些在其他金融机构有不良记录的,我们农村信用社也对其以“黑名单”制度进行制裁,形成对不讲信用、恶意逃废债务的借款人“金融封杀”的强大态势,由此逐步改善金融系统的“信用环境”。

不良贷款分析报告

(二)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呈现出的特点是:额度高、比例大、处理难、增速快。首先,我们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众所周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亚洲国家的银行问题,然而亚洲国家中,银行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又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过高,作为亚洲国家的代表,这同样说明我国的不良贷款率也已经过高,且也可能将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呈现出的特点是:额度高、比例大、处理难、增速快。

首先,我们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1、政府方面的行政干预

我国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的行政干预;二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

然而,中央政府对干预银行工作所导致的不良贷款,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服务需要各商业银行的支持,然而这对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没有一定的保障。

其次,央行分行协助地方政府向国有商业银行在增加本地贷款方面施加压力。

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干预的手段和形式表现多样:

各级政府通过指令性手段来干预金融机构的业务。例如,通过现场办公等方式来帮助政府项目取得银行放贷,导致的后果就是政企不分,这些行为事实上是严重的金融腐败。()各级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向各地各类商业银行施加政治压力,以便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贷款;研究表明,在处理银行不良债权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对本地中小企业的竭力袒护,甚至于直接通过帮助企业破产、清算等途径来逃避银行的债务。

2、不完善的信贷审批制度

造成商业银行出现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是:在审批贷款出现的问题。所以,改善自身审批贷款的流程,改善程序中出现的漏洞是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在做的业务。由于传统的审批贷款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导致了目前商业银行审批的效率下降,造成大量不良贷款

3、道德方面的问题

对经营者道德素质方面的审核,银行方面常常很容易轻视。然而由于这一因素,对银行造成的损失也同样严重。比较前面两大类原因,其不同之处是,由于贷款者道德低下,造成不良贷款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且这类贷款常常还比较难以追回,同时还会涉及到刑事犯罪这样的严重后果,银行就更难处理了。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改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1、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治理

首先,逐步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建立多元产权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模式的创新。积极稳妥的推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方面的改革,通过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实现产权制度于经营机制的根本性的转变。

其次,逐步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业务模式。

再次,实行严格的信息披露管制制度。

2、改革传统信贷模式,加强不良贷款的催收

提出此想法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传统的分级责任的清收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是临界点对不良贷款特性的制约。三是形势要求改革资产催收机制

3、加强并完善信贷审核制度,避免产生道德风险

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主要是通过加强制度的方法来控制信贷工作,但是对人的激励机制显得不足。过度地以责任制来压人,这就制约信贷管理人员的工作,并使其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效率。式,即借新

4、逐步建立健全符合谨慎经营、审查会计为原则的呆帐准备金制度

首先,要有全面有效的贯彻实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相关规定。

其次,还要不断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在呆账准备金方面的计提种类。

再次,逐渐建立贷款损失方面的核销制度。

总之,改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经济发展问题,需要社会和各方的共同努力。

第三篇:洞口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监测分析

洞口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监测分析

根据《2013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要点》(银监办发

[2013]71号要求,洞口农商银行对本行不良贷款形成进行监测和分析。至2013年三月底,洞口农商银行贷款余额为20.24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为7182.93万元,比年初增加1262.53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

3.55%,比年初上升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占比与年初相比均有上升。

从分析看,不良贷款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政策性的,也有市场变化类的等等;内部原因:一是由于内部信贷人员素质差次不齐,对政策把握不准,违规违章操作时有发生,感情放贷、关系户贷款、冒名顶替贷款屡禁不止;二是考核缺乏连续性,各种考核措施难以落到实处,特别是在罚款上,因金额过大难以处罚到位;三是贷款手续不规范,引发贷款纠纷,难以得到法律保障,洞口农商行起诉贷款当中有部分因手续不规范而败诉,失去依法强制执行能力,如山门廖怀德贷款一案,一审判决洞口农商行败诉,至使该笔贷款40万元无法收回。外部原因:一是贷款户信用观念差,有的甚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有钱不还,如廖XX263万元等;二是自然灾害或管理不善,如XX冷冻厂410万元,因经营管理不善,现已停产,贷款无法收回且严重资不抵债;三是受季节性影响,如小水电站,因雨水过少,发电量不足,至使贷款难以按期偿还而形成不良,杨XX贷款146.5万元修电站,因缺少水源,发电量小收入少,股东对还款缺乏信心,且意见不统一,至使贷款已逾期无法收回。政策性原因:

一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逐步退出市场,如小水泥厂、小造纸厂都在关停之例,原来发放的这部分贷款已无法收回;二是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严格控制使房地产行业举步为艰,如谢XX190万元房地产贷款因房屋滞销,资金链难以跟上,无其他资金来源还贷,已形成不良;市场原因:一是今年猪肉价格一路猛跌,养猪专业户每出栏一头猪就亏损200余元,因此造成广大养猪专业户严重亏损,而洞口县系养猪大县,洞口农商行为支持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发放了大量养殖业贷款,该类贷款已有近500万元形成不良;二是洞口XX锰业有限责任公司因市场价格波动原因,致使企业难以开机生产已形成不良150万元,且股东过多,还款意见不一。

以上原因是形成洞口农商行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如要遏制不良贷款的突飞猛增,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各项信贷制度和监督机制,从制度入手,把好制度关;二是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加大培训力度,从人入手,把好人员素质关;三是加大惩处力度,不管牵扯到谁,决不例外,把好制度执行关;四是依法合规放贷,不盲目追求贷款规模,把好贷款良性循环关;五是注重个人信息中的不良记录,要将恶意逃避债务的人阻挡在银行贷款门槛之外,把好贷款客户进入关。

第四篇:不良贷款分析告

不良贷款分析告

篇一:2016年最新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分析报告 为全面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我县联社结合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现状,高度重视,认真分析,仔细研究。现将具体分析情况及今后四个月重点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xx年xx月底,全县各项贷款余额为xx万元,按五级分类划分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占比为xx%,其中:次级类贷款xx万元,可疑类贷款xx万元,损失类贷款xx万元。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xx万元,占比较年初下降xx个百分点。

截止2015年xx月底,万元(含)以下不良贷款xx笔xx万元,其中:次级类贷款xx笔xx万元,可疑类贷款xx笔xx万元,损失类贷款xx笔xx万元。其中:按形成时间划分xx年以前xx笔xx万元,xx年xx笔xx万元,xx年以后xx笔xx万元;按表现形式划分:个人贷款集体用款

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企业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政府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他人用款xx笔xx万元,企业贷款个人用款xx笔xx万元。

二、清收措施

近年以来,我县农村信用社将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作为信贷管理工作的主线,按照“落实责任、创新办法、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借助外力、合理摆布”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狠抓“双降”工作。

一是结合本县实际,合理下达任务,对已形成的不良贷款逐笔分析和摸底,再根据实际情况梳成辫子,分类施策;

二是认真执行“xx”清收不良贷款办法,抓好新增贷款的源头管理,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形成,杜绝前清后增;

篇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的报告

X行XX分行关于对XX矿山设备公司

客户不良贷款责任认定的报告

20XX年3月,XX行XXX分行城区机械扁平化改革成立本部,专司城区XX个机构划转不良贷款的管理和清收工作。截止20XX年4月末,该户4笔,余额382万元,分别由X行XX分行XX大支行划转297万元,X行XX分行XXX支行划转85万元。止20XX年4月末,该户欠贷4笔,余额382万元,损失类形态。通过对移交企业信贷档案的尽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说明如下:

一、贷款客户基本情况:

XX市矿山设备公司隶属于XXX市经贸委下属国有经济,成立于19XX年XX月,法人代表:XXX平,主营:矿山开采及矿产品、矿山机械设备和配件、化工建材、五金工具、百货等。执照注册号:XXXXXXXXXX。20XX年XX月关停。

二、贷款发放过程:

该公司19XX年以前主要经营矿山开采,但因产品品位较低,加之由于政企不分,领导能力有限,致使管理混乱,矿区多次出现塌方事故,被有关部门强令关停。后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由,在未履行矿山设备公司债权债务清算的情况下,于19XX年底租赁汉中市光明电子公司大厦一幢,先后在分行XXX办贷款485万元,XXX区支行贷款85万元,组建经营玛XXX特大酒店。

三、贷款形成不良原因分析: XXX市矿山设备公司在调整产业结构后经营酒店初期,经营正常,后由于外欠款过大及自身债务负担较重,导致无法按时偿付房租及水、电费。20XXX年私下达成该店转让,转让费用用于抵扣房租及电费,剩余部分拟归还其他债务。XXX支行及时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于20XX年XX月XX日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判令借款人、保证人清偿我行贷款全部本息,先后收回本息XX3.5万元,剩余XXX支行XX7万元、XX支行85万元,因借款人已无任何资产偿还贷款,担保单位XXXXXX机械总厂因属市政府重点扶持企业无法进行执行,中级人民法院于20XX年XX月XX日下达(20XX)X中法执字第XX号民事裁定书。至此,我行贷款无法再追索,形成不良。

四、信贷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机关责任人按规定履职情况:

通过对XXX支行、XXX支行移交档案资料的尽职调查,贷款原发放行以信贷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等环节基本能按规定履职各环节,手续完备,程序合规,未发现存在违会见违纪问题。

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意见:

经20XX年5月25日不良贷款认定和责任追究专项工作小组联系会议审议,认定该户贷款虽然在办理过程中,各环节手续完备,程序合规,未发现存在违规违纪问题,但在未

履行XXX市矿山设备公司债权债务清算的情况下,多次进行贷款重组,削弱了监督、管理力度,同时,对产业调整后,市场调研不充实,致使20XXX年开始营运的企业,20XXX年就关停,尽管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降低了损失,但最终使该户贷款余额形成不良,因此建议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二〇XXX年XXX月二十五日

篇三:2017年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分析报告

2017年信用社不良贷款

清收分析报告

(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为全面做好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确保圆满完成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工作。我县联社结合全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现状,高度重视,认真分析,仔细研究。现将具体分析情况及今后四个月重点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xx年xx月底,全县各项贷款余额为xx万元,按五级分类划分不良贷款余额xx万元,占比为xx%,其中:次级类贷款xx万元,可疑类贷款xx万元,损失类贷款xx万元。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xx万元,占比较年初下降xx个百分点。

截止2016年xx月底,万元(含)以下不良贷款xx笔xx万元,其中:次级类贷款xx笔xx万元,可疑类贷款xx笔xx万元,损失类贷款xx笔xx万元。其中:按形成时间划分xx年以前xx笔xx万元,xx年xx笔xx万元,xx年以后xx笔xx万元;按表现形式划分:个人贷款集体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企业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政府用款xx笔xx万元,个人贷款他人用款xx笔xx万元,企业贷款个人用款xx笔xx万元。

二、清收措施

近年以来,我县农村信用社将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作为信贷管理工作的主线,按照“落实责任、创新办法、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借

助外力、合理摆布”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狠抓“双降”工作。

一是结合本县实际,合理下达任务,对已形成的不良贷款逐笔分析和摸底,再根据实际情况梳成辫子,分类施策; 二是认真执行“xx”清收不良贷款办法,抓好新增贷款的源头管理,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形成,杜绝前清后增;

三是采取分类清收与全面催收相结合、户户见面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班子成员包难户与信贷员大包干相结合等办法,有选择、有目标、有重点的予以清收;

四是大力推行“一元”、“十元”、“百元”、“千元”收贷法,做到天天收、月月收、季季收、年年收,清贷不止;

五是完善清收不良贷款的办法和制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清收奖励办法,做到重奖重罚,实行清收一笔,奖励一笔的办法,谁清收、谁受奖,充分调动清收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信贷人员的清非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是积极与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定期汇报当前工作重点及存在问题,取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并积极与司法机关协调配合,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和已诉未执结案件的执行力度,对有偿还能力,赖帐不还的不良贷款,进一步摸底排查,对那些不讲诚信,无视法律的贷款户依法强制还款,最大限度保全资产。

三、清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用环境差使“赖债户”不良贷款清收难。信用环境差是“赖债户”存在的“温床”。“赖债户”中不乏公职人员,地方政府部门虽屡次下发文件以行政手段配合农信社清收,但许多涉贷单位对清欠工作大多存在“光打雷,不下雨”、走形式的现象,清收效果不明显。而非公职人员的“赖债户”则多存有侥幸心理,通过外出躲债、拒绝

第五篇:不良贷款收回情况分析

不良贷款收回情况分析 一、四级不良贷款累计收回情况

截止2009年6月30日我行累计收回四级不良贷款4868万元,其中逾期收回4610万元,呆滞收回247.58万元,呆账收回10.5万元,较上年同期多收3297万元,其中逾期同比多收3239万元,呆滞同比多收50.7万元,呆账同比多收6.81万元,与一季度相比累计多收回不良贷款1226万元,其中逾期多收1052万元,呆滞多收回146.3万元,呆账多收回7.9万元。二、五级不良贷款累计收回情况

截止2009年6月30日累计收回五级不良贷款66万元,其中次级类收回11万元,可疑类收回45万元,损失类收回10万元,与一季度相比多收5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少收491万元。

三、不良贷款余额

(一)四级不良贷款情况

1、我行各项贷款余额82,095万元,各项存款118,423万元,存贷占比69.3%,四级不良贷款余额4208万元,较年初下降62万元,占比5.14%,较年初上升0.07个百分点,余额较年初下降幅度较大的分别是营业部下降470万元,沙州下降22万元,肃州下降20万元;占比下降幅度较大的是 营业部、杨家桥和阳关支行,分别下降4.69、0.45和0.22个百分点,余额较年初相比没降反升的支行分别是七里镇上升199万元,莫高上升193万元,转渠口上升32万元,占比上升的支行分别是七里镇、转渠口和沙州,分别上升4.66、1.23和0.23个百分点。

2、截止2009年6月30日四级不良贷款余额4208万元,余额较一季度末上升230万元,占比上升0.45个百分点,但营业部、肃州、转渠口不良贷款余额较一季度末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分别下降了94万元,24万元和24万元,占比下降幅度较大的支行分别是营业部、杨家桥和郭家堡支行,分别下降了0.81、0.45和0.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不降反升幅度较大的分别是七里镇上升了200万元,莫高上升195万元,占比不降反升的是七里镇、转渠口和莫高支行,较一季度分别上升4.92、1.15和1.09个百分点。

3、截止2009年6月30日四级不良贷款较上年同期余额下降309万元,占比下降0.88个百分点,其中余额下降幅度较大的分别是肃州、沙州和杨家桥,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53万元、39万元和18万元,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较大的是黄渠、莫高和沙州支行,分别下降6.52、3.48和0.81个百分点;四级不良贷款余额没降反升的分别是七里镇、转渠口和莫高,分别较上年同期上升123万元、89万元和19万元,占比上升的分别是七里镇、转渠口和营业部,分别上升 3.34、0.68和0.19个百分点。

(二)五级不良贷款情况

1、截止2009年6月30日五级不良贷款余额4600元,占比5.61%,余额较年初下降31万元,占比较年初上升0.1个百分点,余额下降幅度较大的分别是肃州、郭家堡和莫高,分别下降27万元、11万元和5万元,与年初相比占比下降幅度较大的分别是莫高、杨家桥和郭家堡支行,分别下降2.75、0.4和0.61个百分点;五级不良贷款余额不降反升的是转渠口、杨家桥和七里镇,分别较年初上升11万元、10万元和1万元,占比上升幅度较大的分别是转渠口、沙州和肃州,分别上升0.88、0.74和0.05个百分点。

2、同2009年一季度末相比五级不良贷款余额下降56万元,占比上升0.13个百分点,其中余额下降幅度较大的支行分别是肃州、郭家堡和转渠口,分别下降了25万元、12万元和12万元,占比下降幅度较大的支行分别是莫高、杨家桥和阳关,分别下降了1.5、0.42和0.22个百分点。沙州、阳关、七里镇、黄渠支行与一季度末相比没升也没降,但占比上升幅度较大的支行分别是转渠口、沙州和营业部,分别上升了1.01、0.5和0.1个百分点。

3、与上年同期相比,五级不良贷款余额下降1139万元,占比下降2.03个百分点,其中余额下降幅度较大的支行分别是黄渠、莫高和肃州,分别下降455万元、241万元和102 万元,占比下降幅度较大的是莫高、黄渠和七里镇支行,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69、6.53和1.46个百分点;余额同比下降幅度较小的支行分别是阳关、杨家桥和营业部,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5万元、33万元和57万元,占比同比下降幅度较小的分别是营业部、阳关和肃州,分别下降了0.41、0.42和0.57个百分点。

四、不良贷款清收缓慢的主要原因

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高、清收缓慢是目前阻碍我行改革发展的一大顽疾,究其原因:

(一)个别支行行长在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工作中表率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良贷款清收工作仅靠信贷人员单打独斗,各自行事,很难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很难取得明显效果。

(二)个别信贷人员清收不良贷款的责任感、主动性,缺乏,不能从合行生存、发展和全体职工的吃饭穿衣的根本出发去认识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重要性。

(三)依法诉讼的案件执行乏力也是不良贷款清收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乡、村、组借款和乡村组企业借款清收难度大,由于乡村组人员变换频繁,新官不理旧账现象比较突出。

(五)2002以前发放的借款由于借款人死亡、外逃 或破产倒闭,同时借款担保人又丧事诉讼时效,这部分不良贷款只能寻找时机,逐年收回。

五、不良贷款清收措施

通过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防控意识教育,加大清收力度,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清收不良贷款,力争不良贷款按年逐月实现“双降”目标,确保各项经营目标的圆满完成。

(一)认真组织员工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尤其加强对《甘肃敦煌农村合作银行信贷管理办法》、《贷款风险分类实施细则》的再学习,确保发放的每笔贷款合法、合规。

(二)认真做好贷前调查,贷时审查,扎实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努力防范新增贷款的风险。

(三)积极抓好责任贷款清收工作,要将责任清收和目标清收结合起来,个人清收和集体清收结合起来,重点突破和全面出击结合起来。不论那个时段、那个形态以及清收难易都要尽最大努力想办法进行保全和清收,尤其对清理认定的“三违”贷款、职工及家属贷款要清理分类,明确清收任务,抓好督促考核,确保清收工作见到实效。

(四)抓好依法清收,要找准机会,利用法律手段清收一些“钉子户”和“赖帐户”,要利用各种关系积极同法院沟通协调,重点抓好已胜诉案件的执结力度,达到胜诉一案、执结一案、清收一户的良好效果。

(五)严把不良贷款新增的源头。要在抓好现有不良贷款清收的同时,严把新增不良贷款的源头,要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切实做到清收一户,见效一户,彻底杜绝不良贷 款反弹现象和前清后增的势头。

(六)借助本次信贷大检查和我行开展的作风大整顿活动,要求全体员工要有清醒的思想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年初已签定的责任书和确定的个性化清收方案,很抓不良贷款清收,力争我行不良贷款从余额到占比有一个大幅度下降。

总之,要牢固树立内控优先、操守为重、审慎经营、科学发展的经营理念,把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市场风险和强化案件专项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遵章守纪意识,全面提升我行的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为我行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各项贷款累计投放情况

截止2009年6余额30日累计投放各项贷款52908万元,其中累计放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4394万元,农户联保贷款19415万元,(一)与上年同期相比多投放20162万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多投放6573万元,农户联保贷款多投放5000万元;

(二)与一季度末相比各项贷款累计少投放2600万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少投放2670万元,农户联保贷款少投放4257万元;

(三)各项贷款累计投放量较大的支行分别是肃州、阳关和黄渠支行,分别累计投放8897万元、7697万元和6620 万元,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130万元、6817万元和8538万元,余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净增加,投放较少的支行分别是七里镇、杨家桥和沙州,分别投放2316万元、3016万元和3280万元。

六、已核销呆账收回情况

截止2009年6余额30日累计收回已核销呆账贷款25.63万元,其中收回最多的三个支行分别是肃州、郭家堡和营业部,分别收回8.9万元、3.6万元和3.3万元,收回最少的是七里镇、沙州和阳关,分别收回0万元、0.7万元和1万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